颈椎手术护理常规.doc_第1页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doc_第2页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doc_第3页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常规【术前准备】1、气管和食管推移训练:术前3-5天让患者练习用手自右向左牵拉气管、食管,以便能够耐受手术的牵引刺激。具体方法:术前指导患者及家属用2、3、4手指指端从颈部右侧将气管、食管向左侧牵引推移,或用另一只手协助牵引,幅度必须超过中线、3-4次/日,每次持续5-10分钟,逐渐增加至每次30-40分钟,体胖颈短者则延长时间。2、呼吸功能锻炼:(1)吹气球练习 鼓劲患者一次将气球吹得尽可能大,放松5-10秒,然后重复上述动作。每次10-15分钟,3次/天。(2)有效咳嗽练习。先深吸气,然后连续小声咳嗽,将痰液咳到支气管口,最后用力咳出,将痰排出。3、皮肤准备:男性剃胡须,取髂骨者备会阴,剪头发;检查颈、胸前皮肤有无疖、肿、皮肤划伤;帮助病人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4、牵引护理:加强巡视,保持牵引固定有效。牵引针孔处滴酒精2/日。5、术前常规准备:术前记录四肢肌力、感觉运动异常平面及其他症状,为术后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术前做好全面的化验和检查,床旁备好沙袋、气管切开包、氧气负压引流、急救药品等装置。【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保持颈部后伸,颈两侧各放一沙袋制动,防止出血及植骨滑出。24小时后可用颈托固定,抬高床头10-15以利于呼吸。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1)术后将患者安置于ICU病房,持续心电监护和吸氧(2L/min),详细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术后6小时每15-30分钟测一次,病情平稳后每30-60分钟测一次,连续监测12小时。(2)每小时测尿量一次,视血容量随时调节输液滴速。(3)重点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和有无缺氧的表现,如口唇发干、鼻翼煽动、憋气等。3、伤口观察及护理(1)、一般术后伤口内置负压引流管,术后当天引流液为红色血性液体,200ml量属正常情况。(2)、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渗血及有无颈部增粗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若短时间内渗血较多,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3)、观察吞咽与进食情况,尤其在术后24-48小时内,并注意有无腹胀。4、观察患者四肢感觉及运动情况,每天上、下午各检查一次与前一天做对比,观察患者恢复情况。5、颈部颈托制动:术前搬动患者之前,先带好颈托。搬动患者或帮助患者翻身时,保持颈部中立位,由专人保护头颈部,避免颈部扭曲或过伸,防止植骨块脱落6、遵医嘱雾化2-3次/日。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痰,以利痰液排出7、饮食护理:一般术后6小时患者清醒后给予冷流质饮食,可减轻咽部充血、水肿。术后第一天进流食换或半流食逐渐过度到普食,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促进其康复。8、高热的护理:体温高时及时降温,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值。对于中枢性发热的患者采用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等方法,并及时查明原因。【术后并发症】1、颈深部血肿:多见于术后当日,尤其以12小时内多见,表现为颈部增粗、发音改变,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症状。护理措施及处理:必要时24小时内伤口给予沙袋压迫;紧急情况下在床旁协助医师立即拆除缝线,取出血块或排除积血,待呼吸情况稍有后再送往手术室做进一步处理。2、植骨块脱落:如植骨块压迫食管或气管,可引起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需要手术取出;如滑脱的植骨块压迫脊髓,可引起瘫痪,高位者可致死亡。护理措施及处理:术后用颈托固定制动;翻身时保持颈部制动,保持身体在一直线上。将颈部活动量降低到最低程度;指导患者术后勿过早进食固体食物,以免吞咽动作过大,颈部过屈造成植骨块的脱落;观察呼吸和吞咽情况,以及四肢感觉、运动情况。3、睡眠窒息:如能及时发现,减少药物刺激,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多能恢复,否则可引起死亡。护理措施及处理:颈椎手术后,尤其是高位颈椎手术后必须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4、喉头痉挛 :伴有短暂的声音嘶哑及发音困难,约3-5天后自行消失。严重的喉头水肿与痉挛虽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5、气管、食管损伤。6、喉返神经损伤【功能锻炼】1、肢体被动功能锻炼:术后当日开始按摩双下肢腓肠肌,由下至上,2-3次/日,30分钟/次。2、肢体主动功能锻炼: 双手握力练习和手指屈伸练习。方法:用力握拳和伸手指交替进行,双手握各种形状物体,如小皮球、木棒等;揉转石球、核桃,练手指和拇指的屈伸、手指内收、外展及协调动作。15-30分钟/次,2次/日。 四肢关节活动练习:肘关节屈伸、肩关节内收、外展;腕关节屈伸;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伸练习,3次/日,30分钟/次。如肢体活动受限,由家属协助完成。 吹气球练习。方法:深吸一口气,再均匀吐出,2次/日,10-20下/次。3、下床时间:一般3-5天半坐位,一周左右下床活动。视病情遵医嘱选择下床时间。【出院指导】1、术后继续佩戴颈托3个月。2、避免颈部活动。禁止做低头、仰头、旋转动作,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看书等,防止颈部疲劳过度。避免高枕、软枕,保持颈部功能位。3、术后3个月禁止负重、抬重物。4、坚持肢体功能锻炼。5、颈托护理:保持颈托整洁,定时清洗。 防止颈托压伤皮肤,内垫小毛巾可增加舒适度。 保持颈托松紧适中。6、复诊时间:坚持复诊时间,最好1个月1次。如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疼痛、外伤等立即就诊。 颈椎后路手术护理常规【术前准备】术前一般护理区别于颈椎前路手术护理的有:1、体位练习:术前3-5天指导患者练习俯卧位。方法:患者趴在床上,胸前垫一软枕,双臂自然屈曲放于两侧,2-3次/日,10-20分钟/次,逐渐加到30-40分钟/次。2、皮肤准备:枕部以下备皮,男患者术前刮胡须。【术后护理】1、护士接手术患者时,检查面部、鼻部、双侧胸大肌部位和双膝关节皮肤有无压伤,发现异常及时报告。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连续监测12小时,并记录。、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血氧饱和度,有无憋气和呼吸困难。、每小时观察一次尿量、尿色,观察血容量变化,及时调节输液、输血速度。4、评估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有无麻木感,能否主动运动。5、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6、一般术后平卧2-4小时,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以后可每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三点一线,防止颈部屈曲过伸,侧卧时,枕头高度应同一侧肩宽。7、佩戴颈托固定颈部,使之制动。8、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班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注意体温是否正常。9、肥胖及瘫痪患者防止皮肤受压,尤其是枕部,每班查看。【术后并发症】1、颈深部血肿:如无神经压迫症状,一般不宜开放伤口,除较大血肿外多可自行吸收。2、植骨块脱落:同颈椎前路手术护理3、睡眠性窒息:同颈椎前路手术护理4、脑脊液外漏:多见,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切开探查者,约5的病例可出现这一症状,保持切开敷料清洁,预防感染发生。预防措施除了术中按规定的仔细缝合蛛网膜,切口部位放置明胶海绵或用肌肉组织覆盖外,术后局部的加压包扎和取仰卧位也是必要措施。5、切口感染:术后长时间仰卧,局部潮湿不透气,切口渗血多或水肿原因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术后应加强伤口周围护理,渗液多时医师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