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母子Rh血型不合的孕期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8年第7期第0卷 论著作者:赵黎黄醒华王琪单位:100006 北京妇产医院关键词:Rh-Hr血型系统;幼红细胞增多症;胎儿;免疫球蛋白类;静脉内;妊娠【摘要】目的探讨母子Rh血型不合孕期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对5例重症Rh血型不合孕妇,在孕期除血浆去除外,同时应用静脉滴注丙种免疫球蛋白(IgG)治疗。每次10 g,并根据母体抗体滴度,间隔720天1次。结果5例孕妇共滴注IgG 12次,每例15次,平均每例2.4次,无副作用。血浆去除共18次,每例18次,平均每例3.6次,无一例死胎。5例新生儿经静脉滴注IgG和换血治疗,全部存活。结论IgG可调整胎儿免疫能力,缓解和减轻胎儿溶血的程度。Antenatal Treatment of Maternal-Fetal Rh Incompatibility Hemolysis DiseaseZhao li, Huang Xinghua, Wang Qi. 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Beijing 100006【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ive antenatal treatment of maternal-fetal Rh incompatibility hemolysis disease to improve fetal outcome. MethodsBesides therapy of plasmapheresis, the immune globulin intravenous infusion (IVIg) was added for antenatal treatment of fetal hemolysis disease due to Rh incompatibility. Every 720 days 10 g IVIg was administered according to the titer of Rh antibody in maternal serum. Results5 Rh negative pregnant women with poor obsterical history were treated with this protocol. Total IVIg infusion was 12 times with an average of 2.4 times per case, and there was no side effects. Plasmapheresis was used 18 times totally with an average of 3.6 per case. There was no fetal death. All the five newborns underwent exchange transfusion and IVIg therapy, and all were survival. ConclusionIVIg may enter fetal blood circulation via placenta, and adjust fetal immune ability to reduce the degree of fetal hemolysis.【Key words】Rh-Hr blood-group systemErythroblastosis, fetalImmuno globulinns, intrarenousPregnancyRh血型不合是胎儿及新生儿死亡、脑核黄疸的主要原因1,2。而且除D抗原外,E、C抗原也可引起Rh系统母子血型不合。为探讨Rh血型不合孕期治疗的新方法,我院应用静脉滴注丙种免疫球蛋白(IgG),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1996年7月至1998年2月,5例Rh阴性孕妇在我院诊治并进行系统抗D抗体滴度测定(孕20周前,每2周1次。孕28周后1周1次)。抗体滴度达132164或比原滴度增高12倍时,开始血浆去除并加用IgG治疗。孕妇年龄2536岁,平均29.8岁。2例孕妇婚前有输血史。二、方法1.抗体滴度检测:检测母体抗体滴度,若间接抗人球蛋白法高于164者或改良Coombs试验高于132,采用美国全封闭一次性使用的无菌无热源PCS2单采血浆的专用仪器采血浆,同时将血细胞及其它成分再回输入母体内。根据抗体滴度及上升的速度,及时进行血浆去除。5例孕妇血浆去除共18次,成功率达100%。2.静脉滴注IgG:5例孕妇均在入院后(2233周)即给予IgG治疗,每次10 g,间隔720天左右1次。共用12次。平均每例2.4次。具体方法:10 g IgG溶于100 ml注射用水中经静脉滴注。用前按输血要求,仍需给予地塞米松5 mg。结果一、血浆去除及抗体滴度检测的结果5例孕妇共行血浆去除18次。每例最少1次,最多8次,平均每例3.6次。18次共去除血浆总量10 211 ml。每次最少400 ml,最多600 ml,平均每例每次567 ml。血浆去除前后抗体滴度,4例下降2倍,1例下降3倍。二、静脉滴注IgG情况5例孕妇均在入院后(2233周,平均27.8周),即给予IgG治疗。每次10 g,间隔720天1次,共12次。平均每例2.4次。使血浆去除后抗体滴度下降时间维持在1015天左右。三、胎儿情况5例孕妇分娩的胎儿均无水肿、腹水。4例羊水量正常,1例羊水少。2例胎盘水肿,厚度为4.55.2 cm。1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治疗5个疗程后,B超监测胎儿发育在正常范围。其余4例生长正常。胎心监护正常4例,异常1例,24小时后复查恢复正常。生化监测,妊娠特异性糖蛋白(SP1)、胎盘生乳素(HPL)均在正常范围。四、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情况5例孕妇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3例抗体滴度在原有基础上升高23倍;1例羊水过少,1例胎心监护异常。分娩孕周:34周2例,35周1例,36周2例。5例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均为10分。新生儿体重2 3503 200 g,平均2 710 g。5例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35分钟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3例羊水黄染,2例外观有轻度水肿,但无胸腹水,4例有肝脾肿大,4例胎盘有水肿。脐血清总胆红素为38.3 mol/L141.2 mol/L,平均106 mol/L。新生儿血红蛋白84156 g/L,平均119 g/L。网织红细胞2.1%6.0%。新生儿换血时间于生后2.59小时进行。讨论一、Rh血型不合的病理生理胎儿红细胞携带的来自父体的抗原进入母体,使缺乏相同抗原的母体发生同种免疫反2。产生相应的抗体通过胎盘到胎儿循环,致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而致溶血,宫内溶血严重可致胎儿贫血,心功能衰竭,出现胎儿水肿,甚至死胎。1945年,换血术用于新生儿。1963年宫内输血用于胎儿(2236周)2。1981年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开始开展Rh血型不合的血浆置换术。以后改用血浆去除。由于Rh系统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常在孕22周后使胎儿受累3。因此,引起死胎和新生儿溶血病也最多4。本组5例孕妇,均为Rh阴性,缺乏D抗原并有不良孕产史。再次妊娠时造成严重的围产儿溶血。既往我国对Rh溶血病的治疗采用维生素E、苯巴比妥类药物及中药等效果欠佳,常发生胎儿水肿,胎死宫内。80年代开始改用血浆去除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时有胎儿水肿发生。二、血浆去除对降低母体抗体滴度的作用血浆去除不加置换液。除血浆外,其它成分均一次性封闭性回输。是当前防治Rh血型不合孕妇胎儿溶血和死胎的最有效的方法。妊娠前后何时开始进行血浆去除,去除的数量、频度等,需视孕妇体内抗D抗体水平及动态变化和临床情况而定5。适时适量行血浆去除,可使母体抗体滴度下降。减轻和缓解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溶血作用,减轻胎儿宫内受损的程度,延长孕周,并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血浆去除对母体无损害。孕妇血浆量每次不超过600 ml。并可通过自身调节。有文献报道,去除250 ml血浆损失的蛋白质,能在1618小时内再生补充,去除514 ml血浆后15分钟,血管外渗入到血管内的蛋白质,加速合成再生,并可降低代谢,减少分解,使血中蛋白质含量基本恢复到原水平5。三、母体抗体滴度对胎儿溶血病的影响在Rh同种免疫中,初次免疫对新生儿影响较小,但再次妊娠时,仅0.5 ml有抗D抗原的胎儿血就可以引起继发免疫,随胎儿血入母血后,抗体滴度逐渐升高,与Rh抗原有高亲和力的血清,在15秒钟内即可使红细胞发生凝集,故一旦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即发生溶血1。Rh不存在天然抗体。所以,孕妇血内Rh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与本次所孕胎儿红细胞抗原有直接关系。因此,孕期抗体滴度的高低能直接反应胎儿宫内溶血的程度。四、静脉滴注IgG治疗Rh血型不合的作用近年来,围产医学和产科免疫学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人们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认识和治疗产科某些疾病(如妊高征等)。Rh溶血病的孕期治疗,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并正在积极的探索中。IgG静脉滴注后,能很快提高体内IgG的水平5,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起到保护胎儿红细胞、延缓胎儿红细胞膜的破坏及胎儿宫内受损、延长孕周的作用,为新生儿换血创造有利条件。五、IgG治疗的副作用静脉滴注IgG用于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治疗,效果较好。但大剂量(1 g/kg)持续68小时静脉滴注,可引起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黄疸。其临床表现为胆红素持续的上升。分析可能为一些球蛋白制品不纯,含有抗血型抗原的抗体而引起溶血。因此,在应用前必须先检查是否存在这种抗体6。参考文献1王梦玖主编.产科免疫学.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315-332.2金汉珍,樊绍曾主编.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5.3Stangenberg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格心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外科专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即兴评述高考试卷及答案
- 专职网格员考试题及答案
- 音乐考试科普知识题及答案
- 恐龙派对课件
- 江苏太仓中考试题及答案
- 急诊临床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沈阳消防考试题目及答案
- 软技能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玻璃体腔注药术方法及护理课件
- 经济学基础第5版(曼昆)-微观课件全
- 安全阀喉径口径计算
- 电缆购销合同文本参考
-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应用
- 王道勇保障和改善民生
-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血友病课件完整版
- 石英长石无氟浮选分离工艺研究现状
- GB/T 21413.2-202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工器件通用规则
- GB/T 18947-2003矿用钢丝增强液压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