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1页
╲〞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2页
╲〞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3页
╲〞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4页
╲〞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摘要:本课题拟重点将已有的有效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小学课堂.课题报告/论文/设计主编:马丽 林静虹科学教育出版社发表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关键词:课题,报告本课题拟重点将已有的有效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小学课堂.课题报告类别:论文报告来源:牛档搜索(Niudown.COM)本文系牛档搜索(Niudown.COM)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牛档搜索(Niudown.COM)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Niudown.COM)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广州市荔湾区耀华小学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组执笔:马丽 林静虹一、 问题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有效学习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有效学习的发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的“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之初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浅表化、操作形式化,出现了课堂教学看似气氛热烈、学生似乎积极主动,但实质上并未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的现象。因此如何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观念、外化为教学的行为,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是新课改中的重要课题。学生有效学习的产生需要内部和外部条件,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是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最关键的外部条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从教师的教入手,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同时探索促进有效教与学的教科研管理模式。本课题拟重点将已有的有效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小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应用和操作模式,提升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二、 研究方法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事实依据。文献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归纳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教师的行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实践基础。行动研究法:以教学实践为主,在课堂教学应用实践中探索,归纳,寻找各种有效的策略和操作模式。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各种有效经验,形成操作性的做法。三、 研究目的1.通过应用研究,探索总结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应用模式,应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3.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问题意识及研究能力。4.形成有效的教科研管理模式,提升教科研管理实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一)研究内容1.学生学习状况调查。2.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应用途径或操作模式的研究。3.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研究。4.促进有效教学的教科研管理策略研究。(二)研究重点本课题主要探索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各科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这些教学策略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我们重点在语数英三个学科开展研究,确定的研究项目分别为:1.语文科:有效拓展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2.数学科:运用分层教学理论实施尝试教学的实践研究3.英语科: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五、 研究步骤200582005.12 学习有效教与学的理论,归纳已有的有效策略,开展初始调查,分析存在问题,明确研究方向。200622006.12 行动研究的第一次循环: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各科确定研究的子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应用有效教学理论和策略尝试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初步总结出较好的策略及存在的新问题。2007.12007.12 行动研究的第二次循环:新问题再计划再行动再反思。对第一循环的成果进行验证,并针对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进一步总结反思。2008.22008.8 针对前两轮的工作,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检验、总结。各科梳理总结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应用模式,形成文字性的材料。六、 研究情况(一) 完善机构,规范管理,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中心组。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各成员为各学科教学主管行政,领导小组成员定期集中意见,统一认识,以本课题研究为重点,直接指导和督促各学科的研究工作。课题中心组由科研行政担任组长,由各科科研组长、教研组长及课题研究骨干教师组成,重点承担各科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和负责各科课题的研究组织工作。同时定期组织中心组开展学习和意见咨询反馈活动,及时掌握各科的研究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进行讨论和指导。每学年还组织总结交流活动,表彰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成绩优秀的人员。完善的机构、规范的管理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二) 有效组织培训,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效能观,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是开展课题研究基础。在参与本课题研究之前,我校教师基本上未参与过课题研究,很多不知道科研是什么。因此,为了搞好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一方面我们努力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校外各级各类培训研讨。20052008年,参与全国各地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教师近30人次;另一方面,面向全体教师,长期坚持有计划的校本培训,并对校本培训的内容选择、培训形式、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1.确定目标,精选内容在培训目标的定位上,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正确的把握,其次是提高教师对有效教与学的理解和研究能力,再次是提高教师基本的科研能力。因此在培训内容上,我们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及课题研究的要求进行选择:一方面是科研方法的学习,如基层教师如何做科研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另一方面是新课程理念及各科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学习,如走近新课程,教师该关注什么转变观念,让学生在迫切需要下学习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有效调控课堂的几种策略等。2.明确定位,分层培训在培训对象上,我们针对不同层次定位组织不同的学习。形成了三级培训机制:第一级为课题领导小组的培训,行政班子坚持利用行政例会时间定期开展学习和讨论,就课题的管理、相关理论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更好地领导和推进各子课题的研究。第二级为课题中心组的培训,结合中心组活动定期组织学习,主要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有效教学基本理论。第三级为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主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及有效教学课堂实施策略,更多地利用实例研究开展培训。3.多种培训方式结合,提高实效在培训的形式上,既有全校集中学习,又有科组的教学理论专题学习,还有个人的分散学习;有自主学习,有讲座式的理论学习,又有课题观摩式的实例学习,还有沙龙式的讨论学习。如我们采用行动培训的方式,举行全校性课例观摩,请专家就课例进行评析,通过课例探究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有效把握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还聘请了教研室有经验的教研员到学校跟踪听课,指导老师们准确把握教材,有效组织教学。4.优化师资结构,满足不同需要在培训的师资力量上,我们充分挖掘校内外有利资源。建立了一支由教育科研专家教学研究专家学校管理人员一线教师组成的培训力量。市教科所副所长傅荣、区教科所鲍所长等教育科研专家从理论层面给予教师培训指导,转变教师的观念。市教研室鲁宗干、魏春峰、区教研室杨爱华、谢李莉、王琳珊等教学研究员就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实例指导。学校行政带头学习新课程理念,有效教与学的教学策略,从学校的整体发展把握,指导老师们根据有效教学要求开展研究。课题中心组的老师们通过参与学习研究,为全校教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他们的现身说教给予老师们实在的学习借鉴。多种形式的培训从理论到实践,从面到点,从泛到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老师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效教学的要求,科研的基本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逐步树立效能观,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 做好初始调查,了解教与学状况,确定研究问题,为课题研究明确方向有效教与学的研究范围很大,从何处下手开始研究?初始调查就是明晰问题的重要环节。在教科所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做了大量的初始调查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并逐步确定研究的方向,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1. 开展课例调查,了解学校教与学状况。 在接触课题的初期,我们就学校的教学现状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听课摸查。从中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2005年,我们在语数英三科开展了八轮32节课例的调查研究,每一节课后教科所的专家和课题组老师都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教师在教材处理、课堂管理、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同时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除此我们还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通过大量的课例观摩和研讨,我们对各科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语数英三科的主要研究方向。语文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方面采用的策略比较有效,但阅读教学的效果普遍较差,老师们希望在阅读教学中寻找有效的方法。数学科的教学质量偏低,学生之间的差异大,高年级两级分化的现象尤为严重,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老师们觉得很头疼。英语科教师对课型把握准确,教学手段多样,学生对学习兴趣较大。但是由于生源及家庭教育辅导等问题,学生普遍感觉英语难学,最大的问题在于单词多,识记难度大。至此,研究问题逐步明晰。我们确定在语文科开展阅读教学研究,数学科则拟从分层教学方面开展探索,英语科主要从词汇教学策略方面入手开展深入的研究。2. 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教师的需求和学生学习情况。2005年,我们向教师发出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程度以及教师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使培训适应课题研究、教学研究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实效性。在各科确定研究方向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分别开展了学生阅读情况调查、小学数学有效分层教学研究调查、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情况调查等,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在分析后进一步细化研究切入口,确定了语数英三科的研究项目。语文科:有效拓展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数学科:运用分层教学理念实施尝试教学的实践探索英语科:小学英语词汇策略应用研究(四) 以课题为中心,整体规划教学工作,扎实有效落实课题研究。研究的问题明确了,如何有效实施?我们把教研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以有效课题研究为中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整体规划教学和科研工作,让课题研究牢牢根植在教研这块沃土上,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1 整体把握课题研究方向,明确教学研究工作的中心和重点。首先,我们明确思路,鼓励教师们用研究的方式对待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向全体教师明确,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课后反思或者做关于教育教学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思考:一是这项工作这样处理是否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是否是有效、高效的行为,并以随笔的形式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逐渐使教师树立效能观,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形成思考研究的习惯。其次,从整体上把握教研工作重点,明确以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重点的教学工作思路。我们以教学现存问题为重点开展普及型研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教与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分年逐步开展研究。05学年我们针对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这一普遍存在问题,提出了“培养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研工作重点,要求各科在教研中开展学习和研究,寻找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06学年我们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面不广的现象,确定了“扩大学生参与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重点。07学年提出了“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的教研重点。这样的教学教研工作重点明确,针对性强,引导了各科老师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思考、学习、讨论和研究,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层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再次,从学科的实际需求出发,各学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针对存在问题,确定研究项目,开展深入有效的专项研究。我们在语数英三课开展深入的调查,确定了研究的子项目。其他各科也各自确定了研究重点。美术科开展有效开发地方课程的研究,体育科探索有效培养特长生的策略,德育科寻找促进学困生有效学习的心理辅导策略等。专项研究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的教科研管理策略从整体上把握了课题研究重点,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从面到点,点面结合,有效提高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实效,也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效果。2以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为主要手段引导教师深化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和思考,并在教学中开展探索。我们根据有效教学发生的条件和“以学定教”的评价观点,集中老师的意见,通过多次的研讨,制定了耀华小学有效教学课堂评价表,评价表分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和教学成效三大指标,教学目标主要从目标设置的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及是否体现新课程要求两方面进行评价,教学实施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策略运用、教学素养等方面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成效主要围绕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表制定后我们广泛征求了教师的意见,并做了相应的修改,在此基础上组织各科教师开展学习。 评价表的制定使教师对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以及课后反思均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也在日常教学评价中继续征询教师的使用意见,不断完善评价表的各项内容,以求更科学有效地利用评价深化教师对有效教与学的认识和研究。(耀华小学有效教学课堂评价表见附件三)3.以课例研究为主深化落实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是本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我们以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开展行动研究。根据各科确定的研究项目,以课例研究为重点,每学期组织“和谐杯”有效教学课例评比活动,开展同一课例或同一课型专题研讨。每一个课例的研究教师都带着研究的专题,通过一人同课多轮或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研究。每个课例都经历了“理论学习,指导设计同伴互助,讨论修改实施设计,观摩研讨反思内化,重构设计”的过程。我们请教科所、教研室的老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在学习、思考、实践、再思考中达到了自我提高。在课例研究中不断深化对教材的有效把握,对新课程理念的准确领会,对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等。课例的研究让老师们感受到课题研究的实效,都积极地投身到课例研究中去,研究的气氛浓厚,成效明显。4.构建学科活动体系,提供展示平台,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为师生提供展示平台,不仅是检测研究效果的途径,更是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内驱力的有效途径。从2005学年开始,我们在各学科每学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和学生学科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以此促进师生的教学研究和有效学习。在教师层面,我们主要结合有效教学的要求及各科的研究实际组织学科活动。如英语科开展的有效教学课堂板书设计评比,有效词汇学习策略教学反思评比;数学科开展的分层尝试课堂教学说课比赛等。学生层面,我们结合各科的特点组织活动,如语文科开展的师生同台朗诵、英语科的词汇学习策略大比拼、音乐科开展的班级舞蹈比赛等等,基本构成了学校学年学科活动体系。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有效促进了师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五) 重视总结反思与评价,提升课题研究层次科研是一个“假设实践调整再实践”的过程,促使这个过程有序深化的关键就是反思与总结。因此,我们要求老师们重视每一次活动的反思与小结。并把自己的点滴体会和收获随时记录下来。课题组对每一阶段的研讨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好的策略,梳理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的研究,在反思与总结中调整方向。如经过第一学期的研究,老师们认为欠缺教研人员的指导,研究中存在许多的困难。于是,第二学期我们就专门聘请了有关的教研员进行指导,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的效果。再如经过期初的实践,我们在各科教学中找到一些有效的策略,但感觉比较散乱,就又重新调整学校的整体研究方向,收窄研究口子,让老师们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经常性的反思总结让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取得较好的效果。学校平时要求教师对每课教学进行简单的反思,研究课例则要结合研究专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并且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和想法以随笔的形式记录。每学期还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论文,老师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提炼总结,有效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层次。七、 研究成果(一) 实践性成果:1.初步形成了较有效的教科研管理操作模式 几年的研究,我们初步建立起了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科研培训教研工作一体化的教科研管理模式。学校以课题研究为重点,引领校本培训工作,并紧密结合教研活动开展扎实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学校教研、科研和培训等工作的效果。2.各学科找到了较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数学分层尝试教学,英语词汇教学等方面找到了较有效的策略。(1)语文科在有效拓展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总结出了总结出课堂教学中有效拓展阅读的途径和课外拓展阅读的有效做法。A.课堂内有效拓展阅读的途径有a. 在接触文本前拓展阅读b. 在质疑问难时拓展阅读c. 在文本空白处拓展阅读d. 在宣泄情感时拓展阅读e. 在认识不全时拓展阅读f. 在突破难点时拓展阅读g. 在巩固学法时拓展阅读h. 在课后延伸时拓展阅读B.培养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经验做法有a. 创设良好阅读氛围b.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2)数学科归纳出了分层尝试的课堂操作模式,即“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教师分层指导)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分层尝试练习”。并在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几何图形教学等课型教学中总结了一定的操作经验。(3)英语科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总结出了较有效的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a.形成了语音识记策略体系低年级:在字母教学中渗透识记词汇的方法。教师在教学字母的同时结合Phonics(音素)教学,让学生掌握26个字母的发音,指导学生根据字母的发音来初步识记单词,培养学生认词的能力。中年级: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律,并应用元音字母的发音拼读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教师还渗透常用的字母组合的发音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字母组合发音记忆单词,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高年级:加强落实音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48个元音和辅音音素,让学生通过音标的学习,提高拼读记忆单词的能力b.多种有效词汇学习策略优化组合低年级: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通过对旧单词的拼读及发音引出新单词的学习。中年级:学生除了能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外还学会运用拆词重组策略、联想学习策略、归类学习策略、英语构词法等。高年级:运用拼读法、联想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及在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中拓展词汇的策略等。c.特色成果(1)总结出在字母教学中渗透词汇识记策略的教学模式。(2)创编小诗提高字母组合发音规律识记效果。(3)汇编指导学生词汇识记方法的校本课程RONG RONG LEARNS ENGLISH。除此,体育科在特长生培养、美术科在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均形成了较有效的经验。3.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有效的促进课题的研究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理论水平、课堂教学能力、课题研究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首先,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的要求有了较深入和明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在实践基础上撰写的论文和案例分析等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近三年,共有 6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还有145篇论文和设计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项。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也比较有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教研室专家的认可。2005年学校教师承担的区公开课任务仅3项,2006学年学校就有15人次承担了区、市的公开课和研讨课任务。2005年学校仅有荔教新星3名,至2007年学校有2名教师成为区教学骨干教师,荔教新星7人,5人被评为课改及教研先进分子。再次,教师的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从不懂科研为何物到初步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再到把科研方法运用与日常教学研究中。可见,课题的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005年,全校参与过课题研究的教师仅6人,到2007年全校85%以上的教师参与了课题的研究。2005年,学校仅参与一项课题研究,2007年,我们已经参与了三个国家级课题、两个市一级课题及三个区一级课题的研究,其中教师个人承担的课题一项,科组负责的课题4项。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至2007年,1人被评为区学术带头人,2人被评为区科研骨干,5人被评为区科研积极分子。4.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了较大地提高。课题的研究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拓展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尝试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促使学生的学习效能大大提高。如通过语文课题的研究,学生不仅掌握了较有效的阅读方法,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有效提高。数学分层尝试教学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大大增强。英语科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教授,大部分的学生能掌握较有效的词汇识记策略并用于平时的学习当中,有效地提高了英语单词的学习效率,也促进了英语学习成效。其他学科的研究也促使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整体的提升。如美术科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弘扬西关文化方面的作品屡屡获奖。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学生素质有了全面的提高。在各科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科各级各类获得的成绩对比如下表:20052007学年学生参加学科各级别比赛获奖情况一览表 学年级别 2005学年2006学年2007学年国家级20162116省、市级177076区级2864126合计652963185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高课题的研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效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4学年学校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在区内只属中等水平,数学科还处于偏下的水平。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教材教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培优和辅导中下生等方面也总结出了有效的经验。这些大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至2007学年上学期,我校语数英三科的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语文英语百分之百的学科超出区平均水平,数学科也有五个年级达超区平均水平,而且达超的程度逐年提高。耀华小学近四年成绩达超区平均分统计一览表 学期年级达超区平均分情况语文数学英语年级数百分比年级数百分比年级数百分比04上学期233.30012504下学期350116.712505上学期350116.712505下学期583.335037506上学期6100583.3410006下学期6100583.337507上学期6100583.34100 (二)文本性成果(见附件一、二)八、 成果的推广课题研究积累的有效经验在市、区内得到一定的推广。1. 学校教科研的管理经验开展有效研究,促进学校发展一文在区科研工作总结会议上进行了交流。2. 英语科“在字母教学中渗透词汇学习策略”的专题研讨课在市英语科研讨活动中进行了展示,“多种词汇识记策略优化组合”的专题研讨课在区内进行公开交流。在广州市教育学会组织的赴从化鳌头镇支教活动中,我们介绍了词汇教学策略经验,深受鳌头镇英语老师的欢迎。3. 语文科在区语文教研工作会上介绍了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的成功经验。九、 研究反思与后续工作课题的研究使学校在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总结出了有效的经验。但反思我们的研究,我们也看到很多不足:1 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还不够明晰,导致课题研究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2 课题研究还欠缺科学规范。在初始研究中,由于不知从何入手,所以前期的分析和测定显得比较盲目,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因此对课题的成效验证还不够科学规范。3 由于基础薄弱,课题初始研究的口子较大,因此课题的研究成果显得较为散乱,不够集中。4 课题研究中有很多的经验还未深入思考,总结提升,课题的成果层次还有待提高。5 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虽有一定的提高,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本课题的研究,为有效教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经验。另外,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在课题的定位、课题的科学规范实施和课题的方案制定、实施落实方面做得更好。附件一近三年教师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论文、课例获奖情况一览表获奖时间获奖项目作者名 次主办单位级 别200509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李洁敏三等奖荔湾区教育局教研室区级200601关注课堂提问,促进有效教学张小云三等奖荔湾区教育局教研室区级200603有效利用“例文”设计迁移练习陈瑞娥二等奖全国创造学习研究会国家级200605我画画、我唱歌、我快乐蒙丹珍三等奖荔湾区教育局教研室区级200606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的有效实施探索陈瑞娥一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606新课改下有效识字教学的探讨闵燕莉一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606我画画、我唱歌、我快乐美术与音乐的互通互溶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尝试蒙丹珍一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606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初探陈倩华二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606小学体育课中学生注意力有效培养的初步探讨李田生二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606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罗健萍三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606 “小组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伍隽颐三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612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林静虹一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612让学生在实践中做数学-简单统计片断案例分析与反思卢映芬一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61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初探陈倩华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让数学与生活相融案例评析陈海秀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612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教育的渗透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612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初探李洁敏、林静虹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612重视数学知识应用,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陈静珍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612小学自编韵律操的有效编排与教学张金凤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612运用情景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傅安儿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612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卢艳萍三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612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周敏玲二等奖广州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市级200612小学偏常生的心理成因、性格特点及教育转化对策闵燕莉三等奖广州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市级200612用情触动学困生的心灵黄小玲三等奖广州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市级200612离异家庭学困生心理浅析与辅导对策邓慧敏三等奖广州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市级200705“趟拢门”资源利用与开发美术地方课程 蒙丹珍二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705试谈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学习的几种有效策略 傅安儿二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705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思考 卢映芬三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705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渗透心理辅导的探索 周敏玲三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706寓教于乐,让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何瑛三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7论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自编操的有效开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李田生二等奖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级200708浅谈在体育训练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黄彩燕三等奖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级200708兴趣培养、提高课的教学效果张金凤三等奖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级200801论教师团队建设马丽一等奖广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市级200801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思考梁雁鸣三等奖广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市级200801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蒙丹珍三等奖广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市级200801加强校本教研,有效促进教师成长卢映芬三等奖广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市级200805小学语文课内拓展课外阅读的策略初探闵燕莉二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805我参与,我合作,我创新美术课堂主体性教学的尝试蒙丹珍三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805让学生在实践中做数学统计片段案例分析与反思卢映芬二等奖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200611课例蜡烛能燃烧多久梁雁鸣三等奖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级200706西关大屋木雕装饰教学设计蒙丹珍一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西关大屋门面组合教学设计许敏贤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精美的西关门柱教学设计谭卓文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谭蔼瑜一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吴海文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年、月、日教学设计方慧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胡丽兴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圆柱的认识及侧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陈静珍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我体验,我快乐投掷教学设计黄彩燕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春游嬉戏,寓教于乐跨越式跳高水平二教学设计李田生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黄小玲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谭剑文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郭敏莉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200706letters教学设计李洁敏二等奖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国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