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发展朱秘颖(西华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摘要:在西方国家,产业组织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已经有了近50 年的历史。循着产业组织学萌芽、产生、发展的逻辑秩序,可以看出主要产业组织理论在经济生活的作用和对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关键词:产业组织;S - C - P 范式;沉没成本【中图分类号】F062.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2768 (2005) 04 0228 02在欧美国家,侧重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把产业定义为能够提供相同或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企业的集合体。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所以产业经济学等同于产业组织学。 1 该门学科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因而,探索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演进,揭示该学科发展进程与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与萌芽产业组织理论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亚当斯密在该本著作里,论述了劳动分工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以及劳动分工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2 并指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交换引起劳动分工,分工的程度又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亚当斯密虽然在其著作里的思想闪耀着“组织”的光芒,但它本人并没有提出产业组织的概念。所以一般意义上,理论界把马歇尔认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创始人。在马歇尔及其夫人共著的产业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把产业内部的结构定义为产业组织;其后,马歇尔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论及生产要素问题时,在萨伊(JBSay) 的三要素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组织”应作为第四要素,并专门论述了分工的利益、产业向特定区域集中的利益,经营管理专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内部经济”、“外部经济”,收益递减递增等现代产业组织的主要概念。他之所以把组织作为一种要素是因为在该著作中论及到规模经济问题,而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难解难分的矛盾被后人称为“马歇尔冲突”。 3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传统的以自由竞争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正是伴随着卡特尔、托拉斯等大垄断集团的出现,使得英国和美国展开了关于垄断和竞争之间关系的讨论,在试图寻求“马歇尔冲突”的均衡解的过程中,促进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构建。1933 年,哈佛大学的张伯伦和剑桥大学的琼罗宾逊(J Robinson) 几乎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用来分析市场结构的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张伯伦对市场形态做了划分,并论述了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产品差别化、过剩能力下的竞争等问题。许多产业组织学家把马歇尔,张伯伦。琼罗宾逊供奉为产业组织经济学的鼻祖。在产业组织理论形成过程中不能忽视克拉克(J MCark)的贡献。其在名著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中揭示了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使得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这种问题是反映了有效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有效竞争的条件进行确定。正是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梅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分法,并确立了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条件,后来成为主流产业组织学派的理论奠基。二、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与产业组织学科体系形成与完善在哈佛大学,以梅森、贝恩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以哈佛大学为中心,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把产业组织学发展成为微观经济应用学科,并建立了S - C - P 框架,能够进行微观分析,并能够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构范式。如前所述,梅森确立了有效竞争的两分法,并在哈佛大学组建了研究中心来研究产业组织问题。贝恩则在1959 年出版了第一部产业组织理论著作产业组织学,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基本完成。 4 贝恩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还在于创设了进入壁垒理论和在梅森的有效竞争的两分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结构- 绩效分析式。但是对于现代意义上的结构- 行为- 绩效范式则是由谢勒来完成的。哈佛学派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构造的S - C - P 范式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的逻辑体系。把市场结构作为分析的重点,所以信奉哈佛学派的观点的学者被称为“结构主义者”。那时哈佛学派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中心,哈佛学派自然就成了主流产业组织学派。但其理论具有经验主义的性质,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其观点对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与强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正如日本的结构主义产业组织理论专家马场正雄就将自己的理论称为“反垄断的经济学”。三、产业组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S - C - P 的衰落与芝加哥学派的兴起如的解释,正是在对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的批判过程中,芝加哥学派应运而生, 以波斯纳( R. Posener) , 德姆塞茨( H.Demsets) ,施蒂格勒(J . S. Stigler) 科斯(R. Coase) 等芝加哥大学的法学院、商学院的经济学家们对哈佛学派进行了无情攻击。1968 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一书的问世, 5 标志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某些垄断因素,只要不存在政府的人为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也是可以成立的。这种高市场集中度所产生的高利润率会吸引新企业的不断进入或卡特尔协定的破裂而难以长期维持。从这一观点出发,认为如果一个产业要长期保持高利润率完全是由于该产业内企业的高效率所致,而不是由于哈佛学派所认为的那样:是因为市场中存在着垄断势力。据此,芝加哥学派甚至认为,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而不管市场结构如何,政府的规制就没有必要。总之,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的结果是否损害了效率,而不象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产业组织学界把芝加哥学派称为效率主义学派。芝加哥学派还修改了由贝恩创设的进入壁垒理论。施蒂格勒把进入壁垒定义为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而市场中既存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从该定义出发,传统的许多形成进入壁垒的因素,如产品的差别化等不再被看作是进入壁垒,而是实现经济效率性的手段。在施蒂格勒看来,除了政府的规制以外,其余的进入壁垒几乎不存在,政府应该减少干预,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中的既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压力。芝加哥学派的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过程中,法学院的学者们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波斯纳和商学院的学者们合作,应用价格理论对反托拉斯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74 年波斯纳的反托拉斯法:案例、经济学解释和其他材料一书的出版,对美国的反托拉斯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认为:反托拉斯政策的目的,应在于促进经济效率,进而实现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反托拉斯是为了保护竞争而不是单纯地保护竞争者。波斯纳等人对反托拉斯政策的研究也推动了新兴边缘学科法学经济学的诞生。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和佩尔兹曼(S. Peltzman) 等人对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这一分析的结果是开创了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芝加哥学派遵循的是弗里德曼自由主义的传统,强调了市场长期竞争的效率,大大扩展了S - C - P 范式和贝恩的视野。该学派从价格理论出发,讨论了结构、绩效、行为之间非直接的相关性。认为这三者之间至少存在一些复杂关系。尽管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在理论上并没有给出充分必要条件,同时也缺乏经验性的检验。四、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新产业组织理论不仅从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争论中汲取营养,而且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引入博弈论,计量经济学,制度分析等新的思路和方法; 6 在研究的对象上更多地转向垄断,垄断竞争等市场格局下的产业组织问题;在理论假定上,增加了交易成本,信息的维度。(一) 可竞争市场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代表人物是鲍莫尔(W. J . Baumol) 等一批学者。他们对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进入壁垒问题进行了更加严格的分析,通过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重新定义,证明了只要存在进入竞争,和潜在竞争的可能性,即使是在垄断或自然垄断的市场结构下,现有厂商也只有制定和维护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水平。这就彻底推翻了哈佛学派所信奉的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的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沉没成本(Sunk Cost) 和完全可竞争市场。认为完全可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而且沉没成本为零,新企业进可以实行“打了就跑”的策略(Hit and Run Entry) ,这种闪电般的进入退出的压力经常存在,因此无论是寡头市场还是垄断竞争市场,任何企业都不能维持能带来垄断的超额利润的价格和低效率的生产组织。按照该理论,在近似完全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的政策比政府规制的政策更为有效。少数几家大企业纵向兼并或横向兼并,传统的观点都认为会带来垄断的弊端;而在完全可竞争市场条件下,他们都变成无害的、甚至是更有效率的了。虽然在现实经济生活, 符合完全可竞争市场的产业并不多见,该理论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对近二十几年来,西方国家规制政策的转换和措施调整,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 产业组织研究的新视角新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理论以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学说为理论基石的新制度学派,解释了传统产业组织学所无法解决企业的规模和厂商边界问题。撇开企业技术进步的因素,采用“交易费用”的概念广泛地讨论了企业规模的边界问题,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中,解释了由于市场不完全和有限理性,交易双方通过一体化来最小化交易成本,来防止机会主义导致的欺诈;产权理论深入地讨论企业内部的权威机制和治理机构的所有权配置问题,同时对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如科斯早在1937 年发表了其不朽名著企业的性质,在该名著中就认为“企业是对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人们组建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约市场的交易成本。”(三) 博弈论的兴起为产业组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一般认为,博弈论开始于1944 年,冯诺以曼(Von Neu2mann) 和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 合作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在该书中,他们虽然开创了预期效用理论,但现代博弈论到了50 年代才走向了鼎盛,纳什和夏普里的“讨价还价”模型,创立了博弈论的“核”的概念,纳什和后来的泽尔腾、海萨尼等博弈论专家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7 博弈论在研究产业组织过程中加入了信息这一假设条件,更加深入地解释企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寡占,垄断市场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在不同信息条件下的企业行为。突破了传统的边际分析工具由于受到了严格假定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很好地在这些方面进行解释的缺陷。为产业组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解释了企业的行为不仅是取决于市场结构或者是市场绩效,而是更多地受到竞争对手和制度安排的影响。博弈论的引入,使得对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行为的研究更加有说服力。五、结束语从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中,可以看出,产业组织理论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走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的基础上来研究产业组织的问题。新产业组织理论拓宽了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空间,但在社会福利分配上,仍然是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标准及成本收益的解释框架。随着计量经济学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引入,新产业组织理论在解决政府规制,厂商边界确立和合约等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业组织理论会随着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装技术系统合同
- 《Unit 3 Our friendsy》(教学设计)-粤人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浙江省部编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 综合应急预案区别
-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管理课程中的实践探讨
- 地热能供暖技术引领智慧城市能源变革报告2025
- 实验犬应急预案
- 净菜营销方案
-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黄河》教学设计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7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专升本政治试题真题及答案
- 包装材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养老护理员学习汇报
- (新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
- 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查房
- 2025-2030中国锆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专业英语翻译教学设计
- 煤矿安全规程培训课件
- 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
- 经济与社会 思维导图式复习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