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1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民贵君轻B重农抑商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材料主要强调了人民舍本逐末对国家带来的危害,所以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核心思想。2(2011年高考福建卷)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解析:选D。通过解读材料可知,当时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出现法律与实际背离的现象,所以选择D项。3(2010年高考浙江卷)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解析:选C。本题考查明朝中后期的对外政策。从题干材料中“开市舶”“不得往日本”“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等信息可知只有C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与题干材料不符;材料无法体现明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政策,故B项不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明政府废除“海禁”政策,排除D项。4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随着“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的产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即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所以它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上(宋高宗)谕大臣曰又曰:“广南(广东南路)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番商(海外各国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2: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曰:“诸番国列居东南岛寨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番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元史世祖记材料3:(乾隆二十四年部覆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佣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请回答:(1)材料1中“广南市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上述材料中称外国商人为“番商”“夷人”等,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怎样的心态和思想?(3)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这些政策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第(1)问根据材料1中“庶番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可判断出“广南市舶”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对外贸易;第(2)问结合清朝的有关史实可看出这种现象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第(3)问可比较材料1、2、3中统治者的态度和宋、元、清时期的史实组织答案。答案:(1)管理对外贸易。(2)妄自尊大,排斥和鄙视外国人和外来文化。(3)宋元时期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清初实行闭关政策。宋元时期的开放政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我国同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而清初的闭关锁国政策则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经济落后于西方,导致清朝后期出现被动挨打的局面。一、选择题1下列材料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的是()A“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C“乡农卖丝争赴市,客船大贾来行商”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解析:选B。“上农”就是鼓励农业生产,“除末”则是打击商业以及其他与农业无关的经济活动,故选B。2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解析:选A。本题是一道文字材料式选择题。它以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为主题,以张居正的言论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考试大纲在能力考查方面的要求。从题干中“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农商并重”可以判断张居正认为农、商都重要,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只能体现出张居正的主张,体现不出C、D两项。3(2011年高考江苏卷)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解析:选C。解答本题首先须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张瀚认为治理国家的好办法是农业和商业平衡发展,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对农业无害。它们之间的比重在于国君。故C项正确。“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可以看出A项错误;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从“人主操之尔”可知不能任由农工自由发展,D项错误。4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从中不能看出()A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有各的分工B商业在商品流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C商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比较薄弱D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具有重要的地位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食之”、“出之”、“成之”、“通之”等信息可得出A、B、D三项结论。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项。52008年8月22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而在我国古代,封建政府为了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征收()A盐税和铁税B关津之税和市肆之税C盐铁税和关津之税 D茶盐税和市肆之税解析:选B。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古代王朝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控制私营工商业,征收属于流通税的关津之税和属于营业税的市肆之税,故选B项。6一次高中历史选修课上学生在讨论“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解析:选C。“工、商皆民生之本”强调手工业、商业皆为民生之本,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人们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的要求发展商品经济、反封建和要求民主的思想。7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A出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B出现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C手工作坊开始出现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解析:选C。题中“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手工作坊早在17世纪以前就已经存在。8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解析:选B。本题考查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关键是要读懂材料。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严重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2: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3:(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请回答:(1)从材料1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2)材料2和材料3揭示了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1信息回答,特别注意分清雍正帝的主要观点和理由。第(2)问依据材料2、3归纳揭示的社会现象,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以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主张重本抑末。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所以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2)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附:课内答疑站一、学习思考(教材P23)1汉书中记录了这样的说法:“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形?提示:原因:(1)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造成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不可避免地致富了,这是历史的必然。(2)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依存于土地的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地主阶级是靠剥削农民阶级来生存的,农民阶级虽然名义上政治地位被“抬高”,事实上处于社会的底层,极其贫困。2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教材P23)提示:作用:(1)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2)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进而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3)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影响: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二、自我测评(教材P26)试举若干例证,说明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特征。提示:(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例如:汉景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汉景帝也推行过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2)统治者推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例如:秦朝时期,重视关中地区而压迫和剥削关东地区;再如: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受到优待。(3)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例如: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水保温工程建设方案(3篇)
- 九夹板供需合同书
- 防腐工程专项方案(3篇)
- 2025年度水利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四套)
- 农业无人机智能化水平提升对2025年农业生产模式变革的影响报告
- 电厂爆破拆除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手册培训课件
- 中考专练:短文选词填空-(含答案)
- 立讯精密ai面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老年教师面试题库及答案
- 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 身份证委托书
- 医院普通外科病史采集、查体及病历书写要点精讲课件
- 2020年工程监理企业发展策略及经营计划
- 陕西水资源论证报告表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登记表
- 单选题51-100试题含答案
- 最新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Hobbies》Grammar time 公开课课件
- 危险品管理台帐
- 一年级上《人与自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