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_第1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_第2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_第3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_第4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阻遏() 管辖(xi) 溃退(ku) 锐不可当(dng)B.磅礴(bng) 歼灭(qin) 荻港(d) 排山倒海(do)C.绥靖(su) 芜湖(w) 逃窜(cun) 高屋建瓴(lng)D.阌乡(wn) 要塞(s) 殷红(yn) 负隅顽抗(y)2.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阻遏(阻止) 歼灭(消灭)B.绥靖(安抚、平定) 殷切(深厚、丰盛)C.管辖(管理) 锐不可当(抵挡)D.瑰宝(奇特、珍贵) 高屋建瓴(建立)3.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B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其中主标不可缺少。B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C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D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二、能力提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毛泽东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1)这则新闻的导语没有交代的一项是( )A.何时 B.何事 C.何地 D.何因 E.何人(2)文中用_一词描述了长江的情况,用_、_、_三词描述了国民党防线的崩溃。(3)从结构上看,这则新闻包括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背景 E.结语(4)“不到24小时”一语的作用是什么?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将占领、击溃、封锁、歼灭、控制五个词语填入文中,按顺序是_。(2)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加点词的含义。不料:_突破:_(3)关于这一部分的分层,有四种意见,你认为选哪一种合适( )A./ B./C./ D./(4)“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_(5)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_。三、链接中考(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公开征集申办口号,征集活动将到2014年11月21日截止。征集的口号要求能充分突出“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的申办理念;结合北京丰富的奥运遗产、深厚的奥运情结和张家口丰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展现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特色,展示申办城市的自信和大国气势;口号文字要简洁明快、昂扬向上,口号内容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特点,体现中国人民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对冬奥会的渴望,可以用中文、英文或法文任意一种文字完整表现;体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和传播中国梦和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全社会支持参与申办的巨大热情和爱国情怀。口号征集的投稿截止日期为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1日16时整。征集作品可通过北京冬奥申委官方网站在线提交;也可通过北京冬奥申委指定邮箱和普通邮递方式提交。1.下面是本次申请冬奥会的标识,请你仔细观察,写出其中的寓意。_2.请你给新闻拟写一个8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_参考答案一、1. 提示:A项中“锐不可当”的“当”应读“dng”;B项中“磅礴”的“磅”应读“png”,“歼灭”的“歼”应读“jin”;D项中“要塞”的“塞”应读“si”,“殷红”的“殷”应读“yn”。C项注音完全正确。答案:C2. 提示:D项中“高屋建瓴”为“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为“倾倒”之意。答案:D3. 提示:C项为说明,其他三项均为记叙。答案:C4. 提示:A项,主语残缺,可去掉“通过”;C项,两面对一面,可将第一个“的”改为“是否有”;D项,否定不当,可在“可能”前加“不”。答案:B5. 提示:记叙文的记叙要素有六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答案:D二、1.(1)提示:要看导语交代了什么,应先明确导语的内容。这则新闻的导语是“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结合句子不难看出它交代的具体内容。答案:D(2)答案:风平浪静 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3)提示:要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及新闻结构五部分各自的所指来分析。答案:ABC(4)提示:时间之短和渡过人数之多形成鲜明对比,其意自明。参考答案:说明渡江迅疾,作战顺利。2. (1)提示:“歼灭”和“击溃”表现的胜利程度的范围不同,击溃的范围更广,两词不能颠倒使用。“占领”表现的是经过战斗而占据领土。“要塞”是关卡,用“控制”,对江面则用“封锁”。用词准确恰当。答案:歼灭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2)提示:“不料”即出敌预料,对敌人充满了讽刺,语言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突破”是在阻挡的情况下进行的进攻,区别于一般的进入。用词恰当。参考答案: “不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了我军的神勇。“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3)提示:要结合内容的归纳来划分层次。是全面介绍东路军渡江情况,则是介绍渡江后的战斗情况。答案:D(4)提示:从句推断可知。参考答案:“东面防线”指的是“南京江阴段防线”。(5)提示: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讲话”,这篇报道战事进展情况的新闻,在用词上表现得十分准确,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用词的习惯。参考答案: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特点三、1.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