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过敏鼻炎疗效观察[1].doc_第1页
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过敏鼻炎疗效观察[1].doc_第2页
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过敏鼻炎疗效观察[1].doc_第3页
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过敏鼻炎疗效观察[1].doc_第4页
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过敏鼻炎疗效观察[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1.txt我的人生有A 面也有B面,你的人生有S面也有B面。 失败不可怕,关键看是不是成功他妈。现在的大学生太没素质了!过来拷毛片,居然用剪切!有空学风水去,死后占个好墓也算弥补了生前买不起好房的遗憾。758中华中医药杂志 (原中国医药学报 ) 2005年第 20卷第 12期腹痛明显减轻 ,睡眠改善。继以 30剂 ,同时配合口服还少丹胶囊。三诊 :阳痿已愈 ,诸症消失 ,又 30剂巩固疗效。按 :此类患者的阳萎症状往往因恐惧而起 ,以中药补肾宁神 ,同时积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即能奏效。讨论本病病程迁延 ,多为湿热内蕴 ,败精浊腐阻滞 ,肾虚精气亏损 ,虚实夹杂为患。肾虚精关不固为发病之本 ,下焦湿热蕴结为致病之标 ,两者常互为因果。外邪侵袭是本病诱发因素 ,大多数患者在病程及治疗过程中常因外感而使疾病反复加重。如口腔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所以虚实互见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否存在湿热内蕴对本病的恢复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由于湿热下注往往使本病缠绵不易恢复 ,故临证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夹杂湿热之邪。在应用清热利湿药物时 ,要注意防止苦寒伤脾 ,所以宜运用淡渗利湿之品 ,以轻灵淡渗取效。 (收稿日期 2004年 10月 24日 ) 临床报道 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王玲陶加平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以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为特征。本病为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多发病、疑难病 ,多反复发作 ,易继发感染 ,治疗较棘手。近年来笔者用针灸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针刺 ;穴位注射 ;核酪深圳518033)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依据 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依据 :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清稀量多为主要症状 ,伴有嗅觉减退、眼痒、咽喉痒等症状 ;起病迅速 ,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间歇期无喷嚏及鼻塞 ;常因接触致敏物质或因温度变化而诱发 ;鼻腔镜检查见鼻膜黏水肿 ,苍白或充血 ,鼻甲肿胀 ,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 IgE增高。 21一般资料 9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 ,对照 组 30例及对照 组 25例。其中治疗组男 17例 ,女 23例 ;年龄 747岁 ;病程 6个月 10年 ;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 25例 ,脾肾阳虚者 15例。对照 组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 950岁 ;病程 5个月 8年 ;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 20例 ,脾肾阳虚 10例。对照 组男 10例 ,女 15例 ;年龄 848岁 ;病程 8个月 7年 ;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者 16例 ,脾肾阳虚者 9例。各组治疗前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 P 0105)。 31治疗方法 311治疗组选穴 :迎香、印堂、百会、风池、风门、肺俞、脾俞、肾俞。针刺法 :先平卧 ,常规消毒后用毫针以常规刺法刺迎香、百会、印堂 ,针尖方向朝向鼻部 ,施捻转手法使鼻根有酸胀感 ,留针 20m in,每 5m in行针 1次 ,手法同前。再取俯卧位 ,刺风池、风门、肺俞、脾俞、肾俞 ,行平补平泻手法 ,得气后 ,留针 20m in,每 5m in行针 1次 ,手法同前。穴位注射 :注射药物为核酪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 , 2ml/支 ),用 215m l注射器抽取核酪注射液 2m l,常规消毒后选肺俞、脾俞、肾俞 ,每次 1对 (2个 )穴 ,每穴注射核酪 1m l,隔日 1次 ,逐穴进行。以上方法先针刺后注射 ,配合使用 ,共连续治疗 20天。 312对照 组单纯针刺治疗 ,选穴、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 313对照 组肌肉注射核酪 ,每次 2m l常规肌肉注射 ,隔日 1次 ,共注射 10次。结果 1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 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 :症状体征消失 ,3个月以内无复发 ;好转 :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 ;无效 :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1治疗结果见表 1。治疗组痊愈率 40% ,总有效率为 95% ;对照 组痊愈率 2617% ,总有效率 7313%。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对该病有较好疗效 ,但两组比较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组 ,经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 P 0105)。对照 组仅有 16%的有效率 ,治疗组与对照 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 0101) ,说明单纯用肌肉注射核酪治疗本病 ,疗效较差。2005年第 20卷第 12期中华中医药杂志 (原中国医药学报 ) 759表 1各组疗效比较 例 (%) 组别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治疗组 40 16 (4010) 22 (5510) 2(510) 38 (9510) 33对照 组 30 8(2617) 14 (4617) 8(2617) 22 (7313)对照 组 25 0 4(1610) 21 (8410) 4(1610)注 :与对照 组比较 , P 0105;与对照 组比较 , 33 P 0101。 31远期疗效观察为进一步观察针刺加核酪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笔者对治疗组痊愈和有效的大部分患者进行了 1年后的追踪观察 ,观察停止治疗后 1年的情况。自拟定标准如下 :复发 :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相同或加重 ;轻复发 :痊愈患者出现轻微临床症状 ,已好转的患者出现症状较治疗后重但较治疗前轻 ,或发作次数较治疗后增加但较治疗前减少 ;无复发 :未出现症状或原好转的症状未加重。共追踪 26例 ,复发 0例 ,轻复发 4例 ,无复发 22例 ,复发率为 1513%。结果显示 ,针刺加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该病远期疗效亦较好。 4例轻复发的患者 1例属肺脾气虚型 ,3例属脾肾阳虚型 ;2例为整天在低温、干燥空调环境中工作的人员, 2例因季节变化感受风寒后引起。讨论步提高疗效,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笔者在针刺基础上配合穴位注射核酪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核酪含核酸水解物、酪蛋白水解物和多种氨基酸,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单纯肌注核酪对该病无明显疗效,说明治疗的效果是通过刺激俞穴,是药物加俞穴的共同作用。风池、风门分别为少阳、阳明之穴,刺之祛风散寒;迎香穴位于鼻孔两侧,为手足阳明之会,可通利鼻窍;百会乃诸阳之会,属于督脉穴,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一身阳气,故刺百会既能通利鼻窍又助阳益肾;印堂为位于督脉上之经外奇穴,刺之气至病所,可通阳利窍;背俞穴为本脏经气输注之处,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针刺肺俞既能调补肺气又宣降肺气;针刺脾俞、肾俞有健脾、益肾、补虚、扶正、固本之功;加穴位注射核酪于肺俞、脾俞、肾俞,一方面药物的吸收过程可持续刺激穴位使之作用时间延长,加强了背俞穴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药物的直接作用。核酪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与肺俞、脾俞、肾俞的调补作用相得益彰。诸穴配伍、诸疗法配合共奏祛邪散寒,通利鼻窍,通阳益肾之功。笔者的临床实践显示针刺配合且远期疗效亦较好。部分病人复发因肺脾肾虚复是人体对某些特定抗原致敏于鼻部而产生的变态反应。本病发病率高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据文献统计亚洲成人约有 30%患此病 ,且经久难愈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究其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属 型变态反应 ,这一过敏反应的发生与鼻黏膜血管微循环和神经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过敏原的刺激、个体差异、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以抗过敏为主 ,可临时缓解症状 ,但不能根治 ,且有较多副作用。在中国医学中本病属 “鼻鼽 ”范畴 ,其病因与肺脾肾虚复感风寒或异气有关 ,为本虚标实之证。因先天禀赋虚弱 ,肾阳气不足 ,卫外不固 ;或后天失养致肺脾气虚 ,或脾肾阳虚 ,使腠理疏松。风寒或异气乘虚而入 ,侵及鼻窍 ,使肺失宣肃 ,局部经脉壅阻 ,鼻窍不通而发本病。临床资料也显示 ,患者多表现为肺脾气虚或脾肾阳虚。故本病其标为风寒或异气外感 ,其本为肺脾气虚或脾肾阳虚。治疗当祛风散寒 ,通利鼻窍 ,补益肺脾 ,通阳益肾。针刺治疗该病有较好疗效已为医疗界认可 ,临床报道颇多 ,为进一疗。该疗法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对机体免疫功能、对鼻黏膜血管微循环及神经系统等方面有调节作用 ,尚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谢卫 ,解海宁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伴过敏感性皮肤病 20例.皮肤病与性病 , 2002, 24 (2) : 23 2吴清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 30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 2002, 24 (2) : 27 3王卫刚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近况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2, (2) : 63 4渡部浩 ,胡宜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