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doc_第1页
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doc_第2页
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doc_第3页
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doc_第4页
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作者:李艳萍1,庾英兰2,关宝生3单位:1.武警哈尔滨支队卫生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2.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3.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4.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4100【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术前提高早期甲状腺癌的诊断率已成为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2、MMP-9、CD147的表达,探讨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期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筛选甲状腺癌术前诊断的敏感指标和术前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指标提供实验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0—032006—1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60例、甲状腺腺瘤病例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20例及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的石蜡包埋标本,连续制成4μm厚切片各5片。所有标本HE染色后重新确诊分类,并行病例回顾,统计病人性别、年龄、甲状腺癌肿瘤大小、包膜的完整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男27例(45.0%),女33例(55.0%),年龄7116(48.5±2.4)岁,其中<45岁28例,≥45岁32例。根据UICC1997年分期标准,期37例,期23例。1.2 药品鼠抗人MMP-2单克隆抗体、鼠抗人MMP-9单克隆抗体及兔抗人CD147单克隆抗体由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SP试剂盒及DAB显色液由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3 组织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组织中MMP-2、MMP-9、CD147的表达。以细胞胞质内和/或胞膜上染色强度和细胞阳性百分率得分之和判定MMP-2、MMP-9、CD147表达:随机选择5个高倍镜视野(200×),无染色记0分,浅黄色计1分,棕黄色计2分,黄褐色计3分。细胞阳性率<5%计0分,5%25%记1分,25%50%记2分,>50%记3分。上述二项相加,0分为阴性,l2分为弱阳性(+),34分为中等阳性(+),56分为强阳性(+)。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AS6.12版统计分析软件包,根据数据特征进行Kruskal-Wallis Test、秩相关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所选病例病理诊断均与原诊断相符。MMP-2、MMP-9阳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细胞质中,呈棕色或棕黄色细颗粒状。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布较密集,多呈高度表达,在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阳性表达相对较弥散;CD147阳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少数可见肿瘤细胞核内表达,呈棕黄色或黄褐色颗粒。在甲状腺癌细胞中相对分布较密集,染色较深;在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阳性表达相对较弥散。三种基因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均不表达。三种基因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甲状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MMP-2、MMP-9、CD147表达在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cm、肿瘤包膜不完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cm、肿瘤包膜完整、没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与临床分期、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癌的表达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见表13。2.2 术前甲状腺癌筛选MMP-2、MMP-9、CD147敏感性分别为88.3%、81.7%、60.0%,特异性分别为85%、90%、95%;联合检测MMP-2与MMP-9 、MMP-2与CD147、 MMP-9与CD147敏感性分别为85.0%、74.2%、70.8%,特异性分别为87.5 %、90%、93%;联合检测MMP-2、MMP-9、CD147敏感性76.7%,特异性90%。2.3 术前筛选判定甲状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MMP-2、MMP-9、CD147敏感性分别为95.5%、88.6%、70.5%,特异性分别为31%、37.5%、69%;联合检测MMP-2与MMP-9 、MMP-2与CD147、 MMP-9与CD147敏感性分别为92.0%、82.95%、79.6%,特异性分别为34% 、50%、53%;联合检测MMP-2、MMP-9、CD147敏感性84.9%,特异性46%。表1 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nMMP-2MMP-9CD147BHDG1*3,WK3*3。4W-+甲状腺癌(1组)605216378317321410927甲状腺瘤(2组)20122601424014411结节性甲状腺肿(3组)20164001640018200正常甲状腺组织(4组)10100001000010000MMP-2:1组VS 2组χ2=29.870,P<0.01;1组VS 3组 χ2=39.903,P<0.01;2组VS 3组χ2= 3.041,P>0.05。MMP-9:1组VS 2组χ2=27.500,P<0.01;1组VS 3组χ2= 34.062,P<0.01; 2组VS 3组χ2= 0.999,P>0.05。CD147:1组VS 2组χ2= 16.768,P<0.01; 1组VS 3组χ2=26.284,P<0.01;2组VS 3组χ2= 2.662,P>0.05。表2 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癌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MMP-2:肿瘤包膜χ2=6.103,P<0.05;淋巴结转移χ2=14.461,P<0.01;肿瘤直径χ2=16.456,P<0.01;临床分期χ2=1.370,P>0.05;性别χ2=0.170,P>0.05;年龄χ2=9.701,P<0.01。MMP-9:肿瘤包膜χ2=13.742,P<0.01; 淋巴结转移χ2=5.5176,P<0.05; 肿瘤直径χ2=6.0120,P<0.05; 临床分期χ2=2.0767,P>0.05; 性别χ2=0.5924,P>0.05; 年龄χ2=8.8819,P<0.01。CD147:肿瘤包膜χ2=7.205,P>0.05; 淋巴结转移χ2=6.209,P<0.05; 肿瘤直径χ2=6.474,P<0.05; 临床分期χ2=2.448,P>0.05; 性别χ2=0.042,P>0.05; 年龄χ2=10.134,P>0.05。表3 甲状腺癌中MMP-2、MMP-9、CD147表达的相关性3 讨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成人的70%,儿童的全部,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淋巴结转移率高达83.3%,即使临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者(N0),仍有46%72%的隐匿淋巴结转移,而淋巴结的彻底清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倾向于依据原发癌灶对包膜的侵犯情况来决定是否行颈淋巴结清除术,即侵出包膜者行颈淋巴结清除术,而包膜内型和仅侵犯包膜者不必行颈淋巴结清除术。研究表明,腺内型及腺外型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9.5%和76.9%,虽远高于包膜内型(7.8%),但依据此项指标对腺内型及腺外型的患者行颈淋巴结清除术仍会使30%左右的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而将近10%的包膜内型的患者又得不到及时的治疗1。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研究与甲状腺癌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的癌基因,寻找一种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以便在术前鉴别肿瘤性质、预测肿物转移浸润情况,指导临床手术术式的选择及术后的进一步治疗。肿瘤细胞与基质的黏附及基质的降解是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重要步骤,MMP-2和MMP-9能够特异的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主要成分IV型胶原,是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最直接、最重要的金属蛋白酶2,同时可促进肿瘤血管的生长,在毛细血管末梢形成及血管内皮基膜形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akamura等3研究发现MMP-2和MMP-9不仅在甲状腺癌癌细胞中高表达,而且在基质中的纤维母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也有表达,其阳性表达强度以浸润癌巢周围最明显,说明其与肿瘤的浸润密切相关4。作为MMP-1、MMP-2和MMP-3的主要刺激因子,CD147在人类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并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相关。CD147不仅能够刺激成纤维细胞表达MMP,同时它也可以通过一种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上调内皮细胞MMP的表达,提示肿瘤源性的CD147可能通过调节内皮细胞MMPs的产生,参与破坏天然组织机械屏障,降解基质成分,促使癌细胞浸润转移和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还促进MMP-11分泌而使肿瘤细胞更具恶性表型58。研究发现,三种基因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P<0.01),且在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cm的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cm,在肿瘤包膜不完整的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肿瘤包膜完整者,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没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同时,MMP-2、MMP-9、CD147在甲状腺癌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MMP-2、MMP-9为诊断甲状腺癌和判断甲状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指标,CD147为诊断甲状腺癌和判断甲状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较特异性指标。因此,术前细针穿刺取材联合检测MMP-2、MMP-9、CD147有助于术前诊断甲状腺癌及判定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可为临床是否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提供依据,使有淋巴结转移的N0期PTC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同时使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免除不必要的创伤。【参考文献】 1李树玲.甲状腺乳头状癌551例外科治疗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1992,19(1):52Loukopoulos P,Mungall BA,Straw RC,et al.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 and-9 in volvement in canine tumorsJ.Vet pathol,2003,40(4):3823Nakamura H,Veno H,Yamashita K,et al.Enhanced production and activationof progelatinase A mediated by membranetype 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 huma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 J. Canaer Research,1999,59(2):4674王喜梅,孙雷,刘逢吉,等.甲状腺乳头状癌MMP-2、MMP-9、TIMP-1和TIMP-2表达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J. 实用癌症杂志,2004,19(2):1335Sier CF,Zuidwijk K, Zijlmans HJ,et al. EMMPRIN induced MMP-2 activation cascade in human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Int J Cancer,2006,118(12):29916Jia L,Wang S,Zhou H,et al.Caveolin-1 up-regulates CD147 gly-cosylation and the invasive capability of murine hepatocarcinoma cell linesJ.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06,38(9):15847Vigneswaran N,Beckers S,Waigel S,et al.Increased EMMPRIN(CD147) expression during oral carcinogenesisJ.Exp Mol Pathol,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