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产品 报检指导书 v1[1].3.doc_第1页
食品接触产品 报检指导书 v1[1].3.doc_第2页
食品接触产品 报检指导书 v1[1].3.doc_第3页
食品接触产品 报检指导书 v1[1].3.doc_第4页
食品接触产品 报检指导书 v1[1].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接触材料报检指导书Version 1.3(120608)目录1.报检31.1新的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发布31.2.食品接触产品报检随附资料91.3.食品接触产品报检注意事项101.4.食品接触产品报检注意事项补充说明111.5.近期报检材料不全通报111.6.食品接触材料企业产品检测情况汇总表121.7.关于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过渡期后检验监管相关问题的通知121.8.抽样标准和检验标准131.9.解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131.10周期性检测模式取消171.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知识问答181.12.国内外有关食品接触产品限量标准和方法标准182. 分类管理192.1.关于企业档案和分类管理申请书192.2分类管理申请书材料清单212.3关于现场考核222.4考核流程233.政策预警243.1政策预警:聚苯乙烯塑料(PS)餐具出口风险加剧企业亟需关注243.2政策预警 :食品包装生产切莫忽视印刷油墨安全254.其它274.1关于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厂检报告单上抽样依据和检验依据和企业标准 Fw:回复:检验标准274.2.Fw:关于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厂检报告单上抽样依据和检验依据和企业标准281.报检1.1新的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发布主题 :新的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 发布发件人 :汪志鑫时间 :2011-06-15 18:37附件 :关于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8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符合性声明.doc(下载34K)关于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9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档案.doc(下载38K)关于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10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厂检报告单.doc(下载31.5K)关于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1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分类评定表.doc(下载184.5K)关于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2 分类管理申请书.pdf(下载85.77K)关于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1 食品接触产品国内外技术法规及标准参考目录.doc(下载539K)关于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12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记录表.doc(下载88K)各出口食品接触产品企业, 以下两份与食品接触材料企业有关的文件已经发布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试行),公文编号是:甬检食2011157号,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接触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公文编号是:甬检食2011156号各企业可到我办公室查阅。 以下是文件摘录,请仔细阅读,注意今后检验监管措施的变化: 另,157号文第四十四条 企业档案部分,156号文第十一条 分类管理申请可以着手准备材料。甬检食2011157号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试行)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且检验监管条件为“M、N、R、S”或其中一部分的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和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接触的纸、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材质及其复合材质的容器、用具和餐具。第六条 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依据: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按照我国对食品相关产品的规定和标准实施检验(相关标准目录可参见附件1)。尚未制定食品接触产品安全标准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执行。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按照进口国家(地区)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实施检验;进口国家(地区)没有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按照我国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实施检验,若贸易合同要求高于我国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按照贸易合同要求实施检验。第三章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督管理第一节 企业分类第二十六条 宁波局按照宁波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接触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相关程序和规定对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类评定。企业分类期限为三年。有效期间内宁波局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第二节 风险管理第二十七条 宁波局对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实施风险管理。对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风险管理,按照宁波局相关规定实施。第三节 产品检验第二十八条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实施“安全卫生项目检测+现场检验或审核放行”的检验监管模式。相关执行机构在开展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督管理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采用“安全卫生项目检测+现场检验或审核放行”之外检验监管模式的,应向宁波局食监处请示同意后方可实施。第二十九条 执行机构应根据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用途、进口国要求、合同要求、风险程度等具体情况选择确定所要检测的安全卫生项目。第三十条 现场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检验,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品名、规格和数量等内容的核查等。对部分出口报检批次少的企业,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现场检验。第三十一条 不实施现场检验或检测的出口食品接触塑料制品,实施审核放行。审核放行内容包括:最近一个批次安全卫生项目检测报告等各项报检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和符合性的审核。第三十二条 执行机构应根据企业分类评定及产品风险评估分别采用严密监管、一般监管、验证监管等三种不同的检验监管方式。严密监管方式是指执行机构对企业实施严格的监督检查,对其出口的食品接触产品实施逐批检验。一般监管方式是指执行机构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对其出口的食品接触产品实施抽批检验。验证监管方式是指执行机构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对相关证明文件与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实施符合性审查,必要时实施抽批检验。如果同一家企业生产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按照风险等级最高的产品确定检验监管方式。第三十三条食品接触产品出口企业报检时,除按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及有关要求提供相应的报检资料外,还应提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符合性声明(见附件8)、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档案(见附件9)、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厂检报告(见附件10)、最近一次产品检测报告复印件等符合性证明文件。各执行机构应对符合性证明文件的真实性、符合性及有效性进行审核。对审核发现不符合的,应通知企业及时补正。第三十四条 执行机构应按照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接触产品企业分类管理细则(试行)规定,根据企业分类和产品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年批次抽检率,对于抽中的批次,必须实施安全卫生项目检测和现场检验,并填写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检疫原始记录(见附件11)。其中,对需出具检验证书的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必须实施安全卫生项目检测和现场检验。使用新原辅材料或者原辅材料发生变更的,必须实施现场检验和安全卫生项目检测。抽中批次产品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具通关单放行。第三十五条 抽批检验的主要内容有:产品与检测报告的一致性核查、按相关标准进行现场检验以及抽样送实验室检测。第三十六条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抽检不合格的,相关执行机构应出具出境货物不合格通知单。企业可以在相关执行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经相关执行机构重新检验合格的,方准出口。不能进行技术处理或者技术处理后二次检验仍不合格的,不准出口。对抽批检验不合格的企业,应对其同类产品实施逐批检验,直至连续三批抽批检验合格后,方可恢复原有抽检频次。第三十七条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有效期为1年。第四节 监督管理第三十八条 各执行机构应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根据企业检验监管方式确定日常监督检查的频次。日常监督检查可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两种方式,并应填写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记录表(见附件12),记录应真实完整并及时归档保存。日常监督检查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定期检查至少每半年1次。第三十九条 日常监督检查的评定结论分为合格、合格待整改及不合格三种。日常监督检查中未发现不符合项的,评定为“合格”;只有一般不符合项,评定为“合格待整改”;出现严重不符合项的,评定为“不合格”。第四十条 整改要求: 日常监督检查发现企业存在不符合项的,相关执行机构应告知企业,督促其限期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整改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收到企业整改报告后,相关执行机构应当对企业的整改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 日常监督检查评定结果为“合格待整改”的,整改期限内仍按原检验监管方式实施检验。对超期完成整改的企业,应加严其检验监管方式、措施。经再次警告后仍未实施相关整改措施的企业,执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调低企业分类类别; 日常监督检查评定结果为“不合格”的,整改期内其随后的出口产品实施批批检验。执行机构对完成整改后的企业应加严其检验监管方式、措施,并可酌情按照相关规定调低企业分类类别。第四十一条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情节轻重采取提高年批次抽检率、增加日常监管频率等加严检验监管方式、措施直至降低企业分类类别: 违反检验检疫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规定,受到检验检疫机构行政处罚的;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存在隐患的; 连续两批检出不合格的; 因产品质量或者安全问题受到相关风险预警通报、通告、公告、国外召回、退货或者造成不良影响,属于企业责任的; 超过一年未出口产品的; 发生其他不诚信行为的。第四十二条 企业分类调整中的降类处理可以逐级调整,也可以越级调整。降类企业可在完成整改工作半年后,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相关机构或部门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对企业分类类别进行重新评定。第四十三条 各执行机构应结合日常监管及抽查检验情况,对实施加严检验监管方式和措施三个月以上,且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确实改善的出口企业,逐步恢复到原有的检验监管方式和措施;对实施放宽检验监管方式和措施的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出现不符合放宽条件情况的,应立即恢复到原有的检验监管方式和措施。第四十四条各执行机构应建立出口食品接触产品企业检验监管档案,企业档案可以电子形式保存。档案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企业质量承诺书;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概况、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检验检疫备案登记代码、主要质量检验人员资料、生产设备信息、平面图、产品出口国家信息、质量管理制度或者相关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企业原料、辅料和添加剂情况、生产工艺等;企业分类评定信息:包括分类管理申请书、包括分类评定考核表,分类管理现场考核报告、分类审批表、分类管理评定结果告知书等; 企业检验监管方式、措施相关信息; 产品风险评定信息; 日常监督检查记录; 产品检测报告; 企业信用记录; 质量反馈及其它信息。第四章 风险预警第四十五条 执行机构负责收集辖区内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并在核实、整理、归纳及分析后,上报宁波局食监处。第四十六条 在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情况的,相关执行机构应在3个工作日内填写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不合格信息表,向宁波局食监处报送。第四十七条 宁波局食监处可以根据风险类型和程度,发布风险预警通报或者风险预警通告,并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对食品接触产品的进出口采取限制措施,包括严密监控、加严检验、责令召回等; 禁止食品接触产品的进出口,并就地销毁或者作退运处理; 启动进出口商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第四十九条 规定实施期限的风险预警通报或通告,在期满后自动解除。第五十条 未规定实施期限的风险预警通报或通告,由发布单位在确认安全风险已不存在或者已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后予以解除。第五十七条 本工作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发布之日起两个月内为过渡期,各执行机构在过渡期内可酌情调整新旧检验监管方式。宁波局办公室 2011年6月9日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接触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 为规范宁波地区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检验检疫监管有效性、进一步推动企业“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的树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结合宁波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宁波地区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的分类管理工作。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分类管理”,是指根据企业信用状况、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质量状况,对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分类,并结合产品的风险评估对不同类别的生产企业采取不同检验监管方式的检验监督管理。第四条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评估、考核,将企业分为三个管理等级,分别为一类管理企业、二类管理企业、三类管理企业。第九条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分类工作由宁波局各执行机构在宁波局食监处组织和领导下开展。各执行机构应当按照出口食品接触产品企业分类评定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评定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主要评定要素包括: 企业信用情况; 企业生产条件; 企业检测能力; 设计开发和技术管理; 企业人员素质; 原辅材料采购; 企业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等情况; 企业产品追溯能力;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 其他影响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情况;(十一) 生产安全防护。第十条 根据综合评定情况,将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分为以下三种类别: 综合评定结果优秀的为一类管理企业; 综合评定结果较好的为二类管理企业; 综合评定结果一般的为三类管理企业。第十一条 申请一、二类管理的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企业),应向所在地检验检疫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申请书(见附件2),并提交以下材料: 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情况(包括客户反映及退货情况等相关情况)介绍,质量管理体系及其他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主要质量检验人员资料,企业平面图; 主要出口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流程图;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符合性声明(见附件3);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材质说明,应明确主要成分的构成和化学名称。与食品直接接触部分的材质与产品其他部分材质不同的,应对与食品直接接触部分的材质单独进行说明; 检验检疫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二十三条对于本细则生效前已在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各执行机构应当在宁波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监管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工作规范”)规定的过渡期内完成对其的考核评定工作。对于本细则生效后首次出口的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在分类管理考核完成前应按三类管理企业管理,分类管理考核部门应及时根据企业申请组织考核工作。第二十四条 对于实施一、二类管理的企业,其生产场所、生产工艺、技术条件、质量管理体系、法人代表、投资主体、经营范围等发生重大变更时,应要求其在变更后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报告各执行机构。一类管理企业发生上述重大变更的,各执行机构还应及时上报宁波局食监处,食监处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分类重新核准。第二十五条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风险评估结果从高到低依次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第二十九条 根据生产企业管理类别和产品风险等级对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检疫管理采取不同的抽检比例。第三十条 抽检包括现场检验检疫和安全卫生项目检测。第三十二条 各执行机构在开展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中要做好相应的检验记录,并对抽检率进行有效的动态控制。第三十三条 企业分类管理期限为3年,在管理期限内企业类别发生调整的,管理期限应从调整之日起重新计算。宁波局各执行机构应当在企业分类管理期限到期时根据企业申请,按评定表和评定程序重新对企业进行分类评定。第三十四条 对于有效期满要求延续的一类管理企业,应当在有效期满3个月前,向所在地检验检疫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食监处组织考核合格后,重新予以确定。对于有效期满要求延续的二类管理企业,各执行机构在企业提出申请的情况下,可以结合监督管理情况简化考核或认可程序,经考核或认可合格后,汇总填写并上报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到期后维持原分类管理级别推荐汇总表(见附件10)。第三十五条分类管理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各执行机构负责实施。各执行机构应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实施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并记录。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记录表(见附件11)等记录应当归入企业档案。宁波局食监处可根据出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组织上款规定之外的监督检查活动。第三十九条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情节轻重加严检验监管方式、措施和降低企业分类类别: 违反检验检疫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规定,受到检验检疫机构行政处罚的;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存在隐患的,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 连续两批检出不合格的; 因产品质量或者安全问题受到相关风险预警通报、通告、公告、国外召回、退货或者造成不良影响,属于企业责任的; 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连续发现影响产品一般性质量安全同一问题,整改措施不到位的; 企业在实施分类管理的三年有效期内,多次被要求限期整改的; 超过一年未出口产品的; 发生其他不诚信行为的。降级企业需要恢复原来分类级别的,须在完成整改工作半年后,方可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考核部门根据企业申请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对企业分类类别进行重新评定。第四十条 在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时,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由各执行机构发放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反馈表(见附件12),并通知企业限期整改。第四十一条 分类管理企业应在期限内完成整改,并及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各执行机构应进行跟踪验证确保整改有效。第四十二条 在实施监督检查活动中,各执行机构发现一、二类管理企业存在第三十九条中有关情形之一的,应及时上报宁波局食监处,经审核后按规定对其降级处理。第四十三条 各执行机构应结合日常监管及抽查检验情况,对实施加严检验监管方式和措施三个月以上,且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确实改善的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逐步恢复到原有的检验监管方式和措施;对实施放宽检验监管方式和措施的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出现不符合放宽条件情况的,应立即恢复到原有的检验监管方式和措施。第四十四条 企业因名称或者检验检疫备案登记代码发生变化的,重新履行审批程序后,其管理类别继续适用;质量保证能力发生变化的,须对企业管理类别进行重新评定。第四十五条 一类管理企业应在次年1月15日前,向各执行机构提交分类管理产品综合质量报告。第四十八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宁波局办公室 2011年6月9日印发1.2.食品接触产品报检随附资料主题 :食品接触产品报检随附资料发件人 :汪志鑫收件人 :136065262时间 :2012-03-21 14:14附件 :关于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10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厂检报告单.doc(下载31.5K)关于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8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符合性声明.doc(下载34K)关于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9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档案.doc(下载38K) 【打包下载所有附件】1.3.食品接触产品报检注意事项主题 :食品接触产品 报检 注意事项(2011.11)发件人 :汪志鑫收件人 :00.cx.wangzx01.长河裕腾02.慈溪航峰电器更多时间 :2011-11-02 16:43附件 :施检周期 .xls(下载13.5K)各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暂不包括食品包装企业), 以下为针对这段时间报检中发现的问题所拟的食品接触产品 报检 注意事项(暂不包括食品包装产品),请各报检人员认真阅读:1.产品档案填写:原材料申报信息部分必须包括原料生产商,填写示例:韩国XXX石化(生产商)/ 慈溪YYY贸易有限公司(贸易商)色母等辅料除了填写颜色外,还应注明颜色卡号,如 红色3107,红色2911.抽样检测日期 及厂检报告单中检测情况报检时不用填写。如该单被抽中,厂检报告单中检测情况和产品档案中的抽样检测日期 由我填。监管部门 填 慈溪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档案编号 填 食品接触材料企业产品检测情况汇总表中的“产品自编号”2.报检材料严格按以下顺序放好: 报检单;厂检单,产品档案,符合性声明;合同,发票,装箱单;包装性能结果单;报检委托书(厂检单应放在第二位,便于代理报检人员核对批号)3.如产品被抽中,检测报告出来后,报告副本交给我存档,同时提供一份复印件(检测报告右下角有编号的为正本)4.如产品被抽中,样品抽样前,填写好食品接触材料样品信息表,并附上产品说明或产品标签,彩盒包装(钉在一起,如产品上有“可在微波炉中使用”“使用温度上下限”标识,应提供照片),再附上一份食品接触产品档案(和报检材料中一样)5.食品接触材料样品信息 填写:如产品有使用说明书等使用条件信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填写产品使用条件,如无,按照可预见的最严格的条件填写(输欧盟地区产品尤其如此),使用温度 填 最高温度 即可,使用时间 单位为 小时,不要用“循环使用”,“一次性使用”等描述词。产品规格填容积(单位ml或L),对于无法测量容积的产品,填重量(单位g)或接触面积(如8mm9mm)6.食品接触材料企业产品检测情况汇总表 的更新。如企业有新产品报检,要及时更新检测情况汇总表并通过邮件发给我,发送时间为电子报检后,“产品安全卫生项目检测情况(检测机构/检测日期/检测报告编号)”一栏先不填。汇总表中 颜色和产品档案中一样,也要注明色卡号,原材料生产商/贸易商 栏 必须含生产商信息注意检测情况汇总表 的备注中关于新产品的解释,产品的原料色母生产商发生变更,颜色变化,规格变化,材质种类变化,原料辅料比例变化,输出国家所适用标准变化,均视为新产品。(备注:1.规格填容积或表面积2.产品自编号编码规则:产品规格,产品材质(包括原料辅料的比例,种类),输往国家或地区(四类:欧盟地区EN、美国FDA、日本JP、其他适用国标的国家GB)均一致时,使用同一个自编号。产品编号(RMS预留)待风险管理系统上线后再填。)7.关于单证周期。单证周期包括检务送单周期,施检周期,检测周期(如被抽中做检测),签证周期。其中,涉及本部门(施检部门)的周期与产品HS编码对应关系见附件(宁波局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发布)。HS 3924100000的施检周期为5个工作日,单子流转情况可通过宁波局对外综合服务平台(见邮件签名)查询,以后未临近施检周期结束前一天(第4天),不必电话或邮件问询。如该单被抽中,会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企业。1.4.食品接触产品报检注意事项补充说明主题 :食品接触产品 报检 注意事项(2011.11)补充说明1发件人 :汪志鑫收件人 :00.cx.wangzx01.长河裕腾02.慈溪航峰电器更多时间 :2011-11-08 17:01附件 :食品接触材料样品信息 V2.doc(下载28K)1.产品信息表 已做改版,见附件。1.5.近期报检材料不全通报主题 :近期报检材料不全通报发件人 :汪志鑫收件人 :00.cx.wangzx01.长河裕腾02.慈溪航峰电器更多时间 :2011-06-29 14:20各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 以下是近期有些企业报检材料不全的情况,请留意。美乐奇,2-65890,输欧盟地区,产品有五种颜色,但只做了一种颜色的产品的检测,仅附一种颜色产品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不全;宗汉凯伦,2-67132,厂检报告单 检验依据未填(抽样依据,检验依据 均填SN/T2139-2008);易天橡胶,2-66706,输欧盟地区,所附检测报告采用的是国家标准,不是欧盟标准;厂检报告单 抽样依据未填,检验依据 填错;安全卫士项目检测情况未填;产品档案 未附产品照片。1.6.食品接触材料企业产品检测情况汇总表主题 :食品接触材料企业产品检测情况汇总表发件人 :汪志鑫收件人 :00.cx.wangzx01.长河裕腾02.慈溪航峰电器更多时间 :2011-09-15 13:43附件 :FCM code and report(sample).doc(下载76.5K)FCM code and report.doc(下载80.5K)食品接触材料企业生产溯源记录表 填写示例.xls(下载16K) 【打包下载所有附件】各食品接触材料企业, 附件中 食品接触材料企业产品检测情况汇总表 请于9.22前填好。若不能按时回复需提前说明情况。不明之处可来邮询问。 食品接触材料企业生产溯源记录表供日常监督时原辅材料一致性核查用,若工厂已有类似记录并可供检验监管人员方便地查阅原辅材料从进货-配料-生产-检验-出货各流程的,可不用启用本记录。各企业的进货原始单据应妥善保管,以后可调出核对。 各企业应该感觉得到9.1后检验模式的变化,今后更注重日常监管,以后如果现场检验未能通过原料一致性核查时(通俗地讲,就是根据生产批号 由工厂生产溯源记录 追溯到所用原料批次)(文件依据见6-15发送的题为“新的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 发布”的邮件),将被判不合格。根据文件规范,不合格单之后三批报检货物均将抽样检测。1.7.关于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过渡期后检验监管相关问题的通知 主题 :关于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过渡期后检验监管相关问题的通知发件人 :汪志鑫收件人 :00.cx.wangzx01.长河裕腾02.慈溪航峰电器更多时间 :2011-09-22 12:42各食品接触企业,几个问题说明一下:新规范过渡期于2011年8月31日结束。自2011年9月1日起,工作规范第二条范围食品接触产品的进出口检验监管工作应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和分类细则规定执行。对于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按照工作规范第二十八条规定和公布的年抽批率要求实施抽检,停止原“周期性检测”相关做法;在生产企业建立有效的产品可追溯体系前提下,对于抽中批次产品的实验室检测可适当提前;达到二类企业管理要求并已申报一类管理但尚未考核的企业,可暂按照二类企业管理,一类考核通过后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宁波局已对宁波地区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的厂检员进行了培训和考核,厂检员证已发放,请各企业将厂检员手签笔迹电子版(图片)发我邮箱,我将收集厂检员姓名手签资料并存档,在审核报检资料时将按照工作规范第三十三条规定审核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厂检报告中厂检员的手签姓名,对无厂检员签名或冒签的出口食品接触产品厂检报告均以不合格单证处理。未能参加厂检员培训或培训后新申请出口报检企业的厂检员均以临时厂检员身份办理报检,请这类企业将临时厂检员信息发我邮箱(姓名,联系方式,工作简历)其培训和考核将择期举行。1.8.抽样标准和检验标准主题 :Fw:抽样标准和检验标准发件人 :汪志鑫收件人 :72宁波喜尔美厨房用品时间 :2012-05-09 11:20各食品接触材料企业,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厂检报告单上 抽样依据和检验依据 填写: 塑料,橡胶产品类:SN/T 2139-2008 不锈钢制品:SN/T 0746-1999,不粘锅:SN/T 2134-2008,SN/T 2549-2010 纸类:QB 2294-20061.9.解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主题 :zt:解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发件人 :汪志鑫收件人 :00.cx.wangzx时间 :2012-01-13 00:23这篇文章供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品管等相关人员学习,由于与日常生活健康卫生问题相关,其他企业人员也可以参考。原文见中国国门时报2012年1月11日 第06版,作者陈少鸿是宁波局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解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陈少鸿 背景资料 前不久苏泊尔不锈钢炊具在很多超市商场被下架,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关于这件事的争议,主要在于其使用的不锈钢牌号锰含量较高。关于不锈钢食具的材质标准问题,已有媒体报道,11月4日,行业协会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召开媒体发布会,出示了卫生部关于不锈钢食具容器适用标准的复函,告知公众,即将发布的食品安全标准 不锈钢食具容器已取消了对不锈钢具体型号的规定。事实上,欧美发达国家也都允许各种牌号的不锈钢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主要控制的是材料中铅、镉、砷等有害杂质的含量或迁移量。至于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意见,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当锰在生活用水中超过一定含量时,会使饮用水带有不好的气味,并使卫生洁具和衣物染色,因此WHO建议锰在饮用水中的限量是0.1mg/L。据我们实验研究,电水壶中使用的某些锰含量较高的不锈钢,水中的锰迁移量会超过这个限量,但这主要是对饮用水感官性质的影响,还不至于影响健康(WHO对饮用水中锰的健康指导值是0.4mg/L)。所以,大可不必“谈锰色变”。 钢铁材料受到腐蚀就会产生“生锈”的现象,“防锈”和“防腐蚀”本质上是一回事。不锈钢所以耐腐蚀,在于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的保护层,就是所谓“钝化层”。铬是钝化层形成和稳定的必需元素,而镍则可在钝化层被破坏后促进重新钝化。俗称的“不锈铁”也是一类不锈钢,铬含量很高,最少也在10以上,但几乎不含镍,所以经过风吹日晒或搁置久了会生锈。如果按照上面所谓“专家”的说法,“铬是防锈的”,怎么解释“不锈铁”生锈的现象?谈到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在于铬、镍含量太高,而要看材料迁移出来的成分。三价铬对人体是有益的,它是正常葡萄糖代谢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而六价铬则是高毒性的。在非酸性条件下,从不锈钢迁移出来的一般是三价铬。而且,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铬镍不锈钢(即“奥氏体不锈钢”)来说,正因为它们铬、镍含量高,耐腐蚀性能好,迁移出来的铬、镍元素反而极少,远低于卫生限量标准,因此我们说不锈钢餐厨具是比较安全的。 总之,对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我们既要重视,也需要科学地理性看待。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保护水平,使广大消费者能够“买得放心,用得放心”!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锅碗瓢盆,都属于食品接触材料。“食品接触材料”,指的是正常使用中会接触到食品的制品,以及制造这些制品的材料,比如食品包装袋、罐头盒、餐具、厨具、榨汁机、烤面包机、咖啡机、电饭锅这些小家电产品,也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管道和运输设备中接触食品的零部件;这些制品使用的材料有塑料、橡胶、金属、纸和纸板、玻璃、陶瓷、竹、木、纺织品等,还有涂料、黏结剂、印刷油墨等辅助材料。 由于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某些成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迁移到食品中,随着食品被摄入到人体中;如果这些成分是有毒有害物质,就会造成对健康的危害,因此尽管食品接触材料本身不是食品,但国内外都将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视为食品安全范畴内的问题,制订了各种法规和标准进行监管。 要考察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质量,一种办法是检测与产品接触后的食品,看看有哪些成分迁移到了食品中,这些成分迁移的量是多少,会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我们知道,食品有各种各样,不同产地、不同配料,使得食品成分千差万别,还有产品使用条件的不同,比如或冷藏、或烹调,这些都使得同一种食品接触产品,因接触食品种类和使用条件的不同,检测结果产生很大差别;而且食品复杂的成分也会干扰测定。因此,为了能有相对客观和统一的评价尺度,国际上普遍采用模拟产品使用情况的“迁移试验”来判定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首先,按食品典型的理化性质,把它们分成几大类,然后用一些能代表食品理化特征的化学试剂来模拟这些食品,我们称这些化学试剂为“食品模拟物”。例如,用乙酸溶液模拟柠檬汁、橘子汁、米醋等酸性饮料或食品,用乙醇溶液模拟葡萄酒、啤酒之类的含酒精食品,用精炼的植物油或某些有机溶剂模拟含脂肪的食品,等等。我们根据产品实际使用中要接触到的食品种类,选择规定的食品模拟物,使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与待测样品接触,例如将刀、叉、勺之类的餐具在食品模拟物中浸泡,或将食品模拟物灌注到碗、杯或罐头盒之类的食品容器中,并保持一定温度、时间。这个过程中,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就会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然后我们再检测这些模拟物中含有什么待测样品的成分,含量多少。这就是“迁移试验”。对迁移试验中使用到的食品模拟物种类、试验时间和温度、使用的样品量和模拟物量等都有一定的规定,这就是迁移试验规则。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迁移试验规则的规定都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按“可预见情况下的最差接触条件”来确定迁移试验条件。举个例说,用来储存食品的塑料盒,如果产品没有说明特定的预期使用情况,则认为该塑料盒可以用来盛放各种食品,而且可能会放到微波炉中加热,也可能在冰箱中长期储存。这样产品就要经历所有种类的食品模拟物、从高温到低温,以及长时间的迁移试验,也就是要选择最严厉的试验条件进行检测。而如果产品特定用途已经明确,则只需根据这种特定用途选择有限的条件进行试验即可。如啤酒瓶,只需进行乙醇溶液的迁移试验。 一般说来,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接触材料中,不锈钢、铝、玻璃、陶瓷,还有塑料中的聚乙烯、聚丙烯制品,已被长期的使用证明是较安全的。当然,这指的是正规厂家使用符合规定原料生产的产品。谈到玻璃制品,需要注意的是,所谓“高档次”的水晶玻璃,因为主要成分有氧化铅,其铅迁移量往往较高,从安全起见,餐厨具还是使用普通玻璃制品为好,水晶玻璃制品适合装饰或摆设用。竹、木和纸制品在生活中也很常见,虽然从它们的基材来说属于天然材料,但为了提高使用性能,往往会经过化学品处理,纸制品制造过程中也会使用多种添加剂,需要关注的是这些化学品,以及回收纸中残留有害物质的迁移。从实验室检测结果看,大多数正规厂家的产品安全质量总体上还是好的。 在我国,对食品接触材料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尽管国家已有不少相关制品卫生标准,但并不是所有上市的产品都经过严格的安全检验,特别是在很多乡村城镇,大量“三无”伪劣产品通过地摊、小杂货铺流入百姓家庭、小饭馆,这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 我们不要因贪便宜购买来路不明的“地摊货”。在超市或商场购货时,注意查看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信息是否完全,以及是否有产品材料标识、使用说明、合格证等,正规生产企业一般在这方面是比较规范的。下面介绍几类常用产品的知识。 通常所说的“密胺”餐具或仿瓷餐具,其实按树脂原料分主要有两类。购买时,请注意制品底部的标识,标有“MF”的,表示是以“密胺/甲醛树脂”为主要原料,作为餐具,例如在吃饭这样不算太长的时间内接触热汤、热饭菜还是安全实用的;如果标有“UF”,表示是以“尿素/甲醛树脂”为主要原料,最好不要接触热的食品。这是因为MF比UF耐受高温,后者不适合在80以上温度使用。但如果用作常温下盛放水果和瓜子、花生之类干果的盘、碟,“尿素/甲醛”制品不失为价廉物美的用品(UF制品比MF制品便宜)。更要注意的是,如我们前面所说,无论是MF还是UF,都不要长时间高温蒸煮或在微波炉中使用。如果制品使用不当或时间长了,表面出现裂纹、破损,最好弃用。 前几年曾有媒体报道,有专家说“尿素/甲醛”树脂有毒,我国不允许在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中使用。这种说法起码是不准确的,是所谓“专家”对现有国家标准的片面解读。不合格仿瓷餐具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其中残留的甲醛单体。而无论是“密胺/甲醛树脂”还是“尿素/甲醛树脂”,都需要使用甲醛。密胺(即三聚氰胺)或尿素与甲醛反应产生聚合物,再经过一定工艺处理就得到MF树脂或UF树脂。MF或UF作为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本身是无毒的,只要控制好生产工艺,使没有反应完全的残留甲醛单体迁移量低于限量指标,并且按前面所说的方法正确使用,仿瓷餐具还是安全的。美国、欧盟、日、韩等都有法规允许MF和UF树脂用做食品接触材料,我国目前只有“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还没有关于UF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但这只能说明标准制订的滞后,并不意味着不允许使用UF材料,更不是说它“有毒”。就生产厂家而言,应该重视产品标识或使用说明,使消费者明白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在安全的条件下使用。 保鲜膜常用材料有PE、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这几种材料中,聚乙烯可以说是最安全的,购买时首选标识为“PE”的制品,而且最好是无色的,因为PE树脂本身是无色或带点白色的,彩色制品意味着添加了着色剂,如果着色剂选用不当,可能是有害的。 就单纯的PVC树脂来说,其潜在风险来自其中残留的、没有完全聚合的氯乙烯单体,食品接触用的PVC要求聚乙烯残留量低于1mg/kg,这样的PVC是安全的。对于PVC薄膜来说,更应关注的是所用的增塑剂。PVC本身在常温下是硬质的(所谓“玻璃态”),要制成柔性的薄膜,需要使用大量“增塑剂”(简单地说就是增加材料塑性的添加剂),而最常用的就是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会干扰人类生殖系统,影响儿童性器官发育。国内外都对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规定了限量指标,现在行业也开始使用其他增塑剂代替。对消费者来说,通过正确使用可以有效减少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由于这类增塑剂容易在油脂中溶出,我们就要尽量避免保鲜膜、塑料袋接触到表面有油脂的食物,特别是不要接触热油脂,比如用保鲜膜包裹着鸡鸭鱼肉之类在微波炉中加热,或者用塑料袋装含有油的菜肴。不得已的情况下(比如出门在外)用塑料袋盛放含油脂食品,也要尽快换成其他材料的容器盛放,减少食品与塑料膜接触时间。正规的保鲜膜产品都有材料标识(如“PE”、“PVDC”等)和使用温度说明,我们可根据标识选购和使用。 盒、杯、瓶之类的塑料容器制品除密胺外,相对来说聚丙烯最安全,因此一般首选标有“PP”的产品,同样最好是无色的。当然,并不是说彩色制品就一定不安全,很多彩色制品经检测也是合格的。这里介绍一种简单判断的方法:拿一团干净的棉花(白色棉布也可),沾上酒精或食用油,在制品表面上用力来回擦拭,如果棉团沾染上彩色制品的颜色,说明着色剂迁移出来了,产品质量不合格;如果一直擦拭超过一百下,棉团仍没有染上颜色,说明着色剂迁移的可能性很小,不必担心。选购时也要注意是否有异臭,不良的气味说明有残留的溶剂或其他杂质。只要采用合格原料,采用正确的工艺生产,很多塑料食品接触产品的迁移量都是合格的。 2011年上半年卫生部发布了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自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 PC塑料透明度好,具有一定的耐热和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吸水性小,成型精度高,抗冲击性高,机械加工性能优良,所以常用来制造医疗用具中的量筒、量杯等,带有刻度的婴儿奶瓶也常使用PC材料。在成品PC材料中,可能含有没有聚合完全而残留的双酚A单体。当PC奶瓶与牛奶、饮水等接触时,残留的双酚A单体就可能迁移出来,进入到奶瓶所盛的婴儿饮食中,被婴儿摄入体内。近年来的动物研究表明,双酚A也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邻苯二甲酸酯那样,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可能与乳癌等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