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卷.2011届山东省烟台市“十一五”课题调研卷(2011-1)历 史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卷答案直接写在试卷相应空白处。考试结束后,只交第卷和答题卡。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地方。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推恩令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2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B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3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4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5右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B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制度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6全球通史载:“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是指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B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C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D立即展开暴力革命斗争7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巴黎公社失败时 B世贸组织成立时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8“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这是19世纪初英国媒体对铁路兴起的报道。以下历史现象中,同时得到舆论、政府、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A西欧的新航路开辟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C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D鸦片战争后中国修建铁路9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辆。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美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近代化B烟台开埠促使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开埠通商带来了当地经济的繁荣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外国殖民势力作用的结果10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11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2读表: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年 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227373643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13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中国A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B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C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D政府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14有学者认为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由此可以看出该书的创作风格是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爱国主义 D现代主义15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A元曲赏析 B全汉赋 C全唐诗 D宋词欣赏16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会对他说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17“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里描述的作品是A向日葵 B埃斯泰克的海湾C日出印象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 D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19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组 号流行语流行服饰文娱形式阅读A最可爱的人列宁装扭秧歌苏联小说B时间就是金钱唐装看电视剧古典文学C破四旧军装学唱样板戏毛泽东选集D上网中山装跳交谊舞时装杂志20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到2003年“神舟五号、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完成载人航行,我国的尖端科技一步一个新台阶,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技的重大突破,生动地说明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中国开始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要意义A B C D“十一五”课题调研卷历 史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5分,共60分。得 分阅卷人21(15分)一种政治制度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当时社会环境的诸多因素有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材料中所说的“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在中国其重要标志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种演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6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成熟产生相应的影响。(2)请依据1719世纪欧美相关史实,完成下列表格。(5分)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17世纪和18世纪西欧、北美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英国实行议会改革,法国民主共和制确立,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们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并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但因各种因素而没能如愿。(3)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指出为了试图赶上这种发展机遇的“统一体中的中国”,政治制度方面做了怎样的尝试?并分析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4分)得 分阅卷人22(14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却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二中国与西方城市发展状况来概括说明这一观点。(4分)材料三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国 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4852法国(1851年)约360075%25中国(1851年)约432008911(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4分)得 分阅卷人23(16分)在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德国思想家亚斯贝尔斯语),东西方的文明舞台上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位“灯塔式”的大思想家,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前者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伦理学的先河,是西方文明的奠基者之一;后者是中国两千多年正统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作为人类文明的导师,两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很多,就其思想的可比性主要体现在: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寻求,这是他们思想的出发点。苏格拉底寻求的是雅典城邦中充满人的民主和正义的德性社会,孔子想构建针对统治秩序中的等差有别、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请回答:(1)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4分)(2)两位思想家以探寻理想社会秩序为出发点,探讨的共同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他们思想主张的核心。(4分)(3)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批判继承发展”的历程,结合史实回答:A从“发展”的角度看,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怎样被发扬光大的?(4分)B从“批判”的角度看,近代前期使儒家思想遭受最沉重打击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3分)(4)作为东西方两位“灯塔式”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1分)得 分阅卷人24(15分)科技发展史表明,受国家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科技发展呈现出曲折性和不平衡性,即有低谷,也有高潮,且中心地区也在不断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如下表:年 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1)据材料一回答,以16世纪为界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16世纪以后中西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7分)材料二 从15世纪到今天,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再到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面向21世纪的科技(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的突出贡献。(3分)材料三 二战期间和战后的新兴科学技术时同国家新科学技术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1969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1947美国晶体管问世1977美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1954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81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97英国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1960美国激光器出现1999美国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3)从材料二、三我们不难看出世界科技中心来到了美国,请分析说明这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4分)(4)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认识?(1分)“十一五”课题调研卷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0.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 2.D 3.C 4.A 5.A 6.A 7.D 8.A 9.B 10.B 11.D12.C 13.A 14.A 15.D 16.A 17.C 18.C 19.A 20.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5分,共60分。21(1)合理性和必然性:宗法制、分封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障;封建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的需要;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的需要;法家思想的影响;广大疆域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需要。(6分,答出三点即可)(2)17世纪和18世纪的政治制度主要表现:英国首创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共和制度:西方的代议制民主逐渐形成,政党政治开始出现。(3分)19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展开和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分)(3)资产阶级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试图在中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2分)两次运动由于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分)22(1)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2)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2分)西方:城市自制权利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商业影响较大。(2分)(3)现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西方国家,且与西方差距较大;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4分)23(1)背景:中国,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矛盾突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但世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访工作计划怎么写范文大全(5篇)
- 固态废旧物合同范本
- 老师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表怎么写(5篇)
- 全球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 2025年国企煤矿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圆形推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人民法院聘用书记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潍坊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传统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
- 培训行业的业务合同范本
- 汽车销售日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广东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武装部招聘民兵教练员5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科学版(2024)一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 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薪酬激励与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正式版)DB15∕T 2351-2021 《燕麦米加工技术规程》
- 小学朗读教学课件
- 皮肤干细胞研究与应用
- 玄麦甘桔颗粒讲解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 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