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语文课堂学生质疑的教学策略.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语文课堂学生质疑的教学策略.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语文课堂学生质疑的教学策略.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语文课堂学生质疑的教学策略.doc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语文课堂学生质疑的教学策略.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本为本 适当整合 合理拓展在数学中为了计算的方便的,可以将方程式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方程式项的变形就被称作做移项。其实在我们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我们也可以像数学方程式一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移项”,在拿到四上的教材的那一刻,我也尝试了一把“语文移项” 。教材中的课文根据需要进行了教学顺序上的调整,同时又根据教学需要把课外的文章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把教材中的内容又让学生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语文课外学习之中。一、文本间整合习惯教学更充实苏教版教材的第一课总是安排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年级上册教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安排了三个内容“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根据平常的教学我通常会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察插图前告诉学生书籍是人类文化的和智慧的载体,我们可以经常去书店买书,也是可以去各类图书馆借书的,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第一页的插图,告诉学生在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还要打开来看看书的主要内容,或者大致看一下书的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者借阅。指导学生观察二、三页的通版图时会提醒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看清图上的学生在学习时候书桌上的文具用品是怎样摆放的,同学又是以怎样的姿势进行自学做记号的。指导学生观察四、五页上的通版图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当学生看得仔细以后观察事物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还要有观察的重点,观察后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还要勤于动笔。每个学期的习惯篇都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习惯上学生是有所得,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习惯收获并不是深刻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将这些习惯内化到自己平常的学习中,成为一种根深蒂固呢?通过期初的研读教材,我发现语文书练习三中特别提出了读书做记号的一些方法,并且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十五课说勤奋。而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正式因为有了哥伦布的仔细观察、悉心发现才拯救了船员们的生命。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课文同习惯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教学?我尝试了一下设计。考虑到现在的这个班级是自己新接手的班级,很多学习习惯还需要告知学生,从读书习惯入手是个很好的契机。一如先前的教学设计一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后直到了编者的意图读书要做记号,然手直接进行练习三中“处处留心”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读书时候的记号。紧接着用了两课时的时间,先结合自己平常的预习要求,让学生用书上提到的读书做记号的方法自学说勤奋一课,然后我再进行自学检查和新授教学。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开学的第一课的学习中就明确了我的预习要求,而简单的读书做记号,如“重要的地方、关键的词语、精彩的语句,有疑问的地方”让学生的预习也变得有了目的性。也许是一种巧合,在开学初的第一次家长会上,一些家长告诉我,老师把说勤奋一课提到第一课来上对孩子们的刺激很大,因为课文中引用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告诉学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而这些对于刚刚从暑假的悠闲回到课堂的紧张的孩子来讲,多多少少是有警醒作用的,孩子似乎比以往的开学更加认真了一点。“留心观察事物”这一习惯的培养,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感知观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除了把课文维生素C的发现这一课提上来上让学生知道许多科学的新发现在现实生活中都要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会获得的,同时还给学生补充了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莫泊桑拜师,让学生知道观察身边的不仅要能够坚持长期观察,还要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当学生若有所悟的时候,教室门前的桂花树上冒出了星星点点,清凉新村里的桂花树也开始爆出小小的花蕾,于是我要求学生们自己去观察桂花。至于习惯培养的第一篇,我则是利用了一节班会课的时间,把学生带到校图书馆,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然后回到教室互相交流同学借的书是不是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通过交流孩子明白了读书是要有所选择的。藉此机会,我向全班同学宣读了一份读好书、选好书的倡议书,并且给学生列出了推荐阅读的书单。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尝试,我发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不再只是看看图片、说说图片的那种空洞的道理说教,学生们走进课文,有了切身的感受,走进生活有实地的体验。二、课内外整合习而有仿作而不难四年级上册教材的习作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以“请为我竖起大拇指”,“埋在心底的自豪”,“请将赞许的目光投向我”等为题写一篇介绍自己的文章。对于刚刚从三年级段落为主迈上四年级的学生怎样指导他们写好这篇自我介绍,语文教材中有没有可以挖掘的仿作元素呢?本册书上有几篇写人的文章,如徐悲鸿励志学画李时珍夜宿古寺等,但都不是写人文章的典范之作,尤其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这些写人的文章谋篇布局是很难模仿的。本册书的第一课是一首诗歌老师,您好!这首诗学生只要理解其中的“那是春蚕悄悄地编制理想的丝线”,“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这两句话,诗歌就不存在理解的难点了,从整合课外阅读的角度出发,对于这样的一首比较容易理解的诗歌,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适当给学生一点补充,在集体研讨中,同年级的老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可以补充魏巍的文章我的老师。真是无巧不成书,在研读我的老师一文时,我发现,魏巍在文章中为了说明自己喜欢老师,从同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选取了七件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事情,文章读来句句真情。这样的篇章结构不正好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作吗。为了降低学生模仿习作的难度,我把这次的习作教学分为了两个层次。首先是模仿我的老师一文,写写自己熟悉的一位老师。于是学生在仿作的基础上有了这样的文章:我的老师虽然我才升入四年级,但教过我的老师也不少了,在这么多的老师中,惟有从一年级教到我三年级的芮老师给我印象最深。芮老师上那么好听,芮老师也特别关心同学。芮老师教是教语文的,上课的时候她非常投入,上她的课我我们总是特别轻松,从她嘴里讲出来的课文似乎是一串串音符,一个个故事,同学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眼睛眨也不眨,听得津津有味。芮老师上课时候特别喜欢用电脑,有一次我们学习课文小露珠,课文写得美极了,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美的露珠,上课的时候,老师打开电脑,立即出现了一幅幅漂亮的露珠图案,我们一下子被吸引了。正当大家看得投入时,老师一点击电脑,音乐声想起来了,伴着优美的钢琴曲字,我们情不自禁地美美地读起了书来。芮老师不仅教学有方,对同学更是关爱倍至。一年级时,妈妈外出学习了,爸爸工作又繁忙,因为从小到大,妈妈从来没离开我,所以妈妈走后,我心里老想着她,上课时两眼常盯着课本发呆.老师发现了这种情况后,没有责怪我,而是耐心地找我谈话开导我,给了我安慰。芮老师不仅重视我们的语文学习,还很关注我们的纪律。一次,我们排队做早操扣了1分,同学们都不以为然,因为那天天气实在是太热了,我们以为她会原谅我们,没有想到她居然陪着我们一起重新练习上操排队,还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像军人一样做到“快、静、齐”,要有纪律观念。因为芮老师的严格要求,以后我们排队再也不马虎,养成了时刻遵守纪律的习惯。芮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对工作,对学生极端负责的好老师。虽然她现在不教我了,但我会永远记着她,因为她在教给我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当学生们通过仿作学会写好自己熟悉的老师,我又继而提出要求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写自己的同学,不过,这次习作要求学生不能再像我的老师一文那样写那么多个个事例,详略上也要注意,要选择能突出同学特点的一两个事例,并且要能尝试把事例写具体。班长我的好朋友是我们班的班长,不要小看她是女生,她可厉害了,我很佩服她。 这天,于老师突然被校长叫走了,临走前于老师叫我和郝启林这两个数学课代表一起看班级。刚开使,班级里还风平浪静。不曾想,一会儿工夫,男生中的几个“调皮鬼”集体出动了,有的地喝起了水来;有的在座位上讲话我和郝启林在黑板上记他们的名字,斗胆的陈超逸居然跑跑上去把名字擦了。教室里面乱糟糟的,我和郝启林只好向班长徐欣悦求助。徐欣悦不急不慢地走上讲台,先做了一个在纸头上写些什么的动作,但是教室里面的淘气包似乎不卖她的帐,还在讲话和玩呢。徐欣悦见他们那样,似乎一点也不着急,走到几个“调皮分子”身边轻声细语了几句,只见调皮蛋们听了那几句话后突然都不讲话了,安分了很多。我感到奇怪极了,是什么话让“调皮鬼”降服了?一下课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她到底讲了什么。她笑笑地说:“我也没有讲什么,就是告诉他们你们可以讲话,但是作业来不及做,于老师回来我可不会帮你们说好话的。” 原来调皮鬼”最怕于老师收拾他们,班长的话真是戳到她们的软肋了,便只好老老实实写作业了。 我的这个班长朋友不仅对付“调皮蛋”有一套,还是班级的出版报高手呢,每次出黑板报都是她大显身手的时候,她不仅会画画,写的粉笔字也非常漂亮,开学前我们想到班级里面提前帮于老师做点事情,比如出版报,、分书之类的事,课时等我们到学校一看,班长徐欣悦已经在了,而且一大块黑板报她已经出了一半了,上面不仅有漂亮的彩图,还有她工整的字迹,我们看了都佩服得不得了。这就是我的好朋友班长,一个能干的女生。从仿写老师到放手写我熟悉的同学,学生似乎摸着了一点写人文章的道道来了,此时课堂教学正好教学到了单元二的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作者为了写出徐悲鸿的刻苦勤奋,选取了徐悲鸿在法国巴黎学习遭同学嘲笑,从此勤俭节约、刻苦学画,终于学有所成这件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虎门销烟为了展示林则徐这一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作者选取了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件事进行了具体描述。通过学习和比较,引导学生们发现两篇文章,包括之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为了并没有很多外貌上的描写,而都是根据人物的特点选取相关的事例进行描写,这样就可以避免写到写人的习作就一定少不了外貌的写作弊病,但是如果外貌特征对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帮助时可以写了,关键是要把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事情表述清楚,描述具体。在这样有了两篇写人习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单元二的习作要求,以“埋在心底的自豪” “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 “请为我竖起大拇指”写写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三、拓展整合文本内化走向外化如果说照本宣科是教师对教材迷信与盲从,是不是能把教材做一些适当的组合就算是对教材的合理使用了呢?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真正的能把教材用好的老师,应该是能教会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从教材的本本中挪移出来的。原来我教五六年级时,语文教材的最后总是有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正是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转化到课外的。这学期教学四年级,发现教材后面没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在单元三中,学生们领略了济南泉城的魅力,欣赏了四川九寨沟的风光,还看了荷兰的田园诗情;在单元四中学生知道了盘古开天辟地,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甘愿受罚,闻过了破瓦罐浇灌的一路花香;在练习中学习了歇后语,各种类型的成语尤其是单元三的三篇写景文章都要求学生背诵。简单地布置学生回家背诵抄写是很容易的,但是学生感受到的是枯燥乏味,甚至会对这些美文产生厌倦与憎恶,怎样既能够让学生把文章背诵下来,同时又真正把文本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我想到了一个外化的办法出小报。学完第三单元的课文之后,我告诉学生,我们学习了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感受了泉城的泉美,九寨沟的山美水美,荷兰是个牧场之国,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没有学习这篇文章,学校其它年级的同学没有学过这篇文章没有读过,我们是不是可以初一份和这三篇课文相关的手抄小报,然后印制发放给他们看也让他们感受这些地方的魅力呢!之后我利用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生怎样设计手抄报的版面,怎样选择手抄报的内容,学生们利用双休日,把三篇写景的文章中需要背诵记忆的段落,变成了手抄报中的一篇篇文章,在不知不觉的快乐之中,既记忆了文章,有品尝自己动手尝试的乐趣。学习完练习3后我又突发奇想,练习3中出现了和读书相关的名言,还有歇后语,而其它练习中也出现了已经分好了类型的成语。能不能把这些内容也外化一下,让学生既复习又拓展了,还能有一点成就感呢?我又一次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出了一份“综合小报”,内容就包括这些练习1-5中学过了成语、歇后语、名言,并且还允许学生在小报中给这些内容做适当的课外知识补充。小报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成就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