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2).doc_第1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2).doc_第2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2).doc_第3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2).doc_第4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学语文陋室铭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中学2、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学科:语文4、课时:1课时5、学生课前准备:(1)熟悉课文,疏通字词,掌握文章大意。(2)了解铭这种文体及作者的人生追求。(3)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1、疏通字词,掌握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语。 2、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音韵铿锵,语句流利。 3、体会精炼的语言,感受文章融情、理、事、人、景、物为一体的写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及写作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及人生追求,把对社会的贡献做为最大追求。(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及语言的运用。三、 教材分析人教版中学八年级上册课文陋室铭。这篇古文是刘禹锡被贬为地方官,在和州刺史任上写的。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因此应该把朗读训练作为一个重点,让学生能够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再深层次地体会作者的思想和追求。除了朗读之外,对课文中出现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古文语言的精辟简洁,语意深刻的特点,同时还要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四、 教学方法课文语言十分讲究对仗和炼句、炼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学习本文应该突出朗读训练,在教学中我将采用默读、师生合作读、齐读、赛读、带动作读等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课文写了三个层次,根据层次和课文意境相应地设计几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这些问题各有侧重点,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感悟、探究的学习过程。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采用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导入本课【百度搜索】山水画/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BD%CB%AE%BB%AD&in=2176&cl=2&lm=-1&st=-1&pn=0&rn=1&di=25629963330&ln=1999&fr=&fm=index&fmq=1331855712406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0&-1&di25629963330&objURLhttp%3A%2F%2F%2F20100818%2F3151198_184956316124_2.jpg&fromURLhttp%3A%2F%2F%2Fshow%2F2%2F27%2F3552088k4cac767c.html&W1024&H733&T7290&S236&TPjpg2、 你认为这些山水画会让人有怎样的感觉?3、 板书课题,交待学习任务。二、检查预习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追求?【百度搜索】陋室铭课文录音/v_show/id_XMjQ5NTkxNDQ=.html三、提问朗读,重点分析1、 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提问:本文分几个层次?2、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的?要点:山水。3、 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山和水来比什么?要点:室、陋 用仙和龙比喻 德 ,用名和灵来比 馨 。4、 教师讲解:作者的目的要写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做比兴(板书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5、 第二层采用大家齐读,读时注意重音和节奏,提出问题:写陋室环境采用了什么修辞?教师讲解:对偶。 苔痕对草色,阶绿对帘青,上对入。还有拟人,“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作者的喜悦之情。6、 写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物怎样?要点: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必知其人。主人必是高雅之士,写朋友用了衬托(板书朋友、衬托)主人德才兼备,高雅脱俗。7、 接下来陋室主人的生活怎样?要点讲解:素琴、金经、丝竹、案牍。这两句采用正反虚实(板书虚实),前两句是正面实写,后两句是反面虚写。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8、 第三层内容让学生赛读。看谁能读出古人那种抑扬顿挫的腔调,出示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图【百度搜索】两幅图/GB/14738/25974/26963/26969/2484959.html/view/1709479.html介绍诸葛亮和扬子云两人物,采用类比(板书类比),因为两人都是陋室中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的人,那么居住陋室的我不也会如此吗?9、 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子云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要点: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板书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10、 10、作者是一个弄墨高手,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把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的原话“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是一个典故。【百度搜索】何陋之有典故/s/blog_506086e601008ski.html提问:作者为什么只引用后一句?要点讲解:其用意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就表明作者与孔子一样,君子固穷,安贫乐道,就更能突出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 再次带有动作的朗读全文1、托物言志的写法。2、立意新颖 、不落俗套。五、总结全文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六、布置作业1、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 利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写梅花。附板书设计陋室铭刘禹锡山水 比兴 引 陋室馨对偶 拟人 描 环境青衬托 对仗 夸 朋友雅虚实 对比 活 生活静类比 暗含 立 志向高引用 实则 表 态度乐六、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语言精炼,哲理深刻的文章。学生对文章语言的背诵把握得很好,基于文章的短小精悍,并且加上多次的朗读训练,使得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增强。但是对文章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学生接受起来就有些难度了,作者安贫乐道和高洁傲岸与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取向有些相悖。学生就会置疑,我觉得在课堂上应再加上一个环节,就是对人生价值的剖析和人生追求的实质讲解。这样就会让学生易于接受,还有课堂上还应涉及一些有关安贫乐道的历史人物,让学生感受更深。课堂上学生之间互动环节不够多,以后还要加强。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黑龙江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