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河恢复重建的中流砥柱小河集镇是一个商贸繁荣的山乡集镇,素有巧家“小香港”之称,居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2010年7月13日,对巧家县小河镇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的日子,特大的洪涝,泥石流突如其来,小河镇集镇疮痍满目,伤痕累累。此次灾害共摧毁集镇富民街民房128间、店铺门面80余间,严重受损580间,19人死亡、26人失踪、43人受伤,水利、电力、通讯等赖以生存的公共设施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居民在蒙受失去亲人极端悲痛的同时,一下子没了家园,无家可归,此次灾害造成1200余名群众受灾,300余名群众无家可归。2010年7月13日晚上,凌晨3时许,警觉的小河派出所所长罗红奎感到房屋颤抖,听到窗外暴雨倾盆,炉房河水轰鸣并伴有滚石的声音,便立即起床,叫醒了全所民警。这时,全所7名民警都意识到一场罕见的灾难即将降临,如果处置不及时,全镇三千多名居民的生命财产将遭受巨大损失。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所长罗红奎在将情况向镇党委、政府和县公安局汇报的同时,火速进行了分工:民警刘光学和黄启万负责带领民警家属挨家挨户叫醒居住在河边的居民;所长罗红奎和副所长陈太琼负责维护秩序,防止群众在撤离过程中发生拥堵和踩踏;民警何世顺、李海昆和唐远均负责配合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沿炉房河进行巡视,密切观察河水变化。没有更多的语言,民警们每人拿着一只手电筒,分头冲进无边的暴风雨中,去履行如山的责任。就在这时,由于受暴风雨的影响,全镇突然断电,街道一片漆黑,这无疑给紧急疏散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派出所民警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从凌晨3时许至4时许洪峰到来之前,短短60分时间内,成功转移了1500多名居住在河边的居民,凭血肉之躯和一腔热血,创造了“生死60分、生命大转移”的人间奇迹。4时许,山洪爆发了,近百名来不及转移的村民瞬间就被滚滚洪水卷入牛栏江中。“洪水来的太快、势头太凶猛,这些村民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受伤的受伤。洪水在5点半左右减缓了,6点左右,天蒙蒙亮又接到了报警,一名30岁左右的妇女被洪水卷到河边的沙滩上,亟待救援。罗红奎带领5个警员和100多名村民到达沙滩,看到这名妇女已经筋疲力尽的半蹲在地上,无法动弹。由于河水仍然湍急,救援工作非常危险。罗红奎和村民们商量,决定用担架救援。经过3个小时的营救,这名妇女被成功送到镇卫生院,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像类似的救援一共发生了5次,灾难发生之后让5个人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此次生死大营救,小河派出所的民警获得了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领导的认可,所长罗洪奎荣获个人二等功,小河派出所全体民警荣获集体三等功。生死的营救结束了,更大的考验却在后头。关于成立“713”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组的通知,关于成立“713”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的通知,关于成立小河镇“713”特大自然灾害炉房沟河道应急疏浚指挥部的通知;关于抽调人员参与小河镇“713”特大自然灾害危房拆除工作的通知;关于成立小河镇“713”灾后集镇排危改造工作领导组的通知一个个文件的下发与执行,代表着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涌入小河镇,据统计,在7.13之后,进驻小河镇的武警官兵到达小河镇的流动人口增加到2500多人,同时中央、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官员陆续达到小河,各大新闻媒体也陆续进驻小河,小河的治安状况也变得异常严峻,既要保证各级官员的人身安全,又要让各级官员与老百姓亲密接触,安保工作和维稳工作同时摆到派出所民警的面前。恢复重建开始了,首先是安置房地点的选择,在灾民安置中,除可适宜回迁安置32户外,需搬迁安置近100户灾民,经国家地质水文环境专家对安置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多处选点论证,最终将灾民永久性移民安置点选在小河集镇旁的小河村小河、新街两个村民小组相连的一坡地上,共占用地面积59亩。安置房位置涉及到部分老百姓土地的征收,但是灾民房安置的选择和恢复重建工作 却遭遇了人民的不理解,河道治理关系到小河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小河集镇“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恢复重建中最难的工程之一,因为炉房沟河段、银厂沟河段边修建有20多幢楼房,住着30多户人家。这里是商业繁华的地带,但在“713”这次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血的教训面前,有的群众仍不吸取血的教训,不支持、不配合,仍然不愿搬迁,存在抵触情绪,在富民街的83户带“危”字房中,在政府售地时上排街是每平方160元购买、下排街是每平方80元购买,同面积的地基上下排街购价悬殊较大;有的人家既有人员伤亡又有财产损失;有的人家是单独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所有人家建房面积和造价各不相同;有的人家土地全被冲毁或征收;有的人家既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土地又被冲毁或征收;有的人家虽是非法建筑,但在此次洪灾中房屋和财产全部受损,如果得不到安置今后生活成困难;富民街灾民都是经商的,靠门面经商生活,如果今后的安置点没门面,没有商业价值他们的生活将面临困境;正因为各户人家的情况特殊,所以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安置及重建中,多数灾民只顾眼前利益、不着远长远;只顾个人利益、忽视大局利益;经常出现不理解政府、不支持政府,找各种理由进行撤台、阻挠,企图获取个人利益,导致增加了政府工作难度,拖延了建设进度。县委因此也制定对小河镇“7.13”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房进行拆除,并决定由巧家县公安局牵头负责拆除中的安全保卫工作。此次拆除工作涉及53户200余人,需共拆除危房平方11000余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10000余平方米,土木结构1000余平方米。少数群众由于受利益和认识的驱使,以各种借口故意设置障碍阻碍拆除工作。在强制拆迁之前,派出所的民警进行了任务的分工,对不愿意拆迁的农户进行全程的掌控,确保不出现因拆迁而导致的流血牺牲事件。拆迁当天,共出动公安机关民警114名、县民兵应急分队50名、法院干警11名、检察院干警11名、司法局干警6名、卫生局医务人员11名共计203名到小河参加安全保卫。在巧家县小河镇的灾后恢复重建过程当中,一共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强制拆迁,在整个拆迁过程前后,小河派出所的名民警对“7.13”灾害事故的社会舆论进行调查了解,重点走访土地征用、富民街危房拆迁情况,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以灾民座谈、与政府协调、与施工单位协商的措施,教育、协商、疏导并重,尽可能减少在拆除中的矛盾,达到争取大多数、孤立极少数、打击特少数的原则广泛开展工作吗,同时小河派出所还承担了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和情报信息的收集,为小河恢复重建的拆迁选址立下了汗马功劳。小河镇危房的成功拆迁,是一次联合保卫,更是一次联合实战练兵,为巧家下步大型联合保卫提供了经验和范例,是巧家县大型拆迁行动的教科书,小河派出所就是这本教科书的主编和中心。安置房建好了,如何确定安置对象?如何分配灾民安置房?因为“713”特大自然灾害受灾面广,共有1200余名群众受灾,受灾程度不一,受灾群众中有已领取安家费及建房补助费的退休职工、本土居民、租房户和和违章建筑户等,争议再所难免,安置房的分配也一度陷入僵持的状态,还有部分群众甚至在分配会场里打砸吵骂,公然侮辱工作人员。在安置房的分配过程当中,派出所理所当然承担了现场秩序的控制,在整个过程当中,民警与老百姓心与心交流,耐心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为安置房的最终完美分配创造了有利条件。2011年12月上旬,公式结果6天结束,52户重灾户和在河道清淤除障中已搬迁拆除的16户搬迁户、曾经住所在移民安置点已搬迁拆除的5户“置换户”搬入了新居,住进了美好的家园,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在灾民们搬入新房的过程当中,考虑到灾民们的财产、物件多而零散,家中多是留守老人,无劳动力,搬迁难度较大,小河派出所的民警亲自帮助移民搬迁,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时间飞逝,两年多过去了,800多个日夜,我们见证灾难,见证坚强,见证重生,见证奇迹。曾经的苦难化蛹为蝶,变成美好的新家园,如今的小河集镇已从重创中重生,一道道拦洪坝横贯河道,一条条厚实坚固的河堤护着“集镇”, 位于炉房沟、银厂沟交汇处和牛栏江边的过境公路、3座交通桥梁及连接老集镇和移民安置新区的人行桥人来人往,车辆来回穿梭。走进集镇,曾经被泥砂掩埋的富民街紧靠炉房沟一边被洪水泥石流冲毁的房屋已被拆除,取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