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形式》PPT课件.ppt_第1页
《音乐的形式》PPT课件.ppt_第2页
《音乐的形式》PPT课件.ppt_第3页
《音乐的形式》PPT课件.ppt_第4页
《音乐的形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美学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 音乐形式的构成何为形式 音乐形式 音乐的曲式结构 形式是构成事物各元素的组织和安排因此 音乐形式 音乐的曲式结音乐的形式 音乐的曲式结构 音乐形式的构成 基本要素 构成音乐的最小细胞 各种要素组织的手段 节奏 旋律等 组织手段的依据 形式美法则 思考 构成音乐的最小细胞有哪些 提示 音乐是一种声音 具有发音体的物理属性应该是最小的单位 不可再分 第一节音乐基本要素 发音体的物理属性有 振动的频率 音高振动的幅度 音强振动的波形 音色振动的长短 时间 一 音高 1 音高的物理属性振动的物体频率不同产生的声音的属性 振动的越快 频率越大 声音越高反之 亦然 音高是什么 2 什么是音高 音乐美学 音高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不同音高组织在一起构成了音调 与节奏结合构成了旋律 同时不同的音高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音乐的发展与人们不断探索扩大音域的范围的实践活动分不开 音高与情感的关系 3 音高的美学属性不同的音高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高音欢快 明亮 中音温和 宽广 低音深厚 沉重 人类听觉与音高的关系 4 音高的现实基础人类听觉的范围 20 20000HZ音高的范围 27 5 4000HZ 以现代钢琴为例 可见 音高的范围要远远小于听觉范围 探索音域的范围 5 音高范围的探索人的音域十分有限 乐器音域的探索 乐器的越来越短 弦越来越短 高音钟越来越大 低音战国曾侯乙编钟 七个八度的音域现代钢琴 七个半八度的音域电子合成器 任意音高小结 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表现力问题 二 音强 力度 音量 1 音强的物理属性振动的物体幅度不同产生的声音的属性 振动的越大 振幅越大 声音越大反之 亦然 音强的表现力 2 音强的美学属性音强的变化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因素 钢琴 竖琴 吉他等乐器 声音一旦发出 音量立即衰减 提琴 管乐 人声等能在每个音上作出强弱变化 因此旋律表现力强 音乐表现力的重要目标 追求更大的力度范围追求更细腻的力度层次 人类听觉与音强的关系 3 音强的现实基础人类听觉的范围 40分贝以下是安静的环境说话声60分贝左右120分贝以上是听觉的极限 探索音强的实践 4 音强范围的探索古琴弦细 音量小 表现力弱 钢琴的钢弦交响乐队变化过程 单管编制 双管编制 四管编制小结 人类力度范围的探索 已经达到听觉的极限 三 音色 1 物理属性 由发音体振动状态决定的 分类 乐音与噪音 不同的振动状态产生的声音属性在听觉中被描述为 音色 2 乐音产生的途径 不同的乐器不同演奏方法不同触键速度不同的唱腔乐音的发展 交响乐的发展是不同乐器音色多样化的历史瓦格纳 德彪西对音色贡献最大 创造 音色旋律 关于噪音 3 噪音的产生及表现力1 花样繁多的打击乐和电子合成器可以产生噪音 2 特殊的演奏方法 弓杆拉弦 乐器加缀物等 3 有些民族唱法 有些戏曲中的唱腔 川剧 秦腔 河南梆子等 4 有些流行音乐如 十面埋伏 四 时间 时间是音乐的存在方式 也是音乐的基本要素 同时还是音乐组织的一种重要属性 比如 一个声音在时间中的延续 音长 长音与短音具有不同表现力 声音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出现的频率 速度一定音高的音在时间中的组织方式 节奏如 4 33 第二节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种以上的音乐基本要素结合在一起 就构成了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音乐的表现手段 这些基本组织形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审美法则组织而成的有序的音乐组织形式 本身就具有审美特征 一 节奏 1 定义是声音时间中的有序组织 它是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 且本身可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或者说成为音乐作品的主要构成形式 2 发展早期的音乐作品 节奏是主要手段 如唐朝西域打击乐羯鼓 西方的踢踏舞等 二 节怕 1 定义是强弱有序的循环 往复 体现了强弱的基本律动规律 常见的四分之四拍就是每四拍一个大的强弱变化2 类别律动与非律动 节怕的发展 1 欧洲古典音乐追求节奏与节拍的均匀和规则律动 2 中国古典音乐戏剧与器乐作品中的 散板 依照人心理的自然流动随意发展而发展的特殊形式 是 非律动 的节怕样式 3 爵士音乐4 医疗音乐 三 旋律 1 定义不同的音高在时间中有机结合而构成的 有音调 也包含节奏与节拍的律动因素 2 特征1 严谨的结构在人的听觉的审美心理中 自然要求音与音之间的连接紧密 构成旋律流畅性的感觉 三 旋律 2 特征2 丰富的表现音乐是表情艺术 而旋律则是音乐最重要的一种表情形式 具有丰富的表情性 3 良好的动力音乐旋律也是时间中推动人的心理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 旋律 3 地位在欧洲古典 浪漫 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旋律都是最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 现代音乐中 音色取代了旋律 四 和声 1 定义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高度的音同时发响的效果就是和声 不同的音高组合产生不同的和声效果 能使人们产生不同的谐和感觉 就是 和声色彩 2 特征和谐是和声的基本特征 四 和声 3 发展1 欧洲最早发展的多声部圣咏就几乎只使用八 四 五度和声 是最和谐的和声 2 三 六度和声追求丰满的和声效果 弥补圣咏的空旷 3 七 二度和声 追求更丰富的效果 4 谐和与不谐和和声各自有各自的表现力 五 复调 1 定义 广义 同时在不同的高度上演唱或演奏两条或多条不同旋律的音乐形式为复调 包含旋律与和声双重属性 狭义 特指欧洲音乐史上从格利高里圣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巴赫等人发展至高峰的音乐形式 赋格曲为典型代表 五 复调 2 评价缺点 以对位技术为主体的复调音乐过于精细 14声部严格对位的结果是听不清楚 以莫扎特为代表的主调音乐取而代之 优点 多声部的音乐思维获得丰富的音效 3 比较欧洲交响乐与钢琴艺术发展与多声部音乐思维分不开 中国民乐不同乐器演奏相同旋律 从这一角度是一种缺憾 六 调式与调性 1 定义当我们把一条旋律 或一个音乐片段所用的音按照高低顺序排列时 就会看到构成这一旋律或片段的基本音列 从一个主音出发我们常称这个音列为音阶 音阶与各音之间的关系就是调式 2 美学特征大调常给人以欢快明朗的感觉 小调则忧郁 哀伤 六 调式与调性 3 发展欧洲音乐中多种多样的调式各民族的调式也有特色 七 配器 1 定义将不同音色的乐器加以有机的组合的音乐技法 反映了音色组合的规律 2 原则1 音响力度平衡的原则低音 中音 高音的协调2 音色对比协调的原则 以交响乐为例 弦乐器中小提琴 中提琴及低音提琴的件数是按照音响力度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的 管乐器中铜管 木管 打击乐中定音鼓根据音色相融的原则进行选择 比较 中国民乐队与西方交响乐队 思考一个问题 中国民乐队难以产生大型的乐队编制 何故 可能的答案有 中国民乐队音色个性太强 难以融合 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观决定的 并不追求宏达 饱满 厚重的音响效果 中国传统音乐的功能是自娱自乐 结论 20世纪的配器法则以个性化和小型化为特征 八 曲式 1 定义 广义 指的是音乐各段之间的结构与设计所显现出来的音乐整体的样式 也称曲体 曲式是音乐各要素的有效组织与安排 狭义 特指欧洲专业音乐发展中体现出来的音乐结构样式 包括二部曲式 三部曲式 奏鸣曲式 回旋曲式等 结论 这些模式仅仅是音乐结构的有效形式 并非必须遵循的法则 曲式的美学法则 曲式是由一些美的原则要素构成的 采取什么形式是由音乐的特性决定的 音乐是一门付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 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相比 具有不稳定性 模糊性 重复是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因素 音乐转瞬即逝 主题音乐若不重复 难以留有深刻印象 如果音乐的形式只有重复 就会很单调 那么 音乐的曲式应该如何设计呢 欧洲音乐中的曲式结构 1 二部曲式A B 是包含着重复因素的对比 一种平衡的美感 2 三部曲式A B A 3 回旋曲式A B A C A D 象一条重复与对比的链条 每次偏离主题之后又返回主题 丰富多彩 创造出不间断的流动感 4 变奏曲式A A A A 重复与变化的结合是在一个完整的主题呈现之后 出现它的不同变体 同一主题的变化 和声 旋律 节奏等变奏 5 奏鸣曲式A B A 重复加发展 第三节音乐的形式美法则 音乐形式构成的基本组织依据 音乐形式美法则艺术理论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音乐却特殊无论音乐力图表现什么样的现实或情感内容 人们对声音组合的审美需求对音乐作品的优劣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音乐的情感内容 音乐语言 形式 一 连贯性原则 1 原因1 被称为 流动的建筑 音乐的材料在时间中呈现 2 人的心理活动自然反应 希望保持与延续 心理惯性如果音乐进行频繁的强与弱 紧张与松弛 快与慢的变换 人的心理就会产生不适 反之 则产生顺畅 自然的感觉 连贯性原则 2 音乐中连贯性原则的运用1 体现在音高前后的延续性 力度衔接的平稳 音色的协调统一 紧张度的延续等方面 2 古典音乐整体自然 流畅 近现代音乐的 生硬 不自然 原因在于连贯性原则的运用情况不同 3 延续性因素不同 古典音乐 传统音乐体现在旋律 音高上 近现代音乐体现在力度 音色情绪状态上 二 对比性原则 1 原因人们心理活动有这样一种自然倾向 当长时间保持一种状态时 人们就有一种希望变化的欲望 求异心理期待 当音乐长时间处于一种弱的 徐缓的律动 希望变化 反之 亦然 二 对比性原则 2 在音乐中的运用1 二部曲式 三部曲式 回旋曲式中都运用了对比性原则 以三部曲式为例三部曲式A B AA段与B段是一种对比关系 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逻辑关系 对比性原则的应用 舒伯特声乐套曲 冬之旅 第五首 菩提树 A段是明朗的E大调 描写流浪汉看见菩提树 回忆幼年在树下渡过的美好时光 愉快的情调 B部转入同名e小调 表现流浪汉现实中的痛苦感受 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A部又转回E大调 流浪汉听到菩提树召唤他到那里寻找平安 歌曲通过对比的原则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新颖性原则 1 原因1 人们在音乐审美中 既有一定的心理期待 同时又希望音乐能带来新的体验 新的感受 求异心理2 音乐材料多次刺激 听众在审美经验中会产生心理适应性 对音乐的反应迟钝 3 音乐创作而言 音乐要发展就要创新 三 新颖性原则 2 运用提高欣赏者的感受强度 防止听众心理适应性 及反应迟钝 如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 心理的惯性与求异性是一对相互矛盾又互相转化的心理特征 四 平衡性原则 1 原因1 平衡性是人类最基本的审美需求之一 也是对艺术作品形式评价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 平衡现象有两种 对称的平衡变化的平衡 黄金分割 四 平衡性原则 2 音乐中的运用音乐中的平衡有两种 1 一种是不同性质的音乐在时间上的比例关系 有经验的作曲家喜欢将作品的高潮放在整部作品的四分之三处 正如视觉的黄金分割比例一样 2 一种是听众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