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申报综合说明材料.doc_第1页
机械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申报综合说明材料.doc_第2页
机械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申报综合说明材料.doc_第3页
机械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申报综合说明材料.doc_第4页
机械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申报综合说明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申报综合说明材料一 课程建设的目标、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 课程建设目标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以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别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先导,以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为核心,最终努力把本课程建设成为全省的精品课程,取得较大的教学和社会效益。要实现上述目标,目前我们必须首先与国内同行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找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使全学科组的教师达成共识。确定努力的目标,研究出适合烟台大学的机械原理与设计教学体系。在争取把本课程建设成为烟台大学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努力成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二) 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的建设规划如下:1创建一套机械原理与设计创新教学体系,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又有较强的创新设计能力,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的专业设计人才;2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使本课程教学团队进一步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使所有教师能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适当引进、培养2至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师梯队;3 借助于目前国内其他重点大学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的一些先进经验,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改革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需求;4设计出更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5完善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网站的教学内容和作业答疑室的建设;6将烟台大学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 (三) 采取的主要措施建设机械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主要依托烟台大学的教学资源,借鉴兄弟院校优秀的机械原理与设计教学改革经验,从市场需求、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 企业实际需求调查。确定典型的现代制造型企业为调查对象,全面细致了解当前企业对机械原理与设计知识应用的实际需要,为进一步做好机械原理与设计教学改革提供应用支持;2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借助于三套国内重点大学开发的机械原理与设计教学课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出适合我校机械原理与设计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得机构的结构、机器的组成及运转等学生难以弄懂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接受。采用启发式、交互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结合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实际需要,建立开放性的“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每年主办1 次“机械创新设计”比赛,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4 开展系统综合的教师培训计划。创新机械原理与设计教学体系的开展与实施,需要一批具备更高素质,更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培养锻炼出一批能够满足现代工程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队伍。为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便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建设精品课程的需要,学科组建立了专用的网站(/jxsj)。 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教材及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等能够上网,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二 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师队伍情况由于现在扩招等原因,一位教师面对的是百名以上的学生,以前的教学模式必须有所改革。又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都要有所创新,这样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学科的发展需要,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最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本学科组积极引进本学科的博士,并且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究活动,与国内同行交流经验,学习外校先进的教学经验,以此进行知识更新。目前,本学科组共有教师7名,其中教授一人,副教授二人,博士1人,实验指导教师2名,均具有中级职称。本学科组计划在两年内达到教师10人,其中博士3人。近5年来学科组教师教学情况:1 方世杰:(1)课堂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一),必修课,周学时4,4届,学生495人(2)课堂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二),必修课,周学时4,3届,学生463人(3)课堂教学:机械优化设计,选修课,周学时2,3届,学生163人(4)课堂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非机类),必修课,周学时4,1届,学生36人(5)实践性教学:毕业设计,总人数,35人(6)实践性教学:课程设计,集中三周,总人数254人(7)实践性教学:热加工实习, 3届,6周 ,总人数450人(8)教学研究论文:机电学院教学计划修订的研究报告,烟台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9)教学表彰:方世杰老师获“2004年度烟台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张春萍:(1)课堂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一),必修课,周学时4,4届,学生484人(2)课堂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二),必修课,周学时4,3届,学生423人(3)课堂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非机类),必修课,周学时3,1届,学生92人(4)课堂教学:流体力学,选修课,周学时2,3届,学生150人(5)课堂教学:现代设计方法,选修课,周学时2,1届,学生142人(6)实践性教学:毕业设计,总人数40人(7)实践性教学:课程设计,集中三周,总人数212人 (8) 实践性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二)实验,总人数123人(9)实践性教学:电工电子实习,两周,总人数98人(10)教学研究论文:从毕业设计看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性,烟台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1)教学研究论文:也谈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教育工程 2004.4(12)教书育人表彰:2001年“烟台大学优秀导师标兵”;2005年烟台大学机电学院“优秀导师”。3张路军:(1)课堂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非机类),必修课,周学时4,1届,学生36人(2)课堂教学:控制工程基础,选修课,周学时3,3届,学生378人(3)课堂教学:模拟电子技术,必修课,周学时4,2届,学生152人(4)课堂教学:可编程控制器,选修课,周学时2,2届,学生184人(5)课堂教学:工厂电气控制技术,选修课,周学时3,2届,学生132人(6)实践性教学:毕业设计,总人数33人(7)实践性教学:课程设计,集中一周,总人数36人(8)实践性教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两周,总人数136人4张磊:(1)课堂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非机类),必修课,周学时4,2届,学生117人(2)课堂教学:精密机械设计,必修课,周学时3,2届,学生154人(3)课堂教学:专业英语,选修课,周学时2,1届,学生150人(4)课堂教学:汽车发展与现代汽车新技术,选修课,周学时2,2届,学生306人(5)实践性教学:毕业设计,总人数24人(6)实践性教学:课程设计,集中三周,总人数355人(7)教学表彰:张磊老师获2003年度烟台大学机电学院“优秀教师”称号5朱彬:(1)课堂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非机类),必修课,周学时4,2届,学生185人(2)课堂教学:精密机械设计,必修课,周学时4,1届,学生139人(3)实践性教学:毕业设计,总人数18人(4)实践性教学:课程设计,集中三周,总人数141人(5)实践性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总人数98人 6潘奠华:(1)实践性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总人数346人 7程元宝:(1)实践性教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总人数684人(2)教学研究论文:浅析实验教学改革.烟台大学学报. 2001.8. 排名第一近5年来学科组学术研究情况:1 方世杰:(1) 研究课题:汽车轮胎扳手全自动抛光机的研制 (通过省教委鉴定),排名第一,山东省教委2001.4(2)研究课题:XJ-180旋压机床的研制,横向科研,20062008,排名第一(3)研究课题:高楼防坠器的设计,横向科研,20032005,排名第一(4)学术论文:Novel method of realizing the optimal transmission of the crank-and-rocker mechanism desig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3,1,排名第一,已被EI收录(5)学术论文:曲柄摇杆机构最佳传动角的图表设计方法.机械设计与研究. 排名第一 2001.3 已被EI收录(6)学术论文:车轮胎扳手全自动抛光机的设计. 新技术新工艺,2004,1,排名第一. (7)学术论文:槽轮机构在轮胎扳手全自动抛光机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 2004,6. 排名第一(8)学术论文:刚性轨道提升机防坠器的设计.起重运输机械.2005,11.排名第一2张春萍:(1)研究课题:结构的局部动力效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122004.12,排名第四位,已结题(2)研究课题:大型斗轮挖掘机结构的振动性能研究,2003.7_2006.7 山东省教委基金, 第二位,准备鉴定(3)学术论文:智能建筑自动扫描定位灭火装置的研究. 现代机械 2003, 1. 排名第一(4)学术论文:大吨位多瓣液压抓斗的改进设计. 建筑机械 2003,11. 排名第一(5)学术论文:浇铸式钢丝绳锁具的无损检测方法及评定. 无损检测 2004,9. 排名第一(6)学术论文:新型液压式异步多瓣抓斗. 起重运输机械 2004,2. 排名第一(7) 学术论文:考虑局部动力效应影响的大型起重机寿命预测 机械工程学报 2004,8 第四位,已被EI收录3张路军:(1)研究课题:汽车ERF悬架减振系统半主动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0-2003,排名第二(2)研究课题:液压蓄能石油修井机研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与者.2001-2003(3)学术论文: XXJ300/500液压蓄能修井机管柱起升速度特性分析.石油大学学报2002,3 排名第一,已被EI收录(4)学术论文:XXJ300/500液压蓄能修井机组合油缸面积的设计. 机床与液压 2004,3. 排名第一(5)学术论文:磁流变减振器及其在汽车半主动悬架中的应用. 机床与液压 2004,5. 排名第一(6)学术论文:石油钻机用功率回收型辅助制动器的设计分析. 液压与气动 2004,2. 排名第一(7)学术论文:Energy-saving type of hydraulic workover rig and simulation for lowering pipestr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5(3). 排名第一,已被EI收录4张磊:(1)研究课题:相界扩散溶解的TFDC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371059,排名第四(2)学术论文:TFDC模型和元素晶体结合能. 自然科学进展 2004,6. 排名第二(3)学术论文:基于蚁群系统的方案组合优化设计方法.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4,1.排名第二(4)学术论文: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grey difference degree and application in pumping unit, Proceedings of CAID&CD2005, May 30-June 1, 2005, Delft, The Netherlands,已被ISTP收录,排名第二(5)学术论文:Enhanced ants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Vol.16, No.3, 2005. 已被EI收录,排名第三(6)学术论文:Studies on properties of ants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6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cience press, june,2004. 排名第二5朱彬:(1)研究课题:武汉神龙标志206轿车汽车焊装生产线设计,横向,主要参与者(2)研究课题:HF8汽车焊装生产线的设计,横向,主要参与者(3)研究课题:胶东半岛制造业信息平台,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主要参与者(4)研究课题:汽车焊装生产线CAD/CAM/CAE系统的研制,烟台市科技局,主要参与者(5)研究课题:宇信科技BOM软件系统的研制,横向,负责人(6)学术论文:薄板翻板机的优化设计. 机械传动 2002.2. 排名第二(7)学术论文:薄板翻板机的驱动四杆机构优化设计. 机械传动 2002.3. 排名第二(8)学术论文:基于Web的协同商品设计零部件资源应用系统研究. 烟台大学学报 2006.1. 排名第二 6潘奠华:(1)学术论文 :固体推进剂药柱热机藕合分析及应用. 烟台大学学报. 2005.3. 排名第一(2)学术论文 :固化降温过程中固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参数的影响分析. 烟台大学学报. 2006.1. 排名第一 7程元宝:(1)外观设计专利:一种新型豆浆机, 2001.9 专利号:ZL01316399(2)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豆浆机, 2001.12 专利号:ZL01216149.7三 理论课教学内容(一) 定位与目标: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是我校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结合国家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和我校具体情况,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定位在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常见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机器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机械零部件参数设计、结构设计、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等能力上。本课程建设的目标是根据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高度机械创新设计和思维能力的优秀大学生。 (二) 课程知识体系:本课程既有严密的理论性、逻辑性与系统性,又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同时,紧密结合机械工程实际,讨论机械工程技术的理论分析、技术设计的共性问题,并不断引入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教学内容引入了与现代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和创新设计等有关反映当前学科研究成就的新知识,增强了机构和系统设计的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到了本课程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首要的任务是要让学生打好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三) 根据新的教学体系课程的模块及学时分配如下:机械原理与设计(一):1平面机构的共性技术,含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为学生了解机构及机械的性能打好基础,大约16学时;2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含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轮系,以及其他常用机构:目的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传动性能和设计的方法;大约32学时;3研究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问题:目的使学生掌握机构综合应用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大约16学时。机械原理与设计(二):1总体部分:机器及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计算理论;材料选择;结构要求;摩擦、磨损、润滑等。大约4学时;2传动部分: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大约24学时;3联接部分:螺纹联接、键、花键及无键联接、销联接、铆接、焊接、胶接、过盈联接等,大约16学时;4轴系部分: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轴等。大约18学时;5其它零部件:弹簧。大约2学时。 (四) 实践教学:对于机械类学生,在课程课堂教学完成后,集中利用三周的时间进行课程设计,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机械原理与设计知识,进行机械产品的方案设计、参数设计和结构设计,要求画出1张装配图和3张零件图。这是对所学的机械原理与设计理论知识的全面实践与检验。还组织参观零件陈列室和各类机械设备陈列,提高学生的构型与结构设计能力。(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各主讲教师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教学中经常强调技术工作中德的问题,教育学生应该尊重人与社会,设计不慎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引起环境污染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抓好课堂内外各个教学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都采用了现代教学技术,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实体模型、机构运动模型,使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直观,更具表现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参与讨论相结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3.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开阔学生思路,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4.在平时作业、实验课、课程设计、期终课程考试等教学环节内容安排上,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教学手段:1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充分发挥直观化、形象化教学作用,变抽象为直观,变空洞为具体,解决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的问题,以及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难以描述或无法描述的问题。 2配合理论教学,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参观零件陈列室和各类机械设备陈列,提高学生的构型与结构设计能力。3增强综合性设计训练环节,加大设计类训练强度、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能力。在方案设计中,注重创新思维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在结构设计中,贯彻实践(认识机械零部件)到理论(讲述结构设计原则与方法)再到实践(动手设计零部件结构)的训练过程。(六) 教学效果:本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每位教师的备课不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了大功夫,而且对于其所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也很了解。讲课重点突出,概念清晰,多媒体动画形象直观,学生很容易接受。课堂上信息量大,能将基础知识与新的科技成果很好的结合,注意启发式教学,课堂与课后有很好的师生互动。加上每位教师对教材内容相当熟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对教师的授课都感到很满意。近两年的学生评价结果优良率100%,良好率40%,优秀率60%。为了学科组的发展,学科组自2005年6月起,就制定了把机械原理与设计建设成为全省精品课的目标,建立了专用的网站(/jxsj)。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教材及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等能够上网,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四 自我评价(一) 课程的主要特色:1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出适合我校机械原理与设计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动画形象直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结合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实际需要,建立开放性的“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每年主办1次“机械创新设计比赛”,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3 注重将计算机技术引入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利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机构的辅助设计,克服了传统图解法的不精确性与烦琐。利用CAD技术编制典型零件设计程序,使学生摆脱繁琐的计算工作,着重在分析设计参数对设计质量的影响、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二) 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本课程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利用假期期间对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院校进行了考察交流和学习,然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受到了同行的重视,普遍认为我们进行的教学是踏实可行的。特别是山东省提出了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作为胶东地区的重要高校,烟台大学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这也是国内同行比较肯定的。(三) 存在的不足:1近两年来在扩招的情况下,学生人数过多,显得实验设备不够充足;2目前,学科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偏少,今后的几年要加强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并对青 年教师进行博士研究生在职培养。五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科研获奖情况学科组的教师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坚持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先进设计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21世纪的现代设计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方世杰老师获“2004年度烟台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本学科组全体教师达成了“教学是根本,科研是提高”的认识。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工程项目中的结构设计、机械产品方案的创新设计、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等工作,在理论研究上,开展机械优化设计、机械CAD、机械产品概念设计、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工作,取得如下成果:12001.4 “汽车轮胎扳手全自动抛光机的研制” 以首位通过山东省教委鉴定;22004年“温度补偿式分流旋翼蒸汽质量流量计研究与开发”获山东省科技厅鉴定; 3“石油钻机用功率回收型辅助刹车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320121348.3, 2005年授权; 4“汽车防撞耗能器的研究”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zl03253310.1, 2004年授权; 5“一种新型豆浆机”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01316399,2001年9月授权; 6“一种新型豆浆机”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01216149.7,2001年12月授权。六 教材建设学科组积极加强教材建设,近几年学科组教师完成了多部著作,具体如下:1、机械优化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方世杰 主编,张磊参编,2003年6月;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张春萍 副主编,张磊参编,2003年7月;3、机械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刘加光 副主编, 2003年6月;4、注塑成型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朱彬参编, 2005年1月;5、计算机绘图 黄河出版社,潘奠华参编 ,2002年;6、机械设计实验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 , 潘奠华参编 ,2005年7月。自编教材:1、汽车发展与现代汽车新技术,烟台大学,张磊 主编;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烟台大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学科组编写,2003年7月。七 教学组织管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科组负责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上,每学期至少有一次专门研究教学工作会议,以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坚持互相听课制度,同行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开拓渠道筹集经费,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完善奖励和竞争机制。对不合格的学生坚决予以淘汰。对学生反映问题比较多的教师要进行培训提高。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强调内容的前沿性,设置的规范性,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加强教材建设、图书资料建设,坚持选用优秀教材,建立教材评估制度,加强教材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国家教委、省教委立项,编写高水平教材。 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验课水平和规范化程度,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增加设计性。明确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加强考试纪律教育,严格考试管理。坚持A.B卷制、主副监考责任制。加强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