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与解析初一语文 试卷二1.答案:B本题考点汉字 解析过程 B项都读h。A项分别为c、s、c、s。C项分别为zi、zi、zi、zi。D项分别为lng、lng、lng、lng。规律方法 平时应注重对形似字、多音多义字的区分和辨析,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答。2.答案:C本题考点词语 解析过程 A中的“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遭遇灾害或受到伤害。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 B中的“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D中的“天伦之乐”指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形容家庭之乐。泛指家人之间的乐趣,不能用于师生之间。规律方法如何正确使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区别近义成语。 成语间有意义上的差别,即使是意义相近、相关的成语,相互间仍然存在着语义轻重的不同、表达重点的不同、范围大小的不同,要注意区别。 譬如:“信口开河”和“信口雌黄”,两个成语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开河”只指随口乱说,语义较轻;“信口雌黄”含有不顾事实、恶意诬陷的意思,语义较重。又如“面面相觑”“拭目以待”“刮目相看”“侧目而视” “另眼相待”这一组成语,都有“看”义,但各有侧重:“面面相觑”是形容做错了事时或极其惊慌时,有关的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拭目以待”是擦亮眼睛来等待,形容期望十分殷切或确信某件事情的出现;“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显著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侧目而视”,“侧目”: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情态;“另眼相待”指用另外的眼光看待,形容对某人某事特别重视。再如 “参差不齐”和“犬牙交错”,都有不齐之义,但“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牙齿那样不齐,也形容多种因素牵连的复杂情况,或双方力量对比互有短长。 平时多区别这些近义成语,从中积累经验、归纳方法、形成语感,是十分必要的。2.注意辨别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我国成语数量虽多,但很多成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都很特殊,因而,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辨别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对象。如:“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两小无猜;“妙手回春”指医术高明;“悬壶济世”指行医济事;“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折冲樽俎”指在外交谈判上取得胜利;“破镜重圆”指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3.答案:B本题考点病句 解析过程 A句正确,不用修改。C句应该在“班”后加上“率先”,同时把“全校都没有教唱的”去掉。D句应把“一支”去掉。规律方法1. 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的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的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2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被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因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适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调整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3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辟、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4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至。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另外,中考中修改病句这个考关,过去多是要求逐句修改,而近几年,修改病句的试题已向综合改错的方向发展,较之过去逐句修改的题型,其难度明显增大了。它首先要求在一段话中区分正确的句子和错误的句子,其次才是按照提示进行修改。4.本题考点修辞手法 解析过程 此题考查一定的造句能力。可按照要求选定词语,设想特定的场景,组织一句合乎逻辑的话即可。 示例:看着他像日本鬼子过地雷阵那样小心翼翼,我感到挺纳罕的,他不是一向无忧无虑的吗?怎么现在会这样?规律方法 “一段连贯的话”,这里强调的是“连贯的话”,注重“语意上的向心性、逻辑上的条理性和相应的关联词语”。所以只要把这些词语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贯穿起来,反应某人的心理活动,且运用 修辞手法即可。5.答案:A本题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过程A项中野草是鲁迅的作品。 规律方法 中考文学常识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选择题:选出所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选出作品、年代及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选出名著中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选出作家作品、年代及作品人物表述有误的一项;选出文体知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选出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选出作家作品及作品人物表述正确的一项;选出对文化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填空题:作家作品、作家流派及作品人物填空;文学、文化常识填空。简答题:结合某一诗人有关诗句对其诗歌创作进行简要评价。解题方略: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6.本题考点默写 解析过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规律方法做此类试题要加强基本功训练,注重理解,准确记忆。具体说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用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记忆时,脑想与手写,同步统一。书写要规范,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7.本题考点综合性学习 解析过程本题考查材料阅读理解能力。本题主要罗列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反映特定的问题。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能源消耗和生产总值,而且还和世界进行了对比。所以回答阅读材料的结论就应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考虑。提建议时,也应该从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不足的角度考虑,思考怎样拓展新能源。参考答案:(1)中国以巨大的能源消耗换得较小的生产总值,(1分)这种发展方式将越来越难以为继。(1分)(2)改进生产技术,加速发展新能源。规律方法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材料的归纳概括题主要题型有三种:对语言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对语言材料进行解释、说明;从语言材料中提炼观点、论据或标题、中心等。归纳概括题解答的一般思路:认真阅读,理解文意(整体感知);抓住文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如揭示文章主旨、中心、观点、情感的语句,揭示段意的重要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语句,在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8.答案:(1)兴奋、羡慕 惊喜、信赖 难过、失望 迟疑、兴奋(每空中有两种情感,每种0.5分)(2)一是“傻子”父亲理智的教育方法与其他男孩子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比;二是“傻子”在遭到捉弄前后对待男孩们不同态度的对比;三是男孩们两次玩背摔游戏不同动机的对比。 此外,还有男孩们第一次玩背摔游戏对待伙伴和对待“傻子”不同态度的对比、第一次玩背摔游戏时“傻子”的真诚和男孩们的戏弄态度的对比等等。(答对其中三组且表述无误即可,每组1分)(3)A句“毫不犹豫”传神地描绘出“傻子”充分信赖伙伴们,全身心投入游戏的情形;B句“迟疑”“慢慢”和“闭”等词语形象地写出“傻子”在遭到捉弄后不再完全信赖伙伴们的情形。(4)示例: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于事无补,应当采取理智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珍惜他人对自己的信赖,不要轻易拿信赖作为戏弄的代价;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问题一定要找到关键。(言之成理且合乎文意即可。至少答两种,每种2分)本题考点小说阅读 解析过程 第(1)题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概括时要体现出人物心理的变化,根据故事情节的具体内容写出相应的心情即可。 第(2)题考查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文章不同类型父亲的对比,孩子们在事件前后的对比,孩子们动机的不同对比。 第(3)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能力。根据文章文中的画线句的特点,应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4)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这个问题可以从教育方法、信任、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等角度回答。规律方法小说中涉及的问题类型及回答技巧如下:1.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2.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3.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9.本题考点写作 解析过程 试题的提示语明确地告诉我们“风景”一词的比喻意义,将风景的含义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这是实指,这暗示我们可以从风景的本义来写,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将文章写成游记、写景抒情类作品。二是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二者是从“风景”的比喻意义立意的,其中前者虚指美好的情感,后者实指美好且让人难忘的生活场景。也就是说,使用“风景的比喻意义写作时,既可以写实(生活场景)也可以写虚(人间真情)。 无论取哪一种立意方式都需注意从两方面切中文题:一是关注文题中“留在我心底的”这一限制性短语的意义,也就是说,你所绘的“风景”应该是留在心底永远难忘的;二是需要切中“风景”一词潜在的意义即那些留在心中美好的事物,文题“留在我心底的风景”实际上可以诠释为“我心中永远难忘的美好的事物”。规律方法要写好命题作文,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步:精细审题。 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一旦破译了命题作文的“题眼”,就等于找到了打开作文之门的钥匙。 第二步:精深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才会使你的文章大放异彩。 第三步:精心选材。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远不会重复,你所经历的生活和你获得的生活体验,应当是最有新意的写作内容。在保证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选择写作的最佳突破口,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 第四步:精彩表达。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确立了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此外,还要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力求让文章语言“活”起来。初一英语 试卷二1.正确答案:A本题考点冠词 主谓一致解析过程主语I意为“我”,是第一人称单数;结合 be动词用法口诀:我用am,你用are,确定答案为:A。规律方法 be动词用法口诀:我用am,你用are,is连着他,她,它; 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 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 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记。 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2. 正确答案:D本题考点知识点总结解析过程AGina,BMary,CLinda全是女孩的名字,排除,确定答案为:D。规律方法本题考查英文姓名的性别,所以只要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英文姓名的性别,本题不难选出正确答案。3. 正确答案:B本题考点知识点总结解析过程英文姓名先名后姓,Tom Miller名是Tom ,姓是Miller,first name意为“名”确定答案为:B。规律方法 多数的英语国家的人士名字通常由三部分组成:(1) first name (2)中间名 middle name ,常常省略 (3)姓氏family name/last name ,family name (姓氏)和中国差不多,继承父辈的,只是位置是在最后。4. 正确答案:D本题考点知识点总结解析过程问句-What color is it?意为“它是什么颜色?”只有答案DIts red是回答颜色的,确定答案为:D。规律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交际用语的应答。单选题经常会出现日常交际用语方面的内容,平时要注意熟练掌握日常交际用语。5. 正确答案:A本题考点知识点总结解析过程根据答语-PEN可知问句应为“你怎么拼写它?”确定答案为:A。规律方法单选题经常会出现日常交际用语方面的内容,平时要注意熟练掌握日常交际用语。6. 正确答案:C本题考点动词解析过程 题干结合答案可知句意为“他没有篮球,但是有一个棒球。”A、B 、D答案本身是错误的,没有这样的形式,所以选C。规律方法 在实际的语境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最得体的、最地道的选项。要认真读懂题干,仔细分析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注意挖掘其中的隐藏信息。7. 正确答案:B本题考点介词解析过程fight with sb.和某人打架, agree with sb.同意某人的观点,所以选C。规律方法1. fight with sb. /sth.与搏斗,打架,作战;fight for sth.争取获得或完成某事。例如:fight for freedom, independence, human rights争取获得自由,独立,人权等2. agree with后面通常接人或所说的话;agree to后面通常接计划、提议、安排等;agree on后面通常接日期等,表示“就达成协议”。8. 正确答案:C本题考点动词 动词不定式解析过程 因为时间状语just now.“刚才”是一般过去时的标志,排除A/B;根据短语make sb. do sth.“让某人做某事”可知选C。规律方法一.一般过去时谓语动词用过去时,与表示过去的一些时间状语连用。1. yesterday或以其构成的短语:yesterday morning(afternoon, evening)等;2. 由“last+一时间名词”构成的短语:last night, last year (winter, month, week)等;3. 由“时间段+ago”构成的短语:a moment ago, a short time ago, an hour ago等;4. 其它:just now等;5. 由某些表示过去时态的从句等。二.当make的意思是“使.使得”时,一般用于“make+宾语+宾补”这种结构,常用的句型是:(1)make+sb./sth.+adj.意为“使某人或某物处于某种状态”。还可以接名词.动词的过去分词等作宾补。(2)make+sb./sth.+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意为“使某人或某物做某事”。9. 正确答案:A本题考点副词解析过程答语Last weekend.是时间,疑问词应该用When,所以选A。规律方法1.When“什么时间” 问时间2.who” “谁” 问人3.where “在哪里” 问地点4.what“ 什么” 问东西10. 正确答案:D本题考点动词解析过程 “我不喜欢老虎因为它们看起来很吓人” look“看起来” look like“看起来像”排除B.C;因为句子是一般现在时,主语是复数所以选D。规律方法1.look 看。Look at these books.看看这些书.;look like看起来像。What does he look like? 他看起来像什么?2. 在一般现在时中,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当主语不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用原形。11. 正确答案:B本题考点动词解析过程 根据句意“我有个哥哥,海伦有个姐姐。”可推断句子是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的句子中,主语是单三,谓语动词用单三;主语非单三,谓语动词用原形,Helen是单数第三人称,谓语用has,所以选B。规律方法一般现在的句子中,主语是单三,谓语动词用单三;主语非单三,谓语动词用原形。12. 正确答案:C本题考点代词 动词解析过程 由句意“你能把词典带给你姐姐吗?她需要它。”排除B、D;She是单数第三人称,所以谓语动词应用单三形式,故选C。规律方法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先把一眼就看出的干扰项排除,缩小选择范围,然后将剩余的选项填入空白处进行检验,辨别真伪,选出正确答案。13. 正确答案:D本题考点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解析过程 often是一般现在时的标志,主语Tom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所以第一个空用studies;last night是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所以选D。规律方法一.一般过去时谓语动词用过去时,与表示过去的一些时间状语连用。1. yesterday或以其构成的短语:yesterday morning(afternoon, evening)等;2. 由“last+一时间名词”构成的短语:last night, last year (winter, month, week)等;3. 由“时间段+ago”构成的短语:a moment ago, a short time ago, an hour ago等;4. 其它:just now等;5. 由某些表示过去时态的从句等。二.在一般现在时中,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当主语不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用原形。时间状语: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every week (day, year, month), once a week, on Sundays, etc.14. 正确答案:C本题考点动词 现在进行时解析过程 答案A,结合短语watch sb. do(全过程,经常看到)/doing(正在进行) sth.根据句意“我经常看到姐姐在卧室里跳舞”,第一个空应该用dance原形;Look是现在进行时的标志,所以选C。规律方法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由“be动词 + 动词的现在分词”构成。现在进行时的肯定句句型(1)第一人称:主语 + am + 现在分词 + (2)第三人称单数:主语 + is + 现在分词 + (3)第二人称及复数人称:主语 + are + 现在分词 + 时间状语:now, these days等。如果句子中出现提示语,如look,listen等也经常用现在进行时。2.watch sb. do(全过程,经常看到)/doing(正在进行) sth.15. 正确答案:C本题考点名词 冠词解析过程boy 是名词,所以要一个形容词修饰。有连字符的名词为形容词,有连字符的名词用单数,因为只有一个,18以元音音素开头,所以还要用不定冠词an ,所以选C。规律方法1.带连字符的名词相当于形容词,并且名词要用单数,2. “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用an,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用a”。16. 正确答案:41She is 13 years old42他是一个英国男孩。43Its black44Yes, they are45They are on the chair本题考点阅读理解解析过程41用寻读法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句子Her name is Sally! She is l3 years old故答案为She is 13 years old42在文中找到划线句He is an English boy答案为“他是一个英国男孩。”43采用寻读法在文中找到信息点This jacket is JeffsIts color is black可知答案为Its black44采用寻读法在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句子His mother is my auntMy aunt and uncle are both teachers意为“他妈妈是我的姑姑.我姑姑和姑父都是老师。”可知答案为Yes, they are45采用寻读法在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句子You can see a green pencil case,a blue notebook on the chair可知答案为They are on the chair规律方法 本文5个小题是事实细节题,先用寻读法找出与问题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再对相关的部分进行细读,找出正确答案。17. 参考作文:May 21, 2010 Friday sunnyMy English Teachers Birthday My English teacher is Mr Gao.He is very kind and humorous. He is about 40 years old. And his teaching is very good. All of us like him very much. Today is Mr Gao s birthday.All my classmates had a birthday party for him at seven oclock in the evening, in our teachers house. All the students gave their most beautiful gifts to Mr Gao ,sing Happy Birthdayfor him, ate the cake, Mr Gao blew out the candles. We were sure that Mr Gao enjoyed a happy day today!本题考点书面表达解析过程此次的书面表达应包括以下要点:1时间:2010年5月21日晚上7点钟,星期五,天气晴2地点:高老师家中3.人物:全班同学和高老师4.事件:生日party;同学们送了自己认为最精美的礼物;唱了生日歌,吃了蛋糕,高老师吹灭了蜡烛(blew out the candles)规律方法1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使用英语语法,选用恰当的词汇;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3.注意平时多加练习,经常写作,最好养成写英语日记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初一数学 试卷二1.正确答案:D 本题考点 对顶角、邻补角、垂线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解好本题正确画出示意图是关键,活用分类讨论思想及垂线的性质,才能顺利解决这类问题.2.正确答案:B 本题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解析过程 内错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如果两个角均在两条被截线内面,且在截线的两侧,那么这两个角就是一对内错角. 1与3是直线a、b被c所截形成的一对内错角,它们均在被截线a、b内面,且1在截线的左边,3在截线的右边,故正确答案为B.此图是,1与2是一对同旁内角,1与5是一对同位角. 规律方法 此题主要根据内错角的定义确定答案,找准被截线与截线是解题的关键.一般地,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三线八角”中,形如“F”的是一对同位角;形如“Z”的是一对内错角;形如“U”的是一对同旁内角.3.正确答案:B 本题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解析过程 本题可由两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得到内错角相等,借助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MOE,进而利用外角的性质求解. 由FEON,得FEO=EON=28,又因OE平分MON,所以MOE28,所以MFE=56 规律方法 本题考查了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相关概念、性质及外角性质,关键是注意相关线之间的位置与数量之间关系的转化. 有关平行线背景中,常因某些数学元素(点、线、生活实物、三角板学具等)的运动与变换操作后,导致背景图形发生变化,酝酿与生成平行线、相交线等,尤其是其中产生的角的数量关系常与平行线相联系.4.正确答案:D 本题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解析过程 1和2,既不是同位角,又不是内错角,也不能转化成同位角或内错角,尽管1=2,也不能得到ab,;同理,当ab时,不能得到1=2;当ab时,只能得到12=180;而1和2能根据对顶角相等转换成同旁内角的关系,当12=180 时,一定有ab,所以选项D正确,故应选D. 规律方法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我们要记住判定方法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正确答案:C 本题考点 点的位置的确定 解析过程 对于坐标的思想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儿首先建立的,确实如此,是正确的;对于除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外,我们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也是正确的;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所有点都分别属于四个象限,是错误的,因为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故应选C 规律方法 本题中的是否正确,不少同学对此有怀疑,所以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时就应注意课外数学知识的阅读,以拓宽知识面6.正确答案:A 本题考点 点的位置的确定 解析过程 将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其各顶点的横坐标都加2,而纵坐标不变;三角形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各顶点的纵坐标都加3,而横坐标不变所以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1, 7),(2, 2),(3, 4)即选A 规律方法 若点P(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坐标变为(x+a,y);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坐标变为(x-a,y);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坐标变为(x,y+b);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坐标变为(x,y-b)7.正确答案:C 本题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过程 先求得不等式52x1的解集为x2,再根据“小于一个数在数轴上表示从这个数向左的数,不含有等号不包括这个数,用虚点表示”可判断选C. 规律方法 利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来解不等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再用数轴表示解集,注意实心点与空心圈的区别8.正确答案:D 本题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过程规律方法 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是否需要改变.9.正确答案:D 本题考点 点的位置的确定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本题考查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的面积,合理选择三角形的底和高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图形的面积,一般先把图形分割成熟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在分割时,要设法使其中一边与x轴或y轴平行,在计算面积时,把这与坐标轴平行的边作为底,可使计算简便10.正确答案:D 本题考点 行程问题、配套问题等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等量关系是“总总”型,即步行时间+骑车时间=总时间;步行距离+骑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力筛查考试题及答案
- 天天学农各章节测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营养师之三级营养师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钳工题库+答案
- 2025年高级技师钳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焊工职业技能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 物竞预赛试题及答案
- 营销经营与管理办法
- 纸张使用及管理办法
- gmp认证与管理办法
- 2025年森工集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小红书电商简介
- 2025年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 乡镇学校资助管理办法
- 连锁餐饮学生管理办法
- 铁路信息技术课件
- 小学冠词教学课件
- 工程造价咨询绿色施工支持措施
- 大模型时代:生成式AI发展与科技创新范式
- 法律法规师德师风培训内容
- 江苏欧立可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石油添加剂N-甲基苯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