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管理.docx_第1页
项目工程管理.docx_第2页
项目工程管理.docx_第3页
项目工程管理.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阅读合同 合同及技术附件是工程项目的重要文件,在阅读合同时切不可走马观花,把握以下要点: 1工程进度:交货期、现场调试开始时间。 2付款方式及合同实施各阶段是如何界定的。 3初步计算I/O清单与硬件配置是否相符、网络设备是否齐全、多岗位、多站是否需要光缆及光纤收发器。 4关注技术细节,如对方技术要求、特殊控制方案、与第三方系统(或设备)通讯等。 5人员培训:包括时间、人数,费用由谁承担。合同中不清楚应事先与市场人员沟通。 二、开联络会 工程联络会是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新用户、特殊项目尤其如此)会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实施,为此要做到: 会前准备 一是在认真阅读合同及技术附件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测点确认硬件配置是否合理(特别要注意DP重复器、DP终端匹配器、FM19B-CC、冗余输入输出模块与底座、开关量输入输出测点的属性及配置),如果不合理要做出相应的补救方案; 二是对特殊技术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与第三方设备通讯),自己没底时要主动向相关部门或其他同事咨询。 三是对合同中的疑问要与我方市场人员充分交流,最终达成共识一直对外。同时还要通过市场人员了解该项目的背景和相关信息(如甲方项目负责人、设计院的项目负责人)。 四是准备好应提交给甲方、设计院的文件,并起草一份联络会议纪要 组织、召开联络会 开联络会是工程实施的第一步,联络会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后面工程项目的实施。开联络会时切记我们代表的是公司而不是个人,为此,在言谈、举止及行为等多个方面要注意。 确定双方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虚心、充分与用户进行交流,对用户的控制站、操作站、远程站的分配、放置及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做到心底一清二楚并写进会议纪要。 对用户的测控需求要非常清楚并写进会议纪要。 在对上述2、3项内容清楚以后,确定合同中硬件是否满足工程需求,对于有硬件变更的情况,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无论何种原因都要将变更写进会议纪要。 有设备间通讯需求情况的处理。遇到这种情况尽量引导用户采用其它方式实现数据共享(比如系统或设备采用硬联线为DCS提供标准信号)或者不做,实在推脱不了,必须明确采用哪种通讯方式(MODMUS、OPC、DDE、DP等)、甲方和设计院应该承担哪些义务、第三方应提供什么资料(如硬件手册、GSD文件等),要求在静态调试期间能提供样机,在现场调试时能配合调试。当你提出这些条款并写进会议纪要时,甲方会感到不同系统之间的通讯并不简单,这样即使做不成或做的不好责任也不全在我们,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不管怎样千万不要在甲方和设计院面前说“我不知道” 、“我不会做”之类的话。 对于变更的硬件的商务部分处理办法由双方商务人员解决。无论你是否知道某种产品的价格,我们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回答用户提出的价格方面的问题。 测点冻结。这是硬件配置的依据。 双方文件交接。我们应书面向对方提供DCS系统对接地,使用环境温、湿度,供电电源范围等技术要求;电缆敷设要求;机柜、操作台的安装方法、外形尺寸等。 对方应书面向我们提供组态用带控制点流程图,控制回路图,连锁逻辑图,I/O点位号、量程、点说明,报表格式、进报表点等。 确定组态方式。一般有用户组态,我方指导;我方组态,用户参与;我方独立组态等几种方式。 确定工期进度。注意方式方法,切记不可照搬合同,确定工期朝对我有利方向引导。 确定人员培训。人数、时间和费用出处。 会后定论 联络会结束一定要形成双方或三方签字的会议纪要作为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补充。以下事项要有结论: 1 工期进度基本确定 2 最终测点清单及硬件配置冻结 3双方文档已交接: 甲方或设计院应提供以下文档: DCS数据监控表(即测点清单) 复杂控制回路图 联锁原理图 PID流程图 我方应提供以下文档: DCS环境要求 现场信号电缆及敷设要求 DCS系统供电电源要求 DCS系统接地规范 现场控制柜外型尺寸及安装尺寸 操作台安装尺寸 如果甲方不能提供资料也必须约定提供的最后期限,否则交货期顺延。 对小项目或用户没有开会的意愿,而合同也无大的问题可以不开联络会,通过传真确定相关事项即可。 三、工程实施 联络会结束后工程即可进入实施阶段。以合同及技术附件、联络会议纪要为依据,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整理数据库(即MacsView.DBF).数据库整理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整理过程中你会发现甲方提供的DCS数据监控表有很多“毛病”,如点名重复、命名不规则、测点属性不明确等,必须根据MacsView.DBF的格式要求加以调整,如点名长度控制在8个字符以内,首位只能是大写字母,在点名中不允许出现“”等。通常情况下要注意: FM143、FM147其量程不能按甲方提供的DCS数据监控表来填写,而是由模块本身的放大倍数来决定的,分别设置为8和32即可。 FM148A、FM148R二线制和四线制信号(即有源信号和无源信号)不要布置在同一个模块 FM161、FM171要注意“硬件地址” 对FM151、FM161、FM171以及所有模块的备用通道不需要产生趋势标签;对所有测点如果在DCS数据监控表中没有明确要求均不需要产生报警标签。 2配置表和做布置图 配置表 配置表涉及到产品部、采购部、财务部、事务部,是各个部门实施工程的重要依据。配置表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减少修订或不作修订。在配置表中“工程项目计划时间表” 、“计划采购完成时间”等有时间要求时要考虑双休日和节假日。对非标设备要考虑采购周期 按照公司要求制作布置图 要熟悉我们的硬件和配置规则:各种机柜可使用的净空间;各种模块的最大功耗及安装尺寸;电源模块最大安全负载;DP终端匹配器和DP重复器配置规则; FM192B-CC要放在多块FM147的中间位置,不要放在机柜的底部 FM161、FM171不要与FM147或FM143布置在同一列,因为FM161、FM171有电气来的信号,有可能对热电偶、热电阻信号产生干扰。 使用安全栅和继电器要考虑安装尺寸、功耗、各引腿的功能 对混合机柜(模块、安全栅、继电器、空气开关、接线端子、外购电源等)的布置一定要考虑周密,既要便于成套和用户维护,又要美观大方。 3软件组态及静态调试 配置表和配置图提交后在公司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软件组态。 ConMaker组态. 遵循的原则:力求简捷,关注细节。在实现功能的前提下使组态简捷名了,同时要注意细节,如FM143、FM147、FM148在变量声明的放大倍数与MACS配置各通道的放大倍数必须一致; PID中变量声明PVMU、PVMD要与PV的量程一致,如果是串级调节还要注意主PID的OutT、OutB、MU、MD与副PID的PVMU、PVMD的关系;SFC不要进入死循环。 FacView组态 选择合适的模板,原则是不求最新只求稳定。用“数据库生成”的variable.DBF、trend.DBF、anaalm.DBF、digalm.DBF不能覆盖原文件只能剪切在原文件的后面;要注意趋势标签、报警标签的设置。 画面尽量做的漂亮,功能人性化。 静态调试。组态结束一定要联调,也许在ConMaker和 FacView组态都没有问题,但联调时会出现意想不到问题,甚至莫名其妙。有软件的,也有硬件的,这些问题必须彻底“消灭”。调试前先做两件事:对所有计算机的SmartPro卸载重新安装(卸载重启操作系统安装SmartPro);对所有控制器的MacsRTS下的文件重新按要求刷一遍(要注意MacsRTS的来源) 静态调试一定细致、全面。首先对产品组成套的机柜、非标盘台要根据照图纸仔细检查(不要轻易相信质量部的检验),特别是继电器、安全栅、外供直流电源要格外小心。经常会出现接线错误或不按图纸成套的现象(外协成套的机柜尤其如此) 其次是按应用工程出厂前联调自测报告逐项测试。除此之外,所有能通电的硬件设备(控制器、模块、安全栅、继电器、电源、交换机、专用键盘、软件狗)都上电测试过;软件组态的各种功能(特别时联锁、顺控)都试过,并保证上下一致(FacView和ConMaker)。经过静态调试好的工程至少要达到组态工作量的80以上,千万不要把半成品工程、问题成堆的工程带到现场去做。 按照公司要求进行文档编制。最重要的是硬件配置说明书中的“接线图”,这是用户现场仪表连接DCS的依据,一定要准确无误的做好。其它文档按要求编制即可。 发货时的最终工程备份 4设备出厂 向产品组提交发货委托单时,除了所发设备准确无误外,一定要与甲方再次确认收货信息。当货物发出后还要进行跟踪,一是确认产品组反馈的发货委托单有无漏发或多发,二是跟踪货物是否到达甲方,确认开箱验收时间。 5现场调试 现场调试时工程实施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得到用户的认可,最终拿到验收报告。临行前的准备: 一是与用户沟通到现场确是能开展工作,可以从侧面了解装置目前的施工现状来判断现场情况;用户往往希望我们早一点去现场,并能够在现场多待一段时间,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要想用户说明白:我们到现场后一定要有我们的工作可作,不能天天工作半小时就没事了,这样窝工太厉害。去现场之前现场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机柜、操作台以就位并固定好;系统接地完成;现场仪表、执行器校验过并安装接线完成;控制室已经装修完成(如果需要装修),具备送电条件,环境温度在要求范围之内,干净无灰尘。 二是必备工具不能忘:万用表、螺丝刀(十字、一字各一把)。 三是必备软件不能忘:各种版本SmartPro安装光盘(可以是电子版)、WINNT4.0、WIN2000安装光盘、OFFICE安装光盘、网卡驱动光盘。 到了现场开展工作时以下方面要引起重视: 系统联网时要重点关注控制器,特别是FM801的网线一定要绑扎好,防止松动。 上电前认真检查:接地(包括保护地和信号屏蔽地)是否符合要求(4);UPS工作是否正常;进入系统的电源标称值是否符在要求之内、极性是否正确(特别是FM301机笼电源进线);所有接插件(FM131、FM301背面)连接是否紧密;与I/O模块相接的每一路现场信号是否有接地现象(特别要注意热电阻、热电偶信号),是否有非正常电压传入系统,这一步一定要做! 系统上电正常后:对所有计算机的SmartPro卸载重新安装(卸载重启操作系统安装SmartPro);对所有控制器的MacsRTS下的文件重新按要求刷一遍(要注意MacsRTS的来源) 回避陷阱。FacView和ConMaker都有自己的“软肋”尽可能避开。FacView在趋势处理方面有缺陷,因此,要使用“文件名”以缩短趋势点名的长度,延长“采样周期”,减少“文件数”; ConMaker的增量下装功能有缺陷而且容易引起控制器复位。 了解了软件的“缺陷”,调试就要有针对性,时切不可“孤军奋战”,一定要与甲方的工艺、设备、电气、仪表技术人员交流沟通,尽可能使组态符合工艺装置的要求,如PID的正反作用、variable.DBF的量程与ConMaker中量程是否一致、联锁、SFC都试过了。临近装置物料试车时要对控制器进行切换至少2次,将掉电保护开关值置在有效位置,再断电重起一次,主从服务器、监视机所运行的工程一定要统一,确认所有计算机设置正确。 最后对所有的计算机做全面清理:删除各个分区无用的文件和文件夹。桌面只保留“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回收站”,其它快捷方式全部删除。做好工程备份并存放在不同机器中以防硬盘“瘫痪”(如E:工程备份20050217工程文件) 四如何维护用户 整个工程实施中与用户的关系至关重要,要做到:做一个工程交一方朋友,培养12名人才,树立一个行业样板,营造一个环境.具体地讲: 1.树立用户就是上帝的思想,有了用户就有市场,有了市场我们就有事做.因此我们要把用户当朋友,多关心他们,不失时机地在他们的上司面前美言,逢年过节发一条短信.切不可与用户为敌,否则我们就后患无穷. 2.在工程整个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培养12 DCS维护人员,这样我们会省很多事.还会为我们处理问题。 3.在当地或行业有影响的企业做项目一定要注意,这些企业象一块美味蛋糕,很多DCS厂家都想进入这样企业,我们的市场人员要付出很大辛劳才能拿到合同,如果工程做砸了我们将无颜面对他们,同时也进入市场人员的“黑名单”。这就是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的道理。 4不定期打电话给用户,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 5用户的困难、疑问都要反馈,不能让用户的的咨询石沉大海。 6邮寄给用户物品,从仓库领出后一定要通电确认是好的才能发走,如果是控制器还要注意其软件的版本,切不可交给产品组就万事大吉。 五其他事项 1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高度责任心,做一个项目负责人尤其如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很多同事,因为我们的失误将给他们带来多少重复劳动。 在现场调试时更要有责任心,要牢牢记住:一指值“千金”的道理。因为我们组态失误、调试不认真仔细、检查不到位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甚至毁掉一个企业。如:热电偶的分度号组态与热电偶本身不匹配,导致用户的触媒中毒,损失上千万;用户的生产装置出了重大设备事故(爆炸),想通过DCS系统的历史趋势来分析问题时,我们组态的趋势点的量程却是错误的;因组态联锁逻辑有问题导致压缩机误跳车,造成流化床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