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刘欣欣.doc_第1页
财务分析刘欣欣.doc_第2页
财务分析刘欣欣.doc_第3页
财务分析刘欣欣.doc_第4页
财务分析刘欣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强商务学院会计系财务分析实训中国石化财务分析报告组 长 刘欣欣 组 员 万晓媛、张莉、钱悦 李雪、卢杨、祝春雷 班 级 06财管-1班 2009年 06月 26日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财务分析实训目 录目 录I1 战略分析11.1 公司概况11.2 分析评价11.2.1 企业间竞争程度分析11.2.2 新加入企业竞争威胁分析11.2.3 市场议价能力分析21.2.4 竞争策略分析22 会计分析52.1 资产负债表分析52.1.1 水平分析52.1.2 垂直分析92.2 利润表分析142.2.1 水平分析142.2.2 垂直分析152.3 现金流量表分析152.3.1 现金流量表一般分析152.3.2 现金流量表水平分析172.3.3 现金流量表垂直分析182.3.4 现金流量表与利润综合分析223 财务分析233.1 指标分析233.1.1 盈利能力分析233.1.2 营运能力分析283.1.3 偿债能力分析323.1.4 发展能力分析353.2 综合分析杜邦分析384 业绩评价394.1 指标分析394.2 层次分析法赋权(AHP)404.3 模糊综合评价414.3.1 盈利能力综合评价414.3.2 营运能力综合评价414.3.3 偿债能力综合评价424.3.4 发展能力综合评价424.3.5 综合能力综合评价42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43附 表44II1 战略分析1.1 公司概况中国石化是中国首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上市的公司,亦是上、中、下游综合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本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贸易;石油的加工、石油产品的生产、石油产品的贸易及运输、分销和营销;石化产品的生产;分销和贸易。本公司是中国及亚洲大型石油和化工公司之一,是中国及亚洲大型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及其他主要石油产品的生产商和分销商之一,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1.2 分析评价1.2.1 企业间竞争程度分析1.规模经济性因素。中石化是大规模企业,目前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处于三寡头垄断状态,生产经营成本具有明显规模经济。此外,石油化工行业由于石油化工产品价格的上升和部分公司生产能力的扩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规模经济很大,规模经济性程度越高,新企业进入难度越大。2.先入优势的因素。世界石油化工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产品供大于求,而中国石油化工市场则仍然处于成长期,产品供给存在明显的缺口。中石化最先加入该市场,成为集“上游”(原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游”(炼化及销售)、“下游”(化工产品)及外贸自主权于一身的一体化企业,成本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具有强大的成本优势,这增加了新企业进入的难度。3.销售网与关系网因素。目前,公司正在执行20多个海外石油合作开发项目,抢占西北“空白区”,积极挤进珠三角、长三角“饥饿区”。中石化在海洋石油也拥有一席之地。形成了很稳定的销售网和关系网,这种销售网与关系网的规模与程度将影响着新企业进入的难易程度。4.法律障碍因素。这个基本法律涉及到有关石油的关于勘探开发、炼油、运输、销售等所有领域,拥有此种石油化工行业统一性立法的国家一般见于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较强、国家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政策性干预较多的国家。对不同石油专业领域制定专门立法,对上下游分别立法,法律限制程度就直接影响着新企业进入的难易程度。1.2.2 新加入企业竞争威胁分析1.中国石化行业经过深化改革和重组,积极加快发展,行业增长速度较快,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石化产品,以高质量的工作和高质量的产品求得长期发展。2.就石油化工企业来看,中国石化行业的集中成度较高,目前中国石油化工产品的份额主要集中在几家国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所以中国石化的竞争程度较低。3.中国石化有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独有技术或产品,保持长期的技术优势。石油石化行业的强强联合使跨国公司资金实力更雄厚、技术优势更明显。而且,作为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其替代成本很高,同时决定了该行业价格竞争是行不通的。4.中国石化是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石化行业,但是,现在各国石化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烃类产品的附加价值,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发展炼化一体化,将原料生产、炼油和化工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大型石化基地,提高产业集中度。5.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都能源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中,中国对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而石油化工产品的的供求量一直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状态,而且其退出成本较高,就此而言,中国石化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来说较强。1.2.3 市场议价能力分析1.企业与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1)供应商的数量对议价能力的影响。中石化主要经营石油、石化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其供应商大部分是提供石油的企业,然而石油资源很稀少,供应商数量有限,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而本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2)供应商的重要程度对议价能力的影响。石油供应商提供的石油是本企业的核心产品,而且替代产品很少,所以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很强,而中石化的议价能力弱。(3)单个供应商的供应量。中石化对石油的需求很大,单个的重要的供应商对企业的供应量很大对企业的制约程度很大,所以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很强,中石化的议价能力弱。2.企业与客户的议价能力分析。(1)价格敏感程度的影响。中石化产品差别性大,替代成本大,价格敏感度弱,客户议价能力弱,中石化议价能力强。(2)相对议价能力。石化产品的需求最近几年一直在增长,石化产品的价格一直迅猛增长,由于体态产品很少,再加上中石化产品优质,中石化在石油化工行业地位很高,所以相对而言企业对客户的议价能力很强。1.2.4 竞争策略分析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的润滑油进人中国市场,而中国石化也不甘于将高端市场拱手让人,在内部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改革,采用了一系列的差异化战略,力图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1.市场差异化经过十几年市场经济的历练,中国石化的润滑油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内享有盛名的“长城”、“海牌”、“南海”等都已形成较大的产销规模、完整的管理体系和良好的品牌形象,“长城润滑油”、“海牌润滑油”都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了中国驰名商标荣誉,而南海牌则在南方有着极、高的认知度。长城润滑油公司更以其在高档油市场的绝对优势,雄居国内润滑油行业的首位。2.品牌整合差异化2002年5月29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润滑油分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公司按照“统一计划安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市场开拓,统一品牌形象,统一产品开发”的五统一原则来开拓市场,对石化的润滑油和添加剂业务进行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这是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在专业化重组的改革实践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此举必将对石化润滑油的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石化润滑油分公司成立后,将借鉴国外大公司和国内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统一、灵敏、高效,充分适应市场的新机制,即按照“五统一”原则,发挥中国石化的整体优势,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快速反应,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做到产品质量高、经营效率高、服务水平高,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这次重组中,将长城润滑油分公司、一坪高级润滑油公司、高桥分公司、茂名分公司、济南分公司、荆门分公司与润滑油相关的业务以及海润添加剂公司等资产,划转到润滑油分公司。在新机制的管理下,石化润滑油业务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外部市场化,内部紧密化的要求,理顺管理体系,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改变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通过整合基础油资源,统一管理基础油配置,制定合理的定价机制,解决目前由于各炼油企业私自卖油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这样对规范整个润滑油基础油市场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品牌建设是石化润滑油业务重组的核心,换句话就是打哪个牌子。石化润滑油业务重组后,将保留“长城”、“海牌”、“南海”三个润滑油品牌,统一冠以中国石化字样,并在今后根据发展情况逐步统一品牌。“一坪”、“古塔”、“环球”等品牌将一步过渡到中国石化“长城”牌。通过品牌的整合,可以使原来分散的润滑油品牌集中起来,突出“中国石化”的整体形象,依托中国石化的营销网络渠道,通过树立润滑油的品牌形象,达到树立石化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同时,润滑油的使用离不开技术上的支持,更需要服务的及时与到位,才能赢得顾客满意。润滑油业务重组后,可以更好地利用不同地域的市场网络资源,开展快速的市场服务,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达到使终端用户满意的效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出品牌的集中优势,集中资源与资金,在市场开拓中凝聚更强的力量,使润滑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3.一点三面,技术整合所谓一点,是指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院;三面指上海商品应用研究所、长城润滑油应用研究中心、重庆一坪研究所。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重点进行润滑油的前瞻性研究,润滑油公司的科研机构主要负责市场开发和应用研究,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通过这样的整合,有利于集中石化内部的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合理分配研究开发资金,发挥各成员企业的优势,取长补短,合理分工,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步伐。在技术改造上,根据不同企业的发展现状,合理制定发展定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进行润滑油生产的技术改造,提高润滑油生产技术水平,也可以避免由于企业各自发展所带来的重复性建设。通过统一润滑油生产配方,可以在原材料的采购上采取统一招标等形式,降低生产成本。在添加剂技术方面,加快与国外大公司的合资合作,走引进、消化、创新之路,促进国内添加剂技术水平的提高。4.凸显长城,高端出击未来润滑油市场的发展主要集中于车用润滑油市场,车用润滑油市场80的利润来自于仅占30份额的高档油市场,而国外晶牌占了高档油市场近80的市场份额。最著名的国产润滑油品牌长城也仅占了不到5的高档油市场。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将针对国内汽车消费、特别是个人轿车消费高速增长,以及国际贸易日趋完善的新情况,把高档润滑油市场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同时进一步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通过润滑油的业务整合,利用基础油、添加剂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内部竞争所增加的消耗,同时加大在高端市场的开发力度,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与市场开发,提高润滑油的整体效益。中国石化的润滑油企业中,长城润滑油是国内最早也是最大的高档润滑油产销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不断磨练,依靠领先的产品技术、稳定可靠的质量保证、独特的创新发展模式,长城公司创出了在国内外都享有声誉的著名润滑油品牌,也是目前国内惟一能与外国石油在高端市场竞争的国内品牌。2 会计分析2.1 资产负债表分析2.1.1 水平分析1.从资产角度分析图2-1 资产构成图数据来源:中国石化财务报表 表2-1 水平分析表 单位:万元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变动情况对总资产的影响变动额变动率变动额变动率流动资产1421001815351480073943527.75%-33528-18.47%6.63%-46.66%固定资产406683456556521514987312.26%6859515.02%8.39%9.55%长期股权资产274833133528705385214.02%-26.30-8.39%0.65%-0.37%无形资667600-6676-100%0-1.12%0.00%总计59455071857275223512402220.86%336634.68%20.86%468%数据来源:中国石化资产负债表分析结论:中国石化公司总资产07年比上一年增加了124022百万,增长幅度为20.86%,08年比07年增长了33663百万元。增长幅度为4.68%,说明该公司资产规模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固定资产07年比06年增长了49873百万元,增长幅度为12.26%,08年比07年增长了68595百万元,增长幅度为15.02%,对总资产的影响07年比06年增长率为8.39%,08年比07年增长率为9.55%,增长幅度一直在上升,是非流动资产中对总资产变动影响最大的项目。若企业未增加固定资产,受折旧影响,固定资产净额应减少,然而固定资产净额却增加了。从上述数据可以判断出本公司在近两年内购进或新建了一批设备,从而扩大了生产能力。流动资产07年比06年增加了39435百万元,增长幅度为27.75%,08年比07年降低了33528百万元,降低率为18.47%,对总资产的影响07年比06年增长率增长了6.63%,08年比07年增长率降低了46.66%,主要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存货净额减少20794百万元,降低率为17.92%,由于固定资产规模扩大,本应生产出更多的存货,然而存货净额减少了,可粗略的判断企业将存货销售出去了,然而根据应收账款和货币资金增加却不大,可判断企业实际生产规模并未扩大,应该是闲置了固定资产,对此应进一步进行分析,2008年上半年经济形势乐观,企业可能准备加大生产,所以增加了固定资产,然而2008年下半年由于金融危机导致需求大量减少,企业应该是紧缩了生产。预付账款减少1805百万元,降低率为19.20%,08年对07年的对总资产度降低主要是因为这两项,其余项目虽有影响,但影响较小,可以忽略。无形资产有所减少但影响不大。长期股权投资有减少,但不到1%,说明该企业无意大举对外扩张。2.从筹资或权益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表2-2 水平分析表 单位:百万元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变动情况对总资产的影响变动额变动率变动额变动率流动负债2078302693702675139836057.52%-1857-0.69%18.92%-0.26%长期负债922971213631285412906631.49%71785.91%5.59%-0.26%股东权益3300803009492564324451717.36%291319.68%8.57%4.05%未分配利润114782111059721533890653.92%37233.35%7.49%0.52%权益总计51973971857275223519883338.26%336634.68%38.26%4.68%数据来源:中国石化资产负债表分析结论:该公司07年流动负债较06年增长了9836000万元,增长幅度为57.52%,使权益总额增长了18.92%,08年虽有所下降,但变动幅度不大,基本持平。长期负债07年较06年增长了2906600万元,增长幅度为31.49%,08年较07年基本持平,变动幅度不是很大。该公司的巨额的流动负债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的影响值得关注。股东权益07年较06年增长了4451700万元,增长幅度为17.36%,08年较07年增长了2913100万元,增长幅度为9.68%,对权益总额的影响分别为8.57%,4.05%。未分配利润07年较06年增长了3890600万元,增长幅度为53.92%,对权益总额的影响为7.49%,08年变动幅度不大。流动负债和未分配利润的大幅度增加,是造成企业权益总额增加的主要原因。3.资产变动合理性的分析评价比较资产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净利润变动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判断资产利用效率高低。表2-3 资产变动合理性分析表项目变动情况变动率变动率资产20.86%4.68%主营收入13.49%20.52%净利润8.50%-47.47%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1.12%-39.73%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石化财务报表计算得来分析结论:2007年总资产的变动率为20.86%,而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率13.49%和净利润的变动率8.50%均小于资产变动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变动率21.12%比资产变动率略高一点,因此可判断企业资产虽有增加但效率却不高,即资产变动不是很合理。2008年总资产的变动率4.68%,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率20.52%远高于资产变动率,以此可粗略判断资产效率挺高,但是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变动率分别为-47.47%、-39.73%远低于资产变动率,而且为负,可知企业资产效率并不真高,资产增加不合理。由上述分析企业应该加强对资产的利用效率,使之合理。然而0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好,应着重考虑。4.资产负债变动原因的分析评价 表2-4 资产负债变动原因分析表 单位:万元资产2006年2007年权益2006年2007年流动资产1421000018153500负债3176900039222500固定资产4066830045655600股本86702008670200盈余公积59094006479700少数股东权益21985002539800资本公积金37607003839100未分配利润726930011105900资产总计5945500071857200权益总计5945500071857200数据来源:中国石化资产负债表分析结论:本年度资产增加12402200万元,增长率为20.86%,主要是由负债,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的增加共同引起的。本期负债增加了7453500万元,未分配利润增加3836600万元,盈余公积增加57030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增加了341300万元,资本公积金增加了78400万元,导致资产增加,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当年盈利,从而通过提取盈余公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这种变化,是企业主观努力的结果,应给予良好评价。 表2-5 资产负债变动原因分析表 单位:万元资产2007年2008年权益2007年2008年流动资产1815350014800700负债3922250040128900固定资产4565560052515100股本86702008670200盈余公积64797009007800少数股东权益25398002086600资本公积金38391003851800未分配利润1110590011478200资产总计7185720075223500权益总计7185720075223500数据来源:中国石化资产负债表分析结论:本年度资产增加3366300万元,增长率为4.68%,是由盈余公积、负债和未分配利润的增加共同引起的。本期盈余公积增加2528100万元,负债增加了906400万元,未分配利润增加37230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减少453200万元,资本公积金增加了12700万元,导致资产增加,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当年盈利,从而通过提取盈余公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说明企业当年经营卓有成效。2.1.2 垂直分析1.编制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表2.资产结构分析(1)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结构表2-6 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结构分析表项目项目占比变动情况流动资产23.90%25.26%19.68%1.36%-5.59%非流动资产76.10%74.74%80.32%-1.36%5.59%数据来源:根据中石化资产负债表计算得来分析结论:静态分析:本公司2006、2007、2008年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23.90%、25.26%、19.68%均小于非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76.10%、74.74%、80.32%,根据该公司的资产结构,可以认为该公司资产流动性弱,资产风险大。动态分析:2007年该公司的流动资产比重上升了1.36%,非流动资产比重下降了1.36%,结合个资产项目的结构变动情况来看,变动幅度不是很大,说明结构相对比较稳定。2008年该公司流动资产比重下降了5.59%,非流动资产比重上升了5.59%,下降幅度不是很大,说明结构相对比较稳定。(2)经营资产与非经营资产结构表2-7 经营资产与非经营资产结构分析表项目项目占比(%)变动情况(%)2008-12-312007-12-312006-12-3108070706经营资产货币资金1.021.161.47-0.14-0.30预付账款1.011.310.91-0.300.40存货净额12.6616.1515.65-3.490.50固定资产净额53.6150.2659.463.35-9.20在建工程净额16.2013.288.872.924.40无形资产4.164.611.13-0.453.48经营资产合计88.6686.7787.491.89-0.72非经营性资产应收票据0.491.791.47-1.300.32应收账款1.733.192.62-1.470.57其他应收款净额2.731.651.781.08-0.14其他流动资产0.040.020.070.02-0.05待摊费用0.000.000.000.000.00长期投资净额3.824.364.62-0.54-0.26长期待摊费用0.870.810.820.06-0.01递延税项借项1.661.421.130.240.29非经营资产合计11.3413.2312.51-1.890.72资产总计100.00100.00100.000.000.00数据来源:根据中石化资产负债表计算得来分析结论:根据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得知本企业2006、2007、2008年资产总额年年在增加,可粗略判断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经营能力可能会有所提高。但从上表可知,经营资产对总资产的比重(87.49%、86.77%、88.66%)很高,可看出本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很强,而且非经营资产比重只为(12.51%、13.23%、11.34%),说明企业的资产结构相对合理。虽然07年经营资产的比重较06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0.72%。但并不影响经营资产对总资产的比重。综上可知企业的产规模确实扩大,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确实强。(3)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构表2-8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构分析表项目项目占比变动情况流动资产比重23.90%25.26%19.68%1.36%-5.59%固定资产比重68.40%63.54%69.81%-4.87%6.28%数据来源:根据中石化资产负债表计算得来分析结论:本企业,2006年流动资产比重为23.90%,固定资产比重为68.40%,固流比例大致为2.9:1,2007年的流动资产比重为25.26%,固定资产比重为63.54%,固流比例大致为2.5:1,2008年的流动资产比重为19.68%,固定资产比重为69.81%,固流比例大致为3.5:1,可看出该企业属于激进性的固流结构政策。采用这种策略,固定资产比例较高,这种情况下,由于增加了固定资产,会相应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可能导致企业流动性降低,资产风险会因此提高3.资本结构分析(1)负债期限结构表2-9 负债期限结构分析表项目项目占比变动情况流动负债比重34.96%37.49%35.56%2.53%-1.92%非流动负债比重65.04%62.51%64.44%-2.53%1.92%数据来源:根据中石化资产负债表计算得来分析结论:2006、2007、2008年企业流动负债比重(分别为34.96%、37.49%、35.56%)均小于非流动负债比重(分别为65.04%、62.51%、64.44%),非流动负债比重高,可看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低,但负债成本较高。企业流动负债比重2007年比2006年上升了2.53%,2008年比2007年下降了1.92%,变动幅度不是很大,非流动负债的比重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2.53%,2008年比2007年上升了1.92%,变动幅度不是很大,说明负债结构相对比较稳定。(2)负债方式结构表2-10 负债方式结构分析表项目项目占比变动情况银行信用长期借款35.11%23.59%21.07%-11.51%-2.52%短期借款10.11%11.22%20.76%1.11%9.54%小 计45.21%34.81%41.83%-10.40%7.02%商业信用应付票据7.18%3.69%5.68%-3.49%1.98%应付账款17.26%28.25%18.39%10.99%-9.86%预收账款6.52%7.61%9.66%1.09%2.05%小 计30.97%39.56%33.73%8.59%-5.83%应交款项应交税费3.76%5.33%2.29%1.57%-3.04%递延所得税0.00%0.00%0.00%0.00%0.00%小 计3.76%5.33%2.29%1.57%-3.04%内部结算应付职工薪酬1.06%1.79%0.58%0.73%-1.22%应付福利费0.32%0.00%0.00%-0.32%0.00%其他应交款1.24%0.00%0.00%-1.24%0.00%其他应付款11.94%14.42%15.24%2.48%0.82%预提费用0.09%0.00%0.00%-0.09%0.00%应付股利0.00%0.00%0.00%0.00%0.00%小 计14.65%16.21%15.82%1.57%-0.39%其他负债一年期长期负5.42%4.09%6.33%-1.33%2.24%负债合计100.00%100.00%100.00%0.00%0.00%数据来源:根据中石化资产负债表计算得来分析结论:本期银行信用的比重从06年的45.21%下降到07年的34.81%然后又上升到08年的41.83%,虽然08年上升了但是总体还是下降了,但银行信用仍然是该公司负债资金的最主要来源。由于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要高于其他负债方式所筹资金的风险,因此,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比重的下降,其风险也会相应地有所降低。负债方式结构的这种变化还将对该公司的负债成本产生影响。同时还应看到,商业信用筹资的比重从06年的30.97%上升到07年的39.56%而08年又下降到33.73%,相比06年还是有所上升的,这逐渐成为企业负债筹资的主要来源渠道。应交款项也有小幅度降低,内部结算基本保持在15%左右,还比较稳定。(3)负债成本结构分析结论:2006、2007、2008年企业流动负债比重(分别为34.96%、37.49%、35.56%)均小于非流动负债比重(分别为65.04%、62.51%、64.44%),非流动负债比重高.,负债成本较高。(4)股东权益结构表2-11 股东权益结构分析表项目项目占比变动情况股本34.02%28.81%26.27%-5.01%-2.54%资本公积金14.76%12.76%11.67%-2%-1.09%投入资本小计48.78%41.57%37.94%-7.21%-3.63%盈余公积金23.19%21.53%27.29%-1.66%5.76%未分配利润28.04%36.90%34.77%8.86%-2.13%内部形成小计51.22%58.43%62.06%7.21%3.63%股东权益合计100.00%100.00%100.00%0.00%0.00%数据来源:根据中石化资产负债表计算得来分析结论:该公司06-08年三年投入资本项目占比分别为48.78%,41.57%,37.94%,内部形成小计分别为51.22%,58.43%,62.06%。内部形成是该公司股东权益的最主要的来源。由于盈余公积的增加,导致投入资本比重下降,而内部形成权益资金的比重上升。4.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适应程度分析表2-12 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适应程度分析表项目项目占比变动情况流动资产比重23.90%25.26%19.68%1.36%-5.58流动负债比重34.96%37.49%35.56%2.53%-1.93%长期资金比重65.04%62.51%64.44%-2.53%1.93%数据来源:根据中石化资产负债表计算得来分析结论: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在06,07,08流动资产比重(23.90%,25.26%,19.80%)均小于流动负债比重(34.96%,37.49%,35.56%),因此该企业的资产资本结构为风险结构。风险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全部依靠流动负债来满足。其结果是:财务风险较大,较高的资产风险与较高的筹资风险不能匹配。流动负债和长期资产在流动性上并不对称,如果通过长期资产的变现来偿还短期内到期的债务,必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偿债压力,从而要求企业极大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相对于其他结构形式,其负债成本最低。企业存在“黑字破产”的潜在风险,由于企业时刻面临偿债的压力,一旦市场发生变动,或意外事件发生,就可能引发企业资产经营风险,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财务困境,造成企业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黑字破产”。这一结构形式只适用于处在发展壮大时期的企业,而且只能在短期内采用。2.2 利润表分析2.2.1 水平分析 表2-13 利润表水平分析表 单位:百万元项目200820072006变动情况变动额变动率变动额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14521011204843106166924725820.52%14317413.49%主营业务利润68519157338136319-88819-56.45%2101915.42%营业利润-310157612068471-107135-140.74%764911.17%利润总额242268343475383-59208-70.96%805110.68%净利润296895651552086-26826-47.47%44298.50%数据来源:中石化利润表水平分析表分析结论:1.净利润分析净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最终取得的财务成果,或可供企业所有者分配或使用的财务成果。本公司07年净利润为56515百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429百万元,增长率为8.5%,主要是因为利润总额比上一年增长了8051百万元引起的;所得税08年比07年减少了26602百万元,减少比例为-107.64%两者相抵使08年净利润比07年降低了26826百万元,下降幅度为47.47%。2.利润总额分析利润总额是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指标,它不仅反映企业的营业利润,而且反映企业的营业外支出情况。08年利润总额比07年减少了59208百万元,主要是因为营业利润08年比上一年减少了107135百万元,降低率为140.74%,而投资收益减少了4776百万元,说明本企业08年对外投资有所减少,并且减少幅度很大。3.营业利润分析主营业务收入07年比上年增加了13.49%,08年比上年增加了20.52%,但同时各项费用、成本、税金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收入的增长幅度。其中财务费用08年的增长率比07年增了78.38%,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增长率为65.58%,主营业务成本08年比上一年增长了313582百万元,而主营业务收入只增长了247258百万元,建议企业应该降低成本,加强成本管理。2.2.2 垂直分析 表2-14 利润表垂直分析表 单位:百万元项目200820072006项目比重变动情况200820072006主营业务收入145210112048431061669100.00%100.00%100.00%0.00%0.00%主营业务利润685191573381363194.72%13.06%12.84%-8.34%0.22%营业利润-310157612068471-2.14%6.32%6.45%-8.45%-0.13%利润总额2422683434753831.67%6.92%7.10%-5.26%-0.18%净利润2968956515520862.04%4.69%4.91%-2.65%-0.22%数据来源:中石化利润表垂直分析表分析结论:本公司06年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6.45%,07年占6.32%,08年占-2.14%,导致营业利润比重下降是由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度增加导致的;利润总额逐步下降,从06年的7.10%到07年6.92%到08年1.67%,主要是由于08年投资收益明显下降导致的;净利润的比重也是一直下降,06年比重为4.91%下降到07年4.69%下降到08年2.04%,所得税和少数股东权益明显下降致使净利润下降。可见,从企业利润的构成情况来看,盈利能力逐渐下降。各项财务成果结构下降的原因,从营业利润结构下降看,主要是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上升所致。但是利润总额结构下降的主要原因,除受营业利润影响外,主要还在于投资收益比重下降。另外,所得税、少数股东权益的下降,对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结构都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2.3 现金流量表分析2.3.1 现金流量表一般分析 表2-15 主要项目数据表 单位:百万元项目200620072008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23908614003481717060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483311403511177599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03041211355871544176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49461127926117011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87012425074883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56914411366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45182887454购建固定无形和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77375110638108575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0402312306011370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572-114772-106250借款所收到的现金7729547680391147279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968988156301193266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07887931125333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02872824411116256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74-878130698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701633-748数据来源:中石化现金流量表水平分析表分析结论:1.该公司现金流量2006、2007、2008年年末比年初分别增加-7701、633、-748百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98870、124250、74883百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00572、-114772、-106250百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5974、-8781、30698百万元,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分别为-25、-64、-79百万元。2.该公司2006、2007、2008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分别为1239086、140038、1717060百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030412、1135587、1544176百万元。2006、2007、2008年经营活动中的净现金流量均大于0,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自我适应能力较强,通过经营活动收取的现金不仅能够满足经营本身的需要,而且剩余部分还可以用于再投资或偿债。06、07、08年的销售收现率均很高,表明企业产品定位正确,适销对路,并以形成买方市场的良好经营环境。06、07、08年的购买商品付现率均很高,反映企业资金充沛,企业商业信誉良好。3.2006、2007、2008年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100572、-114772、-106250百万元,其中现金流入量分别为3451、8288、7454百万元,现金流出量分别为104023、123060、113704百万元。投资活动中处置固定无形和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3451、8288、7454百万元,不是很多,而且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77375、110638、108675百万元,说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盈利能力增加,投资范围增加,资金充沛。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07年比06年增加了19037百万元,说明该企业07年生产规模有所扩张或投资加速了。08年比07年减少了9356百万元,说明企业08年生产规模较07年有所缩小或者企业进行了战略调整。4.2006、2007、2008年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5974、-8781、30698百万元,其中现金流入量分别为796898、815630、1193266百万元,现金流出量分别为802872、824411、1162568百万元。2006、2007年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均小于0,可推测企业换了一部分债或进行了高股利的分配政策。2008年净流量大于0,说明企业吸收资本或举债的步伐加快。2008年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流量增加了421850百万元,说明企业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流入量中可看出,企业主要通过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筹集资金,通过银行借款筹集的资金06、07、08年分别为772954、768039、1147279百万数额巨大,说明本企业的商业信誉很高,通过债券融资可看出本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很强。企业与06、07、08年分别偿还了巨额的债务,说明企业已进入良性循环,企业实力很强。2.3.2 现金流量表水平分析 表2-16 现金流量表水平分析表 单位:百万元报告期200620072008增减额增减率增减额增减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现12390861400348171706016126213.01%31671222.62%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12483311403511177599415518012.43%37248326.5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10304121135587154417610517510.21%40858935.98%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