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史文献研读课程推荐目录.doc_第1页
中古史文献研读课程推荐目录.doc_第2页
中古史文献研读课程推荐目录.doc_第3页
中古史文献研读课程推荐目录.doc_第4页
中古史文献研读课程推荐目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文献(主讲:侯旭东)具体要求:第一单元每次课由两位同学主讲。没有选修过“专书研读”的同学均必须要选讲此单元中的内容。每位同学每次的课堂讲解不超过20分钟。期末作业拟请同学就四类资料中的一类,挑选一篇本课没有讨论过的文本做一5千字以上的解读与分析。形式上应为首尾完整的论文,注释格式请一律依据历史研究的文稿技术处理规范。期末作业务必在2012年1月12日中午以前交给授课教师或放在文北楼二楼侯旭东信箱内,逾期将没有成绩。第一周(9月15日), 1. 导言:中古史料反思参照出土资料,反思传世史料的价值与局限阅读论著陈高华、陈智超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或张舜徽集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 石刻资料2.1石刻资料的类别与研究史、基本工具书与资料集阅读论著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1997年徐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第二周(9月22日)1.1文献。目的有六:核版本、探史源、辑旧说、明训诂、考史实、辨史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A. 页32-34,10段, 三年春正月甲子三月壬寅,以大司徒司直伏湛为大司徒。B. 页34-35,14段, 彭寵陷薊城斬其将張成。基本参考书目:1.后汉书(点校本,中华书局)、百衲本后汉书(商务)、日本影印的宋本后汉书。2.后汉纪(张烈点校本,中华书局,2002)、东观汉记(吴树平校注本,中华书局,2008)、八家后汉书辑注(周天游,上海古籍,1986)、资治通鉴(点校本,中华书局,1956)、汉官六种(点校本,中华书局,1990)3.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影印本,中华书局)、沈钦韩后汉书疏证(影印本,上海古籍)、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王树民校注,中华书局)、宋文民后汉书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4.二十五史补編(新浪愛问有,可下载。第二册,开明书店编,中华书局,1955年)、二十五史三编(第四册,张舜徽主编,岳麓书社,1994年)、两汉书订补文献汇编(全三册,徐蜀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中与后汉书有关的部分:二十五史补编第二册有关后汉书补表部分又收入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中华书局,1984年,但还有十二种书没有收入:后汉书朔闰考、汉志郡国沿革考、后汉县邑省併表、后汉郡国令長考、后汉郡国令长考補、續汉书志注補、補續汉书艺文志、補后汉书艺文志、后汉艺文志、補后汉书艺文志并考、后汉匈奴表二十五史三编(第四册)和两汉书订补文献汇编(在人文图书馆工具书架)均收的六种著作;后汉书辨疑清钱大昭著后汉书琐言清沈家本著后汉书补注清惠栋著后汉书注补正清周寿昌著后汉书补注续清侯康著后汉书注考证清何若瑶著二十五史三编独收:东汉书刊誤宋劉攽讀后汉书杂志清王念孙后汉书札记清李慈铭續汉书八志注所引书目沈家本后汉书補表校錄陈汉章读后汉书蠡述 李澄宇后汉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清丁谦两汉书订补文献汇编独收:后汉书训纂清惠栋著后汉书蒙拾清杭世骏辑后汉书拾遗清林茂春著后汉书补逸清姚之骃著后汉书校语稿本佚名编著后汉书注校清吴寿旸著后汉书注又补清沈铭彝著谢氏后汉书补逸清姚之骃著后汉书辨疑清钱大昭著十意辑存汉蔡邕著后汉书华佗传补注清张骥著后汉郡国职方表清刘庠著汉季方镇年表清吴廷燮著学古堂日记后汉匈奴表清雷浚编两汉刊误补遗清吴仁杰著两汉订误清陈景云著此三种丛书是比较方便好找的排印或影印本。上述各书亦有单行本,其他丛书本。张元济百衲本后汉书校勘记、朱东润后汉书考索、稿本后汉书疏记(书目文献出版社)5.张传玺編战国秦汉史论著目录(初编、二編、三編,北京大学出版社)收录1900-2000中文秦汉史论著目录。日文的要查东洋学文献类目,或网络版,收录1980年以来的。“国史探微”网站有链接。英文的查BAS (Bibliography of Asian Studies), 1971年以来的。第三周(9月29日)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A. 页36-37,20段, 四年春正月甲申偏將軍王霸拔垂惠。B. 页38-39, 11段, 乙丑,幸魏郡大破萌等。第四周(10月6日,国庆假期)第五周(10月13日)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A. 页3941,11段, 秋七月丁丑,幸沛田畝益廣焉(本卷结束)。B. 续汉书卷二四百官志一,页3556-3557, 太傅,上公一人改为太尉。第六周(10月20日)續汉书卷二四百官志一A. 页3558-3560, 長史一人,千石各典曹文書。B. 页3560-3561, 司徒,公一人建武十八年省也。第七周(10月27日)續汉书卷二四百官志一A. 页3561-3562, 司空,公一人令史及御屬四十二人。B. 页3563 將軍,不常置如三公焉。第八周(11月3日)2.石刻2.2墓志西晋中书侍郎荀岳墓志(元康五年295,收入三国时代出土文字资料班編魏晋石刻资料选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5年,页44-45)北魏元苌墓志(延昌四年515年卒),史书见载(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2期,页58,文史2008年第2期凌文超文鲜卑四大中正与分定姓族涉及此墓志,可参)2.3碑刻东汉赵宽碑(“三老赵掾之碑”,光和四年180年,1942年青海省乐都县老鸦堡出土),永田英正等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同朋舍,1994年,页226-227、汉碑集释(增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九周(11月10日)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正始元年504年,2004年甘肃宁县发现,文物2007年第7期,页89-96)北魏元苌温泉铭(延昌年间512-515,陕西临潼,拓片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册,中州古籍,1989年,页29;前人研究见杨殿珣石刻题跋索引修订重印本,商务印书馆,1990年,页506-507;录文见金石萃編卷28、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4)2.4.佛教石刻东魏天平四年(537年)朝阳村邑义张买女等造像(河北曲阳出土,冯贺军曲阳白石造像研究总录18,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149)、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杨双进造像(河北曲阳出土,冯贺军曲阳白石造像研究总录48,页164)第十周(11月17日)2.5研究方法讨论陆扬从墓志的史料分析走向墓志的史学分析,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4期,页95-1273. 文书3.1.文书概观参考论著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池田温敦煌文书的世界,中华书局,2007年王素敦煌吐鲁番文书,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十一周(11月24日)3.2.官府文书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三月高昌郡高宁县都乡安邑里籍(编号2006TSYIM4:5,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上册,中华书局,2008年,页176-180)西凉建初四年(408年)秀才对策文(编号75KM91:11,吐鲁番出土文书壹图录本,文物出版社,1992年,页56-60)高昌永平元年(549年)十二月廿九日祀部班示为明正一日知祀人上名及谪罚事(编号73TAM524:32/1);高昌永平二年(550年)十二月卅日祀部班示为知祀人上名及谪罚事(编号73TAM524:32/2,两件均见吐鲁番出土文书壹,页134-135、136)第十二周(12月1日)3.3.私人文书北凉承平八年(450年?)翟绍远买婢券(编号75TKM99:6a);义熙五年道人弘度举锦券(编号75TKM99:6b)两件均见吐鲁番出土文书壹图录本,页92-95北凉缘禾二年(433年)高昌郡高宁县赵货母子冥讼文书(编号2006TSYIM4:1,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上册,页170-171)北凉缘禾六年(437年)翟万随葬衣物疏(编号63TAM2:1,吐鲁番出土文书壹图录本,页85)3.4.宗教文书北魏太和三年(479年)杂阿毘昙心经卷六洛州刺史冯晋国题记(敦煌文书S0996, 敦煌宝藏8册,页183,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洋文化研究所丛刊,第十一辑,1990年,页92)第十三周(12月8日)3.5.文书研究方法讨论朱雷论曲氏高昌时期的“作人”,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又收入作者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页44-684.简牍4.1.战国秦汉魏晋简牍概述出土情况与内容简介整理与研究情况基本方法示例A. 简牍缀合方法以长沙东牌楼东汉简为例(参考邬文玲东牌楼东汉简牍断简缀合与研究,简帛研究200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187-204)B. 文字释读与训诂以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佃”字为例C. 简牍册书复原方法以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之竹简(贰)所附竹简揭剥示意图为例(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竹简(贰)下册,页905-906,参考侯旭东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贰“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复原的初步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总第93期),页57-93)参考论著李均明古代简牍,文物出版社,2003年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李零简牍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李均明、刘军简牍文书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骈宇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文物出版社,2006年富谷至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十四周(12月15日)4.2.官府文书江苏连云港尹湾西汉墓出土1号木牍(集簿)(图版见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页1,研究见尹湾汉墓简牍綜论,科学,1999年)甘肃金塔县北部的汉代肩水金關遗址出土的西汉私人外出使用的“傳”抄件:73EJT10:120(图版见肩水金關汉简(壹)上册,中西书局,2011年,页257)湖北荆州松柏1 号汉墓出土的52号木牍汉代“令”抄件(发掘简报见文物2008年第4期,图版见荆州重要考古发现,文物,2009年,第210页,释文、研究可参彭浩读松柏出土的四枚西汉木牍,简帛第4辑,上海古籍,2009年,页333-343)长沙走马楼出土三国吴简J22-2540号木牍吏许迪割米案文书(图版见文物1999年第5期,研究见王子今论文)4.3.私文书尹湾汉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名谒”与“名刺”(图版分见尹湾汉墓简牍,页25-34、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黑白图版页44-45、文物1999年第5期,彩色图版贰)第十五周(12月22日)4.4.简牍研究方法讨论阅读论著陈梦家汉简考述,见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或2004年重印本,页1-36永田英正试论居延汉简所见的候官以破城子出土的“诣官”簿为中心,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战国秦汉研究室编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页197-222,或居延汉简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371-395来国龙论战国秦汉写本文化中文本的流动与固定,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页515-527参考资料永田英正汉简的古文书学研究,张学锋译,收入李学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