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新教材 “知识”汇集说明:初中语文目前的教学状况是走的淡化语法之路。可实际上又离开不得,所以在教材中就以附录的形式出现了。对此,我们得从平时就要做到积累、把握、实践啊!一, 六年级(上)(一) 语调:要抑扬顿挫 1,降抑调,表示肯定/祈使语气2,高升调,表示疑问/反诘语气3,平直调,表示陈述/说明语气(二) 比较:判断两种事物之间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方法(三) 重音:重读的音,起强调作用,即通过强调某个词语来表达某种特殊的思想感情(四) 描写:就对象的状貌、情态等作具体形象的描绘、刻画,使其有形有神、有声有色, 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系表达方式之一) P29(五) 叙述:对人物、事件和环境作概括的表述,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系表达方式之一) P32(六) 古今异义词:(七) 反问句:用疑问的形式从反面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1,肯定形式-否定意思2,否定形式-肯定意思 有增强语言的力度和抒发情感的效果。 P42(八) 想象:通过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创造出和它相似或相关联的新形象(九) 押韵:按照一定的规则,使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接近,能起阅读时 琅琅上口的效果(十) 人物对话:写人记事时常用的表现方法(即人物的语言描写)(十一)引号:用法1,引用2,突出语义3,特别指出/注意(原来分为1引用2着重指出3特殊含义/称谓) P66(十二)托物言志: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十三)悬念:写作方法之一。即在故事的叙述中埋下伏笔、作好铺垫,最后在结尾处出现一个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能给人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感觉。(十四)说明:对事物的特点作解释和述说。(系表达方式之一) P90(十五)俗语:在百姓生活中广泛流传的,简明而通俗地反映一定道理的固定的语句(十六)比喻:用有相似点的另一类事物作比,使所要描述的事物生动形象、要讲的道理浅显易懂、要抒发的感情具体感人。(系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P112(十七)文言语气助词: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例1乎-疑问2矣-肯定3哉-反问(十八)引用:用他人已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作为依据(即引用名人名言、史实典故、谚语格言、数据信息等)(系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P127(十九)对偶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排列在一起的两个句子。(二十)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是散文或诗歌的形式,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并充满智慧和哲理。(二十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系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P147(二十二)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数为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二,六年级(下)(一)叠词:能形象地刻画出事物的特点,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并增加语言的情趣。(二)插叙:即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相关的内容。其作用 是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全篇叙事有波澜,能引人入胜。 P25(三)标题和副标题:体现文章的精神与格调,虚实结合使用能增强表达效果(四)分号:并列关系复句,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分句之间就用分号(五)环境描写:起到交待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作用。 P56(六)山水田园诗:由描写山川美景、田园风光、农家生活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其文字语言风格清新自然、质朴感人。(七)边塞诗:即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和艰苦环境,又反映将士们戍边征战之苦、保家卫国气概、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八)举例说明(举例子):运用事例来说明,能使说明对象具体化,容易理解并具有说服力。 P92(九)衬托:为了突出某个主体事物,用与它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个事物来陪衬烘托。(十)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形成一个整体就是排比句。起句式匀称、音律铿锵、节奏感强、语势强烈、感情奔放的作用。(系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P123(十一)小标题:行文中使用有条理清楚、吸引读者的作用。(十二)通假字:文言文中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被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大多数单向借用(十三)行动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即对人物个性化的行为、动作进行的描写,能揭示、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P167三,七年级(上)(一)心理描写:表达方式中(人物)描写(之一),是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法,其能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常用方法有人物的内心独白、作者的从旁描述,以及梦境和幻觉等。 P9(二)批注:阅读时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系常用的读书方法。大体分为三类:1,注释2,提要3,批语。P23(三)叠音词:重复同一音节所构造的词。能增强对语音的感受,得到语音的美感,表现亲切、爱怜的情意,具有真切、形象的艺术效果。(四)唐代诗人别名:1,诗仙李白2,诗圣杜甫3,诗豪刘禹锡4,诗魔白居易5,诗鬼李贺(五)通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来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具有现实性、形象性、议论性的特点。(六)日记:个人生活与心灵的真实记载。有1,个人日记2,文学作品的形式之一(虚构)(七)象征:表现手法之一。其通过特定的具体事物(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象征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P88(八)科学小品:即文艺性的说明文。其以文学的语言传播科学知识,融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 ,有篇幅短小精练、语言通俗生动、富有情趣、引人入胜的特点,(九)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大都为口头创作。四,七年级(下)(一)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章体裁。其特点为“形散而神不散”,即取材广泛、表现手法自由,但立意明确集中。其可以分为叙事、抒情、哲理三大类。 P3(二)整句和散句:1,整句一对或一组相似的句子。具有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语势强烈、感情丰富、印象深刻等特点。如:对偶、排比、反复句等。 2,散句句式灵活且富有变化的句子。具有长短不一、自由活泼、生动感人等特点。(三)记叙中的抒情:1,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作者对事物或人物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再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A,寓情于事B,寓情于景。 P26(四)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出于需要而暂时中断,来插入另一/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具体方式有:1,联想式2,转述式3,直抒式 P38(五)押韵:诗歌重要的语言特点之一,即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不同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亦称“合辙”。古代诗词要求严格,现代诗歌相对宽松。(六)“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诗余)。分为三类:1,小令(58字以内)2, 中调(59-90字)3,长调(90字以上)。结构则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 区别。其往往长短不一,但全篇的字数、句数及平仄有规定,要依词谱而“填”。(七)炼字:古人在写作诗词时对字句的“斟酌”。其目的在于用最恰当的字词来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八)序和跋:1,序、叙、前言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一般是介绍、述评作品的内 容、写作的缘由、经过、旨趣、背景、特点,以及阐 述个人见解等。分为自序、他序、代序等。是阅读的 先导。 2,跋、题跋、后序、后记正文后的说明、议论文字。(九)工具书:根据社会需要以特定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读者提供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资料线索而专供查阅的图书。其有知识性、资料性、检索性的特点。 P96(十)警句:在作品中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能给读者在为人处世、治学修身等方面启发、警示作用。 P108(十一)托物言志:借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十二)比喻说理:运用具体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变复杂为简明,表述委婉说服力强。(十三)语体的色彩:1,口语语体,主要运用于生活及行文轻快自然的文章中2,书面语语体,主要运用于正式、庄重的场合。(十四)读书卡片:在阅读中将书籍里的精彩段落、美妙语句摘录下来,并记录下自己的感 想,来制成的卡片。起积累资料、储存信息、扩大知识面等作用。五,八年级(上)(一)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常使用重叠形式:作状语,表示程度加深;作定语,表示程度适中或传达喜爱的感情色彩。 P3(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一部分可以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P10(三)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P190 1,一般是通过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来具体细致地刻画、表现、塑造人物的性格、精神、形象。2,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3,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起描写、渲染、衬托、预示、推动等作用,后者起描写、交待、铺垫、烘托等作用。4,小说一般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来塑造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P30(四)诗歌的节奏: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样式。(五)类比:一种推理方法。即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它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类比说理:“类”是基本要求。(六)举例子:说明方法之一。其作用可使说明对象具体化、容易理解且具有说服力。 列数字:说明方法之一。其作用可使说明对象的某些特征因为被量化而精确。 P76(七)典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其作用能增加表达的内涵,增添语言的厚重感和趣味性。(八)哲理诗:是诗人表达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感悟与理解的诗歌。它往往把发人深省的哲理与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九)台词: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对话,独白,旁白。要求自然、简练,充分口语化,以适合舞台演出。(十)戏剧冲突:是戏剧的基础,是戏剧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手段。其作用为在尖锐激烈的冲突中科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十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 2,第三人称叙述 3,个别出现的第二人称实际还是属于第一人称啊 P182(十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者对小说、戏剧的结局予以精心地构思安排,能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六,八年级(下)(一)多角度观察事物:远眺、近观、仰视、鸟瞰,所见的景象就不同,能深入、细致、全面地认识人或事物,所写的人或事物才会形象、具体、真实、生动。(二)新闻:就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并为人们关注的事件的报道。特点:“新、奇、特”。 其亦称消息,分为动态、综合、典型、述评四类。完整的消息由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构成。(三)通讯:一种能生动细致地报道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的新闻文体。特点是比较具体、信息容量大、表现手段多。种类按内容分有人物、事件、概貌、工作、会议通讯,按形式分有纪事、专访、故事、巡礼、纪实、侧记、散记、札记等。(四)叙述人称:1,第三人称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无角度限制。 2,第一人称作为叙述者兼角色,既参与事件过程又可离开作品环境 进行描述和评介但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 3,第二人称有人认为就是故事中以“你”的称谓出现的,也有人认 为其不过是第一人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P122(五)章回小说: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特点:把作品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叫一回,每一回用两句对仗的句子做题目,叫“标目”。(六)悬念:文学作品中引人入胜的艺术手段,即在叙述过程中将读者所关注的问题先按下 不说,让读者在心中留下一个挥之不去悬而未决的念头,形成一种引颈相望的期待。可使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七,九年级(上)(一)散曲: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戏曲(剧曲):二是散曲,即属于广义的诗歌。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二)讽刺:就是用讥讽的口吻、嘲笑的笔法、夸张的手法、漫画式笔调来描写事物、勾勒形象,以达到辩斥否定的效果。(三)年号:从汉武帝开始。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方法称作“纪元”,改换年号叫“改元”。每次新皇帝登基总要改变年号,其在位时也可以多次改元。(四)对联:亦称“楹联,楹贴、对子”等,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起源于古代春节前一日悬挂“桃符”的习俗。五代后蜀孟昶所题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幅春联。对联还有婚联、寿联、挽联等,其形式必须直写竖贴、自右到左、由上而下。对联是根据汉字音、形、义的特点构成,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一致、词性对应、词义相关、平仄相对等。(五)三部曲:原来是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戏剧,现在泛指三部内容独立而又互相连贯的作品。 其一般为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呕心沥血、倾力创作而流传后世的。(六)典型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个性鲜明而又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其是由作者从现实社会中杂糅与提炼出来的,可谓既真实可信又有所虚构。读者可以通过典型人物来认识社会,并受到思想上的教育。 P155八,九年级(下)(一)史记:是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记载从传 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高级中学招聘临聘教师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化工行业工伤预防管理规范
- 2.3.2长江 课件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基于2025年的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文化内涵研究报告
- 呼伦贝尔能源重化工工业园区谢尔塔拉产业区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带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模拟题)附答案详解
-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4年修订)解读课件
- 果树栽培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空调电费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排污许可条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发育生物学》课件第八章 胚轴的特化与体轴的建立
- 新沪教牛津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2022-07
- 山大初试913环境学概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