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高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doc_第1页
引领高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doc_第2页
引领高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doc_第3页
引领高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doc_第4页
引领高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流连翰香之美 尽享“悦”读之趣 引领高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高段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100万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说过“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足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只有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扩大知识面、积累语言、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及价值观。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延伸与课内相关的阅读资料,能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课堂上适当地给予学生阅读的技巧,能让学生潇洒地遨游书海,接受文学的洗礼;在课堂上恰当地给予学生指向表达方式的课外阅读技巧,能让学生在习作中乘风破浪;在课堂上以榜样的力量多多激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的活动多多激发学生,能让学生尽享“悦”读之趣。关键词:课外阅读 语文 乐趣 策略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可见,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它能给阅读者创造“智慧背景”。就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向所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愈。”无不强调了博览群书后会使阅读者的视野更宽阔,志向更高远,追求更执着。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高段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100万字。在此背景下,如何指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流连在此翰香之中,尽享阅读之趣,又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呢?我感到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创造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爱上阅读的热情与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及指向表达方式的阅读,能引领学生徜徉在经典翰香之中,尽享阅读之快感。一、 诱其“悦”读,使课外阅读持之以恒。兴趣是基础,是前提,更是无形的动力。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孩子才会愿意去读,并且能容易打开孩子内心情感的闸门,能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榜样引领,诱其“悦”读。魏书生说:“怎样的老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如果一位老师对书手不释卷,乐此不疲的话,老师的言谈举止就会散发出书卷的气息,学生都会察觉得到,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是读书时间,老师就拿起书本看。课后肯定会吸引学生来询问,并仿效之。比起平时的说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仅与孩子对话的内容丰富了许多,增进了师生之情,还能诱其孩子阅读,何乐而不为呢?其次,在课堂上要表扬爱看书的孩子,创设展示的舞台,让这些孩了享受读书给他们带来成功之感。以此吸引更多的孩子向他们靠拢。另外老师应该善于捕捉和搜取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适大的“放大”表扬,这样既是对学生本人的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是对其他同学行为选择的导向。第三,定期评比阅读积极分子,并发放奖状 。(二)、影视掌舵,诱其“悦”读。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但大海茫茫,肯定会有艰难险阻,阻止我们扬帆启航,使我们的孩子退避三尺,没有耐心与毅力到达成功的彼岸。此时,我们可以借助学生所喜爱的影视作品为孩子们掌舵,带领他们到达。曾记得有一位孩子对我说,“老师,我妈妈让我看名著,我有许多地方看不懂,就不想继续看下去了,感觉越看越没劲。”针对她这一状况,我又找了几个学生询问,发现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问题。于是,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抽了一节语文课给学生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学生为此欢呼起来。看电视的时光总是那么一闪而过,学生还是意犹未尽,可是他们也知道铃声已响起,不适宜再看下去。于是我就趁热打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浒传一书,说“欲知详情,请看原文。为什么呢?电视剧基本上是经过改编了的,有些精彩的片断都在原文里面。”我再以此类推,鼓励学生去看四大名著的电视连续剧,再与原文进行比较,看看我们班的同学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抽时间聊聊这四大名著。学生听了之后,整个下课时间都在聊着水浒里的人物及与四大名著有关的话题。(三)、活动激励,诱其“悦”读。一个不起眼的水坑,只要轻轻扔下一粒小石子,就会漾起阵阵涟漪。小学生也是如此,只有教师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起亮点,找准激活点,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开展“读书辩论会、读书报告会,展览读书笔记等评比活动,为学生创建展示自己才华机会的舞台。令其在展示中享受成功之乐趣,并形成新的激励。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以水浒传为例:“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为题的读书报告会,也可举行以“怎样看待水浒英雄的义”为题的读书辩论会。(四)、亲子阅读,锦上添花。亲子阅读不是幼儿的专利,高年级小学生更需要这份榜样的作用。曾有一位家长这样对我说:“她也很爱看书,家里收藏着许多书,一有空,我就拿起书来看,久而久之,孩子也受了我的影响,也拿起书来看。于是,我就与孩子一起各人各拿一本书,坐在那儿看着。当然,我看的基本上都是孩子喜欢看的,有时甚至与她抢着看同一本书。“抢”来的东西总是最美好的。孩子很乐意去读、去品味。如果不这样的话,一是怕孩子不喜欢看书,二怕与孩子形成代沟,不知道与孩子聊什么。”我也曾经问过学生,“你们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们父母吗?或者你们与父母都聊什么呢?”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愿与父母倾诉,也不知道与父母聊什么?我们都知道高年级的学生已步入青春萌芽期,如果此时不与孩子沟通,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肯定会有所影响。因此,亲子阅读,既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也可以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感受读书的乐趣,又可以增进亲情。总之,有了共同的阅读,才能有共同的语言,才能为孩子的课外阅读锦上添花。二、 推荐书目,使课外阅读源源不断。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教育家伊拉斯谟也曾说过:“孩子最初阅读和吸收哪一类书籍是十分重要的。不正经的谈话毁坏心灵,不正经的书籍毁坏心灵的程度并不比它差。”当今是信息量不断膨胀的时代,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很容易受那些不良书籍、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在我班利用每节语文课的3至5分钟时间,轮流让学生从“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哪些精彩片断最能触动你心弦”等几个方面推荐书目。即使孩子推荐的书不适合他们看,也就让孩子们说说其中的理由,“为什么他推荐的书不适合他们看?”这样,让孩子自己推荐书目,让孩子自己说明不适合的理由,会更能令孩子信服。除此之外,也培养了学生讲故事梗概的能力,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推荐的书比较好,口头表达清楚的,给予“课外知识小博士”的光荣称号。其次利用课文的拓展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目。如:教学窃读记这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这句中“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是怎样的时候,请你展开想象。学生讨论之后,我再出示相关资料,学生一读,恍然大悟。我再趁机向学生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并讲了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断,学生听得更是津津有味。第二天,我就发现有许多孩子已买来了这本书;再如:教学祖父的园子这一课,当学生了解了小时候的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是那样的自由、那样的快乐后,再让学生猜测成年后的萧红的人生是怎样的?并说明理由。之后,我再出示萧红的简介,生读后,感受到作者生活的艰辛、痛苦,最后重新让学生回到课文之中再次阅读祖父的园子,思考作者写祖父的园子,更写什么呢?感受作者为何这样记叙她的童年。我再趁热打铁,故意卖弄关子,若想知道作者萧红一生坎坷的经历,请您从呼兰河传里找,它将会告诉我们萧红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学生小声地议论着。总之,归结为一句话:推荐给孩子看的书应该是孩子喜欢看的,不喜欢看的,不要强加给学生。三、授之以“渔”,使课外阅读行之有效。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因此,要想达到有效课外阅读,必须讲究数量与质量的结合。如果只求数量,保证不了质量,那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学生爱看书,会选书,更要善读书,完成量到质的飞跃。阅读时可根据文体的差异、学生的兴趣,大致有以下几种读书方法:精读法。精读法是培养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精读,要求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掌握:如:理解词句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写作方法等。这主要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不管是哪篇课文,都有着它引领学生阅读之法。只要教师一如既往地朝这个方向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之奥妙,学生必定喜欢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语言之美,情感之曲折,肯定会对作者能写出这样经典之文而啧啧称赞。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外阅读资料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我就请学生好好读读这个人的外貌,通过朗读,饰演洪教头,让其他同学见识一下这位洪教头的尊容。再追问学生:“洪教头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此时,一个傲慢、高傲自大、狂妄的洪教头活灵活现在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再总结“洪教头的狂妄体现在外貌描写之中。除了体现在外貌描写之中,他的狂妄还体现在他的语言之中。再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一步步走进洪教头的内心世界,不但要认识这个人,还要了解他的性格。教完这课后,再让学生以课内学得的方法用于阅读水浒传,来认识了解这108条好汉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性格,并进一步思考这样一种性格,这样一种“义”对他们人生的影响。从他们的身上思考自己的性格。读完整本书后,每个人只需提2个问题,然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会让学生感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当然,对于一些尖子生有必要写一写读后感,或者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如:教学父亲的菜园,让学生了解写熟悉的人的一种写作方法:那就是通过一件典型的事例,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反映某个人的品质。之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取题,会使读者眼睛一亮?这篇课文写父亲的菜园,其实主要在写父亲的什么呢?以这一问题为契机,让生了解取题之奥妙。为习作打好基础。摘录批注法。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到“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阶段目标中提到“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此法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自己所喜欢的语句、名言警句、优美的片段以及读到某一个地方,随时记录自己的感受。读与思共存,思与写相结合,为自己积淀语文素养。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批注,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写。所以我觉得得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抓住关键词,先给关键词换个说法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批注,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再来阻挡他。”学生基本上能从表示时间的词语感受到挖的时间长,从而看出他对孩子的爱。等孩子掌握之后,再让孩子直接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孩子就会觉得有话可写了。只要每节课都朝这个方向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相信孩子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另外,每月抽取一节课的时间,展示学生在课外书籍中的批注,讨论并给予表扬。总之,用榜样的力量,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选读法。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读书。如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就得搜集阅读相关资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以及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孩子们通过阅读、摘抄,开展“红色”故事会、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比赛,既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了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还会学以致用,真是一举多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体验着课外阅读带来的乐趣,有一种自豪感充溢着孩子的身心,都期盼着下次再举行这类似的活动。学生除了会选择有用的资料阅读,还要学会从良莠不齐的书海中选择高质量、高品味的书籍。这我觉得可以从一本书之中的“序”找。我们都知道“序”记载了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成书过程等几方面,只要让学生明白了这一道理,学生就可以通过看“序”、看“目录”来选择书籍,也可以通过看“序”来了解更多的文章,毕竟现在的书籍过多,我们是不可能看完所有的好书,只能有选择性地去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就依据“序”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让生了解“序”。浏览法。当孩子不怎么喜欢看这本书,但又觉得该看的时候,用此法也无不可。我们都知道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不可能每本书都去细细品味。只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跳跃法。当读到你不懂的时候,没有必要一定都得借助工具书。有时候先跳过去,当你读完这整本书后,你也许就会豁然开朗。四、检查评价,使课外阅读落之以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用放大镜的眼光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总之,对孩子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