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理论考核要点.doc_第1页
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理论考核要点.doc_第2页
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理论考核要点.doc_第3页
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理论考核要点.doc_第4页
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理论考核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考核要点(理论部分)第一章 信息技术概述一、信息与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的概念,信息处理的过程(5个过程)(P1-P2)2基本的信息技术内容(四类技术(P3)3信息处理系统的分类和实例(P4)4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P3-4)二、微电子技术简介1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材料(P6)2集成电路的分类(根据电子元件数,功能和用途)及其集成度(P6)3集成电路的特点(P5) 5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有相关性和Moore定律(P8)4IC卡的分类(按使用方式)及应用(P7)三、通信技术入门1现代通信系统的三要素和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P11,P1516)2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和单位、信道带宽和误码率)(P13)3有线通信中使用的有线信道传输介质的特点(P17-18)4光纤通信的优点(P19)5无线通信的分类,微波的特点及其三种通信方式(P19-20)6移动通信的分代及各代特点(P21-22)7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P22)四、数字技术基础1计算机中使用的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及其特点,计算机中使用二进制的原因(P23)2比特的算术运算(加、减)和逻辑运算(加、乘、非)(P24)3比特的存储单位(B、KB、MB、GM)及其换算(P25)比特的传输单位(b、Kb、Mb、Gb)及其换算(P25)4四种数制(二、十、八、十六)相互的转换(特别是二进制数与十、八、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和二、八、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P26-29)5整数的取值范围(P30)6整数三种表示(原码、反码、补码)法及原码与补码的相互转换。(P31)7实数的表示(浮点数)(P32)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计算机系统概述1计算机的分代及各自使用的主要元器件(P36)2计算机的主要作用(P39)3计算机的主要分类,个人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P37-38)二、计算机的组成1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P40)2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主机和外设)(中央处理器、内外存储器、I/O设备和总线等)及各部分的功能与特点(主要是有关CPU的并行处理的概念)(P40-42)3嵌入式计算机的概念(微处理器和单片机)三、存储器和存储系统1存储器的分类(内存、外存和快存)及各自特点(P42-43)2内存储器组成(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分类(RAM和ROM),存储单元、存储容量和地址及内存条特点(P43-44)3外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P45)4硬盘数据定位的参数与主机的接口(IDE,SCSI)(P47)5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存储容量,平均存取时间,数据传输速率)(P47)6磁盘片存储容量的计算(面,磁道,扇区)(P48)7光盘存储器的分类(CD,DVD,BD)(P48)8CD-ROM(只读光盘)的特点和接口(P48-49)9DVD光盘(数字多用途光盘)的特点及其容量(P49)10优盘采用的技术及其接口(P49)四、中央处理器1CPU组成(寄存器组,运算器,控制器)及各自主要功能(P50-52)2机器指令的组成(两部分)、执行过程和指令系统的兼容性(P52-53)3CPU的性能指标(主频,字长,CPU总线速度,高速缓存容量等)(P53)五、PC的主机1主板(母板)上内置的主要部件(芯片组和扩充卡)(P54)2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CMOS的作用(P55)3I/O总线的性能和分类(数据、地址、控制)及PCI(PCI-E)标准(P56-58)4I/O总线的带宽(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计算:(P57)总线带宽(MB/s)=(数据线宽度/8)总线工作频率(MHz)每个总线周期的传输次数 要求能进行带宽与工作频率之间的相互转换5I/O操作的特点和I/O控制器(P58)6I/O接口的概念及常用I/O接口的连接设备(P59表)7USB(及IEEE1394)接口的特点(P59)六、输入设备1键盘中一些常用键的特点(P60-61)2鼠标的特点、与主机的接口及其替代设备(P61-62)3扫描仪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分辨率,色彩位数和与主机的接口)(P63-65)4数码相机主要性能指标:CCD像素个数(=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P65)七、输出设备1显示器分类(CRT和LCD )和液晶显示器的特点(P66-67)2显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显示屏的尺寸,分辨率(=水平像素个数 垂直像素个数),可显示颜色数(P67)3显卡的功能(P67)4打印机的分类(针式,激光,喷墨)及各自特点(P68-69)5打印机的性能指标(打印精度,打印速度,色彩数目)(P69-70)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一、计算机软件概述1计算机软件的组成(程序,数据和文档)及对软件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P73-74)2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操作系统、语言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常用的实用程序)和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定制应用软件)(P74)3通用应用软件的主要类别及其流行软件(P75)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作用(资源管理)和四个主要功能(P81,P83)2操作系统处理器管理采用并发多任务方式运行多个任务(分时执行)(P84)3操作系统存储管理采用虚拟存储技术(虚拟存储器)(P85-86)4文件与文件夹的相关概念(P88-89)5常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 )(P95-96)6Windows操作系统的种类和特点及其基本操作(P95)三、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 1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P96-98) 2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的特点(P97) 3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四种基本成份及功能(P98-101) 4数据成分的说明(名称和类型)(P99)5控制成分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和重复)(P101-103)6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的类型(汇编,解释,编译)及其作用(P103-104)7常用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 ,VB, JAVA, C, C+)的特点(P105-106)四、算法和数据结构1算法的定义、设计方法及其与程序的异同点(P107)2算法的性质(确定性、有穷性、能行性、输出)(P108-109)3算法分析算法好坏的考虑因素(P109-110)4研究数据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熟悉基本的逻辑结构。(P111-113)5沃思公式(P114)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含义和组成(P123)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网目的)(P124-125)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使用范围和覆盖范围)(P125)二、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协议1TCP/IP协议的组成与分层结构(P129)2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能识别正确的IP地址并指出A,B,C类型(P130-131)3域名地址与域名系统(DNS),主机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常用的一些域名标识(如EDU为教育)(P132)4分组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机,路由表)的有关概念(P135)三、网络的硬件、软件系统1网卡的基本功能(P136)2常用网络操作系统(P139)3网络的基本工作模式和网络服务(P140-141)四、计算机局域网1局域网的特点与组成(P146)2局域网的分类(基本拓扑结构)(P146)3共享式以太网的结构(P147)4共享式以太网与交换式以太网的区别(P148)五、计算机广域网1广域网的特点(P150)4路由器的功能和IP数据报的有关概念。(P151)3我国的公用数据网(P152-154)四、因特网1因特网的概念(P154)2因特网提供的主要服务(P158-159)3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箱地址:邮箱名邮箱所在的邮件服务器域名;电子邮件的传送原理及相关协议(P158-159)4远程文件传输(FTP)的概念(P159)5因特网的接入方式:(1)电话拨号接入(调制解调器的功能)(P161)(2)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ADSL )的特点(P162)(3)电缆调制解调技术的特点(采用频分多路和时分多路技术)(P162-163)(4)目前我国采用的光纤接入方法。(P163)七、World Wide Web简介1C/S工作模式和Web浏览器(IE)(P164)2HTTP协议(P164)3统一资源定位器URL,表示形式为:http:/主机域名:端口号/文件路径/文件名(P164-165)4网页与HTML语言的概念(P165-166)八、网络安全1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P166)2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与特点,危害、传播途径与防范措施(P68-169)3防火墙的功能(P169)4网络安全的防治措施(数据加密,数字签名,(P169-170)第五章 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 一、文本与文本处理 1ASCII码字符集的内容及其在计算机内表示(字符排列位置)(P175) 2我国汉字编码的国家标准(三种),通用编码字符集 UCS-2/Unicode和Big5码特点(P175-177) 3GB2312-80中汉字的结构排列,区位码、国标码和机内码的转换规律,汉字机内码的特点(各字节首码为字母)(P175-177) 4汉字的键盘输入方法及特点(P178-179) 5文本的分类及相应扩展名,超文本(超链)的概念(P180-181) 6文本编辑、文本处理和文本输出的内容(P181) 7文本检索的概念、常用的搜索引擎和文本处理软件(P181-182)二、图像与图形1图像与图形的特点 (P185-186)2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和常用图像的获取设备(P190-191)3图像表示的主要参数(图像大小即图像分辨率,颜色空间的类型,像素深度)P183-185)4像素深度的计算(确定颜色数)(P184)5图像数据量(存储容量)的计算:(P187)图像数据量图像水平分辨率图像垂直分辨率像素深度8 (字节)6压缩编码方法优劣的评价(P187)7常用图像文件的格式(P188)8常用图像处理软件(P188-189)9计算机合成图像的概念(生成步骤和模型)(P191)10计算机合成图像的应用(P194-195)三、声音与音频1声音(语音和全频带声音)的有关概念(P195)2声音信号的数字化的过程(P196-197)3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的优点(P196)4波形声音获取设备(声卡的作用)(P197-198)5声音的重建过程(P197)6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P198)码率=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 数据量=码率持续时间(秒)7全频带声音的压缩编码标准(MP3标准)(P199)四、视频与动画1电视的制式(PAL)和颜色模型(YUV)(P203-204)2视频信号的数字化设备(P204)3视频的压缩编码标准(P205-206)4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P207)5VCD与DVD的相关概念(P205)第六章 数据库技术与信息系统一、数据库系统1数据库系统的组成(P214)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P214-215)3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P215)4关系模型的基本结构(二维表,关系模式,主键,基本术语对照)(P219-220)5常用数据库管理软件(DBMS产品)(P219)6关系模型的性质(P220)二、关系数据库操作1关系操作 (1)两类操作(集合操作,专门的关系操作,一元与二元操作)(P220-224) (2)并、交、差操作的特征(P220-222) (3)专门关系操作的特征(P222-224)2SQL语言的特点、功能(P224) 3SQL查询语言的基本形式(P224-226)三、计算机信息系统1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P227)2信息系统的类型(按信息处理深度见P227图)(P227-228)3电子商务的含义和分类(P229)4制造业信息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