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分级.doc_第1页
烟草分级.doc_第2页
烟草分级.doc_第3页
烟草分级.doc_第4页
烟草分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烟叶分级的重要性一、烟叶分级的目的对烟叶内在质量的优劣进行等级划分,充分发挥农业资源,达到烟叶以质论价,优质优价。二、以外观质量因素(外观质量)评价内在质量三、烟叶分级的重要性1、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2、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3、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4、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的发展,提高烟农的经济收入。5、有利于商业经营和对外贸易。6、合理分级,有利于烟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第二节 国标的作用及组成一、国标的作用1、质量导向作用。2、对烟草农业生产(栽培)起引导作用。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烟叶就生产什么。3、对卷烟制品质量起规范作用。即卷烟原料对卷烟制品起规范作用。4、协调国家、烟草企业、烟农三者利益。国家得到税收,企业得到利润,烟农等到收益,要通过落实国标来实现。5、连接国际市场的纽带作用。与国际接轨,利于创汇。二、国标的组成1、文字标准:即国标对每一个等级所做的文字规定。每一个等级包涵了级别代号和相应的分级因素。文字标准是国标的核心,实物样品制订以文字标准为依据。2、实物样品:即按国标的文字标准制作的实物样品。3、名词术语:即国标中所作用的概念、术语等。4、分组:分组分级的前奏,是烟叶分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5、分级因素及档次:界定烟叶等级的重要依据。6、验收规格:国标中对水分、纯度允差、砂土率、杂色、微带青、青黄、扎把等指标的规定。7、检验方法:样品抽取,水分、砂土率等的检验方法。8、烟叶包装、运输、保管:国标中对烟叶包装、运输、保管的具体规定。第三节 烤烟分级标准的发展历史三、现行烤烟国标的研究制订过程 (一)我国15级标准与国外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后,为实现与国际接轨,对比了当时的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主要的差距有: 1、部位分得过粗; 2、对上等烟颜色、光泽要求偏严; 3、没按颜色、性质、用途分组; 4、不利于扩大出口; 5、分级少,等级数目少,级差大,价差也大,收购时等级矛盾突出,难保收购秩序。(三)烤烟新标准的优点1、能够促进烤烟“三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2、有利于卷烟工业生产,适应卷烟配方结构改革的需要。3、用于扩大烟叶出口创汇。4、有利于烟农分级和收购验收。5、新标准级差小,价格较合理。四、烤烟分级校准的特点(P9)1、不分组,直接分级原始、落后。2、部位或颜色分组后再分级。3、部位、颜色分组后分级。4、部位、颜色、性质、用途分组后再分级。五、国家烟叶分级标准制订的原则1、分清烟叶类型、品质、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即按分类分型分组分级的烟叶分级原理对烟叶进行分级。2、适应工业生产,保证工业产品质量。3、保证烟农的合理收益,繁简适度,便于检验。4、借鉴国外先进烟叶分级标准。第二章 烟叶质量一、质量及烟叶质量的概念(一)质量的定义质量是指某一产品或设计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和一定群体内受欢迎的程度,是产品中那些能够满足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特定消费者爱好的必要性状的一种平衡。(二)烟叶质量的内涵 烟叶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烟叶本身的色、香、味,与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使用价值及安全性。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使用质量等。二、可用性的涵义可用性就是工业上常讲的使用价值。工业上要求的可用性是: 1、制成优质的受消费者欢迎的卷烟,并能保持香味稳定;2、适应卷烟加工处理,消耗少,出丝率高,成本低;3、安全性好,符合有关卫生各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三、烟叶可用性的评价 烟叶的可用性可以用很多指标进行判断,这些指标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安全性。(一)外观因素(就是一般分级的依据)1部位影响烟叶化学成分、香味、劲头。不同部位的烟叶烟气特征不同,在卷烟配方中的作用不同。以烟叶的厚薄来说,可影响加工时打叶与风分的参数和造碎与填充性等指标。2颜色柠檬黄色或桔黄色的烟叶可适合不同的要求,但灰褐色、青色不合要求。国外不喜欢柠檬黄,而喜欢桔黄和桔红。色泽的浓度亦很有讲究,国内有些烟叶即使达到桔黄,多数只是烟叶表面桔黄,但其内部色泽较淡,国外烟叶则多数表里一致。 3成熟度即烟叶达到成熟的程度,它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与烟叶内在香味品质关系极大。其特征是叶面成熟斑多,组织结构疏松,有颗粒,柔软。 4均匀度保证等级质量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卷烟产品质量稳定。 5无杂物烟叶中混有杂物,会给加工带来许多困难,使成本增大,同时混入的杂物如土块、沙石和金属杂物等还会损坏机器或加速机器的磨损;有些杂物如塑料薄膜等可能危害健康。(二)物理特性 1、叶片形状、大小,梗片比例。2、填充性弹性大,韧性强,造碎少。3、燃烧性不熄火,静燃速度稍快些。(四)化学成分 菲莫公司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判别标准重点是:含氮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的相对平衡;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及其组成。(五)烟叶的安全性 烟叶的安全问题包括农药残毒和霉菌污染以及与安全性有关的焦油和烟碱含量等问题。其中烟叶所含的焦油和烟碱量是最为首要的问题。烟叶、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烟碱、稠环芳烃、亚硝胺、氧化氮、一氧化碳、丙烯醛、酚类、氰化氢等,它们有的存在于烟叶中,有的存在于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并且为害程度不尽相同。第二节 烟叶的外观质量 烟叶收购时,常采用划分等级的方法来评价烟叶的外观质量。 烟叶的外观质量即一般分级的依据,是指人们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外在质量因素。 目前各国仍以眼观、手摸、鼻闻等经验性方法,对烟叶部位、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色度、宽度、长度、残伤和破损等外在质量因素进行感官判定,这些因素与烟叶质量都有密切关系。一、部位 不同部位的烟叶质量有着明显的差异,就烤烟而言,一株烟按五个部位来划分,腰叶及上二棚烟叶的质量最好,其次为下二棚、顶叶,脚叶最差。分清部位就把不同性质、不同质量档次的烟叶大体上分开。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烟叶分级标准,都把部位作为第一组因素,先以部位分组后再分级,这样有利于分清等级,便于复烤加工和进行烟制品配方。 二、颜色三、成熟度成熟度即田间烟叶的成熟程度,是烟叶在田间发育过程中形成质量水平的反映。成熟度可分为叶片未熟(Immature)、欠熟(Unripe)、尚熟(Mature)、成熟(Ripe)、完熟(Mellow)、过熟(Overripe)等六个档次。成熟是指工艺成熟,即烟叶采收和烘烤都符合成熟度的要求。特殊情况下的叶片有假熟(Premature)和生烟(Crude)两种情况。未成熟的烟叶,调制后含青度高,缺乏光泽,组织粗糙,有青杂气,吃味不佳。(二)成熟烟叶的外观特征田间采收的烟叶成熟时,其外观特征一般为:叶片颜色转为黄绿色,叶表面有部分的茸毛脱落,烟叶主脉变成白色,叶尖边缘和叶身下垂,茎叶的角度增大。(三)不同部位的成熟标准 1下部叶 烟叶生长条件较差,成熟期较短,提早落黄,叶片较薄,水分含量高,叶片黄绿,主脉三分之一变白而弯曲,茸毛部分脱落。下部烟叶适当提早采收,不仅能够保证烟叶的质量,还能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中上部叶的质量。2中部叶 叶片厚薄适中,呈浅黄色,主脉二分之一变白而弯曲,叶尖叶缘下垂。3上部叶 成熟时间较长,叶片厚,主脉全部变白发亮,叶片落黄,上二棚叶呈现出黄斑;顶叶的叶面呈凹凸不平的黄斑皱折。四、烟叶的组织结构叶片组织结构是指烟叶细胞排列的紧密程度。一般划分为:疏松、稍疏松、稍密、紧密等档次。疏松、稍疏松的烟叶质量好,稍密、紧密者次之。烟叶组织结构与部位、成熟度有密切关系,并有一定的规律性。部位下松上密,成熟度好的松、疏松,成熟度差的密、紧密。五、烟叶身份 身份指烟叶的厚薄、组织构造密度状态,即叶肉细胞的大小及其排列的疏程度。通常厚度适中的烟叶质量,油分多、弹性强,香味好;过薄、过厚的烟叶质量差,过薄的烟叶虽然填充性强,但往往色淡,吸食少香而无味;过厚的烟叶往往油分差、弹性小,吸食时劲头大、杂气重、刺激性强。六、烟叶长宽度烟叶长宽度也是判断质量的一个因素。一般叶片大的烟叶生长期间营养丰富,发育完全,可达到充分成熟,组织结构疏松,质量高;叶片小的烟叶不是因施肥不足,就是因田间管理不善,而使烟叶生长营养不良,发育不好,不可能充分成熟,质量不高。 烟叶的大小因烟草的类型而不同。目前云南烤烟叶片的大小要求为:下部叶长5060厘米,宽2810%厘米;中部叶长6575厘米,宽2510%厘米;上部叶长4555厘米,宽1810%厘米。七、烟叶的残伤与破损残伤:指烟叶残缺不全或受机械挤压,未能保持烟叶固有的完整性。破损:指烟叶损缺一部分,失去了完整性。第三节 烟叶的内在质量 烟叶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是密切相关的。分级标准基本上可以代表烟叶外观与内在综合质量水平。一般认为,外观质量好的烟叶其内在质量也好;反之则差。但也有不同之处,如有些烟叶的外观质量基本相同或相似,由于产区或品种不同,其内在质量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烟叶的内在质量(烟质)是指烟叶通过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的特征特性。衡量内在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香气与吸味。香气包括香气质、香气量、香气型;吸味包括劲头、刺激性、杂气、浓度、余味等。一、化学成分及协调性指标 烟叶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非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无机盐三大类。1.非含氮化合物非含氮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淀粉、有机酸、石油醚提取物、萜烯类、多酚类、纤维素和果胶等。优质烤烟中总糖量一般为1822%,还原糖1620%,淀粉24%。有机酸、石油醚提取物、萜烯类、多酚类等是形成香气的重要因素。纤维素和果胶属多糖类物质,分子量大,不易分解,被认为是烟草中稳定的化合物。2. 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包括烟碱、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等。烟碱又称尼古丁,是产生生理强度的物质,含量1.53.5为宜;氨基酸与吃味品质有一定的关系,含量0.5%为宜;烤烟蛋白质含量以810%为好;叶绿素是杂气的主要来源,在烘烤过程中可能烤出青烟。3. 矿物质 烟叶在燃烧时各种有机物挥发分解,随水分蒸发,残留的灰分中有数十种矿物质,其中对烟叶品质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钾、钙、磷、镁、硫、氯等。它们虽然在烟叶中的含量不高,但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都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钾和氯是影响烟叶燃烧性的主要成分,生产上要注意增施钾肥,忌施含氯肥料,如人粪尿、氯化铵等。4. 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指标 施木克值:烟叶中总糖与蛋白质的比值,一般22.5为好。 糖碱比:烟叶中总糖与烟碱的比值,一般812为好。 氮碱比:烟叶中总氮与烟碱的比值,一般以1或略小于1为好。 钾氯比:烟叶中钾与氯的比值,一般要求大于4。 焦油烟碱比:即焦油与烟碱的比值,以10左右为好。二、评吸鉴定 评吸,也称感官评定,就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烟叶或卷烟的内在品质进行评定。衡量烟气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主要的质量因素有以下几个指标:(一)香气 香气是指烟叶本身或烟气中发出的气味的总称。它能给人以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觉。能带来好的效果,产生令人愉快的气味,则称其为“香气”;效果不佳,令人产生厌恶的气味,则称之为“香气不正”或“杂气”。 香气是各类型烟叶的主要指标之一。鉴别评定时应根据香气类型、香气质和香气量三个方面进行。1香气类型由于各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不同,以及品种、栽培、烘烤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生产的烤烟外观与内在质量各具特点。我国烤烟的香气类型习惯上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清香型:烤烟中优良香气之一,富有愉快的芳香。以昆明、永定优质烤烟为代表。 浓香型:具有浓郁的香气,香味浓度大。以许昌、凤阳的烤烟烟叶为代表。 中间香型:香味特征界于清香与浓香之间的一种混合香型。以山东、贵州、辽宁、吉林烤烟为代表。2香气质 即指香气本身质量的好坏。质量好的香气,芳香宜人,令人乐于感受,称为香气质“好”。根据人们感官上的差异,分为好、较好、尚好、较差、差五个档次。3香气量 烟叶的香气量指烟气中香气占有的量的多少。好的香气,量愈多愈充足者愈好。香气量少而微弱者,则不利的烟气成分相应增加。根据感官感觉,香气量的多少可分为:充足、尚足、有、较少、少,以香气“充足”者佳,反之则差。香气质和香气量是反映香气的两个方面。烟叶的香气是卷烟香气的基础,烟叶香气质的好坏及香气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卷烟香气的质和量及其牌号的风格。烤烟和卷烟的内在质量中,香气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甲级和乙级卷烟对香气要求较高。因此,作为甲级卷烟的上等烟和作为乙级卷烟的中等烟,它们的香气质和香气量显得十分重要。(二)杂气 杂气是指烟气中含有的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气息。它的存在有减弱香气的作用,是烟气的不利因素,要求越少越好。杂气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烟叶本身固有的,如木质气、生青气、枯焦气等;二是外界污染的,如不良加香产生的化妆品气息,环境因素产生的汽油、药物等气息。(三)劲头 “劲头”也称生理强度,即吸烟者对烟气的综合感受,由喉部去完成。一般晒晾烟的劲头较大,烤烟劲头较小。就同一株烟叶而言,上部烟叶的劲头大于中、下部叶的劲头。烟叶劲头大小与烟碱含量多少呈正相关。烟叶的劲头与刺激性也有关系,烟碱含量过高,劲头太大,刺激性增加,影响吃味,也是安全性中的一个不利因素;烟碱含量过低,劲头太小,吃味过于平淡,则满足不了吸烟者的要求。所以,一般烟叶劲头以适中为宜。(四)刺激性刺激性是指燃吸时烟气对鼻腔、喉部、口腔的刺激反射状态,主要与挥发性碱类及含氮化合物有关。各种类型的烟叶均以刺激性越小越好。烟气的刺激性主要是由卷烟中酸性过大和碱性过大而产生的,同时与烟支的水分、松紧程度等也有关。烟支的水分大则刺激性小;另外还与评吸者抽吸量和进出气速度有关。(五)吃味浓度 吃味是指烟气反映在口腔内包括酸、甜、苦等味道感觉的总称,是烟气对口腔反映的味感。 吃味浓度是指吸烟时感觉到烟气的浓淡程度,与烟叶内各种化学成分之间协调、平衡的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吃味以中等至略大为宜。太小会使吃味平淡,太浓会掩盖其他有利因素的发挥。(六)余味 余味是烟气吐出后,烟气微粒沉降在口腔中的干净程度。余味的好坏直接影响吸烟者的精神愉快状态,余味越纯净舒适越好。第四节烟叶的物理特性 烟叶的物理特性是指影响烟叶质量以及工艺加工的一些物理方面的特性。其主要包括燃烧性、吸湿性、弹性、填充性、单位叶面积重量和含梗率以及抗破碎能力、导电性等。这些物理特性直接影响着卷烟制造过程及产品风格、成本及其他经济指标。一、燃烧性 烟叶燃烧性是烟叶物理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阴燃性、燃烧速度、燃烧均匀性、燃烧完全性、灰色及聚结性。判断烟叶燃烧性的强弱和完全程度有两个方面:一是阴燃性;二是灰色。(一)阴燃性阴燃性又称阴燃值,指无明火燃烧的烟叶继续阴燃持火的能力。烟叶燃烧性不好,直接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发挥。烟叶的燃烧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区、土壤条件、灌溉水源、施肥种类、烟叶化学成分、叶片组织结构以及烟叶部位等对烟叶的燃烧性均有影响。(二)灰色 灰色是指烟叶及烟制品燃烧后剩余烟灰的颜色。烟灰的颜色与燃烧的完全性有关。烟灰色有白、灰白、灰黑(花灰)、黑,以白色最好,灰白色次之,两者的燃烧性均强,其阴燃值都在2秒以上;黑灰色最差,阴燃值小于1秒。此外,卷烟的灰烬应能暂时密结,以抱柱性强,不过量跌落、飞散为好。二、吸湿性 烟叶依据空气湿度的变化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向空气中散发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湿性。 烟叶之所以具有吸湿性,是由于烟叶结构属疏松多孔性物质,含有纤维素、糖类、蛋白质、果胶质、有机酸、盐类等亲水性化学成分,便形成了烟叶的吸湿和散湿的特性。 烟叶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之间有差异,造成不同地区、品种、部位及不同质量的烟叶,吸湿性强弱不等。一般同一地区的烟叶,品级越高,吸湿性越强。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烟叶,质量好,吸湿性强。中部烟叶吸湿性大于上部烟叶,上部烟叶大于下部烟叶。三、填充性 填充性又称填充力,指单位重量的烟丝在标准压力下所占有的体积,cm3/g表示。填充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烟叶质量和工艺上的经济性。一般评吸质量好的烟叶填充力较小,评吸质量差的烟叶填充力较大。下部烟叶填充能力最强,上部烟叶次之,中部烟叶最差。 影响填充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烟叶的纤维素含量愈高,它的填充力也愈大;烟叶总糖含量愈低,填充力愈大;成熟度好的烟叶比成熟度差的填充力大些;平衡水分含量低的烟叶,填充力大。从不同类型烟草来看,一般白肋烟的填充力比烤烟大,而烤烟的填充力又比香料烟大。填充力的大小对烟厂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填充力大,单箱耗丝量较少;填充力小,则单箱耗丝量较大。在其他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填充力越大越受烟厂的欢迎。我国单箱耗丝量以前为60kg,现在为4050,而国外的为38。(一箱为250标准条即5个标准件,1件10条) 四、弹性 烟叶在一定的湿润条件下具有的能够拉伸并复原的程度,称为弹性。弹性的强弱与烟叶的质量有关,质量愈好,弹性愈强,或者说愈富有弹性;质量愈差,弹性则愈差。油分与弹性也有相关性,油分愈好,弹性愈强,反之则愈差。五、单位叶面积重量 单位叶面积重量指已平衡水分的烟叶单位面积叶片的重量,一般以g/来表示。单位面积重量的大小与叶片厚度及细胞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叶片厚及密度大,单位面积重量较重;反之则轻。单位叶面积重量以中等为宜,它影响填充力,与单箱消耗丝量有关。六、含梗率 含梗率是指烟叶里烟梗所占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含梗率与烟叶主脉的粗细、叶片的厚薄有关。在叶片厚度相同的情况下,主脉粗者含梗率高;主脉粗细相同时,叶片薄的含梗率高。部位不同的烟叶含梗率差异很大,下部烟叶含梗率最高,中部烟叶次之,上部烟叶较低。烤烟含梗率一般为25%左右。第五节 烟叶的主要化学特性烟叶的化学成分是决定其质量的内在因素。烟叶和烟气中有5289种成分,烟叶中45的成分可在烟气中找到。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淀粉等,这些化学成分含量的协调性与烟叶质量关系密切 不同类型的烟草,如烤烟、白肋烟、马里兰烟和香料烟等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绝大部分是相同的,所不同的主要是在各种化学成分含量上的差异。这些成分含量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类型烟叶的外观和内在质量上的差异。一、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烟叶内所有化合物中含量最大的一类。(二)总氮(三)蛋白质(四)烟碱烟碱,俗称尼古丁,它是由烟草的新生根合成的含氮化合物(五)无机元素二、烤烟分级因素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分级因素是衡量烟叶质量的主要依据,烤烟的分级因素有: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残伤。(一)成熟度与烟叶化学成分烟叶的成熟度反映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化程度、含量适宜程度及各种成分的协调程度,烟叶内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比例影响着内在质量的好坏,不同成熟度烟叶的化学成分见表下表。成 熟 度总 糖(%)总 氮(%)烟 碱(%)糖 碱 比成 熟12.892.082.764.67尚 熟12.431.952.534.91欠 熟16.021.361.2213.13(二)油分与烟叶化学成分不同油分烟叶的化学成分见下表。由表中可知,油分多的烟叶糖分含量高,相应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高,总氮、不溶性氮、烟碱含量较低。油分档次总糖(%)总碳水化合物(%)总氮(%)不溶性氮(%)烟碱(%)施木克值多22.8029.681.971.042.182.18有13.9417.062.481.222.121.06稍有9.8813.782.691.322.200.69(三)叶片结构与烟叶化学成分叶片结构疏松的烟叶,弹性强,填充性和燃烧性好,糖含量较高;叶片结构由疏松到紧密,蛋白质、烟碱等含氮化合物含量增高。(四)身份与烟叶化学成分 身份反映烟叶细胞干物质充实的程度,即厚薄程度。一般地讲,厚的烟叶较薄的烟叶氮类化合物含量高。过厚的烟叶导致刺激性、杂气大;厚薄适中的叶片具有较好的物理特性、协调的化学成分和理想的内在质量。第三章 烟叶分级原理第一节 烟叶分类及分型烟叶分级是建立在感官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分级因素,对烟叶内在质量优劣等级的划分过程。 它是政策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一项技术工作。烟叶分级原理是指按照烟叶的类、型、组、级逐一划分,区别出烟叶品质的优劣,合理利用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一般按下述的程序:分类分型分组分级。即:首先依据烟叶的调制方法、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同类的烟叶再按照烟叶种植的生态类型区分型;同型的烟叶以部位、颜色等进行分组;同组的烟叶再以分级因素为依据来进行分级,最终分清烟叶的内在质量。一、分类 按照烟叶调制的方法,烟叶品质特点和主要用途,把烟草原料分为若干大类的过程称为分类,这是烟叶分级程序中的第一步。根据国外烟草类型划分的标准,结合我国烟草生产实际,我国将烟草划分为六大类型:烤烟、晒烟、晾烟、白肋烟、香料烟和黄花烟。二、分型分型是根据烤烟生长的不同地区、土壤、气候、品种、栽培方法所形成的烟叶特点,对烟叶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影响,将同一类烟叶再进行区分的过程。我国将烤烟种植区划分为7个级区和27个级区第二节 烤烟分组一、烟叶分组的意义及确定分组因素的原则烤烟分组就是根据烟叶着生的部位、颜色以及其他和总体质量相关的主要特征,将同一型内的、密切相关并能连续分成几个等级的烟叶分在一起的分类方法。(一)烟叶分组的目的和意义1、烟叶分组的目的 分组的目的就是将不同性质、不同特征的烟叶区分开,把性质相同、主要外观特征相似、能连续分成几个接近的等级的烟叶划分在一起,使不同组烟叶具有明显不同的性质、特征和质量特点,而同组的烟叶具有较为接近的性质、特征和质量特点。2、烟叶分组的意义 分组是分清烟叶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清烟叶的组别,对烟叶分级而言,具有以下的意义。(1)便于分清等级和分级操作。(2)便于工业加工。(3)有利于卷烟工艺配方。(二)分组因素的确定原则分组因素的确定一般遵循下列原则:(1)便于区分,容易掌握。分组是分级工作的第一步,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操作者的第一直觉较为重要,如果分组因素不明显可见,容易造成分级过程中的混级现象。(2)与烟叶的内在质量密切相关。分组主要是从烟叶的外观特征上来进行区分,而外观特征又和烟叶的内在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3)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分组因素,必须满足每一组的烟叶都具有这一特点,而且这一特点是其它组的烟叶所不具备的,这样才可以使各个组之间易于区别,不至于混组。(4)力争与国际上先进的标准保持一致。二、烤烟分组 烤烟的分组因素有部位、颜色、性质和用途。(一)烤烟部位分组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称为部位。国内通常把烟叶分成5个或3个部位。5部位自下而上分为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和顶叶;3个部位自下而上分为下部叶(脚叶和下二棚)、中部叶(腰叶)和上部叶(上二棚和顶叶)。 烟叶因在茎上着生的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位置特征,烤烟部位分组是指依据烟叶所具有的不同部位特征,将烟叶分成不同组别的分类方法。1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见下表) 注:在特殊情况下,部位划分以脉相、叶形为依据。 我国现行的烤烟国家标准把烤烟分为3个部位,即下部叶下部叶(脚叶和下二棚,代号X)、中部叶(腰叶,代号C)和上部叶(上二棚和顶叶,代号B)。部位是第一分组因素。 组别部位特征颜色脉相叶形叶面厚度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