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绍丰副厅长在全省防控水稻病毒病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1页
姜绍丰副厅长在全省防控水稻病毒病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2页
姜绍丰副厅长在全省防控水稻病毒病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3页
姜绍丰副厅长在全省防控水稻病毒病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4页
姜绍丰副厅长在全省防控水稻病毒病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姜绍丰副厅长在全省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虫害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8月10日)同志们:根据省植保植检站调查和各地反映的情况,最近在我省的南平、三明、龙岩、宁德等地的中稻及一季晚稻较大面积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发现的由白背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具有发病范围广、暴发性强、扩散快、为害隐蔽等特点。水稻苗期和分蘖前期之前染病,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基本绝收;拔节和孕穗期染病,产量损失高达10%-30%。因此今天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就是是要向大家通报一下当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在我省发生的情况及防控形势,全面动员和部署双季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力求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保障粮食安全。下面,我讲六点意见:一、防控形势要认清今年早季我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媒介白背飞虱迁入之早,迁入量之大为历史罕见,6月中、下旬单灯平均侯(5天)迁入虫量为21841头,是去年同期的6倍多。特别是6月13-27日我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15天降雨过程,对白背飞虱无法喷药防治,或喷药防治效果不明显,虽然稻飞虱发生预报准确,6月底至7月上旬得到及时的补防,白背飞虱的危害未造成大的损失,但是由它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近期却在中稻上迅速传播蔓延,局部暴发成灾,严重威胁中、晚稻的安全生长。据了解,全省有9个设区市、43个县(市、区)的中稻和双晚稻田不同程度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尤其是南平、三明、龙岩、宁德四个设区市发生较为严重,一般发病田块丛病率在10-20,严重田块丛病率在30-40,个别田块高达80-90。发病较重的品种有:花优63、丰两优1号和4号、两优培9、特优63、两优航1号、扬两优6号、两优916、糯稻等品种。我厅委托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检测6批次90个白背飞虱样本,检测结果均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20批次180个水稻植株样本检测出95个样本带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带毒率达52.78。同时,还在霞浦县7月份送检的水稻植株样本中检测到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以下发病特点:中、晚稻重于早稻;育秧移栽田重于直播田;杂交稻重于常规稻;中稻、烟后稻(包括瓜后稻、菜后稻)、单晚、双季晚稻混栽区重于连片稻作区。而我省稻作类型复杂,目前毒源面积大,稻飞虱田间带毒率高,在中、晚稻田辗转为害,极有利于水稻病毒病的传播蔓延。预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省中稻及一季晚稻区的流行程度和见病范围将进一步加重与扩展,8月中、下旬双季晚稻区将陆续见病,局部存在暴发的可能性。因此,当前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做到心中有数,防范在前。二、领导重视要突显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水稻病毒病危害的严重性,防控工作的艰巨性,要进一步增强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局长具体抓,把防控工作做为当前粮食生产的大事来抓,特别是受水灾的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区不能因病虫害而“雪上加霜”,要按照属地责任要求,层层落实监测和防控技术指导工作责任,确保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员、物质和技术措施到位;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关键时期,各县(市、区)农业局要组织技术干部进村入户包点包片,巡回进行技术指导和广泛发动群众,实行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确保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三、监测预警要及时各级农业部门要将南方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等列为重点监测对象,每个县设立监测站点35个,明确监测任务,落实监测责任。要根据省植保站下发的关于开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普查的通知(闽农保20104号)和关于转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送检暂行办法的通知(闽农保201028号)要求,及时完成稻飞虱和稻株采集送检工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时发布预报信息,为科学指导防治提供依据。要密切监测该病害及其传毒介体早期的发生情况,在搞好系统调查的同时,加大面上普查力度,重点加强乡、村两级监测点的调查,严密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我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动态。要加强病虫监测动态信息交流,健全测报信息上报制度,逐步完善信息网络,积极推行网络化上报制度。各县(市、区)农业局要及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板报、墙报、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向农民、水稻种植大户发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趋势预报信息,使农民掌握病虫害防治时间、使用药剂、浓度及方法,取得防治成效。四、治虫防病要科学各级农业部门要结合本地白背飞虱发生特点和水稻、玉米种植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技术措施。要采取“抓前期保后期,抓秧田保大田”的“治虫防病”策略。因为今年季节推迟,目前仍有部份双季晚稻还在栽插,重点要保护好双季晚稻秧田和本田初期,早中稻抽穗期前、晚稻秧田期和分蘖期,在带毒白背飞虱传毒前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秧田应采用防虫网覆盖保护,弃用高发病率秧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严重地区的杂交稻要增加移栽密度。田间发现感病植株,要及时拔除或踩入泥中,减少本地毒源,并从健株上掰蘖补苗,重病田应及时翻耕改种。药剂防治应本着治早、速效加持效的原则,在带毒白背飞虱迁入秧田和本田初期时,选用噻嗪酮、醚菊酯、吡虫啉、吡蚜酮等速效和持效药剂进行防治。五、统防统治要到位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农户开展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提高治虫防病技术到位率和防治效率。要在资金、物资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支持专业化防治组织;要加强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要扶持和组建一批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专业化应急防治队伍,特别是水稻病毒病可能大发生的区域,县(市、区)农业局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由部门指导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源区全面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遏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势头。六、宣传培训要普及各地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农业信息网等媒体,“969155”服务热线以及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出墙报、召开现场会、举办夜校等形式,宣传普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识别和防控技术,提高农民采取预防措施的主动性。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市培训县、县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级农民技术员等逐级培训方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和村级农民技术员进行水稻病毒病识别与防控技术等知识培训,做到每个农技员均能“辨症施治,对症下药”,切实提高防控水平,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当前是水稻病虫害高发季节,各地在做好水稻病毒病防控的同时,要兼顾防治水稻其他病虫害,当前中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山区半山区多雷阵雨天气极易诱发穗颈瘟,要及时喷药预防穗颈瘟。双季晚稻在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病毒病防治时要兼治第五代稻瘿蚊。同志们,当前防控水稻病毒病及水稻重大病虫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