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2016年1月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药物毒理学2016年1月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药物毒理学2016年1月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药物毒理学2016年1月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药物毒理学2016年1月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 1.药物(毒物)在组织储存的常见部位有:()(分值:1分)A.血浆蛋白结合B.在肝和肾组织储存C.在脂肪组织储存D.在骨骼组织中储存E.以上全部2.可治疗药源性抗利尿激素紊乱综合征的药物是:()(分值:1分)A.青霉素B.红霉素C.四环素D.氯霉素E.去金霉素3.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分值:1分)A.中药不良反应没有辅助致癌作用B.中药不良反应没有耐受性,但有习惯性C.中药不良反应没有习惯性,但有成瘾性D.中药不良反应既有耐受性,又有成瘾性E.中药不良反应有毒性反应4.下列哪种药物主要产生精神依赖性?()(分值:1分)A.吗啡B.海洛因C.致幻剂D.哌替啶E.乙醇5.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抗生素为:()(分值:1分)A.青霉素B.罗红霉素C.链霉素D.氯霉素E.头孢菌素6.血管刺激性实验通常取从耳缘注射部位至向心端多远部位血管组织做病理切片的检查?()(分值:1分)A.1cmB.3cmC.5cmD.7cm7.长期应用以下哪种药物易导致甲减?()(分值:1分)A.氯丙嗪B.吗啡C.奎尼丁D.锂剂E.普萘洛尔8.下列哪种药物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分值:1分)A.纳洛酮B.丁丙诺啡C.美沙酮D.可乐定E.洛非西定9.遗传毒性中生物体对DNA损伤的修复方式不包括:()(分值:1分)A.核苷酸切除修复B.错配碱基修复C.蛋白质切除修复D.碱基切除修复10.药物(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包括:()(分值:1分)A.氧化、还原和水解B.氧化、还原和结合C.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D.还原、水解和结合E.水解和结合11.下列各类药物中,不能引起肾脏毒性的是:()(分值:1分)A.镇痛剂B.内酰胺类抗生素C.抗肿瘤药物D.镇静催眠药E.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2.溶血实验中要求混有2%红细胞悬液和各种受试物的试管置于37恒温水浴的时间是:()(分值:1分)A.4hB.3hC.2hD.1h13.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的特征是:()(分值:1分)A.特征性地损害3带B.特征性地损害2带C.特征性地损害1带D.特征性地损害肝小叶E.特征性地损害肝腺泡14.吗啡的药物依赖性特征是:()(分值:1分)A.有精神依赖性,没有身体依赖性B.有身体依赖性,没有精神依赖性C.有精神依赖性,没有耐受性D.有身体依赖性,没有耐受性E.有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和耐受性15.返死性神经病与下列哪种药物有关?()(分值:1分)A.有机磷酸酯B.吗啡C.氯丙嗪D.青霉素E.可乐定16.下列药物中,不能够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为:()(分值:1分)A.柳氮磺胺吡啶B.米安色林C.氯氮平D.氯霉素E.卡马西平17.致畸指数是指:()(分值:1分)A.LD50/ED50B.LD5/ED95C.LD50/最小致畸剂量D.LD50/50%致畸剂量18.下列各类药物中,易引起眼部损害的是:()(分值:1分)A.降糖药B.降压药C.吩噻嗪类药物D.镇静药E.镇痛药19.下面对于急性药物肝坏死的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分值:1分)A.自由基形成B.生物大分子结合C.线粒体损伤D.细胞骨架破坏E.脂蛋白合成抑制20.长期毒性实验动物的饲料中混入的药品不能超过总量的数值为:()(分值:1分)A.5%B.10%C.15%D.20%填空题 21.一般长期毒性实验为3个月的受试药物,大鼠的高剂量选择临床剂量的()倍,中剂量用()倍,低剂量用()倍。(分值:3分)答: 50-100、30-50、10-2022.溶血实验,依据各试管中红细胞的形态可描述为()、()、()、()四种状态。(分值:4分)答:全溶血、部分溶血、不溶血、凝集 23.药物的急性毒性实验常用的啮齿类动物主要有()和(),非啮齿类动物主要有()和()。(分值:4分)答: 小鼠和大鼠 犬和猴24.皮肤的主要功能包括()、()、()。(分值:3分)答: 保护屏障、调节体温、分泌、排泄和免疫25.药物的急性毒性实验主要的给药途径有(),()和()。(分值:3分)答: 静脉、皮下、口服26.皮肤的附属结构指毛发、()、()、()和立毛肌等。(分值:3分)答: 毛囊、皮脂腺、汗腺问答题 27.试述药物经皮肤的吸收途径。(分值:6分)答:1)通过表皮而被吸收:大部分药物能通过由表皮细胞构成的皮肤表面,这种通过表皮皮质屏障而被吸收的过程是主要的吸收途径。药物需要次第通过排列紧密的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才能到达真皮,最后入血。2)通过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等被吸收:皮肤附属器官的横断面仅占表皮面积0.11%,故此途径不占重要地位,只有电解质和某些金属离子能少量经过此途径吸收,在药物和皮肤接触的最初10分内,皮肤附属器官的吸收占优势,但随时间延长,扩散系数变小,药物通过角质层后,经表皮吸收才显优势。 28.简述引起药源性哮喘的机制和代表药。(分值:8分)答:引发药源性哮喘的机制主要有药物通过速发型过敏反应激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激肽、白三烯等,引起哮喘发作。代表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抗炎药()。()抗菌药物。多种抗菌药物可引起药源性哮喘,可引起药源性哮喘的抗菌药包括氨苄青霉素、氧氟沙星、乙胺丁醇、甲硝唑、林可霉素、小诺米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利福平、青霉素、头孢哌酮等。()受体阻断剂。主要指非选择性的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等。()麻醉剂。如氯胺酮、利多卡因等。()中药制剂。可引起药源性哮喘的中药制剂有双黄连粉针剂、发酵虫草菌粉、桂圆补膏、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均可引起哮喘发作。()其他化学物质。如食品中的人工色素等添加剂、防腐剂、含碘造影剂、万托林等定量气雾剂中作为推助剂的氟里昂等 29.药源性狼疮与特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分值:6分)答:答:药源性狼疮是指由于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类似于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的一种综合征,T细胞研究显示T细胞DNA甲基化在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中起关键作用。临床上以侵犯皮肤、肌肉、骨骼系统、胸腹、心包、肾脏为主。大量心包积液可造成心包填塞。药物性狼疮中的ANA主要针对组蛋白,但抗组蛋白抗体对药物性狼疮不是特异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机转类似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炎性疾病,是因人体之免疫系统失调导致人体自己形成抗体来对抗自己的器官或组织。皮肤上的病变类似狼颧骨上的红斑,而这个红斑通常就像蝴蝶的形状横过患者的鼻翼两侧上。红斑性狼疮会造成关节和肌肉的肿胀。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抗组蛋白抗体可针对所有的组蛋白,H2A-H2B或H3-H4复合物,主要针对H1和H2b。 30.简述药物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并举一例说明。(分值:8分)答:答:型超敏反应的抗体虽与型超敏反应中的抗体相似,主要也是IgG和IgM类抗体,但所不同之处是这些抗体与相应可溶性抗原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血管壁、皮肤或滑膜等组织中。免疫复合物激活性补体系统,产生过敏毒素和吸引中性粒细胞在局部浸润;使血小板聚合,释放出血管活性胺或形成血栓;激活M使释放出IL-1等细胞因子。结果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性反应和组织损伤,此型超敏反应亦称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Arthus反应MauriceArthus用马血清皮内免疫家免几周后发理,再次重复注射同样血清后在注射局部均出现红肿反应,36小时的反应达高峰。红肿程度随注射次数增加而加重,注射56次后,局部出现缺血性坏死,反应可自行消退或痊愈,此即Arthus反应。其机制是所注射的抗原与血管内的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并沉积在注射部位的小动脉壁上,引起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补体活化后迅速产生的过敏毒素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血小板聚合并释放出血管活性胺,使红肿加剧。皮损中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31.皮肤过敏反应的机制是什么?(分值:6分)答:答:过敏反应在人类乃由IgE抗体所介导。致敏原刺激扁桃体、肠的集合淋巴结或呼吸道粘膜中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在TH细胞的协同作用下,产生IgE(在一般情况下,这一过程受TS细胞的抑制)。IgE的Fc片段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Fc受体相结合,造成了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致敏原时,它们与附着于肥大细胞上之IgE相结合。多价抗原与二个以上领近的Ige分子发生交联,激发了二个平行但又独立的过程,其一是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和颗粒中介质(原发性介质)的释放;另一是细胞膜中原位介质合成和释放 32.简述有机磷酸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分值:8分)答:有机磷酸酯脂溶性强,可进入神经系统,是一类难逆性胆碱酶抑制剂,用作农药、石油产品添加剂和增塑剂。有机磷酸酯类可使体内生物大分子物质烷基化和磷酸化,从而导致迟发性神经毒性,病变可沿轴索向近端发展直到波及细胞体,形成“返死式神经病”。有机磷酸酯类可攻击多个靶点,但目前仍不清楚与引起轴索变性有关的重要靶点。值得注意的是,轴索变性在急性接触有机磷酸酯后并不立即发生,而是在710日后才发生。周围神经系统的轴索损害一般是容易修复的,反复接触后对变形可产生耐受性。但在脊索的长轴索干的轴索变性是进展性而不可修复的,其临床表现类似于多发性硬化症 33.常见的药材毒性成分有哪些种类?(分值:6分)答:1.含有生物碱类毒性成分的药材。2.含苷类药材。3.含毒蛋白类药材。4.含金属元素类药材。5.其他常见的毒性成分。 34.干扰素引起甲状腺损伤的机制是什么?(分值:6分)答:答:1.调节机体免疫,促使产生HBV特异细胞毒T细胞(CTL)促进细胞膜MHC-1的表达,使CTL更易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2.IFN和细胞膜上干扰素受体-1结合1.诱导2-5寡腺苷酸合成酶去诱导RNA酶L活化,水解mRNA,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3.通过活化蛋白激酶(PKR),磷酸化起始因子(Eif-2a),使起始因子无功能,阻断了mRNA翻译的启动,抑制病毒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