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红楼梦》之不俗.doc_第1页
浅论《红楼梦》之不俗.doc_第2页
浅论《红楼梦》之不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红楼梦之不俗杜思锦最近又在读红楼梦了。我读红楼梦纯属没事找事,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平白无故把自己弄得悲一阵、喜一阵、哭一阵、笑一阵、叹一阵、骂一阵。诚如吾妹所言捧起红楼梦,你就成贾宝玉了!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红楼梦。我亦苦思良久。红楼梦中能赞者太多,值得玩味的也太多,但每当被人问起时,我却总是回答不出来。正如爱一个人,若问你究竟爱她哪一点,可能你也说不上来。总之,怎么看她都顺眼,就对了。一部红楼梦可能包含着几千几万个让人喜欢的理由。如果必须突出一个,我还是最爱她的不俗!以前读西厢记、桃花扇之类的书,看完之后,也就随手丢开了,很少会去重读一遍。因为这类书太俗了,看个开头,就想到了结尾。中国古人心地太善良了,可谓古道热肠,他们一般写才子佳人的东西,多是以大团圆结局的。这类书中的才子多半会爬墙,一经爬进某位员外或是宰相家的后花园,便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然后私定终身,最后肯定是会被那位员外老爷或者宰相大人发现的,他们的惩罚措施都一样发往京城赶考,考不上是要被棒打鸳鸳的,不过您也不必担心,反正那位才子必定是会高中状元的,也照例会回来跟小姐成亲纵是这位小姐为了反对父母逼嫁他人,已经殉情死了,甚至埋了都没事,作者总会想方设法让她还魂的,就是从土里扒出来,也要诌出个大团圆的结局!曹雪芹却不吃这一套,你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吗?我偏不要。我偏要弄她个“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偏要用这满纸荒唐言,赚你一把辛酸泪。这下可急坏了那些满脑子团圆、美满的读书人,于是自红楼梦风行以来,就不断有红楼复梦、红楼再梦、红楼圆梦以致鬼梦、仙梦等等被杜撰出来,总之他们千方百计让贾府复兴、黛玉复活、宝玉还俗然而,这一切都是白忙了,曹雪芹早已把结局定下了。什么金玉良姻,什么木石前盟,都摆脱不了这“悲金悼玉”的下场。这是红楼梦的不俗之一。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续的。这是现在红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好多人以此为憾。每读到后四十回处,我也常有愤愤不平之感:凭什么偷梁换柱、李代桃僵?在所有孙子辈的女孩中,贾母本是最疼爱黛玉的,怎么到这里却处处体现着隔一层呢?袭人善良无私、识大体,在大观园内有口皆碑,怎么现在却时时藏着心眼呢?曹雪芹也是这么想的吗?写宝玉出家也就罢了,还在出家之前让宝玉中举,这有意义吗?幸亏高鹗没让宝玉跟他一样中进士,不然曹雪芹也要羞死了。“曹雪芹也是这样想的吗?”这是后四十回里给人最多的疑问。然而这一问却无从解答,这正是红楼梦的一大遗憾,然而这遗憾,却给读者以极大的遐想空间,由你去发挥。红楼梦因这遗憾显得更美,然而这美的本身却是一种遗憾。这是其不俗之二。作家要富于感情,有感情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然而到动情处又要无情,只有无情才能冷笔直陈,刺虐随分。曹雪芹就是个最“无情”的多情种。他笔下的晴雯之死就是最好的例证。晴雯本是赖大家买来的丫鬟,是奴才的奴才,后得贾母赏识,要了来,给宝玉做丫头,共侍奉宝玉五年零八个月,一直与宝玉同房而卧,睡在宝玉的外床上,夜间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任皆委她一人,这份感情远非他人可比。正如袭人所说,在大观园内闹得鸡犬不宁的时候,晴雯是宝玉心中的第一大事。晴雯嫉恶如仇,有自尊有骨气,是所有丫鬟中宝玉第一个要赞的人,也是丫鬟中唯一一个可引为知己的人。有例为证:有一天晚上,怡红院中已到将睡之时,忽然有一个小丫头跑来报信,叫宝玉小心明早老爷要盘问他的书,宝玉听了“便如孙猴子听见紧箍咒一般,登时四肢五内一齐皆不自在起来”,于是立刻起床读书。看看这时候:袭人、麝月急得无可如何,只求着宝玉好好读书;而晴雯呢,却趁着外面大乱,让宝玉装病混过去,这岂不是正中宝玉下怀?!真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然而,就是对这样一位知己,作者却下了最狠的毒手!“俏丫鬟抱屈夭风流”是全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作者对这位知己之死也是大书特书,无所不用其极:晴雯无故挨骂,最后被撵出大观园,这也还罢了,看看她是怎么出场的“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的,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王夫人吩咐,只许把她贴身衣服撂出去”,这走得何其狼狈!如此不算,再看看下处如何“晴雯没爹没娘,只有一个酔泥鳅的姑舅哥哥和一个色情狂的表嫂,这都是她平日里深恨的人”,现在却要寄于篱下。再往后就更让人不忍卒读了:晴雯独自一人躺在一领芦席上,盖着破衾旧褥;“渴了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端起一个满是油膻气的粗碗,把个半碗绛红的苦茶喝得琼浆玉液一般每读至此,连我一个局外人都不免心寒落泪。每每痛骂曹雪芹:何苦这般无情?何不给她个痛快的死呢?!想当年“撕扇子”、“补雀裘”、“吓麝月”,情切切意绵绵,难道这一切都忘了吗?然而这正是作者的不俗之处,到动情处却又无情,以无情写真情,雪芹得之!这是红楼梦不俗之三。红楼梦是一部人文百科全书,她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大的方面,也详尽地描写了丧葬、嫁娶、服饰、饮食、医药、仪礼等小的内容。作者以其超凡脱俗的表达能力,充分运用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优秀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其描写手法之高超,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场景刻画上,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无不让人动容。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极高,还表现在作者涉猎广泛,知识积淀深厚,明百家经,通廿四史,三教九流各家所言,信手拈来,尤其儒、释、道三家。例如有一回“布疑阵宝玉妄谈禅”,写黛玉和宝玉用禅语问答黛玉醋意大发,问宝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宝玉道:“有如三宝。”说话扑朔迷离,句句有言外之意,化显为隐,使难说变为可说。红楼梦不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语言文字也美得让人落泪。这是其不俗之四。红楼梦给我的感觉像是两本半书。前六十回是一本,后五十回是一本,而中间的六十到七十回是过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