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三周年纪.doc_第1页
汶川地震三周年纪.doc_第2页
汶川地震三周年纪.doc_第3页
汶川地震三周年纪.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写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三周年之际新华社评论员 平坦的马路、敞亮的学校、整洁的园区、真诚的笑脸曾经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汶川地震灾区,如今面貌一新,焕发着勃勃生机。汶川特大地震三年来,英雄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攻克了灾后重建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灾区的历史性巨变,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实现突破性进步,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书写着党和政府为了灾区人民福祉的不懈努力与执著追求,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是领导亿人民迎战任何艰难险阻的中流砥柱;再次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前行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三年前,无情的特大地震突然降临,袭击以汶川为中心的近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数万同胞被夺去生命,数千万群众顿失家园。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受灾人口最多的强烈地震,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气壮山河的恢复重建斗争。历经三年,勤劳、坚韧、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挺起不屈的脊梁,创造了中华民族抗击自然灾害斗争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面对巨大灾难,党中央第一时间发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总动员令。中央领导同志亲赴灾区慰问指导,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力有序地组织救灾活动,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恢复重建强调科学规划、质量第一,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体现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重要理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先进政党。奇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科学部署、统筹安排,震后一个月就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十万援建大军赶赴四川、甘肃、陕西的个重灾县市,夜以继日地艰苦奋战,为灾区群众献上一批批优质工程,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奇迹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在重建进程中,各受灾地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科学重建、务实重建、和谐重建有机结合,兼顾当前与长远搞好规划,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将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相协调,将农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城镇重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强调“输血”与“造血”并重,提升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为灾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证明了科学发展观是取得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根本胜利的重要指针和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慷慨豪迈的三年重建让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更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极大地增强了我们战胜任何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决心。在三年重建任务完成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我们深刻体会到,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就不可能有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和恢复重建的辉煌成果。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需要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需要应对来自自然界各种灾害风险的挑战。我们要继续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以不屈的意志和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为灾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就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十二五”蓝图已经绘就,按照党确定的路线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贯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三年重建完成、五年发展振兴和十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发出新的召唤之时,只要我们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丰富完善援建省市与地震灾区的合作机制,注重灾区经济特点与就业需求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地震灾区就一定能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就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能高效集聚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顺应灾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就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干部群众头脑,推动经济科学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不断满足灾区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保护好灾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使灾区人民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更加光明的前景。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需要灾区人民再接再厉团结奋斗。生活更加幸福,是对罹难亲人的最好纪念。站在家园重建完成的新起点上,相信灾区人民能够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和衷共济、艰苦奋斗的精神,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新北川中学信心桥前的这句名言,激励着灾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