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规范.doc_第1页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规范.doc_第2页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规范.doc_第3页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规范.doc_第4页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条 文 说 明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规划3.3.1.3 水利工程项目规划主要包括排灌工程系统规划、喷滴灌工程规划、竖井工程规划和排灌电气工程规划四部分。 A)排灌工程系统规划 1)骨干沟渠是指干、支级灌排沟渠。 灌溉干渠尽可能布置在灌区的最高地段,其他各级主要渠道应沿地形较高地段布置,以便控制最大的自流灌溉面积。排水干沟应布置在地形最低的地段,或利用天然的沟道,以便承泄上一级沟道来水时,不发生壅水现象,并能自流泄入承泄区。但运用这一原则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地形条件有时必须放弃高地的高地的自流灌溉面积而改为提水灌溉,或是适当提高排水沟的位置,局部低地咳采用机电抽排。 渠系布置要求总的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并且工程安全可靠。例如当渠线遇到沟谷时,可采用绕行与直穿两种方式。绕行即渠道沿等高线随弯就弯;直穿就是做填方渠道或虹吸管、渡槽等建筑物横过沟谷。采用何种措施,要从各方案的工程量、水头和水量损失等方面进行比较确定。 为了减少渠道输水损失,防止渠道坍塌,保证工程安全,选择渠线时,还要充分注意渠道沿线的地质情况,尽量避免通过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一以及透水性较强的地带。 为了防止渠道由于超过允许最高水位而酿成决堤事故,保证渠道和渠系建筑物的安全,灌溉渠系上必须修建泄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一般修在容易发生事故和需要特别加以保护的关键渠段,如渠首闸下游、引水渠末端、有大量坡地径流汇入渠段的下端以及渡槽、倒虹吸、大填方渠段等重要工程的上游。具体位置最好设在能够利用天然河沟洼谷作为泄水道的地方,以减少开挖泄水道的工程量。 对于灌溉渠系,上级渠道的布置应为下级渠道创造条件较好的分水点位置,应注意利用灌区内原有的小型排灌系统和水井以及塘堰、水库和抽水站,组成井渠结合,蓄、引、提结合的灌溉系统。 对于排水沟道,则下级沟道的规划布置应为上级沟道创造良好的排水条件,不发生壅水。特别要选好承泄区,使之满足以下要求:在设计情况下,承泄区的水位不应使排水系统造成壅水或淹没现象;承泄区的输水能力或容量应能及时排泄或容纳由排水区排出的全部水量;在汛期,承泄区的洪水位若对排水地区产生壅水,引起淹没,则其淹没历时不应超过设计中所规定的时间。对于排水沟出口与承泄区之间连接段的布置,要考虑水流及泥沙条件。一般要求干沟与承泄区连接处的交角,最好成4560。干沟出口处,承泄区应具有稳定和平顺的岸边,以防止河道演变后对排水不利。另外,因河道凸岸泥沙容易淤积,所以出口不宜选择在河道弯曲的凸岸。 2)田间排灌沟渠布置因地貌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平原地区的排灌沟渠可根据其相对位置和不同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布置形式:灌排相邻布置。浇灌渠道与排水沟相邻布置,单向灌溉,单向排水。这种形式适用于地形有单一坡向,灌排方向一致的地区。灌排相间布置。渠道向两侧灌水,排水沟承泄两侧的排水。这种布置形式适用于地形平坦或有一定波浪状、起伏不大的地形,灌渠布置在高处,排水沟布置在低处。灌排兼用布置。排灌合渠的布置形式,只有在地势较高、地面有相当坡度的地区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平原地区才适用,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不需要控制地下水位,灌排矛盾小。 丘陵山区的农田,按其地形部位不同,可分为岗、土旁、冲、畈四种类型。岗田是位于岗岭上的田块;土旁田为山冲两侧的坡上梯田;冲田在两岗之间地势最低处;畈田在冲沟下游和河流两岸。平缓岗地,以岭定向,岗顶分水;山田之间要沿等高线开挖截水沟,使山水归槽不满田,达到山田分开,促使实现岭顶平原化。灌溉干渠一般沿岗岭脊线布置,或沿骨干道路布置,斗渠垂直等高线。排水沟道则布置在岗、土旁之间,将田块按地形高低分片平整,形成梯田。土旁田的田间渠系布置以解决灌溉为主,适当考虑排水防渍要求。农渠沿等高线布置,毛渠垂直于等高线,沿梯田短边布置,在上、下层梯田间的分界处,灌溉渠道用跌水衔接,消能防冲。每层梯田里坎设置导渗沟,以降低梯田地下水位。农渠水进入毛渠后向两边田间灌水,毛渠可以灌排两用。在土旁、冲分界处(土旁脚)开挖排水沟,使排水时田面水经导渗沟进入灌排两用毛渠再进入土旁脚排水沟。冲田的渠道布置形式视冲洼的宽窄而定。当冲垅的宽度小于100M时,可在山坡来水面积较大的一侧布置。 3)地下排灌系统规划布设区应具备良好的地面排涝系统和灌溉系统与其配套,以保证排水暗管出流通畅。 地下排水系统应与田间灌排明渠网相适应,必要时可对已有的田间灌排渠沟系进行局部调整或改进,以有利于管理运用。在规划布置地下渠道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根据灌区地形、水源等情况,取水建筑物(如抽水站、引水涵洞)最好设置在灌区地势高的一边的适中部位,以缩短渠线和降低各分水井的高度,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渠线平直,避免水平弯道和垂直起伏。弯道会增加管长和连接难度,同时水流阻力大;垂直起伏除了存在上述缺陷外,还会于管道弓起处形成汽泡,显著缩小过水断面,产生对地下渠道非常有害的影响。地下渠道系统的布置应适合机耕和农业技术的要求。根据实践经验,以地下渠道灌溉的旱地作物区,农渠采用双向控制灌溉,布置成农渠间距200300M,农渠长度为400600M。渠线布置应做到路渠合一,即地面是道路,地下是暗渠。地下渠道的平面布置,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两边分水式,适用于没有明显坡度的平坦地区,主管道可以布置在灌区中间,在主干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60200M左右)建筑一个配水井,在配水井两边布置分支管道。在分支管道上再每隔一定距离修建一个用水井和放水井。其二是一边分水式,适用于一定坡度的地段。主干管道沿高地一边布置,并向一侧布置分支管道。 4)排灌系统的其他工程规划。 农田水利工程必须全面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灌溉渠系上若缺乏配套工程设施,就不能按需要控制水位,分配流量,这不但浪费水量,而且影响有效灌溉面积和工程效益。因此,必须按本条所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水库、抽水站以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等工程的规划。 小型水库主要由蓄水坝、溢洪道、放水涵管三部分组成。蓄水坝的作用是拦断水流,抬高水位,积蓄水量。溢洪道的作用是当水库水位超过控制蓄水位时,宣泄洪水,防止洪水从坝顶漫溢,引起溃坝事故。放水涵管的作用是把水库中的水引出,供灌溉、发电等使用。小型水库的选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选择谷口狭窄、谷内宽广,坝址附近有利于布置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的地形;要有足够的集水面积(指水库坝址以上的流域范围);地质条件好,有不透水或透水性很小的坚实地基;水库应靠近灌区;坝址附近有适用的土料及沙石材料。小型水库规划必须确定库容,包括有效库容(在放水涵管以上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库容,供农田灌溉、人畜用水、发电等用)和死库容(放水涵管进口底槛高程以下无法自流放出的库容,相应水位为死水位,其确定主要应能满足下游农田自流灌溉所要求的引水位高程)。确定蓄水坝、溢洪道、放水涵管等建筑物的位置,选择其建筑形式并估算工程量。 抽水站是由机电抽水设备及一系列水工建筑物组成,又叫泵站。其作用是将低处的水抽送到高处,可用于农田的灌溉和排涝(渍)。在以下几种情况可建立泵站进行排灌:以地下水、水库、湖泊为灌溉水源,以及洼地涝水不能自行排除时;引河水灌溉,采用自流方式不可能或不经济时;需要机电抽水自流引水相互补充时;采用机压喷灌时;翻越分水岭的跨流域引水时。确定抽水站的站址应注意以下几点:灌溉站应设在灌区地形较高的地段,既方便输水入田,又可扩大灌溉面积;机房尽量设在较好的地基上,避免建在流沙或淤泥层里,以减少地基处理和加固的费用;站址应设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和居民点的地段,节省输电耗费和提高对动力资源的综合利用。抽水站的设计流量,与抽水站的抽水目的有关,通常多按灌溉与排涝分别计算:灌溉抽水站的设计流量,与灌溉面积和用水量有关;排涝泵站设计流量与降雨量、河网调蓄能力、作物布局等有关。灌排结合泵站则分别计算出灌排流量,采用其中大者作为泵站设计流量。抽水站的扬程通常指总扬程,又叫水头。总扬程是由进水池水面到出水池水面的高差(净扬程)再加上水流通过管道的水头损失(损失扬程)。灌溉与排水的要求不同,计算设计的方法也不一样,但都从分析出水池与进水池水为来确定。选择机组就是选择水泵和动力机,水泵选择一般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来确定水泵型号和需要台数,然后再校核扬程,检验电动机是否超载和是泵是否有汽蚀问题;动力机要根据水泵所要求的配套动力功率选择,所需动力机的功率,应和水泵轴功率相配合,但应比水泵轴功率大(具体可参照机电排灌设计手册,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1月)。 B)喷滴灌工程规划 1)喷灌系统类型的选择如下:在蔬菜区及经济作物区,以及地形复杂、坡度较陡或利用自然水头喷灌的小区,可采用固定或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在地形复杂、地块零碎或有障碍物地区,可采用轻小型定喷机组式或绞盘牵引式喷灌系统;对于在平原、草原、牧场及缓坡地区的较大地块,可采用大型喷灌机组,如自走式喷灌系统。 滴灌系统按毛管是否移动,可分为固定式(多用于果树滴灌)和移动式(多用于大田作物滴灌);按滴灌系统的加压方式,可分为自压式(适用于有自然水头可利用的丘陵山区)和机压式。 2)喷灌系统的管道布置应尽量使水源位于喷灌系统中心。干管沿主坡方向布置,尽量通过地块中间;支管与主风向或干管垂直,与等高线及耕作方向平行。对于定喷机组式喷灌系统的输水明(暗)渠,要顺风布置,逆风行走;对单移自走式喷灌系统的输水明渠,应与等高线及地块长边平行,尽量与排水沟结合。地块宽度应与支管长度相等或成整数倍。 滴灌系统的管道在丘陵山区一般沿山脊或较高处布设,支管垂直等高线或依地形条件沿山脊布置,毛管垂直支管,并与等高线平行;在平原地区一般根据地块的形状布设干、支管,将支管与毛管布置成“丰”字形,毛管在支管两侧成对称布置,特殊地块也可单向布置。 C)竖井工程规划 1)地下水资源的估算及地下水资源补给量的计算可参照实用水利技术手册(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1月)。 2)竖井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在地下水水力坡度较陡的地区,应沿等水位线交错布井;在地下水水力坡度平缓的地区,应按梅花形或方格形布井。地下水量丰富的地区,可集中布井;地下水量较贫乏的地区,可分散布井。地面坡度较陡或起伏不平的地区,井位应布设在高处;地面坡度较平缓的地区,井位宜居中布置。沿河地带,可平行河流布井;湖塘地带,可沿湖塘周边布井。应与灌排渠沟或管道系统、道路、林带、输电线路的布置相协调。井型应根据含水层分布情况及凿井机具、施工条件等优先选用管井、筒井或筒管井。含水层埋藏浅、厚度薄的黄土含水层地区,还可选用辐射井。确定井数的方法有单井控制面积法(适用于需水量小于或等于允许开采量的情况)和允许开采模数法(适用于需水量大于允许开采量,即需要按允许开采模数进行地下水开采的情况) D)排灌站是根据排灌站设备容量或排灌流量及扬程计算,在井灌区由井数及设备容量计算负荷量。输、配电和低压线路布设,要与排灌、道路等工程物相结合,按机电井布局选定电力线路路径;设计中,要进行输配电线路输送容量、供电半径和导线截面选择计算,其标准要满足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规程,保证电能质量和安全;确定配电变压器。3.3.1.4 道路规划农村道路规划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道路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适应,尤其要充分考虑地区土地利用规划远景发展要求。2尽量缩短道路修筑长度、节省投资及节约用地。3各级道路要做好衔接设计,统一协调规划,使各级道路形成系统网络。农村道路与沟渠结合布局常见的形式有“沟-渠-路”、“路-沟-渠”和“沟-路-渠”三种。“沟-渠-路”是将道路布置在田块上端,仅次于灌溉的一侧,这对农机下田耕作有利,且有拓宽余地,可兼作管理道路,但道路跨过下级渠道需修建桥梁,路面起伏较大。“路-沟-渠”是道路布置在田块下端,仅次于排水沟一侧,路面较平坦,便于农机下田和运输,但与下级排水沟相交需修建桥梁等交叉建筑物,如孔径不足,影响排水,且雨季田块和道路易积水或受淹。“沟-路-渠”是将道路布置在灌水田块下端,介于渠道和排水沟之间,便于渠沟维修管理,但农机下田必须跨越渠沟,需修建较多的桥梁,且今后拓宽道路也有困难。以上三种结合形式,究竟采用哪一种为好,应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确定。3.3.1.5 田块规划 A)耕作田块(或方田、条田或田区)是末级固定田间工程设施所围成的地块,是田间作业、轮作和工程建设的基本单元。它的规模、长度、宽度、方向、形状等要素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田间灌排渠系、护田林带、田间道路等作用的发挥以及机耕的效率和田间管理的方便与否。 B)田块的长边方向,一般是耕作方向,也是末及固定渠道等田间工程设施的布置方向。田块方向的设计可按照以下条件进行:1要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一般认为南北行种植作物较好。2要有利于机械作业、灌溉排水和水土保持,因此坡耕地一般应横坡(即沿着等高线)配置田块。3要有利于排水和防风,因此在盐碱地灌区,为了降低地下水位,设计田块方向时,应注意使末级固定排水沟能垂直于地下水的流向,以利截排地下水。4注意田块方向与居民点的相互位置,一般要尽量使田块与居民点的距离最短,以便缩短往返田间时间消耗。 C)田块长度要有利于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和合理地组织田间生产,有利于组织灌水和平整土地。如为了提高拖拉机组的工作效率,要求耕作田块具有一定的长度,田块愈长,则拖拉机在地头空行转弯的次数相对愈少,效率提高,耗油量少,机件磨损也随之减少。其次要考虑灌溉的要求,要根据末级固定渠道要求的适宜长度及控制的面积来确定田块的长度。如农渠愈长,流量必须相应加大,才能提高田间灌水利用系数,而流量加大,就要扩大渠道断面,改变渠道级别,渠线过长,既增加渗漏损失,也不便于输水,所以不能过长,据试验,一般在400600M左右。田块的长度可在500800或更长一些,在平原地区田块可长些,而丘陵地区要短些;在旱作地区可长些,而在灌区则短些。 D)在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条件下,田块的宽度要便于机组顺利作业,在划分作业小区进行耕作时,田块宽度最好为作业小区整数,由于各种机组的工作幅宽不同,所以在具体确定田块宽度时,可以参照当地使用量最大的机组的工作幅宽的整数倍来定。灌区田块的宽度即末级固定渠道的间距,据试验以200M为宜,最大不超过300M。在需排水的地区,既要排地表水,又要降低地下水位的情况下,田块宽度要结合排水沟的有效间距来确定,以保证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排水沟间距可采用200M左右,因此灌溉排水要求为100300M。风害地区要考虑护田林带的间距,主林带沿田块布置,其间距即为田块的宽度,一般为200300M。 E)为了给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创造良好条件,田块的外形要求规整,尽量做到:田块最好是长方形、方形,其次是直角梯形、平行四边形;田块的两个长边要呈平行直线;不能把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田块的短边设计得过斜;不能把田块设计成不规整的三角形和多边形。在不规则外形的地段上划分耕作地块时,要力求外形规整。在自然边界(河流、沟谷、山坡等地)较多的地区,最好把自然边界设计成地块的短边,采用自然边界的实际曲线,这样既不影响机械作业又不浪费土地。耕作地块的边界应结合现有的沟、渠、路、林及其他自然界线,不能机械划分。 F)除本条规定外,在规划田块时,要求耕作田块内土壤基本一致,坡向和坡位也一致,这样才能使同一田块内土壤耕性和土壤肥力一致,从而使作物生长整齐一致,便于同时进行作业和采用相同的耕作方法,并获得较稳定的产量。 G)耕作田块内部规划 1)稻田一般采用淹灌法灌溉,在水稻生长其间,田间要保持一定水层。这种灌溉方法要求田面水平,因此,必须将每一田块进一步规划成面积较小的格田,其水田格田田面高差应在3CM以内,旱地格田坡度应限在1:500以内。格田的面积和长宽应根据规划地区的地形条件、机械化水平和便于操作管理等要求而定。实践经验证明,格田规模过大,会给水田插秧前的整地工作造成困难,也不易达到质量要求,对插秧时稻秧的运送、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也不方便;格田规模过小,一方面田埂占地多,降低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影响作业效率。 2)在滨海滩涂区挖沟垒田要注意满足排水除盐的要求:不但要能排除地表水,还要能排除地下水,使耕层盐分降低到不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同时对高矿化的地下水,也能排除与淡化;田块力求规整,长宽度要恰当,排水流畅。长度要完全按照排沟系统的布置要求来确定,取决于上一级排水沟的间距的大小,保持在60120M为宜;宽度则依末级固定排水沟的间距而定,一般在2040M为宜。 3)丘陵山区 在原川缓坡地区,由于时大面积灌区,地形变化不大,因此梯田的设计可以以道路为骨架划分耕作区,每一耕作区基本上应为矩形或接近矩形;在丘陵山区,地形变化较大,应根据现有地形划分耕作区,例如两条沟之间夹着一个坡面,就天然形成一个耕作区。 梯田要求基本上沿着等高线布设为带壮的长条形。为便于机耕,地块的长度(即梯田的纵向长度)原则上越长越好,至少在100M以上,一般以150200M为宜。此外,在基本上沿等高线的原则下,采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布设田块。为灌溉目的,梯田的纵向还应保留1/3001/500的比降。 从机械耕作角度,田面宽度应满足农业机械田间转弯作业的要求,且田面宽度必须大于农机具的回转直径并留有一定的余地,以利于提高农机具作业效率。3.3.1.6 防护林规划 A)农田防护林的技术要求分述如下:主林带的走向要与主害风向相垂直,保护距离远,效果好;林带间距取决于林带的有效防风范围,林网有效防护距离在迎风面为树高的5倍,在背风面为树高的2025倍。 B)其他防护林也必须以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的要求为依据,按照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应标准,确定林带的宽度、造林的密度。这些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并且能起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具体可参见表1、表2、表3。表1 农田防护林带间距地 区主林带间距,M副林带间距,M林网面积,亩风沙干旱较轻地区2503001000375400干旱风和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较大地区250300500190225风沙危害严重地区200250500150190风沙前缘地带或以生物排水为目的的地区120200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2003002004006080表2 水土保持林类 型林 带 宽 度造 林 密 度护坡防护林全部造林,上栽灌木,下栽乔木上部灌林株行距离1M1M,中部乔木株行距1.5M1.5M,坡下乔木株行距2M2M,2M3M固沟防冲林沟头乔木5M10M;沟边灌木23行;沟底视水流情况,可全面造林或栅状造成林,中间留出水路,迎水面灌木,紧接乔木,靠集流线灌木,两旁乔木行距12M,灌木株距0.30.5M,乔木株距1.52M分水岭防护林1020M乔灌木混交,中间乔木,两边灌木,乔木株行距1.5M1.5M,灌木1.0M1.0M表3 防风固沙林地 区林 带 宽 度造 林 密 度风沙前沿地区800900M或200300M乔灌木行间混交、行距1.5M绿洲边缘地区3050M乔木株距1M,灌木株距0.5M固定、半固定沙区的耕地上1020M靠沙源一侧增大灌木比重 C)种植草本植物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水土保持种草,除具有保持水土作用外,还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供“三料”(饲料、肥料和燃料),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畜牧业,为建设牧业基地奠定基础。选为水土保持草的草类要求地面部分能生长成丛密的草皮,而且生长迅速,能在短期内覆盖地面;地下部分要求根系发达,根须强大;要求繁殖能力强,产种多,种子落地能自行生长,根及枝叶易于发育,具有多年生习性。3.3.1.7 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规划 A)治坡工程规划 1)对坡耕地土层厚度,当地劳力充裕的地区,尽可能一次修成水平梯田;在坡耕地土层较薄,或当地劳力较少的地区,可以先修坡式梯田,经逐年向下方翻耕,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变成水平梯田;在地多人少、劳力缺乏,同时年降雨量较少、耕地坡度在1520地方,可以采用复式梯田,平台部分种庄稼,斜坡部分种牧草。 2)鱼鳞坑与水簸箕工程主要配置在坡地上部,大于25的坡地上。 3)截流沟主要是截拦径流,规划时,按等高线布置,沟距应保持最大暴雨径流不冲为标准;配置数量要根据集水面积、植被覆盖、坡度及水量大小确定。蓄水池的作用主要是拦截山洪、减缓流速和截水灌田,一般配置在高于农田的局部洼地,并利用自流灌田的位置,根据来水量设计水池大小与规模。水窖是解决黄土高原缺水地区蓄水措施,要设置在有来水条件,土层坚实,利于灌田的位置。 B)沟头防护工程必须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中,与谷坊、淤池坝等沟壑治理措施互相配合,以收到共同控制沟壑发展的效果。 1)修建沟头防护工程的重点位置是:当沟头上有坡面天然集流槽,暴雨中坡面径流由此集中泄入沟头、引入沟头剧烈前进的地方。其主要任务为: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沟头进入沟道或使之有控制地进入沟道,从而制止沟头前进,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切割破坏。 2)谷坊工程主要修建在沟底比降较大(5%10%或更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同时,也稳定沟坡、制止沟岸扩张。谷坊工程的防御标准为102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根据各地降雨情况,分别采用当地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暴雨。 3)淤地坝规划应以完整的小流域为单元,从支沟到主沟,从上游到下游,根据不同沟段的地形和比降,全面系统的布设大、中、小型淤地坝,同时在适当位置,布设小水库和治沟骨干工程。 C)治滩工程难度较大,应采取综合措施,修筑堤防,开挖河网,配套小型机埠、桥、涵、闸,达到旱涝保收的标准。 D)根据洪潮影响程度不同,海涂可分为洪区、洪潮混合区和潮区。洪区位于上部,以洪水影响为主,潮汐接近消失;洪潮混合区位于中部,洪潮均有影响;潮区位于下部,直至河口,以潮汐影响为主。洪区、洪潮区堤围属于江堤,潮区属于海堤。堤围工程规划就必须按照以上的洪潮特点进行。 E)进行潮排工程规划时,要分析潮排地区自流排的可能性及机电排的必要性和经济性。 F)在生产实践中,脱盐土层厚度一般采用1M,脱盐层允许含盐量依作物苗期的耐盐性而定。在华北、滨海半湿润地区,以氯化物为主的盐土,冲洗盐标准一般采用0.2%0.3%;以硫酸盐为主的盐土,采用0.3%0.4%;在西北干旱地区,氯化物盐土采用0.5%0.7%;硫酸盐为主的盐土,采用0.7%1.0%;盐化碱土壤采用0.3%。引淤压碱按照这种标准,可以利用河流水砂资源,通过渠系输入事先筑好畦埂的地块,用降低水流速度的办法使泥沙沉降,淤填土地,将养分丰富而盐分含量很低的泥沙输入田间淤淀,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G)根据不同治理类型土地的地形、土壤及植被,确定草被的密度,同时要合理制定割草期、放牧期及封山育草等。成片的保护草被,要根据草场情况,进行草田轮作。一般可分为农地草田轮作、牧地草田轮作和半农半牧草田轮作。在高原地区可规划以农为主草田轮作,在风沙地区可规划半牧草田轮作,丘陵地区可采用半农半牧草田轮作形式。3.3.2.3 园地耕作小区规划 本条规定了园地小区规划的内容。园地小区是道路、灌溉渠沟、防护林等所围刈的地段,是耕作管理的基本单位。小区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园地的规模。在平原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小区面积可大些,约在50200亩,丘陵山区应考虑水土保持、排灌系统和自然割裂情况来划分小区,一般约3050亩,在切割程度大的地区也可在30亩以下。 小区的方向应与适宜果树栽植行间一致,应考虑树木的营养面积,提高对害风的抵抗能力,防止土壤冲刷和利于进行果树间作业和灌溉。3.3.3.2 林地种类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条规定,森林可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类。特种用途林包括防护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要求,林地种类的确定要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当地自然条件的要求。3.3.3.3 树种的选择和配置 树种的选择应根据土地开发整理中造林的目的和要求,并结合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配置。例如:各种树木对立地条件(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要求不同,应当考虑气候带、海拔高程、坡向、坡位、土壤差异之分,把大小环境条件与树种的生态习性紧密结合起来进行配置。对于用材林,一般多选用速生、丰产、优质树种;薪炭林应选择森林生物质量高、樵采周期短和易于繁殖的树种;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要选择对污染抗性强且能吸收污染气体(S02、NO、HF等)的树种,如臭椿、榆树、槐树等。3.3.4.2 放牧地规划 季节牧地应满足以下要求:冬季牧地:要求地势低洼、避风向阳、避雪、植被覆盖度大、植株较高,不易被雪掩埋;春季牧地:除具有冬季牧地条件外,还要求早春牧草萌发较早,土地干燥;夏季牧地:要求地势较高,开阔平坦,通风良好,气候凉爽,蚊蝇较少,牧草种类多,品质优良,能抓膘;秋季牧地:与夏季牧地要求相似,但着重要求植被丰富多汁、秋季枯黄期较晚,以使牲畜能抓好膘越冬。 畜牧放牧地段的配置应考虑以下要求:根据不同畜群对牧草地的要求,划拨其相应的放牧地段,不同的牧畜对草地有不同的要求。放牧地的地形条件对畜群有较大影响。例如,牛在较平坦的坡地或坡顶,采食率达80%,而在陡坡上采食会下降到只有20%左右,所以牛适宜在平坦草地上放牧;而羊对地形陡峭的地区适应力较强,尤其是山羊在陡坡上仍能采食,但羊却不适宜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因为易感染疾病。 轮牧小区的数目和面积与轮牧周期、小区放牧天数、放牧频率、草地生产能力、放牧季节、畜群种类、割草和休闲的小区数等因素有关。牧草再生速度因土壤、气温、雨量、植被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轮牧周期约在3040天左右。 小区的配置应考虑草层、光照、风向、水源、畜圈、当地地形等条件。具体如下:轮牧小区内草层要求尽量一致,避免牲畜在采食中挑选喜食的牧草,而影响草地的质量;小区的配置要考虑光照、风向对放牧的影响;小区的配置应与水源、畜圈保持最近的距离,并有良好的牧道相通;小区界线尽可能利用自然界线或地物。3.3.4.3 割草地规划 本条规定了割草地规划的内容。割草地是牧草地利用的又一主要方式,对保证畜牧业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割草地选择的条件:1草地植株生长旺盛,茎杆高大且草质好;2植被的再生能力强。轮牧区是轮割制度的基本单位,可按割草地的总面积、轮割制度、地形条件、割草的机械化程度、草地改良和保护的要求、劳动组织等条件划分为几个轮割区,轮割区之间的面积应基本相等,以保证每年获得均衡的产草量。3.3.5.3 水产用地规划 本条规定了水产用地规划的内容。水产养殖种类繁多,可以养鱼,饲养小水产品(龟、鳖、鳝、虾、蟹等),栽培水生植物以及进行海水养殖(贝类、海藻、鱼虾等)。水产养殖种类的选择要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水源的水质、水量、水池的保水情况、防洪防旱的安全性、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 水产养殖的布局应方便生产操作,缩短运距,节省劳力,充分利用地形,合理调配土方等。具体应考虑以下条件:1场房最好布置在养鱼场的中心位置,有公路相通;2亲鱼池、产卵池及孵化设备紧靠场房,以便于管理;3鱼苗池靠近孵化设备,鱼种池围绕鱼苗池,外围与成鱼池相邻,可缩短鱼种搬运距离,减少鱼种的损伤;4鱼池的送水要分池送水,不要串流,以免鱼病传染;5水源的位置应在全场的最高处,以便于自流灌溉,同时亦方便生活用水及浇水等;6根据养鱼场的自然、经济条件,开展养鱼场用地的综合利用,实行“以养为主,养捕结合,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方针。3.3.6.1 村镇数量和规模的确定 本条详细规定了村镇数量和规模确定的方法。村镇的地位和职能是由村镇的性质决定的,村镇的性质制约着村镇的经济类型、用地性质、人口结构、村镇风貌、村镇建设等各个方面。村镇规模指的是村镇人口规模和村镇用地规模,但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化,所以村镇规模通常是以村镇人口规模来表示的。村镇人口规模是在一定时期内村镇人口的总数。村镇规划人口规模是村镇规划和进行各项建设的最重要依据之一。 预测村镇规划人口规模,首先应根据乡(镇)域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的因素,预测出乡(镇)域规划人口规模;然后再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各行业发展的需要,分析人口移动的方向,明确哪些村镇人口要增加,增加多少,哪些村镇人口要减少,减少多少,具体预测各个村庄或集镇的规划人口规模。3.3.6.2 村镇用地评价 本条规定了村镇用地评价的方法和内容。村镇用地根据是否适宜于建设,通常划分为三类用地: a)一类用地,即适用修建用地。属于这类用地的有: 1.非农田或者在该地段是产量较低的农业用地。 2.土壤的允许承载能力满足一般建筑物的要求,这样就可以节省修建基础的费用。建筑物对土壤允许承载力的要求如下: 一层建筑:0.61.0kg/cm2 二、三层建筑:1.01.2kg/cm2 四、五层建筑:1.2kg/cm2 当土壤承载力0.03100.82-0.250?/FONT山东省鲁北地区?/FONT0.03401.00-0.250?/FONT沂泗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