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 主旨情感类 诗歌鉴赏.doc_第1页
复习课 主旨情感类 诗歌鉴赏.doc_第2页
复习课 主旨情感类 诗歌鉴赏.doc_第3页
复习课 主旨情感类 诗歌鉴赏.doc_第4页
复习课 主旨情感类 诗歌鉴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 年 级:九年级 课 时 数:3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语 文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T 古诗词鉴赏之主旨情感类C 如何提炼情感T主旨情感类授课日期及时段年月日 :教学内容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鉴赏1、 诗歌知多少!中国是诗的国度,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新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纵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诗歌赏析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三个特点: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古代诗词为主(唐诗宋词),现代诗歌为辅;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1、理解诗意。 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沉含义的领悟。 2、品味语言。 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作用,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 3、分析技巧。 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赏析重点语句(如一语双关、或含义深刻、或蕴含哲理等)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 4、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揭示的社会问题。 5、结合作者遭遇、社会背景及写作目的,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体味作品的意蕴。 常考知识点 常考题型1、 主旨情感类2、 表现手法类3、 想象描述类4、 品味炼字类5、 名句赏析类常考题型2、 你能读懂我吗?1 看题目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思远人 宋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练习1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解析:暮雨点出了时间和环境,送李胄点明了时间,那么情感也就一目了然了,表达了在离别时刻对 友人的恋恋不舍之情。练习2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解析: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被贬之后的无可奈何溢于言表,报国无门的感慨。2 看作者 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著名诗人,有的有清晰的流派划分,如苏轼、李白、辛弃疾等为豪放派,而李清照、柳永、秦观等为婉约派,那么这些诗人的作品的风格就显而易见了。除此之外,不同的人生经历也影响到诗人的情感,如李清照,前半生与丈夫赵明诚琴瑟和谐,故作品多洋溢着幸福快乐,而在其丈夫死后,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其后期的作品多感伤沉郁的情怀。再有,如陆游,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其一生写了九千多首诗,因是生活在战争频繁的南宋,故渴中处处流露出对收复失地的渴望。3 看注释 诗歌下面的注释我们也不能小看。一般来说,命题者所提供的注释,对理解该诗是很有帮助的,它不是无缘无故地放在那儿的。它一方面解释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另一方面也向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 张 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设问: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解读】 此为干谒诗。 诗人以新妇自比, 以夫婿、舅姑比张籍、主考官,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A 答: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B 答: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4 看诗中的典故或文言常识 1、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2、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 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6、彭祖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7、谢家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是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 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又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5.看诗中的意象 5.1. 大雁 1. 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 出无尽的忧思。如:闻 雁 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 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5.2. 月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最典型的当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仅如此,月亮还是游子与故乡联系的媒介。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的俘虏营中写下的,表达了身被囚系的诗人对妻子家人的思念。诗人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想象今夜鄜州月圆,妻子独自一人在望月思念自己,妻子身旁虽有儿女陪伴,但儿女还太小不懂他们母亲的思念,并不能为母亲分忧。这样写来,写出了诗人神驰千里,黯然动容之满怀愁绪,使诗情更进了一层。5.3.下面再简单地谈一下其他的一些常见意象。 就动物而言 1.杜鹃(子规):悲鸟,一种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的意象。 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2.猿啼。 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燕子 表达喜悦之情。 如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 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刻晓 穿朱户。” 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就植物而言 1. 菊 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隐逸风范。 2. 桐梧 哀愁的意象。 如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雨打梧桐更是一个经典的孤寂哀愁的意境。 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3、 没那么简单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知道了解析主旨情感类题目的线索,但是,是不是一首诗歌只运用以上知识点其中的一种呢?解析:当然不是,很多诗歌的情感表达是综合运用了以上知识点当中的几种,所以要想全面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我们必须学会综合把握以上的知识点并对诗歌进行全面的解读。一、专题知识梳理1. 看题目,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怀古、送别诗)2. 看作者,要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3.看注释,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问题,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 诉考生诗歌写作时间。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摩出一定的内容来。4. 看诗中的典故或文言常识 5.看诗中的意象思考线索 二、综合运用 例1: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例2: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 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技巧点拨】 诗歌是最适合抒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理解一首诗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据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考点的热度指数最高了。那么,我们怎样把握诗歌的情感呢?一是知人论“诗”,在平时阅读中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是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是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朋友之间的深情。 三、牛刀小试检测题1: 思远人 宋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检测题2: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心境?四 如何完美地回答情感类题目 不是单单回答出情感就可以了一、能力培养满分攻略: 全诗写了景物,这些景物(特点),营造了气氛,表达了情感。 1、 古诗鉴赏表述方法常见的套话: 1、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反映离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 2、情感表达: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的作用。二、写作技巧这里,我们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做以简单归纳,希望在做分析诗歌写作技巧这一类题的时候加以灵活运用。1.诗歌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落日圆“。(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10)运用修辞: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二、实战演练题一 钱塘湖春行 题二 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三、能力点评学法总结1、 知识收获 通过本次对于主旨情感类的题有了一定的把握,再做此类题的时候有了很多可以思考的方向,而在情感的反推下,我们能更准确的对诗歌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做题也就变得容易了。二、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