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教案设计.doc_第1页
往事依依教案设计.doc_第2页
往事依依教案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往事依依教案设计介休三中 韩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2 )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学会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英国湖畔派诗人华滋华斯说过:从一个人的童年可以看到他的成年。而时光飞逝,岁月如歌,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它是一首醉人的诗,还是一段飞扬的心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漪老师的童年生活吧!一起来欣赏她的一篇她的优美散文往事依依2、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现年75岁。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理事长。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教学谈艺录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请简要概括出作者回忆的几件依依往事:(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可讨论) 2、这篇文章表达了于漪老师怎样的感情?3、于漪老师之所以成为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与她的童年生活有关吗?三、品味欣赏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哪一段呢?哪一段最精彩呢?(欣赏第二段 )1、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哪些词句写到呢?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梁山泊的自然风光呢?这段中哪些词语用的好,好在哪里?3、你还能说出哪些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呢?(欣赏第四段)1、于漪老师为什么要引用这么多千家诗的诗句?表达了老师怎样的感情?2、你还能说出哪些有关四季的诗词?(欣赏第五段)1、比较一下两位对于漪老师有着深刻影响的老师有什么异同?2、欣赏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教师简介 创作背景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形势险峻。作者晚年任镇江知府时,登北固山,感慨历史的兴衰,因写此词。诗人登北固亭极目远眺,只见滚滚长江,却难见中原故国,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端。他从京口曾是三国东吴都城,想到当年孙权仅十九岁便统帅万军坐镇东南,多次战胜强敌的英雄业绩,对比眼前只图苟安的南宋小朝廷的昏庸无能,感慨系之,便写下了这首南乡子。黄自选用这首著名的辛词,显然也有寄托爱国情怀的意思。 全班模仿跟读,抽查效果。 3、田汉的南归 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这首诗抒发的感情:孤独、惆怅、感伤的感情。4、老师有感情的朗读使于漪老师受到怎样的启发?四、领会主旨1、老师讲了什么话让于漪老师铭刻在心?2、设想一下:于漪老师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现场,她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五延伸拓展 1、创设情境:通过刚才的品味、朗读,我们可以发现:阅读课文,犹如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文学天地,处处是名言佳句,令人目不暇接。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是否是一日之功呢?作者从小酷爱读书,几十年如一日。青少年时代的所受的文学熏陶促使她不断奋进,终于成为了当今著名的语文教育家。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的经历?你能否能举一例来谈一谈文学和你的成长有什么样关系?(提示:结合自己想一想,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或电影。) 六、结束语 我希望大家做人就要做像于老师这样的人,从小热爱自然,热爱读书,热爱文学,把握现在,创造明天,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但愿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能一如既往地与我一起走进语文,体味语文的独特魅力。希望20年后的你们回忆起今天的依依往事时,依然会热爱语文。 补充积累 :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