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教职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 “新课程物理教师培训资源.doc_第1页
四川省普教职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 “新课程物理教师培训资源.doc_第2页
四川省普教职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 “新课程物理教师培训资源.doc_第3页
四川省普教职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 “新课程物理教师培训资源.doc_第4页
四川省普教职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 “新课程物理教师培训资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四川省普教职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新课程物理教师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四川省物理学会重点课题“物理新课程教师分层培训研究”之“新课标 新学堂”系列丛书新题库 新视野主 编 杨祖念 副主编 崔华 周伟目 录上篇 新课程下的“物理新题”一、物理题的价值取向和功能二、物理题的分类三、物理题难度的判别四、物理题的编制方法五、物理试题的考查点下篇 “ 物理新题”集第一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二章 简单热现象【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三章 机械运动和力第一节 运动和力【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二节 声现象【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三节 压力和压强【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四节 浮力【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五节 简单机械 功【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四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反射【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二节 光的折射【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五章 电与磁第一节 电路【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 第二节 欧姆定律【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 第三节 电功、电功率【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四节 电磁现象【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六章 能量第一节 机械能 内能【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二节 粒子和宇宙 【知识与技能】 【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三节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知识与技能】 【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拓展与提高】【题库钥匙】第七章 中考集萃【中考集萃】【中考集萃点评】【题库钥匙】第一部分新课程下的“物理新题”何谓“物理新题”?物理新题不等同于物理新题型。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行,名目繁多的“物理新题型”随处可见,实际上,“物理新题”和“物理新题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对其内涵而言,后者是对呈现的形式而言。如果用“形式”取代“内涵”,不仅不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正确理解课程改革的实质,还会淡化物理练习题或试题的价值取向和考查功能。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物理新课程将过去单一强调的“双基”教育目标进行了拓展和完善,将评价机制进行了重新构架倡导形成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个“多元化”包含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取向的多元化。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下,物理题应该同时具有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训练和考查功能。所以说,“物理新题”就新在对其价值取向、训练和考查功能多元化的体现上,而绝非形式上带一顶“物理新题型”的帽子就了事。由于“新”字本身具有参照性,因此“物理新题”实际上是一个过渡名词,为了在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里讨论“物理新题”的诸多问题,我们不妨在后面的论述中将它称为“物理题”。一、物理题的价值取向和功能物理题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功能,在过去几十年的传统教育和评价中,物理题的价值取向和功能都是单一的。传统题目就相当于在一维空间中的某一个点,它的价值取向是一维的,其功能就是对某一知识作“知道、理解、掌握、会”之一的要求。 事实上,一道好的物理题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多维的,相应的功能也是多维的。但为了不同的训练和考查需要,它们往往呈现各自的侧重点(各自的价值取向和功能)。物理新课程下,物理题的价值取向是立体的,它由“三维”目标确定。相应的功能也是立体的,在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简称STS)的新课程中,具有了“双基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S”四方面的功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同时包含上述四个方面的功能,有的题可能只包含一个、两个或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简称“双基”)这是学生探究与创造的物质基础。2、“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方法,这是学生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等6种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处于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探究为载体,同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也逐渐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施关键要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也即紧紧抓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掌握方法这一点。探索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造”的过程,这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质内容,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因此,对于“探究”和“创造”的考查就应该成为卷面考试的中心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学生在探究与创造过程中的思想意识表现及倾向,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4、“物理与STS”是体现物理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的最好途径,是物理学的社会价值的回归,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二、物理题的分类就物理题的呈现形式而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传统课程还是新课程,其形式大同小异。不外乎有:填空题、连线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是非)题、作图(表)题、简答题、问答题、计算题、设计创意题、论述题、证明题、实验(操作)题,等等,其中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操作题是最常见的题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功能将它们进行归类:1、根据学生作答的方式不同,可将物理题归为选答题和供答题。 选答题常常以判断(是非)题、连线题、选择(单、多项)题等形式呈现。 供答题常常以填空题、简答题、作图(表)题、计算题、问答题、设计创意题、论述题、证明题、实验(操作)题等形式呈现。2、根据评分方法的不同,可将物理题归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客观题常常以填空题、连线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是非)题、作图(表)题等形式呈现。 主观题常常以简答题、问答题、应用题、计算题、设计创意题、论述题、证明题、实验(操作)题等形式呈现。3、以检测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归类,可将物理题归为:回忆题、再认题、创意题、发散题、科学探究题(探究方法题、阅读探究题、探究设计题)、创造能力题(应用联想题、想象能力题、问题解决题、设计与制作题)等。这些类别的题常常可以学生作答的不同方式呈现。4、以物理新旧课程的内涵来分,可将物理题分为传统题和新题。 传统题就是我们过去所用的那些题,其题干主要注重对知识的呈现,其训练和考查功能较为单一。 新题就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以体现新的、多维的训练和考查功能为目的的物理题。常见的新题可归为:物理开放题题设条件开放题:题设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待求结论开放题:结论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解题策略开放题:解答方式不唯一、方法多样化综合开放题:集信息处理、物理计算、方案设计于一体 物理实验题:实验目的题、实验设计题、操作题、课外实验及小实验题、故障判断题、实验综合题、实验方法题、实验错误分析题、完成实验报告、思维归纳题物理应用题(STS题)联系生活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形式出现联系生产题:多以计算题等形式出现联系科技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出现物理综合题学科内的综合题:侧重考查对知识点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题:侧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和解决综合问题的实际能力题型间的综合题:考查学生对计算、论证、简答、作图、应用、实验、推理等的综合处理能力物理科学方法题: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常见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等。研究一个物理问题或物理规律时,往往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所以,关于方法的题就无法细致地分类物理情景题自然类情景题社会类情景题科技类情景题生产、生活类情景题物理错解分析题从解题环节可分为:审题错误、分析错误、解答错误、检验错误从运用知识可分为;现象分析错误、概念理解错误、规律运用错误物理探究题提问题:要求根据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提出问题猜想题:要求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设计题:根据要求制定探究计划或设计实验、选择探究方法和器材分析论证题: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比较、分析与论证评估题:要求对实验数据、结果、方案等进行评估,找出差异、发现问题、改进探究方案体验感受题:要求对已经历的事件表达其感受、态度、价值判断或价值观念,可分为现象评价题、阅读感受题、写作体会题上述类别的题常常可以按学生作答的不同方式加以呈现。5、按照物理题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包括训练和考查功能,以下同),可简单地将物理题进行组合归类,这有助于我们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多个平面形式归纳并构架成一个立体的形式,以突出新课程的理念。它们均可以按照学生作答的方式给予呈现,避免了形式上的花哨而淡化了物理新题本身的实质和内涵。组合一: 知识与技能类题:常以填空题、连线题、选择题、判断(是非)题、作图(表)题、简答题、问答题、计算题等形式呈现。 探究性学习类题(创造能力题、实验操作题):常以连线题、选择题、判断(是非)题、作图(表)题、简答题、问答题、设计创意题、实验(操作)题等形式呈现。 感受与体会题类:常以选择题、问答题等形式呈现。 STS与物理类题:常以填空题、连线题、选择题、判断(是非)题、问答题、计算题、设计创意题、实验(操作)题等形式呈现。组合二: 知识与技能类题 :常以填空题、连线题、选择题、判断(是非)题、作图(表)题、简答题、问答题、计算题等形式呈现。 实验与探究类题:常以连线题、选择题、判断(是非)题、作图(表)题、简答题、问答题、设计创意题、实验(操作)题等形式呈现。 STS与物理类题:常以填空题、连线题、选择题、判断(是非)题、问答题、计算题、设计创意题、实验(操作)题等形式呈现。 拓展与提高类题:常以填空题、连线题、选择题、判断(是非)题、作图(表)题、简答题、问答题、计算题等形式呈现。用其他方式训练和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情况。三、物理题难度的判别难度:指物理题相对于特定的学生群体的难易程度,是学生对训练或考试是否适应的指标。物理题难度的控制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训练和考查目标、生源情况、教学效果等。就考试来说,本身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如题量的多少,试题的指示词、材料、情景的提示程度,解答的思维性质和思维量的大小,解题的繁简程度,写书量的大小,正确答案的清晰程度或错误答案的迷惑程度,试题排列方式和秩序,评分标准的宽严程度等等。只有全面考虑、熟练运用,才可能有效地控制练习题和试题的难度。由于上述因素的复杂性,判别物理题的“难”或“易”还无法寻找到一种科学的、准确的和完全成熟的方法,或许每个物理教师都会对物理题的难易程度有自己的分析和认识。这里介绍一种常见的,带有一定量化指标的判别方法。虽然不具有太强的科学性,但却简单、易操作。我们的目的是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挖掘更科学、更适用的判别方法。物理题难度分析l 说明用一个三位数来表示物理题的难度。第一位:代表状态,1代表一种状态,2代表两种状态,;第二位:代表对象,1代表一个对象,2代表两个对象,;第三位:代表解题步骤, 1代表一个解题步骤,2代表两个解题步骤,。每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越大说明物理题的难度越大,反知,难度越小。如下表所示。111 121 211 221 112 122 212 222113 123 213 223容易 难容易 难容易 难容易 难在一般情况下,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小于5,是容易题;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等于5,是中等题;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大于5,是难题。上面这种划分物理题难度的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简单方便,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缺点是:不是很科学准确。比如,无法将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干扰因素、情景是否新颖等等表示出来,而这些因素都能影响物理题的难度。l 举例1、灯泡L1 上标有“6V, 1.5W”,灯泡L2上标有“6V ,3W”,将它们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当它们并联接入时,灯泡(121容易) 较亮,当它们串联接入时,灯 泡(122中等) 较亮。 AF2、如右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4N,水平拉力F为2.5N,则在2s内拉力做的功是(122 中等) J,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122中等) (不计滑轮重力)。3、下表是某双桶洗衣机的铭牌牌双桶洗衣机:额定洗涤容量6kg 型号 XPB6015SA额定脱水容量 6kg 额定电压 220V 50Hz额定洗涤输入功率460W额定脱水输入功率200W 生产许可证编号XK160060053 洗涤电动机和脱水电动机同时工作时,通过洗衣机电源线的电流是多大?(122中等) 某次洗衣服时,洗涤时间是15min,脱水时间是3min。本次洗衣消耗了多少电能(221中等)4、1978年夏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科技工作者曾乘坐体积为5000m3的气球升入高空。气球内充满氦气,已知气球自身重为2.4104N,空气密度为1.29kg/m3。问: 气球受到多大的浮力?(111容易) 若平均每个人重700N,它可运载多少人(213难)5、某家用电器具有加热、保温的功能。如图所示为其原理图。用电器发热电阻R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率功率为600W。加热时,按下温控开关K与a、b接触,此时红色指示灯亮;当温度达到一定时,温控开关K自动跳接到c,使电器处于保温状态,此时黄色指示灯亮。红色灯为“6V 1W”,黄色灯为“12V 3W”。工作时两灯均能正常发光。(虚线框内为加热、保温装置。保留一位小数。)求: R1、R2的阻值。(求R1:123难;求R2:134难) 在保温状态时,加热保温装置的发热功率。(133难) 用电器在保温时每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加热时每分钟消耗电能的百分之几?(254难)四、物理题的编制方法1、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对学生的训练和考查可以从知识与技能(双基)、过程与方法(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等)三个方面去具体操作,具体的物理题可以看作是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即该题目应该同时具有训练和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功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物理题都要同时包含上述三个方面的功能,有的题可能只包含一个、两个方面。2、问题的简化要想使一个物理题同时具备训练和考查三个方面的功能是困难的。首先是编制题目不易,另外也容易使题目本身失去特点。因此,我们不妨可以将三维空间进行分解,使之成为三个相对独立的一维空间,即将某个具体的题目侧重于上述三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方面。如,A题侧重训练和考查双基,C题侧重训练和考查创新意识等等。相反,任何题目不可能纯粹只有一个方面的训练和考查功能,只不过该题可侧重训练和考查学生某一方面的达成情况。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特意编造一些纯粹只包含一个方面的训练和考查功能的题目。另外,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同时可以训练和考查学生几个方面的综合题目。3、每一维度的训练和考查要求每一维度的具体要求,要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附录中的行为动词确定。例如,课程标准中的三种目标和STS的要求大致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有三种要求:了解,认识,理解。技能目标有一种要求:独立操作。我们将知识技能点从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抽出,有的进行合并和分解,一共可分为89个点,其中:“了解”的46个,“认识”的9个,“理解”的26个,“独立操作”的8个。(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三个层次的要求:经历,反应,领悟。“经历”指的范畴相当宽泛,可以是经历与物理学相关的探究、实验、调查、观摩、制作,也可以是与物理学有关的学习、讨论、练习、考试,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建立起感性认识,了解或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反应;第二层次,领悟。反应:是指学生在经历的基础上,对于某问题或事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领悟:是在多次的“反应”的基础上,潜移默化,逐渐形成较稳定的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以及思维定式。(4)STS课程标准中虽然没有关于“STS”的具体要求和层次划分,但STS却渗透于“三维目标”,无时不在训练和考查之中。对初中学生来说,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考试,物理题的价值取向和内涵可以尽量丰富,但其呈现形式还是以简单、明了为好;其次,一道物理题可能同时具有二到三种价值取向和考查功能,我们往往很难将它们作呆板的归类,因此,就其侧重点作粗线条的分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按学生的作答方式来划分题型,仍然是最常见、最清晰和最简单的一种划分方式。尽管它是传统的,但它绝对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部分。如果一道物理题,既体现了其价值取向、训练和考查功能,同时又用简单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作答方式来呈现,它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适合于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物理新题”。“选择”、“填空” “简答”、“作图”、“计算”是最适合于初中学生的作答方式,当它们的题干被赋予了新课程的价值、训练和考查功能时,呈现出来的就是全新的物理题。例如:1、小宇同学搜集了一些日常中增减摩擦的现象,其中增大摩擦的例子是: A机件之间加入润滑油 B将刀磨光有利于使用 C气垫船原理 D汽车轮胎上有花纹该题是选择题。它要训练和考查的是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认知和思考,希望学生明确:生活中有时需要减小摩擦,有时需要增大摩擦,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也是如何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的体现2、笛子发出的声是由()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消失了。该题是填空题。它要训练和考查的是学生能否将乐器或其他器件上发声的部位找出来,并知道该器件发出的声音是靠该部位的振动来产生的。从而感知什么是事件发生的同时性和事件发生是有因果关系的道理。3、镜面反射有什么危害?能否利用这一点为我们服务?请举一例说明。该题是简答题,并不要求学生做论述。它要训练和考查的是学生是否能对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是否能与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联系。4、在家打扫卫生时,小宇用300N的水平推力将一只箱子向右推开。请你也试推一下,并画出这个推力的图示。该题是作图题。它要训练和考查的是学生能否根据一幅劳动的场景图,将人的推力标示在场景图上(作图的基本方法),并感受人和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5、小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图5)。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min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小宇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日照时间/min036912151821242730白纸瓶水温/2324252526272728292930黑纸瓶水温/2325262728293031323334小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该题的作答方式是填空。但它要训练和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估的能力,以及在分析、处理数据过程中的方法。因为,如果方法不正确,是得不到结论的。6、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ms?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该题为计算题。它要训练和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的一种实际表达方式的认识和理解。并会用速度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掌握各物理量的单位换算方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使我们不去对物理题进行“穿靴带帽”式的归类,并冠以“新题型”之名,其题中的价值取向、训练和考查功能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近几年的高考理科综合题就有很好的示范,整个试卷没有烦琐的分类题,而是拉通排序。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让学生学会面对不同的问题,自己选择恰当的方法去处理,而不用别人告诉他这个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该怎样去解决,等等,由此训练或考查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这也是物理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五、物理试题的考查点1、注重对物理研究方法的考查例1在用实验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时,提供了以下导体:如果选择编号1、3、4、6的导体进行实验,可以研究导体的电阻跟下列哪些因素的关系?() 材料编号长度(米)横截面积(毫米)材料编号长度(米)横截面积(毫米)镍铬合金1102锰铜51022104610430502705024050480504长度 材料图1横截面积无法判断 例2为了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用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其中AB是锰铜线,CD是镍铬合金线,它们应该()。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也相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积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相同初中物理涉及控制变量法的还有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研究比热的实验,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焦耳定律),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关系,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及许多概念的引入如力臂等2、 注重实验组合和知识整合能力的考查组合本身就蕴含着创新,由于其答案具有不确定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形成将学生已经熟悉的实验器具、知识运用进行组合,近几年来个别省市已有所尝试。 例3下列给出的器材可以测一正方形小木块的密度试列出四种以上的方法(用编号代表器材组合)。器材:(1)天平、(2)量筒、(3)适当小铁块、(4)弹簧秤、(5)刻度尺、(6)烧杯、(7)足够长的细线、(8)大头针、(9)水。 例4试说说体温计及使用过程用到哪些物理知识? 例5(2000年深圳)在水平面上,有一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实心物块,你能算出哪些与物块有关的物理量。3、 关注学生所学知识是否形成知识结构的检测图2学会学习是学生高素质的重要表现,这其中之一就是会自我梳理知识、整理知识结构、对自己的学习合理化或最优化管理。然而,中考在这方面至今仍是空白。 例6图2是初三物理(北师大版)第十三章的知识结构图,请你把其补充完整 图3例7学习了初三物理(人教社版)第八章电与磁的知识,请你对这部分知识的结构作一总结。(建议:列出知识结构图)4、 注意物理模型迁移能力的考查物理学常常把研究的对象或实际的过程抽象成“物理模型”。因此物理模型的识别、构建、迁移有必要成为中考考点,以利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 例8如图3所示为活塞式抽水机工作过程的一幅示意图试找出其中涉及到的三种物理知识_。(大气压强,杠杆,连通器)例9铡刀铡草时,铡刀可看做是一个能够绕轴转动的杠杆,杠杆就是铡刀的物理模型盘山公路可看成一个斜面模型汛期,江河中的水有时会透过大坝下底层而从坝外地面冒出来,形成“管涌”,初中物理讲过的装置_可以作为“管涌”的物理模型。 例10求物体的平均速度是把物体的运动看成_(填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5、 注重对思维模式的迁移能力的考查 思维素质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这应是中考重要的内容,目前在中考中它大多体现在计算题之中。笔者以为还有更多可考内容如间接测量、替代、联想等。 例11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由于不能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我们采用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为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这种间接测量的方法,初中物理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 例1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分子很小不易观察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此推论悬浮的花粉微粒是受到周围水分子不均匀碰撞,花粉颗粒虽然不是分子,但是它的无规则运动是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从而可推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试举一例初中物理学中这种间接推断的事例。6、 进行跨学科的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所谓高素质者是指能对相当宽域内的事物,特别是当该事物具有未知的全新的特点时,表现出迅速接近、正确理解、妥善处理;或者能从一个领域,较容易地进入邻近领域,并对邻近领域内的问题表现出较快的、较全面的正确了解。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能力能较好地反映这点。 例13空心小球恰能悬浮在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现向此溶液放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则从放生石灰到最后平衡时,小球的运动状态可能是(球不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先上浮到漂浮,又回到悬浮 先下沉至容器底部,又回到悬浮 始终悬浮 上浮,最后漂浮 例14一小孩吹出一个肥皂泡,它在空中是_(填向上运动、悬浮空中或向下运动)。 例15在图4所示的装置里,碳棒A、B竖立在硫酸铜溶液里, 图4通电以后在碳棒A上出现了一层红色的铜。能否根据这个现象确定 电源的正、负极,在图中标出电流的方向。 7、设计方案或方案建议作为创新能力考查题方案设计取材广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意义很大,在中考中加入设计方案的考试对摆脱应试教育(教师押题)有重要作用。 例16(2001年海南省)海南省的大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局部污染现象仍然存在,为了让海南天空更蓝,空气更好,请你针对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提出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的两项建议。 例17地处炎热地区的某市在靠近小河边的一大块山洼地进行旧房屋拆除。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拆除后的地区进行规划,并从物理知识的角度说明你的设计思路。8、 注重想像力的考查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思维敏捷,想像丰富,好奇心强,富有极大的智慧潜能。现行的教学中留给学生的想像空间、时间非常小。在中考中让学生写写科幻小论文,这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及素质教育的推动,其效果可想而知。 例18科幻论文所写的内容是现实生活当中还没有出现的事情,是通过人的大脑想像出来的如人可以穿上特制的多功能鞋子,在公路上可以滑动,在雪地上可以滑雪,在登山时可具有吸附功能,在泥泞地面可自动扩大面积以减少压强,按照这样的思维去写作,并说明你的设计思路、结构、功能、社会或生活意义等。在实施物理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靠上述考试当然是不够。但只要我们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设想,考试内容取材将极其广泛,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信息,提取信息,如写科幻小论文、归纳物理研究方法等,返过来这也正说明素质教育被考试这一杠杆调动起来了,而不是我们过去认为的,一谈考试就不是素质教育。参考资料:1、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卷面考试的初步构想青岛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王平2、新课程标准青岛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题样青岛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王平3、浅议课程标准理念下笔试考卷的设计广东省南海市教育局教研室范锡光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5、关于新课程标准物理中考试卷命题的探讨(提要)特级教师课标组核心成员 黄恕伯6、关于新课程标准物理中考试卷命题的探讨(中考试卷内容、难度、题型规划表)特级教师课标组核心成员 黄恕伯7、关于新课程标准物理中考试卷命题的探讨(提要)特级教师课标组核心成员 黄恕伯第二部分“物理新题”集最常见和最清晰的物理试卷是由试题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作答方式相结合来组合的。因此,物理新题库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编排的。其中“知识与技能”、“实验与探究”、“STS与物理”分别体现了物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和取向;“拓展与提高”是在注重全体学生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地拓展和拔高,以满足针对差异性评价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而“选择”、“填空”“简答”、“作图”、“计算”是最适合于初中学生的作答方式。尽管在第一部分中对物理题的分类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但我们认为:首先,对初中学生来说,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考试,物理题的价值取向和内涵可以尽量丰富,但其呈现形式还是以简单、明了为好;其次,任何一道物理题都可能同时具有二到三种价值取向和考查功能,我们往往很难将它们作呆板的归类,因此,就其侧重点作粗线条的分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新课程不是将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是尽可能将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因为复杂和花哨的形式可能淡化物理题本身的价值。第一章 物质第一节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知识与技能】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量最接近4.5cm? ( )A.火柴盒的长度B.铅笔的直径 C.课本的长度 D.钢笔的长度2、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9.20cm,19.22cm,19.19cm, 19.21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的测量结果是 ( )A.19.2cmB.19.205cmC.19.21cmD.19.19cm ABC.D图1-1-13、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下图1-1-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4、测量桌子的长度记录值为1.20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所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dm B.测量所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cmC.测量所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mm D.测量所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m5、用精密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是为了 ( )A.消除误差B.避免错误C.减少误差D.减少错误6、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大约是0.000075m,如果用m做单位,大约是 ( )A.0.0075m B.0.75m C.7.5m D.75m7、测量篮球场的长度时,使用的工具最为适当的是( )A.米尺B.三角板C.卷尺D.游标卡尺图1-1-28、三只不同口径的量筒,如图1-1-2所示,它们的最小刻度都是mL,则使用哪个量筒测量时能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 ( )A.量筒AB.量筒BC.量筒CD.三只量筒都一样9、量杯的刻度线是从上至下( )A越来越密 B.越来越疏 C.疏密度是一样的 D.一会儿密,一会儿疏10、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大约为( )A.0.18dmB.0.18cmC.0.18dmD.0.18m11、下面哪个长度最接近18cm ( )A.一般墨水瓶的高度B.圆珠笔芯的直径 C.学生课桌桌面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长度12、五分的硬币它的厚度接近于1 ( )A.cmB.dmC.mD.m 13、有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cm的刻度尺测量出书本的长度为18.22cm,宽度为12.5cm,厚度为2cm。这三个测量值中正确的是:( )A.长度B.宽度和厚度 C.长度和宽度D.宽度14、要测一条弯曲跑道的长度,采用下面哪种方法最合适?( )A.用步去量,记录步数,然后乘以步的长度,求出跑道总长 B.用米尺去一下一下地量,测出跑道长 C.在自行车前轮边缘某点标上记号,然后推车沿着跑道边线行进,根据车轮转动次数和车轮的周长,求出跑道的总长度 D.以上方法都不太精确,最好是用游标卡尺一点一点地量 15、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 )A.用直尺直接去量 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量C.用弹性不大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线的长度 D.不能测量16、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有(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实验中误差不可能绝对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C.采取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17、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A.500mgB.50gC.0.5kgD.0.05t18、下列物体的质量接近1kg的是( )A.1升水的质量B.一支钢笔的质量 C.一张稿纸的质量D.一张桌子的质量 19、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B.把铜棒加热到300C C.宇航员把铜棒带到月球上去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20、质量为5.9104m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个鸡蛋B.一张纸C.一位小学生D.一只兔子 21、1升纯水的质量为( )A.10kgB.1gC.1kgD.0.1kg22、在称量物体质量前,调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正确的做法是( )A.移动放在标尺左端“0”点上的游码 B. 在某个秤盘上放小砝码C.调整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 D.在天平座的某一端下面垫纸片23、一支气球温度升高时,气球内的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温度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B.密度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一定大 C.质量相等的物体,密度不一定相等D.根据m/v可得出结论:物体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5、我们平常说“油比水轻”,实质上是指( )A.油受重力比水受重力小B.油的质量比水小 C.油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小D.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26、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B.冰和水相比较,冰的体积比水大 C.棉花比铁轻,因为棉花体积比铁大 D.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7、密度m/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B.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图1-1-328、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如图1-1-3所示),则剩余的砖的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密度和质量都不变 B密度和质量都减半C密度不变,质量减半 D密度减半,质量不变29、铝的密度是2.7103kg/m3,0.5m3的铝,它的密度是( )A.5.4103kg/m3B.2.7103kg/m3 C.1.35103kg/m3D.以上都不对 30、一杯鸡尾酒可有几种颜色,且不同颜色层界线明显,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的( )A.质量不同B.体积不同C.密度不同D.温度不同31、把质量是450kg的冰完全熔化为水时,体积变化是(冰0.9103kg/m3) ( )A.增大4.5m3B.减小4.5m3 C.减小0.05m3D.增大0.05m3 32、某烧杯的容积是500mL,可装500g水;若用该烧杯装酒精,装不下500g,由此可知酒精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A.大B.小C.相等D.无法判断33、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球,体积之比是43,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A.43B.34C.11D.32 34、一块厚度均匀的薄铝板,质量为54kg,长8m,宽5m,求它们的厚度是(铝的密度是2.7103kg/m3) ( )A.510-3m B.510-4m C.210-4m D.410-4m 35、质量相等的木球(密度0.6103kg/m3)和铝合金球(密度为3.0103kg/m3)的体积之比是( )A.51B.15C.11D.21 36、用铝合金作为制造飞机的材料,主要原因是( )A.铝合金价格便宜 B.铝合金制品的外表美观 C.铝合金的密度小,又具有足够强度 D.铝合金容易加工成形 37、一只能装2kg汽油的瓶子,如果用来装水,则瓶内水的质量( )A.小于2kgB.大于2kg C.等于2kgD.无法判断 38、一瓶子能装1kg的水。用这个瓶子装煤油(煤油0.8103kg/m3)时,至多能装( )A0.8kgB1kgC1.25kgD0.64kg图1-1-439、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甲、乙、丙,分别装着密度由大到小的100g的盐水、水、酒精,杯中液面( )A甲最高 B乙最高 C丙最高 D三杯中一样高40、图1-1-4中是三个液面高度不相同的三种溶液,煤油、水、硫酸,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密度可以判断( )A.a是煤油,b是水, c是硫酸B.a是硫酸,b是水, c是煤油C.a是水, b是硫酸,c是煤油 D.a是水, b是煤油 c是硫酸 41、下面哪组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密度(若需要水可供给,但不得添加其它器材)( )A.天平和秒表B.米尺和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