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doc_第1页
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doc_第2页
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doc_第3页
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doc_第4页
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 自评星级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制制 二二 一一 年六月年六月 填写说明填写说明 1 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标识的公共建筑 由申报单位填写 2 达标判定 项的填写方式 满足要求的项在 中填写 不满足要求的项在 中填写 不参评的项在 中填写 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 标出 3 实际提交材料 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 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 可进行编辑性修改 但不应自行删除技 术内容和要求 1 目目 录录 一 一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11 二 二 自评总述自评总述 12 三 三 自评内容自评内容 23 5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3 5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920 5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244 5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759 5 5 室内环境质量 7173 5 6 运营管理 8890 四 附录四 附录 I 附录一 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 附录二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 附录三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II 附录四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 1 一 一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的评估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 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 划分 为三个等级 等级划分按表 1 确定 表 1 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 公共建筑 一般项 共 43 项 节地与室外 环境 节能与能源 利用 节水与水资 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 利用 室内环境 质量 运营管理 优选项数 等级 共 6 项共 10 项共 6 项共 8 项共 6 项共 7 项共 16 项 3435340 4646456 58575610 1 二 自评总述 经自评估 本项目设计阶段运行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 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运行阶 段 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 2 表 2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运行阶段达标情况 一般项 共 36 项 节地与室外 环境 节能与能源 利用 节水与水资 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 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 量 运营管理 优选项数 共 6 项共 10 项共 6 项共 8 项共 6 项共 7 项共 16 项 达标达标 不达标不达标 不参评不参评 2 二 二 自评内容自评内容 5 1 节地与室外环境节地与室外环境 名名 称称 类类 别别 编号编号标准条文标准条文 达标达标 判定判定 5 1 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 地形地貌 自然水系 湿地 基本农田 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5 1 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 滑坡 地裂缝 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范 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 爆 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陕西省的相关 安全规定 5 1 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 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5 1 4场地内无处理后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控控 制制 项项 5 1 5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噪声影响 水土流失 水污染 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等 5 1 6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的规定 5 1 7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 5m s 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5 1 8合理采用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等方式 5 1 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陕西省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且采用包含乔 灌木的复层绿化 5 1 10场地交通组织合理 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500m 一一 般般 项项 5 1 11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5 1 12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 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相关标准 5 1 13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并纳入规划项目 节节 地地 与与 室室 外外 环环 境境 5 1 14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不小于 4540 5 1 15场地下垫面遮荫与浅色饰面 优优 选选 项项 5 1 16在场地内开辟城市公共通道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绿化休闲等功能 3 控制项控制项 5 1 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 地形地貌 自然水系 湿地 基本农田 森林和其他保护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 地形地貌 自然水系 湿地 基本农田 森林和其他保护 区 区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 文物 自然水系 湿地 基本农田 森林 其他保护区 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 100 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 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项目审批文件 2 场地地形图 3 环评报告书 表 1 环评报告书 表 2 场地地形图 3 项目立项书 4 相关证明文件 由文物局 园林局 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出具 相关处理方案等 要求 1 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包括红线范围 竖向标高 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 水体等 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 蓝线与绿线 2 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 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 4 5 1 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 滑坡 地裂缝 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 滑坡 地裂缝 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 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 爆 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陕西省的相关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 爆 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陕西省的相关 安全规定 安全规定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可能的威胁或者危险源 洪灾 滑坡 地裂缝 泥石流 含氡土壤 风切变 抗震不利地段 如地震断裂带 易 液化土 人工填土等 电磁辐射 如电视广播发射塔 雷达站 通信发射台 变电站 高压电线等 火 爆 有毒物质等 如油库 煤气站 有毒物质车间等 以上皆无 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简要说明 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环评报告书 表 2 场地地形图 3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场址检测报告 要求 1 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包括红线范围 竖向标高 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 水体等 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 蓝线与绿线 2 应包括场址检测或评价报告 3 如场地内包含可能的威胁或危险源 应提供针对不同类型威胁或危险源的防护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 5 5 1 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 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 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 是 否 如是 简要说明采用何种措施避免对周边 建筑造成光污染 200 字以内 室外景观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 是 否 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 是 否 如周边有居住建筑 本项目是否影响其日照要求 是 否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效果图 设计说明 2 建筑立面图 3 幕墙设计说明 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设计文件 玻璃幕墙相关专项报告 4 室外景观照明图纸和设计说明 5 日照分析报告 1 建筑总平面图 2 建筑立面图 3 幕墙设计说明 4 室外景观照明图纸和设计说明 5 日照模拟分析报告 1 要求 1 总平面图中应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居住类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 距离 高度等 2 幕墙设计文件中需包含光污染分析说明 3 日照分析报告须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日照阴影及日照时间进行模拟计算 提供该地块可 能产生日照影响范围内的日照分析图及详细的计算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 1 模拟分析报告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 版本的简要说明 对模型简化方法 主要参数设置进行介绍 并提供模拟计 算电子文件 下同 6 5 1 4 场地内无场地内无处理后处理后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 餐饮类建筑 锅炉房 垃圾运转站 其他易产生烟 气 尘 噪声的建筑或设施 请填写 以上皆无 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 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建筑总平面设计图 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图纸或说明 2 相关专项报告 具有落实措施的相关文件或报告 3 环评报告书 表 1 环评报告书 表 2 建筑总平面图 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图纸或说明 34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包括噪声 空气质量 水质 光污染和固 体污染物等 要求 如有以上提到的建筑或设施 应说明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 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 实际提交材料 7 5 1 5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 土壤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 土壤 污染 噪声影响 水污染 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污染 噪声影响 水污染 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说明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施工阶段项目组编写的环境保护计划书 实施记录文件 包括照片 录像等 2 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 3 职能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如扬尘 噪声 污水排放和光污染评价的达标证明 要求 在施工记录文件中应包括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达到的效果 实际提交材料 8 一般项一般项 5 1 6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的规定的规定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场地位于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类型 环境噪声标准值 dB 测试值 dB 昼间 夜间 如环境噪声值不达标 简要说明降噪措施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环评报告书 表 2 场地环境噪声分析计算报告 3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现场噪声检测报告 要求 1 应提供场地环境噪声测试结果 2 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 需提供降低噪声的措施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9 5 1 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 5m s 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室外风环境模拟得到的建筑周围人行区 1 5m 处风速是否小于 5m s 是 否 简要说明本项目室外风环境情况或改善风环境的措施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建筑总平面图 2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或现场检测报告 要求 1 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中应提供建筑周围人行区 1 5m 处风速预测结果 2 如采取措施改善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环境 应提供相应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清单 10 5 1 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等方式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等方式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是否采用屋顶绿化 是 否 是否采用垂直绿化 是 否 屋顶可绿化面积 m2 屋顶绿化面积 m2 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 简要说明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 200 字以内 1 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的位置 方式等 2 主要植物种类等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屋顶绿化设计竣工资料及说明 2 垂直绿化设计竣工资料及说明 3 种植竣工资料图 要求 1 屋顶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屋顶可绿化面积 屋顶绿化的类型和面积 2 垂直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垂直绿化的位置 面积 实际提交材料 11 5 1 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陕西省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且采用包含乔 灌木的复层绿化物种选择适宜陕西省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且采用包含乔 灌木的复层 绿化 绿化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是 否 是否采用包含乔 灌木的复层绿化 是 否 请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景观设计竣工资料图纸及设计说明 2 种植竣工图纸资料 3 苗木表 要求 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和数目 并与图纸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12 5 1 10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 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场地交通组织合理 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500m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交通组织是否人车分行 是 否 距离主要出入口 500m 内公交线路有 条 公交线路名称为 请对交通组织进行简要分析 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项目所在地交通地图 2 小区规划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3 建筑总平面图 要求 提供的当地最新交通地图上应标明项目所在位置 实际提交材料 13 5 1 1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是否有地下空间 是 否 地下建筑面积 m2 建筑占地面积 m2 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各层平面图 其中地下室各层平面图需标明地下室空间使用功能 2 专家论证结果 要求 设计文档中应包括地下空间的功能 面积 设计图纸等 实际提交材料 14 优选项优选项 5 1 1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 进行处理并达到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 进行处理并达到相相有有关标准 关标准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是否利用废弃场地 是 否 所选废弃场地为 不可建设用地 仓库 工厂弃置地 其他 对原有场地是否进行检测或处理 是 否 简要说明该废弃场地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废弃场地利用资料 场地地形图 阶段相应的环评报告书 表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检 测评估报告 处理方案等 要求 1 应包括原有废弃场地地形 并标明废弃场地区域 2 说明对废弃场地采取的检测和处理措施 提供相应的检测 评估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 15 5 1 13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并纳入规划项目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并纳入规划项目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是否将尚可利用的旧建筑纳入规划项目 是 否 保留和利用的旧建筑部分为 立面 环境 主体结构 室内空间 简要说明以下内容 300 字以内 1 原有旧建筑基本情况 2 对旧建筑如何进行再利用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旧建筑评价分析资料 场地地形图 旧建筑相关图纸或照片 相应的环评报告书 表 具有资质的第 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旧建筑检测评估报告 总平面设计图 标出旧建筑位置 旧建筑改造方案 图纸 和说明 说明原有旧建筑的功能 面积等基本情况以及结构检测结果 处理方案等 旧建筑评价分析 资料 场地地形图 相应的环评报告书 表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评估报告 处理 方案等 要求 1 需在总平面中标出旧建筑位置 2 说明原有旧建筑的功能 面积等基本情况 旧建筑的结构检测结果 实际提交材料 16 5 1 14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大于等于 40 不小于不小于 45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 m2 自然裸露地面 公共绿地 绿化地面和镂空面积大于等于 40 的镂空铺 地 如植草砖 室外地面面积 m2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 请简要说明室外各类透水地面面积等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景观设计竣工资料图纸及设计说明 2 场地铺装图 要求 需在场地铺装图中标明室外透水地面位置 面积 铺装材料等 实际提交材料 17 5 1 15 场地下垫面遮荫与浅色饰面 场地下垫面遮荫与浅色饰面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本条款不为达标项 如满足则可增加得分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硬质地面的遮荫率 硬质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率 屋顶可绿化面积 m2 屋顶绿化面积 m2 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 屋顶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率 请简要说明场地下垫面遮荫与饰面情况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场地下垫面 建筑表面设计说明和详细做法 2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材料检测报告 要求 1 需在场地下垫面中标明硬质地面的位置 铺装材料等 2 屋顶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屋顶可绿化面积 屋顶绿化的类型和面积 实际提交材料 18 5 1 16 在场地内开辟城市公共通道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绿化休闲等功能 在场地内开辟城市公共通道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绿化休闲等功能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本条款不为达标项 如满足则可增加得分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在场地内是否开辟有城市公共通道 是 否 在场地内是否开辟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是 否 请简要说明场地内开辟城市公共通道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绿化休闲的情况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建筑总平面图 2 说明文件 要求 需在建筑总平面图中标明城市公共通道或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位置 面积及功能等 实际提交材料 19 5 2 节能与能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 名名 称称 类类 别别 编号编号标准条文标准条文 达标达标 判定判定 5 2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陕西省公共建筑节能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 5 2 2 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的规定 5 2 3不采用电热锅炉 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5 2 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现行值 控控 制制 项项 5 2 5新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5 2 6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5 2 7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 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 风换气装置 5 2 8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 T7107 2002 和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GB T15225 的要求 5 2 9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5 2 10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 或预冷 处理 降低新风负荷 5 2 11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可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5 2 12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或部分空间使用时 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5 2 13 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 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的规定 5 2 14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一一 般般 项项 5 2 15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5 2 16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 80 5 2 17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 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5 2 18根据陕西省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 充分利用太阳能 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节节 能能 与与 能能 源源 利利 用用 优优 选选 项项 5 2 19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目标值 20 控制项控制项 5 2 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陕西省公共建筑节能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陕西省公共建筑节能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比较 参评建筑 热工参数单位 类型 I类型 II类型 III 参照建筑 是否 满足 体形系数 东向 南向 西向 窗墙比 北向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例 屋面传热系数 K W m2 K 外墙 包括非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 K W m2 K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 K W m2 K 东向 W m2 K 南向 W m2 K 西向 W m2 K 传热 系数 K 北向 W m2 K 东向 南向 西向 外窗 包括透明幕墙 遮阳 系数 SC 北向 传热系数 K W m2 K 屋顶透明部分 遮阳系数 SC 地面热阻 R m2 K W 地下室外墙热阻 R m2 K W 能耗计算 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 需按照 公 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中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进行能耗计算 计算结果为 建筑分项能耗单位参照建筑实际建筑 全年采暖能耗kWh m2 全年空调能耗kWh m2 全年总能耗kWh m2 21 能耗比例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竣工资料和相关设计计算书 2 暖通竣工图纸 设计说明 3 节能计算书 以管理部门批复后的复印件为准 4 节能验收报告 1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竣工资料和相关设计计算书 2 节能验收报告 证明材料要求 1 建筑竣工资料中应有完整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说明 其做法应与详图吻合 2 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 需提供节 能计算报告 详见附录一 实际提交材料 22 5 2 2 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的规定 的规定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系统冷热源形式 输配系统形式 末端形式 150 字以内 冷热源机组 锅炉性能参数 性能参数 W W 编号设备类型额定制冷量 kW 实际设备标准要求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暖通竣工图纸 设计说明 包括设计说明 设备清单 各层平面图 立面图及机房大样 2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相关设备的形式检验报告或证明符合能效要求的检验报告 3 进场验收记录 1 暖通竣工资料 设计说明 2 设备列表及性能参数计算说明书 要求 1 暖通竣工资料中应有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 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2 暖通竣工图设备列表中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 必要时附设备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 23 5 2 3 不采用电热锅炉 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不采用电热锅炉 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以下内容 300 字以内 1 空调采暖系统冷热源形式 2 若采用蓄热式电锅炉 利用夜间低谷电进行蓄热补充 需要对其蓄热能力及运行状况进行说明 并 提供主要设计参数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暖通竣工资料图纸 设计说明 2 设备清单 机房详图 要求 1 暖通竣工资料中应有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 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2 暖通竣工图设备列表中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24 5 2 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现行值 规定的现行值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照明系统能源形式 主要灯具 控制策略 200 字以内 照明功率设计值 照明功率密度 W m2 房间类型设计照度值 Lx 实际值现行值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照明竣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2 照明产品清单照明竣工资料及设计说明 要求 照明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照明系统 照明设计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 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25 5 2 5 新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新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如本项目为非新建建筑 此项不参评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独立分项计量系统 说明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相关监测 分析系统的设计思路 15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分项计量图纸 2 系统运行记录及分项计量能耗报告分项计量图纸 2 系统运行记录及分析文件 要求 暖通竣工资料中应有对独立分项计量系统的完整 详细说明 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清单 26 一般项一般项 5 2 6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建筑朝向和布局的设计原则 1 当地气候条件特点的概述 以及在建筑朝向 布局设计时如何考虑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 风向 夏季利用自然通风 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等 150 字以内 2 概述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 100 字以内 3 概述自然采光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 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建筑专业竣工图纸 设计说明 2 日照 采光及自然通风优化设计报告 1 建筑专业竣工资料 设计说明 2 日照 采光优化设计报告 3 自然通风优化设计报告 要求 1 建筑竣工资料中应有对建筑总平面设计原则的简要阐述 如有必要 需补充相应的自然通风 自然 采光优化模拟计算报告 2 自然通风 自然采光模拟报告中应对模拟计算的计算模型 初始条件 计算参数 计算结果 自然 通风效果 自然采光效果 进行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27 5 2 7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 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 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 风换气装置 风换气装置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 外窗尺寸 编号外窗类型 宽度 m 高度 m 数量 个 可开启面积比例 总计 若该建筑设有幕墙 则幕墙应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设备 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 幕墙尺寸 编号幕墙类型 宽度 m 高度 m 数量 个 可开启面积比例 总计 若幕墙内设有通风换气系统 简要说明幕墙通风换气系统 并说明设计参数及预期通风效果 100 字 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建筑专业竣工图纸 设计说明 2 幕墙设计竣工文件 3 面积比例计算书 1 建筑专业竣工资料 设计说明 28 2 幕墙设计竣工文件 3 面积比例计算书 要求 1 门窗表中应有外窗详细尺寸说明 并与大样图吻合 2 幕墙设计说明中应有可开启扇的详细尺寸说明 3 若幕墙内设有通风换气系统 则应对通风换气系统进行简要阐述 实际提交材料 29 5 2 8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 T7107 和和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GB T15225 的要求 的要求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 行陕西省地方标准行陕西省地方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陕西省实施细则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陕西省实施细则 陕陕 DBJ24 8 和和 建筑幕墙物建筑幕墙物 理性能分级理性能分级 GB T15225 的要求的要求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外窗气密性等级为 级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 围护结构做法详图 2 外窗产品气密性检测检验报告 3 由建设监理单位提供的检验记录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竣工资料和相关设计计算书 要求 建筑竣工资料中 应有对外窗气密性等级的设计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30 5 2 9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建筑本体蓄能设计 包括实现建筑本体蓄能采用的蓄能材料或建筑构造及建筑本体蓄能效果 200 字以内 简要说明蓄冷蓄热系统的设计 包括蓄冷蓄热系统的容量 系统选择 设备的选型及蓄能系统的效果 等 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 2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 3 蓄冷蓄热技术设计说明及计算报告 4 由物业及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的运行记录 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1 暖通设计竣工资料 文件 2 蓄冷蓄热技术设计说明及计算报告 3 现场核实系统实际运行情况 要求 1 建筑竣工资料中应有对建筑本体蓄能设计及蓄能效果的详细说明 2 暖通竣工资料中应有对蓄能设备系统形式及蓄能效果的详细说明 3 若上述材料中缺少相关论述 需补充蓄能技术设计说明及计算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 31 5 2 10 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 或预冷 处理 降低新风负荷 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 或预冷 处理 降低新风负荷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排风热回收经济技术分析 对不同的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收益进行分析 确定合 理的排风热回收系统形式 100 字以内 简要说明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说明 对该建筑中采用的排风热回收系统进行简要阐述 对其系统形式 设备选型及预期收益的说明 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新风预热 或预冷 系统竣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节能效益分析 2 相关产品说明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3 由监理单位提供的竣工验收资料 包括风量 热交换效率的检验记录 4 由物业及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的风量 温度运行记录暖通设计竣工资料 文件 要求 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说明中应有对不同的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收益的分析 及该建筑采用 的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设计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32 5 2 11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可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可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如本项目未采用全空气系统 此项不参评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请进行简要说明并包括以下内容 全空气系统概述 系统形式 全年运行模式 100 字以内 新风比调节设计说明 调节新风比的措施 新风比的调节范围 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 暖通专业全空气空调系统竣工图系统与平面图 暖通竣工资料 设计说明 要求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全空气系统形式 调节新风比措施的详细说明 并与详图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33 5 2 12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或部分空间使用时 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或部分空间使用时 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 耗 耗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建筑功能分区 空调系统分区原则 空调系统分区设计说明 100 字以内 简要说明部分负荷运行策略 100 字以内 空调冷热源机组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IPLV 负荷比例性能系数 W W 100 75 50 25 IPLV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暖通设计竣工图纸 文件 2 由物业及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的系统运行记录暖通设计竣工资料 文件 要求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系统分区原则的简要说明 对 IPLV 的详细计算说明 对部分负荷运 行策略的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34 5 2 13 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 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的规定 的规定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设备类型设备编号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为 是否采用节能电梯 是 否 若是 请填写下表 节能电梯型号节能率 使用位置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暖通设计竣工图纸 文件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 暖通图设备清单 2 电气竣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的计算书或测试记录 3 由厂家或设计单位提供的节能电器铭牌及说明书 4 由物业及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的系统运行记录 1 暖通设计竣工资料 文件 2 电气竣工资料及设计说明 3 由厂家或设计单位提供的节能电器说明书 要求 35 1 暖通竣工图设备清单中应有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详细参数 2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的计算说明和对节能电梯等节能电器的使用说 明 并与图纸吻合 若设计说明中缺少相关数据 则须提供相应计算书 实际提交材料 36 5 2 14 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生活热水系统设计 系统概述 热源形式 设备选型和热水用量 100 字以内 若建筑中使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蒸汽或生活热水 简要说明系统形式和系统能力 100 字以 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给排水竣工图纸 设计说明 2 暖通设计竣工图纸 文件 暖通专业竣工图设计说明和系统设计图纸 3 系统运行记录及分析文件 余热利用 1 给排水竣工资料 设计说明 2 暖通设计竣工资料 文件 3 系统运行记录及分析文件 余热利用 要求 给排水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生活热水系统 包括利用余热 废热 提供蒸汽 或生活热水 系统 的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37 5 2 15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 量 量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如本项目为非改建或扩建项目 此项不参评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独立分项计量系统设计原则 监测设置 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暖通和照明竣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2 配电系统图 3 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图纸 4 由物业及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的分项计量运行记录 至少有一个采暖季或空调季的记录数据 5 分项计量能耗分析报告电气竣工资料及设计说明 2 照明竣工资料及设计说明 3 分项计量图纸 要求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独立分项计量系统的完整 详细说明 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38 优选项优选项 5 2 16 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 80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需按照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中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进行能耗计算 计 算结果为 建筑分项能耗单位参照建筑实际建筑 全年采暖能耗kWh m2 全年空调能耗kWh m2 全年照明能耗kWh m2 全年总能耗kWh m2 能耗比例 100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节能计算书 2 节能验收报告 要求 需提供节能计算报告 详见附录一 实际提交材料 39 5 2 17 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 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 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设计说明 从负荷预测 系统配置 运行模式 经济和环保效益等方 面对该技术进行可行性分析 并对系统形式 设备选型 及系统能力进行简要说明 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 2 物业及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的系统运行记录暖通设计竣工资料 文件 要求 请从以上各方面对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并对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40 5 2 18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 充分利用太阳能 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 充分利用太阳能 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说明 当地可再生资源状况 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 可提供生活热水 或发电量 的比例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说明和竣工图纸可再生能源 风能 太阳能 水能 生物质能 地热能 海洋 能等等 设计文件 2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3 系统运行记录及分析文件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运行记录 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要求 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说明中应对以上各点进行详细说明 并提供详细计算参数 详见附录二 实际提交材料 41 5 2 19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目标值 规定的目标值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照明系统能源形式及控制策略 主要灯具型号 200 字以内 照明功率设计值 照明功率密度 W m2 房间类型设计照度值 Lx 实际值目标值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照明竣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各层照明平面图 照明控制系统图 2 照明产品进场记录 产品说明书 3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的现场检测报告 1 照明竣工资料及设计说明 2 照明产品进场记录 产品说明书 要求 照明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照明系统 照明设计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 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42 5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名名 称称 类类 别别 编号编号标准条文标准条文 达标达标 判定判定 5 3 1在方案 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 统筹 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5 3 2设置合理 完善的供水 排水系统 5 3 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5 3 4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控控 制制 项项 5 3 5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 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 3 6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合理确定雨水积蓄 处理及利用方案 5 3 7绿化 景观 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5 3 8绿化灌溉采取喷灌 微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5 3 9 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 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 或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合理 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5 3 10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一一 般般 项项 5 3 11办公楼 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 20 旅馆类建筑不低于 15 节节 水水 与与 水水 资资 源源 利利 用用 优优 选选 项项 5 3 12办公楼 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 40 旅馆类建筑不低于 25 43 控制项控制项 5 3 1 在方案 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 统筹 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在方案 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 统筹 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本系统水系统规划方案的内容包括有 用水定额的确定 用水量估算及水量平衡 给排水系统 设计 节水器具 非传统水源利用 其他 简要说明水系统规划方案 包括用水水量和水质的估算与评价原则 用水分配计划 水质和水量保证 方案 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水系统规划方案及说明 含水平衡图或表 运行情况说明 2 给排水竣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1 水系统规划方案及说明 2 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 要求 1 给排水设计说明中需包含当地水资源情况 用水水量和水质的估算与评价原则 用水分配计划 水 质 水量保证方案 用水定额的确定 用水量估算及水量平衡 节水器具 非传统水源利用等 2 如采用非传统水源 应提供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 实际提交材料 44 5 3 2 设置合理 完善的供水 排水系统 设置合理 完善的供水 排水系统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供水 排水系统 包括以下内容 300 字以内 1 避免管材 管道附件及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取和运行对供水造成二次污染的措施 2 供水系统中采用的节能 节水措施 3 污水收集和污水排放方案和设施 4 雨水排放渠道 渗透途径或收集回用途径 避免雨水的收集 处理 排放系统对人和环境造成负面 影响的措施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给排水系统竣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2 相关产品或系统说明等 3 系统运行记录及分析文件 用水量计量情况报告 供水 排水水质运行监测报告 1 给排水系统 竣工资料及设计说明 2 系统运行记录及分析文件 用水量计量情况报告 供水 排水水质运行监测报告 要求 1 给排水系统竣工资料中应说明管材 管件 接口 阀门 水表 节水器具等的选用 管道敷设 试 压等工程措施等 2 如采用节能供水系统 需提供相应设备或系统资料 实际提交材料 45 5 3 3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避免管网漏损的措施 包括所采用的高效低耗的设备和避免管道漏损的措施 如采用管道涂 衬技术 新型管道及连接技术 选用性能高的阀门 零泄漏阀门等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给排水系统竣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水表设置的平面示意图 给排水系统竣工资料及设计说明 2 用水量计量情况报告 全年逐月分析 3 施工过程控制文件 给排水管网防漏损相关产品 节水器具的型式检验报告 出厂检验报告 建设 监理单位对于给排水管网防漏损相关产品 节水器具的进场验收 复验记录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质量 验收记录 相关管理部门的检查记录 要求 1 竣工图设计说明 产品设计说明应说明所采用的高效低耗设备 2 竣工图设计说明应说明避免管网漏损的措施等 实际提交材料 46 5 3 4 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卫生器具是否采用节水器具 是 否 节水器具清单 节水器具名称节水器具主要特点节水率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给排水竣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2 产品说明书 3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 4 系统运行记录及分析文件 用水量计量报告 1 给排水竣工资料 2 产品说明书 3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 4 系统运行记录及分析文件 用水量计量报告 要求 给排水系统竣工图及设计说明中应说明所采用的节水器具的类型和用途 实际提交材料 47 5 3 5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 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且不对人体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