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平顶峰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锅 炉 运 行 规 程WGZ-130/9.8-1编写:初审:审核: 审批:邹 平 顶 峰 热 电 有 限 公 司前 言1、 本规程规定了锅炉设备在启动、运行、停止和事故处理中的操作程序及控制参数2、 本规程作为锅炉运行人员的操作依据3、 本规程依据以下程序修编(1) 部颁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2) 部颁电力安全工作规程(3) 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4) 原运行规程试用版4、 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程(1) 总工程师和生产经理(2) 值长及运行班长(3) 锅炉车间主任(4) 所有锅炉运行人员5、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各级领导及运行职工及时指正,以利于本规程修编目录1、 锅炉机组的运行1.1 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1.1.1 设计规范1.1.2 设计燃烧特性1.2 锅炉机组检修后的验收检查与试验1.2.1 检修后的验收1.2.2 检修后的检查1.2.3 上水工作1.2.4 水压试验1.2.5 冲洗过热器1.2.6 转动机械试运行及联锁实验1.2. 7 漏风试验1.3 锅炉机组的启动1.3.1 启动前的检查1.3.2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3.3 锅炉点火1.3.3.1 锅炉机组冷态启动1.3.3.2 锅炉机组热态启动1.3.3.3 安全门的校验1.3.3.4 锅炉并列1.4 锅炉运行的监视与调整1.4.1 锅炉运行的调整任务1.4.2 锅炉的水位调整1.4.3 锅炉汽温的调整1.4.4 锅炉汽压的调整1.4.5 锅炉的燃烧调整1.4.6 锅炉排污1.4.7 锅炉吹灰1.4.8 锅炉除渣与打焦1.4.9 锅炉的自动保护装置1.4.10 锅炉设备的运行维护1.5 锅炉机组的停止1.5.1 停炉前的准备工作1.5.2 正常停炉1.5.3 滑参数停炉1.5.4 停炉后的冷却1.5.5 停炉后的防腐1.5.6 停炉后的防冻2、 锅炉机组故障处理2.1 故障停炉2.2 锅炉水位异常2.2.1 锅炉满水2.2.2 锅炉缺水2.2.3 锅炉水位不明2.3 汽包水位计损坏2.4 汽水共滕2.5 锅炉承压部件损坏2.5.1 水冷壁管损坏2.5.2 省煤器管损坏2.5.3 过热器管损坏2.5.4 蒸汽及给水管道损坏2.6 锅炉及管道水冲击2.7 锅炉燃烧异常2.7.1 锅炉灭火2.7.2 烟道内可燃物再燃烧2.7.3 锅炉结焦2.7.4 负荷骤变2.7.5 空气预热器泄漏2.8 电气系统故障2.8.1 锅炉380V电源中断2.8.2 锅炉6KV电源中断2.8.3 热工电源中断2.9 辅助设备故障2.9.1 风机故障2.9.2 空气预热器泄漏3、制粉系统运行规程3.1 制粉系统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3.1.1 启动前的检查3.1.2 制粉系统的启动3.1.3 运行中的制粉系统监视与检查3.1.4 运行中的制粉系统调整3.1.5 制粉系统的停止3.1.6 制粉系统故障及处理3.1.7 锅炉定期工作4、 电除尘器运行规程4.1 总则4.2 电除尘器设备参数4.3 电除尘器技术要求4.4 电除尘器电气部分4.4.1 电气设备参数4.4.2 电气设备的维护4.4.2.1 控制柜维护4.4.2.2 高压硅整流变压器维护4.5 电除尘运行4.5.1 新安装或大修后电除尘器验收工作4.5.2 电场投入前的准备工作4.5.3 电除尘器投入前试验4.5.4 电除尘器安装后的调试4.5.5 电除尘器启停机4.6 电除尘故障及处理4.6.1 电源故障4.6.2 故障提示4.6.3 输出开路4.6.4 输出知路4.6.5 输出欠压4.6.6 偏励磁4.6.7 可控硅开路5、 气动除灰运行规程5.1 空气压缩机技术规范及参数5.1.2 空气压缩机系统运行5.1.2.1 空气压缩机启动的检查5.1.2.2 冷冻式干燥机的操作程序5.1.2.3 冷冻式干燥机的操作注意事项5.1.2.4 空气压缩机的运行维护5.1.2.5 遇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机5.2 气动输灰系统5.2.1 气动输灰系统设备参数5.2.2 气动输灰系统开机5.2.3 气动输灰系统关机5.2.4 系统运行参数设置5.2.4.1仓泵的ON-OFF的设置5.2.4.2仓泵运行时间参数的设置5.2.5 常见故障处理5.2.5.1 总气源欠压报警5.2.5.2气源欠压、报警(单元)5.2.5.3 料位故障(单元)5.2.5.4 堵管6、运行管理制度6.1 总则6.2 岗位责任制6.3 交接班制度6.4 巡回检查制度6.5 设备定期试验、维护及轮换制度第一章 锅炉机组的运行1.1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1.1.1 主要参数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1额定蒸发量t/n1302汽包工作压力不超过MPa11.363过热蒸汽压力不超过MPa9.84过热蒸汽温度5405汽包上下壁温差小于406两侧蒸汽温差不大于257两侧烟气温差不大于308低温过热器管壁温度不大于5009高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管壁温度不大于58010锅炉连续排污率不大于%211给水温度21812热水温度35813预热器进口风温2014排烟温度14015炉膛出口烟气温度97116炉膛容积热负荷w/m3146.710317炉膛截面热负荷w/m22.6910618锅炉正常水容积m34819锅炉水压水容积m38520锅炉计算煤耗量t/n16.9321锅炉实际煤耗量t/n17.3622过量空气系数%1.2523锅炉计算效率%30(表2)设计煤质130t/h负荷热力计算名称受热面过量空气系数入口烟温出口烟温烟气流速m/s入口介质温度出口介质温度介质流速m/s传热量kj/kg炉膛1.2519781011318.512979屏式过热器1.2510119713.9360452212047高温过热器热段1.2759717829.2484540222156高温过热器冷段1.2759717519.1452506221989低温过热器1.307685769.834238313.523.4管束1.305765747.33173170176转向室1.30574559032032411.61197高温省煤器1.325594517.923927301122低温省煤器1.3745135113.72153586.6812续名称受热面过量空气系数入口烟温出口烟温烟气流速m/s入口介质温度出口介质温度介质流速m/s传热量kj/kg低温预热器1.442781409.8202157.21633(表3)燃烧器特性数据项目风次风温风率%风速m/s阻力Pa风量m3/h一次风253222443049625二次风35053.445855142624三次风11020.650143535785漏风204燃烧器采用正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燃烧器喷口从上至下按:三、二、一、二、一、二布置,二次风可根据运行情况调整。炉室中心形成490mm的切圆。点火装置采用二级点火,即用高能点火器直接引燃柴油。在各下二次风口布置有一容量为800或400公斤/小时的机械雾化油枪,额定油压为2.45MPa,选用GDH-3型高能点火器输出能量为20焦耳。油枪及点火器分别由电动推杆带动,高能点火器引燃完毕应先退出,以免烧坏,油枪在完成点火任务后也应及时退出,以免烧坏,可远方操作或现场操作(表4)主要承压部件、受热面及管道序号名称项 目单 位数 值备 注1汽包(1)长度m9.8直段(2)内径mm1600(3)壁厚mm65(4)材质BHW35K号c0.16 si=0.2/0.5 Mn=1.0/1.6 p0.025 0.025 Ni=0.6/1.2(5)旋风分离器数量个24(6)旋风分离器每个出力t/h5.53(7)正常水位线在中心线下mm-150(8)中心线标高mm31800(9)汽包及吊架总重t39.12水冷壁(1)型式膜式(2)水循环回路个16前墙个3后墙个3甲侧墙个3乙侧墙个3甲包墙个2乙包墙个2(3)外径及壁厚mm655材质20g序号名称项 目单 位数 值备 注3下降管(1)集中下降管根4外径及壁厚mm32525(2)分散下降根24外径及壁厚mm1087材质20g4屏式过热器(1)型式悬吊式(2)高温过热器Mm425512Cr1MoV(3)低温过热器mm425520号钢(4)集箱mm15918注:高温过热器出口汽温不得超过550,高温过热器冷段最高金属壁温556,高温过热器热段最高金属壁温569,低温过热器最高金属壁温435序号名称项 目单 位数 值备 注5减温器(1)一级减温器个2混合式(2)减温水量t/h3.52(3)二级减温器个2混合式(4)减温水量t/h1.816汽水管路(1)主给水管路根1调节能力75100%(2)外径及壁厚mm19415(3)材质20G(4)给水大旁路根调节能力50100%(5)外径及壁厚mm(6)材质20G(7)给水小旁路根小于50%(8)外径及壁厚(9)材质20G(10)主蒸汽管根1(11)外径及壁厚mm219*16(12)材质12cr1mov7省煤器(1)高温省煤器悬吊式(2)外径及壁厚mm32420号钢(3)低温省煤器支搁在尾部构架上(4)外径及壁厚mm32420号钢注:本锅炉采用弹簧式安全门,一只装在汽包上,另一只装在集汽箱上,起座压力分别为12.18MPa和10.3MPa,回座压力分别为11.33MPa和9.58MPa汽包工作压力为11.36MPa汽包正常水压试验压力11.36MPa汽包超压水压试验压力14.18MPa(表5)炉膛项目宽mm深mm高mm切角宽度mm容积m3尺寸6080608025000490675锅炉设计效率90% 保证效率89.5%(表6)主要辅机规范名称设备规范电机型号备注吸风机型号Y4-73-12No18D风量154160m3/h转数960r/min风压2.85KPaYKK355-6220KW6KV共二台左右旋各式各一台送风机型号G6-48No13.6D风量90500 m3/h转速1450r/min风压7.02KPaYKK355-4250KW6KV共二台左右各旋各一台排粉机型号MT-16No19D风量38600 m3/h转数1450r/min风压12.23KPaYKK355-4250KW6KV共两台,左右旋各一台磨煤机TM250/320出力8t/h可磨系数:1.2JS1410-8280KW6KV 35A共两台左右旋各一台给粉机GF-3出力1-3t/h转数9-40r/minJZT-31-42.2KW220V/380V八台给煤机GZ20出力:20t/h两台粗粉分离器WS-CB-II-2800共两台左右旋各一台细粉分离器HL-GX-1850共两台左右旋各一台(表7)燃料特性名称设计煤种校核煤种煤元素分析Cy%54.8951Hy%2.72.4Oy%3.321.56Ny%0.970.87Sy%1.482.05Ay%29.5436.12Wr%7.16可燃质挥发物Vr%18.2713低位发热量Qydw KJ/KG21.041O321.041O3可磨系数Kkm1.4621.21.2锅炉机组检修后的验收检查与试验1.2.1检修后的验收1.2.1.1锅炉机组大、小修后设备及系统变动的报告。1.2.1.2运行人员应参加验收工作。在验收时,应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并进行必要的试运。并写入专用的检查记录,验收卡。1.2.1.3在验收中若发现设备存在缺陷,不能确保机组安全运行时,除及时记录在有关记录薄外,还必须在投入运行之前予以消除。1.2.1.4确认检修作业已全部结束并验收合格,工作票已终结。1.2.2检修后的检查1.2.2.1锅炉本体的检查a、炉膛内外脚手架全部拆除、平台步道、楼梯均无杂物,现场整洁,照明充足。B、炉内无焦无杂物,用灯光通过各人孔门检查C、炉膛和烟道完整、严密、无倒塌和严重烧坏现象。D、各受热面外形完整,表面清洁无积灰杂物。防磨护板完整、牢固。E、各喷燃器完整位置正确,无结焦现象。一、二、三次风道无损坏现象,油枪及其阀门、管道完整不漏油,操作挡板灵活可靠。指示正确。油嘴无堵塞,雾化片无损坏。其套筒应同心,位置正确。F、各风门,挡板完整严密,传动装置良好,开关灵活,位置正确。G、汽包、联箱、汽水管道煤粉管道、燃油管道、疏水管道及烟风道保温完整良好,并符合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所规定的漆色标志和介质流向箭头,支架牢固,能自由膨胀并且膨胀指示器完整,刻度清楚,无卡涩现象,并处在冷态标准位置H、与系统隔离作用的临时堵板已拆除。I、蒸汽吹灰系统完好,传动装置动作灵活可靠,位置正确并处以退出位置。1.2.2.2水位计的检查a、汽水连通管保温良好。B、水位计严密清晰,正常水位线与高低水位线正确,防护罩牢固,照明充足。1.2.2.3阀门的检查各阀门杆应清洁,法兰结合面的螺丝应拧紧、手轮的开关方向与指针相符,电动装置良好,极限准确可靠。1.2.3上水工作锅炉上水时,水质应符合水质标准的合格除盐水,上水可按给水泵上水或疏水泵上水速度应缓慢不应过快,对已放空的给水管系统应先充水排气。在空气门冒水时,关闭空气门。止水水温应低于100,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与汽包金属温度的差值不应超过40,温差超过40,不得上水。上水前和上水后应有专人负责记录膨胀指示器,并检查其指示是否正常。夏季上水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冬季应不少于4小时。锅炉上水时不得影响运行锅炉的给水。锅炉水压试验上水时环境温度一般应在5以上,否则有可靠的防冻措施。锅炉上水温度不应太低,要比环境温度稍高,以免水温太低,乃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在管壁处发生结露,而影响水压试验质量检查。1.2.4水压试验常规水压试验压力等于汽包工作压力,即压力为11.36MPa,超压水压试验为汽包工作压力的1.25倍,即压力为14.2MPa。以汽包就地压力表为准,水压试验温度50。1.2.4.1水压的目的水压试验是检查锅炉承压部件及其阀门严密性的一种方法,水压试验前,应进行以下各项准备工作。A、检查与锅炉水压试验有关的汽水系统,其检修工作必须已结束,热力工作票已注销,炉膛和锅炉尾部无人工作。B、汇报值长,联系有关部门,准备好水压试验用水(除盐水,除氧水或凝结水)。C、联系配合热工人员将汽包、过热器、给水的压力表和电接点水位表投入。D、在进行超压水压试验之前,由锅炉检修人员负责将汽包,过热器安全门压死,运行人员将锅炉附件如水位计等隔绝。E、检查各阀门位置正确,对于串联二个或三个以上的阀门,水压试验时主要检查其一次门的严密性,同时在水压试验时必须具备快速泄压的手段,以防超压。1.2.4.2锅炉班长应复查下列项目:a、汽包压力表投入b、锅炉事故放水门接通电源,开关灵活,放水管畅通。C、锅炉汽水系统与锅炉、汽机确已隔绝。1.2.4.3何时进行超压水压试验a、连续6年未进行超压水压试验时。B、停炉一年以上,需要恢复运行时。C、主要承压部件和受热面更换50%以上时。D、汽包壁进行局部修理后。E、对设备运行状况有怀疑。水压试验升压的过程中,应停止炉内外一切检修工作,工作负责人在升压前必须认真检查炉内部各处是否有工作人员,并通知他们离开,然后开始升压。锅炉升压应以Dg50以下的阀门或给水小旁路的阀门控制进水量,升压速成度为0.20.3MPa/分,在超压水压试验时升压速度不应超过0.1MPa/分。并缓慢进行,升至超水压压力保持5分钟。水压试验进水时,管理空气阀的人员不可擅自离开,待冒水关闭后方可离开。水压试验中发现水压部件渗漏现象,在压力继续上升情况下,检查人员应远离渗透漏点,在停止压力后方可进行检查,应了解渗漏情况,确认没有发展情况,再细致检查。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应维持压力稳定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当全面检查完毕及试验完毕方可降压。在超压水压试验时,不许进行任何检查,保持5分钟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后,方可进行检查。锅炉经水压力试验符合下列条件为合格:a、承压部件无漏水及湿润现象b、承压部件无残余变形的迹象c、停止升压后,经5分钟降压不超过0.20.3MPa水压试验结束后,应以Dg50以下阀门控制放水泄压,一般泄压速度0.20.3MPa/min。最快不准超过0.5MPa/min。水压试验后需要放水时,应联系化学值班人员化验水质,如水质合格可回收,也可将炉水放至正常点火水位,否则应排净重新上水。当汽包压力降至零时,开启空气门,以使放水工作顺利进行。水压试验时,应有专人监视和控制压力,水压测验结果及检查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有关的记录簿内。1.2.5冲洗过热器为了保证过热器不致因内壁积聚盐垢发生爆管事故,必须对过热器定期进行反冲洗,一般在锅炉大修时进行,小修时根据化学监督要求进行。1.2.5.1过热器反冲洗应具备下列条件:a、得到值长通知b、锅炉本体承压部件检修工作结束。C、汽机已具备向锅炉供水条件,将除氧器投入,水温在60100,开启蒸汽集箱反冲洗水门开始冲洗。1.2.5.2过热器反冲洗注意事项:a、联系汽机班长,反冲洗水系统具备冲洗条件,除氧器保持高水位。B、在反冲洗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较大水流量以利冲净,但不充许汽包超压。C、应以事故放水门连续放水,控制汽包水位,必要时可开启定排放水门放水。D、根据化学的化验结果停止反冲洗。E、反冲洗结束后,应将反冲洗系统隔绝。冬季还应采取防冻措施,以免过热器管冻裂。1.2.6转动机械试运行及联锁保护试验。转动机械经过检修,须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试运行,以验其工作可靠性。确认转动机械及其电气设备检修完毕后,联系电气人员进行故障按钮及联锁保护装置试验。启动风机,待电流正常后,逐渐开启挡板,直至全开为止(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试运时应适当保持炉膛负压,完毕后,关闭挡板,停止风机。1.2.6.1转动机械试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无异音,摩擦和撞击b、旋转方向正确c、轴承油位计不漏油,指示正确,油位正常(不得超出上、下极限),油质洁净,使用干油的轴承,应定期拧入适量的润滑油。d、轴承冷却水充足,排水畅通e、安全遮栏完整,地脚螺线牢固。F、传动皮带完整,无跑偏及脱落现象。1.2.6.2转动机械主要安全限额:a、滚动轴承渐度不许超80b、滑动轴承温度不许超过70c、润滑油温度不许超过60d、轴承振幅不许超过:额定转数(转/分)1500以下振幅(毫米)0.060.100.130.16E、串轴不大于24毫米注:转动机械轴承所用的润滑油的品种和质量应符合村注,一般情况下,润滑油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如油质不合格应予更换。1.2.6.3转机联箱保护试验分别启动吸、送风机,排粉机磨煤机、给煤机、给偻机开启燃油速断阀。投入总联锁及制粉系统联锁,停一台吸风机时,联锁不动作,全停时,送风机、排粉机、磨煤机、给粉机及燃油速断阀均跳闸。CRT画面显示红色变绿色,事故喇叭响,如果需要带电做试验,应请示值长同意,联系电气人员送电。1.2.7锅炉漏风试验锅炉经检修后,应在冷态下,以正压或负压试验的方法,检查锅炉各部的严密性。1.2.7.1用负压法试验锅炉本体及烟道的严密性,其程序是:a、严密关闭各部人孔门,检查孔及打焦孔。B、启动吸风机,保持炉膛负压50100PaC、用火把靠近炉墙及烟道进行检查,如炉墙及烟道漏风,火把被吸向不严处,漏风处画上记号,试验完毕后予以堵塞。1.2.7.2用正压法试验检查空气预热器、风道及其挡板的严密性,其程序是:a、适当保持炉膛负压。B、关闭送风机挡板,一、二次风门,磨煤机入口热风门,三次风冷却风门。C、启动送风机,并记录电流值。逐渐开大挡板,直至全开为止,若电流增大,则表示风门、挡板有不严密处,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D、检查送风机挡板的严密性,应轮换停止送风机,并关闭停止中的送风机挡板,风机不倒转,表示挡板严密,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E、检查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应在烟道侧进行。如果有空气喷出,则表示有不严密处,在漏风部位画上记号,试验完毕予以消除。1.3锅炉机组的启动1.3.1启动前的检查检查所有阀门,并置于下列状态:a、蒸汽系统:主汽门开启;隔绝门及其旁路门关闭。B、给水系统:给水门、给水调节门、给水旁路及放水门关闭。省煤器与汽包再循环门开启(若锅炉无水,上水前关闭,上水后开启)C、减温水系统:入口门关闭,调节门关闭,放水门关闭。D、放水系统:各联箱的排污门、连续排污二次门、事故放水(电动门关闭,手动门开启)定期排污总门,连续排污一次门开启)。E、疏水系统:截汽门前疏水、尾包疏水、集汽集箱疏水开启F、蒸汽及炉水取样门、汽包加药门开启。G、汽包水位计的汽侧门、水侧门开启,放水门关闭。H、所有压力表门开启。I、电接点水位计及压力平衡容器的一、二次门开启。J、所有流量表的一次门开启。K、空气门开启对空排汽门开启。检查所有的风门及挡板,并置于下列位置:a、风机入口挡板关闭,出口挡板开启b、二次风门关闭。1.3.2启动前的准备a、联系汽机值班人员做好上水准备。B、联系燃料值班人员原煤斗上煤C、联系热工人员将仪表及操作装置处于工作状态。D、联系化学值班人员:化验炉水品质。E、联系电气值班人电气设备送电。1.3.3锅炉点火锅炉点火应按值长的安排进行,大修后的锅点火,段经厂总工程师批准。在点火过程中,应维持适当炉膛负压,炉膛不得向外冒烟。1.3.3.1锅炉机组冷态启动a、接到值长点火命令后,联系锅炉和有关专业准备点火,准态启动,以锅炉点到额压力满负荷时间应大于5小时。B、启动吸风机和送风机,调整吸送风机的风量约为总风量25%,保持炉膛负压-50100Pa,全开二次风门进行吹扫5分钟。C、吹扫结束后,保持炉膛负压-2030Pa,关小二次风门,维持一定风量,防止烧坏风口。适当开启下二次风,对角点油枪,并调下二次风使燃油充分燃烧。15分钟后按先投后停原则,切换另两只油枪运行。如果油枪点火失败,应退出查明原因处理之后方可投入。在点火过程中省煤器再循环门应开启补水时应关闭。在点火过程中渐升速度应以汽包下壁温度为1/分钟上升。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准超过40。升火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燃烧,保持炉内温度均匀上升,使承压部件受热均衡,严禁关小过热器出口联箱或主蒸汽母管疏水赶火升压。D、升火过程中,要经常监视汽包壁、过热器及炉烟温度与偏差,若超出允许范围,应减慢或停止升火。E、升火过程中每小时检查各承压部件的膨胀情况,并做记录,若指示异常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F、升火过程中,应经常监视汽包水位变化,并维持正常水位:(1)当汽包压力升至0.10.2MPa 关闭空气门冲洗汽包水位计,并校对水位计的指示正确性。(2)当汽包压力升至0.20.3MPa时,通知热工值班人员冲洗仪表异常。(3)当汽包压力升至0.40.5MP时,应定排放水一次,通知炉检修人员热紧螺丝。锅炉暖管速度应控制在23/分钟汽轮机冲转的条件:主蒸汽温度260,压力2.0MPa,高于汽轮机上缸50。汽轮机开始冲转。暖机及升速转数时间(分钟)0500r/min5500r/min暖机105001200r/min51200r/min暖机1512002300r/min52300r/min2023003000r/min5在3000r/min暖机检查及并列15合计80锅炉在低负荷时升温、升压速度按汽机要求进行,升温速度在1.01.5/min,升压速度在0.10.15MPa/min。待过热器出口烟温达450以上,预热器出口风温达200以上时,可启动制粉系统制粉。当粉仓粉位3m以上,过热器出口烟温达到450,预热器出口风温180,各参数正常,油枪燃烧良好,方可对角投粉,投粉前先适当开启准备投粉的二次风挡板增加炉膛吸送风量,保持氧量大于设计值,并将给粉机转速调至0,启动后逐渐增加给粉机转数。开始投粉时,一、二次风应小些,但不能堵管。使焊粉浓度大些,待煤粉着火稳定后,再适当开大一、二次风门增加风量,保持燃烧良好,在投粉初期,应勤监视燃烧状况,勤检查、勤调整防止燃烧不稳以及灭火。汽轮机定速后,逐渐增加燃烧量并维持汽压稳定。将汽温升至340,渐升率为1.02.2/min,发电机并列后,接代负荷3.5MW暖机2030分钟,投锅炉灭火保护装置(MFT)。低负荷暖机后,逐渐增加燃烧率,以1.02.0/min升温,0.050.09MPa/min升压直至升至额定汽温。并记录膨胀指示器,冲洗对照水位计一次。根据升温升压情况,关小直至关闭过热器疏水门,主汽管道疏水门,根据过热汽温,过热器管壁温度,逐淅小心投减温水、防止超温。当负荷升至17.520MW,根据燃烧情况可以逐只停止油枪,直至全部停用油枪。燃烧过程中如出现不稳定应及时投油枪稳燃,油枪停用后通知电除尘值班员逐级投入各电场运行,按先投后停原则切换大旁路给水上水,投水位报警装置。适当增加火嘴出力,相应调整吸、送风量将负荷逐渐增至额定值。对锅炉各受热面、承压部件、各辅机、各系统全面检查一次。当负荷升至70%以上,切换主给水上水,并投锅炉给水自动保护装置。保持汽包水位稳定。1.3.3.2锅炉热态启动锅炉汽包壁温在150以上。机炉热态启动冲转参数主要决定于汽机缸壁温度。要求锅炉蒸汽温度一定高于汽机调节级内壁温度50,蒸汽至少要有50的过热度。冲转前的汽温调节可通过调节过热器疏水门,主蒸汽管疏水门及燃烧来控制,必要时可通过向空排汽门调节。机组并列后,可逐渐关小过热器疏水门,当汽温达到490以上时,最后关闭主蒸汽管道疏水门。热备用锅炉严禁吹扫煤粉管道。1.3.3.3安全门的校验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安全门校验:a、锅炉大修或安全门检修后b、汽压超限安全门动作值及未动作时。C、汽压未达到安全门动作值及运作时。安全门校验应在生技科指挥下,锅炉专工、检修人员、运行人员参加完成该工作,由热工人员将上下水位计,主汽压力表校对正常,安全门校验可在锅炉空负荷时进行,也可带负荷校验。校验时备好对讲机与炉顶工作人员做好联络工作。校验时司炉严格控制汽压升速0.15MPa/min,温升1.5/min,并控制好汽包水位。当压力达到安全门动作压力最高限额及不动作时,应迅速开启向空排汽降至正常工作压力,检修人员调整位置,通知升压时,才能升压,严禁司炉在未接到命令时升压。本炉采用弹簧式安全门,一只装在汽包上,另一只装在集汽集箱上。起座压力为12.18MPa和10.3MPa。回座压力分别为11.33MPa和9.5MPa。1.3.3.4锅炉并列并列应具备的条件a、锅炉设备运行正常,燃烧稳定b、锅炉汽压较母管汽压低0.20.3MPac、蒸汽温度低于额定值20,(应考虑母管主汽温度)d、汽包水位为较低水位。E、蒸汽的品质经化验合格锅炉并汽步骤:a、缓慢开启截汽门旁路门,用截汽门旁路门进行并汽。B、截汽门旁路门全后,如果没有显著变化可缓慢开启截汽门、截汽门全开后,关闭其旁路门,最后关闭蒸汽管道上所有疏水门。遇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列或自行解列:a、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B、水位、汽温急剧波动难以控制C、汽机的汽温急剧下降并列后,应对锅炉机组全面检查,交点火至并汽过程中的主要操作及发现问题详细记在记录簿内。1.4锅炉运行的监视与调整1.4.1锅炉运行调整任务a、保持锅炉的蒸发量在额定值,满足汽机及供热用户的需要。B、保持正常的汽压与汽温。C、均衡进水,并保持正常水位。D、保证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品质合格。E、保证燃烧良好,提高锅炉效率。F、保证锅炉机组安全运行。1.4.2锅炉水位的调整1.4.2.1锅炉水位计以汽包就地水位计的指示为准,锅炉正常运行时至少要用两只指示正确的低位水位计监视调节汽包水位,起停炉电接点水位计可做调整汽包水位的参考。1.4.2.2汽包水位计和各低位水位计每班检查核对二次。按定工作要求定期试验高低水位警报。汽包水位计中水位应有轻微波动,如果呆滞不动或模糊不清,应冲洗水位计。1.4.2.3汽包水位应控制在正常水位50mm范围内,最高最低水位为正常水位75mm。1.4.2.4若锅炉汽压和水压正常而汽包水位超50mm,立即检查核对各水位计是否正常,可将给水自动改变手动控制调节。若给水自动失灵、调节门卡涩,则应用给水隔绝门或投入给水旁路系统,减少或增加给水调整锅炉汽包水位,并应通知有关人员迅速修好。1.4.2.5给水自动或手动调整时,均应注意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是否平衡,并尽量避免给水猛增猛减。在额定蒸发量下,给水自动调节门应有一定余量,防止事故情况下锅炉缺水。1.4.2.6给水母管压力低于汽包工作压力1.1倍时或水压低,锅炉上水困难联系汽机启动给水泵。1.4.3锅炉汽温的调整1.4.3.1正常运行中应保持高参数,应严格监视和保持主汽温度在540+5或540-10之间。1.4.3.2严格控制低温过热器管壁温度不大于500,高过热器、屏式过热器管壁温度不大于580,两侧蒸汽温度差不大于25。1.4.3.3主汽温度的调整主要靠调整一、二级减温水的喷水量,保持汽温稳定。根据各段过热器壁温情况合理分配减温水量。1.4.3.4汽温调节时,应根据据主汽温度及减温器前后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减温水量以保持主汽温度的稳定,在调整中不应猛增猛减。1.4.3.5锅炉低负荷运行时,应尽量减少减温水量或停止使用减温器。1.4.3.6当减温水量已增至最大,过热器温度仍然过高时,可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温度:a、调整锅炉燃烧,降低火焰中心位置。B、在允许蒸围内减少过剩空气量。C、适当降低锅炉蒸发量。D、有条件情况下,通知汽机提高给水温度。E、当汽温变化不正常,应检查是否由于燃烧室结焦,排管堵灰,锅炉漏风,油枪雾化不良或燃烧方式不合理等原因造成,并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F、由于启动制粉系统或制粉系统分离器堵及除灰、打焦或进行其它操作而引起汽温升高,用减温水不能控制汽温时,应暂停此项工作。1.4.3.7汽温正常波动原因a、负荷的变化b、给水温度的变化c、蒸汽压力的变化d、煤质及煤粉细度变化e、减温器自动系统失灵及故障1.4.4锅炉汽压的调整1.4.4.1锅炉采用定压运行,主蒸汽压力保持9.8MPa。并按汽机要求调整,力求做到汽压稳定,使汽压波动范围控制在规定值0.1MPa以内。1.4.4.2正常运行中负荷变化和燃烧变化都会引起汽压变化,应及时调整给粉量和吸送风量,以保持汽压稳定。尽量保持给粉机下粉均匀,给粉量调整要做到勤调、细调、尽量避免大幅度增减,可通过同时调整对称给粉机转数或对称停止燃烧器,以达到稳定汽压目的。1.4.4.3密切监视负荷变化,由于电气、汽机原因引起负荷变化及时通知电气、汽机并及时调整。1.4.4.4汽压正常变化,主要由负荷变化,给粉量变化,煤质变化,煤粉细度变化风粉配比不当及自动控制失灵,都会引起汽压变化。1.4.5锅炉燃烧的调整1.4.5.1为了提高锅炉燃烧经济性和防止空气预热器腐蚀,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应符合下列标准:a、煤含有水份10%,为20b、煤含有水份=1020%时,为40c、煤含水份=1030%时,为55如果低于上述数值,则应适当投入暖风器保持温度符合规定。1.4.5.2正常燃烧时,炉膛内应具有金黄色,均匀地充满于燃烧室,起燃点应在距燃烧器出口不适的地方,火焰中不应有煤粉分离出来,也不应有明显的星点。如果发白发亮说明风量过大,暗红色表示风量不足,燃烧火焰稳定,不能直接冲刷水冷壁、喷燃器着火距离太近时,容易引起结焦或烧坏燃烧器,若太远时,使燃烧着火延长,使燃烧不稳,锅炉容易灭火。1.4.5.3正常运行时,维持炉膛负压-2050pa,维持炉膛上部不向外冒烟灰,严禁正压运行。1.4.5.4根据煤质不同保持一、二次风及三次风配比合理,一次风风压均匀摆动,制粉系统运行时,再循环门应开启在适当位置,在不影响燃煤干燥及正常燃烧情况下,可开大再循环门,以便维持合理的三次风速。如果燃用挥发较高易着火的煤可适当投一、二次风速如果燃用挥发较低不易着火的煤可适当降低一、二次风速,一次风速不能过低否则会造成堵管,二次风混入一次时应该合适。如果过大,使着火时间推迟破坏燃烧造成燃烧不稳,如果过小,会使煤粉气流着火缺氧,二次风速应大于一次风速,满足完全燃烧的氧量,这时一欠风量受高速二次风的吸引能达到强烈混合又可防止煤粉汽流向外侧过分偏斜。形成一个理想火焰中心燃烧稳定。以燃烧器着火孔看,着火既不应有直出煤粉现象,也不京戏产生刺眼铮的回火程度。着火颜色应为柔和的金黄色并带有扰动,视为正常出粉。1.4.5.5燃烧室出口过剩空系数正常运行时应保持在1.25(氧量应46%)如果点火,低负荷,采用煤油混烧的情况下或挥发较高的煤种,应适当地提高过剩空气系数。1.4.5.6正常运行情况下,尽量8只燃烧器全部投入运行,并合理分配喷燃器的供粉量,负荷变动较小时,可调节给粉转数来调整,加负荷时,一般应先增加风量后增粉。减负荷时先减粉后减风。当负荷变动幅度较大当调整给粉机转数时达不到负荷变化要求时,可对称投入或停止给粉机,投停时给粉机应逐只进行。1.4.5.7随时掌握煤种变化,保持煤粉经济细度。以利燃烧,保持合理粉仓粉位,防止煤粉自流,应按定期规定,进行粉仓降粉。1.4.6锅炉排污为了保持受热面内部清洁,避免炉水发生汽水共滕及蒸汽品质变坏,必须对锅炉进行系统的排污。1.4.6.1连续排污连续排污是以循环回路中含盐浓度最大的部位放水,炉水以维持额定的炉水含盐量。排污时根据化学化验人员的要求、联系好汽机值班人员,投入连排,投入时,缓慢全开一次门再缓慢开启二次门,用二次门开度控制排污量,排污量大小根据化学化验人员要求而定。1.4.6.2定期排污定期排污是补充连续排污的不足,以锅炉下部联箱排除炉内的沉淀物,改善炉水品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a、联系好司炉司水b、全开定排总门c、全开一次门、微开二次门,暖管3-5分钟。D、开二次门排污,若全开排污门不应超过30秒钟。E、排污完毕,先关二次门,再关一次门,全部排污完毕,关闭排污总门。F、排污后30-40分钟,手试排污管道温度确定是否关闭严密。1.4.6.3定期排污注意事项:a、操作排污门,必须使用专用合适扳手,排污门有缺陷时,不允许操作(如门杆漏汽,弯曲、阀门卡涩,法兰泄漏等)。B、开启排污门应缓慢小心,防止发生水冲击,如果排污发生水冲击或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应将排污门关闭,待振动消失后再缓慢开启排污门。C、在排污过程中,如果锅炉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排污,但汽包水位过高和汽水共腾除外。D、定排时应逐个进行,禁止同时进行。1.4.7锅炉吹灰为了消除锅炉受热面的积灰与结焦,保持受热面的清洁,提高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应定期进行锅炉受热面吹灰。1.4.7.1吹灰的规定a、锅炉吹灰应按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进行,两侧吹灰时也应分别依次吹灰。B、吹灰时,应保持锅炉运行正常,燃烧稳定并适当增大燃烧室负压防止向外喷烟。C、吹灰时,不应同时使用两台或更多吹灰器D、吹灰过程中,如锅炉发生事故或吹灰装置损坏时,应立即停止吹灰。1.4.7.2吹灰步骤a、开启各疏水阀,开启主汽阀,调整汽压至0.5MPa进行暖管10分钟后关才各疏水阀。B、调整汽压1.5MPa以上,接通电源按动要操作的吹灰器控制开关,启动吹灰,前进后返回,完成一个吹灰过程即可停止。C、其它吹灰器同上。D、全部吹灰操作完毕后关闭主汽阀,开疏水阀,放净水后关闭此阀。1.4.7.3吹灰注意事项a、吹灰运行中,始终保持有蒸汽流过,避免吹灰器烧坏。B、吹灰过程中,当电动部分发生故障或运行中卡住,立即将吹灰器手动退出炉膛。C、吹灰过程中不准打开检查孔视察,监视吹灰器情况。D、吹灰装置有缺陷时,禁止使用。E、锅炉燃烧不稳定,禁止吹灰。1.4.8锅炉除渣与打焦1.4.8.1进行除渣及打焦工作时,应遵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尚应保持锅炉正常运行,燃烧稳定,并适当增大燃烧室负压防止向外喷烟。1.4.8.2进行除渣、打焦工作应取得司炉同意。1.4.8.3除渣、打焦时,禁止启停风机、制粉系统、给粉机和投停油枪。除渣、打焦、吹灰工作不得同时进行。1.4.8.4锅炉发生事故或燃烧不稳时,应立即停止除渣打焦工作,并关闭除灰门和打焦门。1.4.8.5除渣前应将渣斗内的灰渣流透,防止喷干灰。1.4.9锅炉的自动程控保护装置1.4.9.1锅炉自动调节1.4.9.1.1主蒸汽压力调节取主蒸汽压力和主汽流量调节给粉机转速改变给粉量满早间主蒸汽的负荷和压力不变。1.4.9.1.2送风量调节取炉膛含氧量和风量的信号,同时调节送风机挡板开度,来改变风量保持合理含氧量。1.4.9.1.3炉膛负压调节取炉膛负压信号,同时改变吸风机挡板开度,保持炉膛正常负压。1.4.9.1.4过热蒸汽温度调节取过热蒸汽温度和减温器出口温度的微分信号,调节减温水量,控制过热蒸汽温度。1.4.9.1.5汽包水位调节取主蒸汽流量、给水流量、汽包水位为冲量信号,调节给水量,保证汽水的水位。1.4.9.2锅炉联锁保护两台吸风机、送风机运行时,一台吸风,一台送风跳闸对其它设备无影响,只有两台吸风或两台送风跳闸时,联锁反映如下:给粉机给煤机磨煤机给煤机排粉机送风机吸风机燃油速断阀1.4.9.3锅炉汽包水位保护a、水位升至+50mm时音响信号报警b、水位升至+100mm时开事故放水c、水位降至-50mm时音响信号报警,关事故放水。D、水位至250mm灭火保护动,锅炉灭火。1.4.9.4锅炉超压保护a、过热器压力升至 9.20MPa时,光字牌音响报警。B、过热器压力降至 8.60MPa时,光字牌音响报警。1.4.9.5锅炉灭火保护动作条件a、锅炉灭火b、给粉机全停c、吸风机全停d、送风机全停e、汽包水位250mmf、炉膛负压达到1750mm1.4.9.6磨煤机保护a、当润滑油压P0.08MPa时磨煤机跳闸b、当回油温度超过42时磨煤机跳闸1.4.10锅炉设备的运行维护1.4.10.1锅炉运行中,应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检查时,除按有关规定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遗体告别仪式高端花卉与特色祭品一站式供应合同
- 2025年CEO职位任职条件与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大型商业中心物业管理及增值服务合同
- 2025年高科技环保新材料研发中心厂房使用权购买合同
- 2025年度生物制药销售网络布局与战略合作伙伴招募合同
- 2025年文物展览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专业级CT扫描仪采购及深度用户培训一体化服务协议
- 2025版个性化夫妻共同资产分割离婚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内部审计保密及合规协议
- 二零二五版模具租赁与模具检测认证服务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稀土永磁电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一年级硬笔书法教学计划
- 架线导地线各种弧垂的含义及计算方法(附计算表格)彻底弄懂弧垂
- 疲劳影响量表(FIS)
- 电竞行业用户分析
-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 首诊负责制度检查分析报告
- 汤小丹《计算机操作系统》官方课件 第四版
- 新药研发方案及计划书模板
- 走近昆曲《牡丹亭》
- 3D打印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