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要爱科学(3).doc_第1页
从小就要爱科学(3).doc_第2页
从小就要爱科学(3).doc_第3页
从小就要爱科学(3).doc_第4页
从小就要爱科学(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小就要爱科学21世纪 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序教学目标1、了解序言的写作要求。2、了解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重点难点1、重点:序言的写作要求。2、难点:用语严密准确。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为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所写的序言。序言,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体现本书内容,本文属于后者。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全文共5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写科技知识的意义和现代发展的成就。第二部分(4),说明这套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特点和意义。第三部分(5),勉励青少年朋友“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造新发明,作出新成就。”三、探究1、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内容却很丰富深刻,如揭示了科学的意义,反映了科学飞跃发展的形势,指出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提出了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等等。读完文章,试就上述内容筛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说说你的感想。学生讨论交流,并点评。科学的意义:“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科学飞跃发展的形势:“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已遥遥超越昔日的预测或构想。而且,现在的电脑网络全球通,绵羊、猕猴的无性繁殖等。”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造新发明,作出新成就。”2、阅读文章首段和末段,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鼓动性等特点,回答下列问题:首段中能否删去:“从一定角度上看”,“在它的背后”?为什么?末段中能否删去:“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为什么?不能删去。因为严格说来,“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这句流行语本身也有一定的片面性,电脑与外语主要性质还在于工具性,而不是知识本身,更没有涉及到道德品质问题,加上“从一定角度上看”,表明了对这句话的有保留的承认和肯定。不能删去。这些句子概括了当前的大好形势,富于激励、鼓动效果。3、就“文盲与科盲”问题认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科盲,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扫除科盲是比扫除文盲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认为,在今天一个缺乏科学常识的人就是一个文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四、小结本文写作切合序言要求,交代写书的背景和目的,介绍书的特点和意义。中心意思:本文说明了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了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五、布置作业在太空中理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井然。2、了解太空生活,学习宇航员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采用“总分总”的结构。2、难点: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在太空中活动的情况,引起学生的想像。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总说自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完全适应了太空生活。第二部分(227),分说自己在太空中理这遥各方面情况。第三部分(28),写自己作为“前线的冒险者”而必须作出的某种牺牲。三、精读第二部分提问:这一部分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概括其主要内容。明确:这一部分可分五层。第一层(29),写自己在太空中跑步运动。第二层(1013),写自己在太空中长高了。第三层(1418),写自己在太空穿衣。第三层(1924),写自己在太空中沐浴。第四层(2527),写自己在太空中的睡眠。四、探究1、本文写在“和平号”空间轨道站上“理家”的趣事,也就是写吃食、跑步、穿衣、沐浴、刷牙、刮胡子、睡眠等似乎再平常不过的情况,这一切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你是否觉得很有趣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有些什么意义?明确:吃食、跑步等在地球上是再平常不过的,但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一切就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了,在人们眼里显得很有趣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是太空遨游的需要,是星际旅行的需要,是人类向其他行星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2、文章最后说:“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我们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试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学生讨论、交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明确:宇航员精神是探索精神,是冒险精神,是无畏精神,是舍己精神。五、小结本文记叙了在太空中生活的情况,解说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现了“在前线的冒险者”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2、难点:学生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教学课时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他想象的依据是什么呢?二、展示查找的资料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四、探究1、明确什么是克隆。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出示幻灯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2、讲解说明方法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五、布置作业第二教时一、复习旧课二、继续学习课文克隆的科技成果1、分组自学。自学要求: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2、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3、小结上述内容。克隆技术造福人类。1、阅读思考。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大家的意见有分歧,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下面,我们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2、组织辩论。要求: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观点鲜明,论据充足;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3、教师小结想阻止科学进步是徒劳无益的,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终要进取。齐读结尾这段话。三、拓展学习借助生物书,了解某一动、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及生长过程。四、布置作业送你一束装基因花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形式,思路清晰,布局严谨。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新型生物技术对于花卉育种的意义。重点难点1、重点:思路清晰,布局严谨。2、难点:举例说明。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自然界中万紫千红的花,让学生在欣赏花的世界中感受花的奥妙。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本文由一个开头和三个部分构成,主要说明什么是转基因花及其优良特性。开头部分主要说明新型生物技术的独特优势和什么是转基因花。开头之后的三个部分,主要说明转基因花的优良特性,色彩特别又特别新奇、特别长寿。在这一部分最后,作者以两段总结全文。四、品味语言本文语言富有一定的感情,试举例说明。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文题“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充满情意;文章从人们“常年相互赠送”花卉,“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和美好的祝愿”起笔,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情感;“但是我们似乎曾经还想过送点什么更特别的花”,作者极为体谅人们的心情,表明转基因花是为顺应人们的心情而研究获得;文章又几次提到人们的“梦想”及转基因花使人们“美梦成真”,使读者感觉到一种亲切的情意。可见文章并非板着面孔叙说,而是自有一番情致在文中,使读者感受到某种关爱和温暖。五、探究1、文章最后说:“只需打一个电话给花卉公司,描绘一下心中想要的花卉图像,工作人员就可以从转基因花卉库里找到你要的那种特别的花卉。”这句话显示了转基因花研究的什么优越性?从文中可以看出,转基因花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转基因花研究的优越性在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具有特别形态、色彩、香味的鲜花,一切不再受制于自然,每时每刻都可以创新。转基因花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决定某种形状的基因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