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测试规范.doc_第1页
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测试规范.doc_第2页
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测试规范.doc_第3页
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测试规范.doc_第4页
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测试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 测试规范测试规范 拟拟 制 制 严小欢严小欢 日日 期 期 2010 10 27 审审 核 核 姜姜 明明 日日 期 期 2010 10 28 批批 准 准 董瑞勇董瑞勇 日日 期 期 2010 11 02 规范编码 INVT0 013 0008 TB 02 版 本 V2 1版密 级 机 密 测试规范测试规范 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部 生效日期 2010 11 02 页 数 28 页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 页 共 29 页 更更 改改 信信 息息 登登 记记 表表 规范名称 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测试规范规范名称 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测试规范 规范编码 规范编码 版本更改原因更改说明更改人更改时间 V1 0 拟制新规范初版徐刚 2009 08 17 V2 0 测试规范升级 修改格式及温度设置 参数 同时根据 GB 4798 的要求存贮满足 1K5 等级 运行满足 3K6 等级 严小欢 2010 07 28 V2 1 新增测试判定标准及 元器件审查项目 测试开始前新增元器 件审查项目 修改各 个测试单项的结果判 定标准及注意事项 高温试验和恒定湿热 测试后恢复温度设为 40 测试完后分别 进行耐压和短路测试 增加测试数据记录表 严小欢 2010 10 15 评审会签区 人员签名意见日期 董瑞勇 姜明 王天彬 邓军 黄红云 韦启圣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2 页 共 29 页 目目 录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定义 3 4 引用标准 4 5 测试设备 5 6 测试环境 5 7 测试项目 6 7 1 测试项目清单 6 7 2 低温试验 8 7 2 2 低温工作试验 9 7 3 高温试验 10 7 3 1 高温贮存试验 10 7 3 2 高温工作试验 11 7 4 湿热试验 13 7 5 温变试验 15 7 6 低气压试验 16 7 7 盐雾试验 18 8 数据记录及报告格式 20 附录 A 环境可靠性测试数据记录表 21 附录 B 环境可靠性测试报告格式 22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3 页 共 29 页 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测试技术规范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测试技术规范 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测试规范变频器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目的 检验变频器产品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是否满足标准和客户要求 本规范主要集中在验证 变频器在常规气候类环境因素 温度 湿度 气压 腐蚀 及其组合的规定限值内的工作 能力 评定产品对贮存 使用环境的适应性 2 范围范围 本规范规定的气候类环境可靠性测试方法 适用于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所 有变频器产品 3 定义定义 可靠性 可靠性 Reliability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 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环境可靠性试验 环境可靠性试验 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test 采用自然暴露或人工模拟 的方法将产品暴露在特定环境中 为验证产品环境可靠性而开展的试验 完整的环境 试验操作顺序 通常包括预处理 必要时 初始检测 必要时 条件试验 恢复 最后检测 预处理 预处理 Pre conditioning 为消除或部分抵消试验样品以前经历的各种效应 在条件试验前对试验样品所做的处理 初始检测 初始检测 Initial examination and measurement 预处理后 条件试验之前 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和外观所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条件试验 条件试验 Conditioning 把试验样品暴露到试验环境中 以确定这种环境条件 对试验样品的影响 恢复 恢复 Recovery 条件试验后 最后检测之前为使试验样品的性能稳定所做的处 理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4 页 共 29 页 最后检测 最后检测 Final examination and measurement 在恢复之后对试验样品的 电气性能 机械性能和外观所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 要进行环境试验的指定产品样本 严酷等级 严酷等级 Severity 试验样品进行条件试验所用的一组参数值 综合试验 综合试验 Combined test 两种或多种试验环境同时作用与试验样品的试验 组合试验 组合试验 Composite test 把试验样品依次连续暴露到两种或多种试验环境中 的试验 温度 温度 Temperature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单位有华氏温度 摄氏温度 C 热力学温度 K 其中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关系 T 1 8t 32 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T K t 273 15 温度稳定 温度稳定 Temperature stabilization 工作空间内所有点的温度达到并维持 在温度设定值的给定容差内 温度波动度 温度波动度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稳定后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 工作 空间中任一点的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 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 Absolute humidity 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 常用计量单 位是 g m3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 RH Relative humidity 在一定温度时 在给定的体积空气中 水 汽分压力与饱和水汽压力的比率 用百分数表示 4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GB2421 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总则 GB2422 1995 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术语 GB2423 01 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A 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 02 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B 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 03 2006 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 Cab 恒定湿热试 验 GB2423 04 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2423 09 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Cb 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2423 17 1993 T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Ka 盐雾试验方法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5 页 共 29 页 GB2423 18 2000 T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Kb 交变盐雾试验方法 氯 化钠溶液 GB2423 21 199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M 低气压试验方法 GB2423 22 2002 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N 温度变化 GB2423 25 1992 T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Z AM 低温 低气压综合试 验 GB2423 26 1992 T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Z BM 高温 低气压综合试 验 GB2423 27 19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Z AMD 低温低气压湿热连续 综合试验方法 GB2423 34 198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Z AD 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方法 GB2424 01 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高温低温试验导则 GB2424 02 2005 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湿热试验导则 GB2424 13 19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温度变化试验导则 GB2424 15 199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温度 低气压综合试验导则 5 测试测试设备设备 KMH 1000RL5 型可程式快速温变湿热箱 科明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具体技术参数及操作方法请参照 KMH 1000RL5 型可程式快速温变湿热箱操作 指导书 QTM VT1000L 型低气压高低温试验箱 深圳市环亚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具体技术参数及操作方法请参照 QTM VT1000L 型低气压高低温试验箱操作指 导书 QTS 408L 型三箱式冷热冲击实验箱 深圳市环亚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具体技术参数及操作方法请参照 CS SST 480A 型三箱式冷热冲击实验箱操作 指导书 QTM BS 90L 盐雾试验箱 深圳市环亚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具体技术参数及操作方法请参照 QTM BS 90L 盐雾试验箱操作指导书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6 页 共 29 页 6 6 测试测试环境环境 各测试项目的测试环境参看下文各测试项目所对应的测试项目选取定义表及试验等级 定义表 7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 7 1 测试项目清单测试项目清单 7 1 1 测试项目及其定义测试项目及其定义 低温贮存试验 评判产品低温条件下存贮能力裕度 耐久性和适应性 检查产品是否 达到有关标准要求 高温贮存试验 评判产品高温条件下存贮能力裕度 耐久性和适应性 检查产品是否 达到有关标准要求 低温工作试验 评判产品在低温条件下的工作裕度 低温耐久性和工作适应性 检查 产品在低温时能否正常工作 判定产品是否达到要求 高温工作试验 评判产品在高温条件下的工作裕度 高温耐久性和工作适应性 检查 产品在高温时能否正常工作 判定产品是否达到要求 温变试验 温度渐变 温度冲击 温变试验分为规定温度变化速率的温度变化 温 度渐变 和规定转换时间的快速温度变化 温度冲击 温度冲击试验主要评判产品经 受环境温度迅速变化的能力 温度渐变试验主要评判产品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的工作裕 度 耐久性和工作适应性 检查产品在温度变化时能否正常工作 判定产品是否达到 要求 湿热试验 恒定湿热 交变湿热 湿热试验分为恒定湿热试验 条件试验过程中温 度湿度均为定值保持不变 和交变湿热试验 条件试验过程中湿度保持定值不变温度 渐变 试验由若干循环构成 恒定湿热测试主要用于评定小型设备 元件及于试验箱 外的测试装置有复杂连接的大型设备在高湿度条件下的工作裕度 耐久性和工作适应 性 交变湿热主要用于评定系统产品或材料在温度循环变化 产品表面产生凝露的湿 热条件下的工作裕度 耐久性和工作适应性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7 页 共 29 页 盐雾试验 持续盐雾 交变盐雾 评判材料及其防护层的抗盐雾腐蚀的能力 以及 相似防护层的工艺质量比较 考核产品抗盐雾腐蚀的能力 评定某些非金属材料因吸 收盐而劣化的程度 低气压试验 低气压试验 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评判产品 在低气压 低温低气压以及高温低气压条件下工作能力裕度 耐久性和适应性 检查 产品是否达到有关标准要求 7 1 2 测试项目选取原则测试项目选取原则 为有效利用测试资源提高测试评估效率 对于本测试规范中要求的测试项目可依据下 表所列举的情况进行选择性测试 表 1 测试项目选取定义表 变更内容 测试项目 新产品 电路 设计变更 结构 设计变更 测试 设备 适用机型 体积 测试项目初样正样中试正样中试正样中试 低温 存贮 GA 低温 试验低温 工作 F 高温 存贮 GA 高温 试验高温 工作 F 恒定 湿热 F 湿热 试验交变 湿热 F 温度 渐变 可程式快 速温变湿 热箱 F 温变 试验温度 冲击 冷热冲击 实验箱 E 持续盐 雾 240mm 350mm 盐雾 试验交变盐 雾 盐雾试验 箱 240mm 350mm 低气压 F 低气压 试验 低温低 气压 低气压高 低温试验 箱 F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8 页 共 29 页 高温低 气压 F 注 表示必须执行项目 表示可以依据前期测试结果及变更具体内容选择性执行项目 对于同时存在多种变更的测试项目选择应取两者必须执行项目的共集以确保有效评估测试 风险 对于无法明确界定变更类型或本选取原则中未明确指定的情况 则需要执行本规范 中规定的全部测试项目 7 1 3 元器件审查元器件审查 在测试开始前 测试申请人需提交测试样品的控制板 驱动板 电源板及其他类型所 用单板的主要器件 BOM 清单 由环境测试人员根据 BOM 清单核查所用器件的存贮及运 行温度 ESD 等级及 MSD 等级 初样和正样测试测试申请人必须提供此 BOM 清单 中 试测试若器件无更改可不提供 对于发现有不满足环境测试规范所要求的温度等级的器件 测试人员需反馈给申请人并在测试报告中进行标明 7 2 低温试验低温试验 7 2 1 低温贮存试验低温贮存试验 7 2 1 1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1 初始检测 在室温条件下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品上电测试 确保其电性能完好 并对样品的 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包括 结构与尺寸 编号 铭牌与标识等 并填写数据记 录表格 2 条件试验 将试验样品放到试验箱中 试验样品此时不上电 根据表 2 低温贮存试验等级表设定 样品所对应的测试等级 样品在规定环境应力下的保持时间应不小于所要求的测试时间 表 2 低温贮存试验等级定义表 测试阶段 条件试验等级 初样验证正样验证中试验证 试验温度 40 40 35 试验时间 Hr 242416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9 页 共 29 页 低温存贮试验完成以后 根据低温工作试验等级的要求 设定相应应力值 开始低温 工作试验 7 2 2 低温工作试验低温工作试验 7 2 2 1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设备保持不上电状态进入低温工作试验 待设备温度稳定 温度稳定时间应不低于 1 个小时 后进行低温上电启动测试 在条件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中间检测 对试验样品的 电性能进行检查和测量并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表 3 低温工作试验等级定义表 测试阶段 条件试验等级 初样验证正样验证中试验证 试验温度 30 30 25 试验时间 Hr 242416 3 恢复 条件试验后 设置试验箱恢复到常温正常环境 在恢复之后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 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包括 结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识等 并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7 2 3 试验结果判断试验结果判断 当样品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 则被认为不合格 样品无法正常启动或上电测试电性能异常 样品结构和外观损坏 变形 风扇声音或键盘显示异常 电流显示偏差查过 5 试验样品其他性能不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其他判据 7 2 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低温工作时应尽量外接变压器 保证输入电压在额定电压的 20 内变化 每个电压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0 页 共 29 页 段工作至少工作 4 小时 循环至少三次 2 低温启动需至少测试 5 次 每次启动之后运行时间不超过 5 分钟 每两次启动之间间 隔 1 2 个小时 3 当频率由模拟量端子来设定时 输入输出模拟量值与显示值的偏差不得超过 5 4 当在低温下进行通信测试时 设备需要先在表 3 所示的温度等级下稳定 1 2 个小时再 通电 测试方法和数据按照对应通讯测试的要求进行填写 测试中不允许出现通讯中断和 其他异常情况 5 在试验周期结束后 试验样品仍需保留在试验箱内 将试验箱温度逐渐升至 25 对于低温工作测试 在升温之前需要停止通电 6 试验样品在常温下恢复时 恢复时间要足以使其达到温度稳定 至少为 1 个小时 7 低温工作条件试验时若需要终止试验则必须升高温后方可终止试验 非紧急情况 如 安全或设备故障 不得在低温工作条件试验期间打开测试箱 8 当试验条件低于允许误差下限时 应从低于试验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 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完成预定的试验周期 中断期间试验条件没有超出允许误差范 围 中断时间应作为总试验持续时间的一部分 9 当试验条件高于允许误差上限时最好停止此试验 用新的试验样品重做 如果过试验 条件不会直接造成影响试验样品特性的损坏 或者此试验样品可以修复 则应从高于试验 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预定的试验周期 如果以 后试验中出现试验样品失效 则应认为此试验结果无效 10 其他注意事项参看 KMH 1000RL5 型可程式快速温变湿热箱操作指导书 7 3 高温试验高温试验 7 3 1 高温贮存试验高温贮存试验 7 3 1 1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1 初始检测 在室温条件下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品上电测试 确保其电性能完好 并对样品的 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包括 结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识等 并填写数据记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1 页 共 29 页 录表格 2 条件试验 将试验样品放到试验箱中 根据表 4 高温贮存试验等级表设定样品所对应的测试等级 样品保持不上电状态进入低温贮存试验 样品在规定环境应力下的保持时间应不小于所要 求的测试时间 表 4 高温贮存试验等级定义表 测试阶段 条件试验等级 初样验证正样验证中试验证 试验温度 707065 试验时间 Hr 242416 高温贮存试验完成以后 根据高温工作试验等级的要求 设定相应应力值 开始高温 工作试验 7 3 2 高温工作试验高温工作试验 7 3 2 1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将试验样品放到试验箱中 根据表 5 高温工作试验等级表设定样品所对应的测试等级 样品在规定环境应力下的保持时间应不小于所要求的测试时间 设备保持上电运行状态进 入条件试验 在条件测试过程中需进行中间检测 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进行检查和测量并 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表 5 高温工作试验等级定义表 测试阶段 条件试验等级 初样验证正样验证中试验证 试验温度 60 降额 5560 降额 5555 降额 50 试验时间 Hr 242416 3 恢复 条件试验后 设置试验箱恢复到 40 在恢复之后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品的电性 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包括 结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识等 并填写数 据记录表格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2 页 共 29 页 7 3 3 试验结果判断试验结果判断 当样品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 则被认为不合格 结构和外观上出现损坏 变形 高温存贮温度显示与实际偏差 5 以上 电流显示偏差超过 5 样品的电性能或风扇声音出现异常 样品运行报故障 电性能指标的偏离超出了试验样品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允许值 7 3 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高温工作时应尽量外接变压器 保证输入电压在额定电压的 20 内变化 每个电压 段工作至少工作 4 小时 循环至少三次 2 试验样品在恢复前不需断电 但在断电之前必须完成所有测试项目 试验样品应在 40 条件下进行恢复足够时间 使样品达到温度稳定 恢复时间至少为 1 小时 3 试验样品温度稳定后需立即断电 停止试验 并在样品温度下降之前开始耐压测试 耐压等级压参看 安规测试规范 的要求 4 当频率由模拟量端子来设定时 输入输出模拟量值与显示值的偏差不得超过 5 5 当在高温下进行通信测试时 设备需要先在表 5 所示的温度等级下稳定 1 2 个小时再 通电 测试方法和数据按照对应通讯测试的要求进行填写 测试中不允许出现通讯中断和 其他异常情况 6 器件基板与导热膏的接触面积不低于器件近半总体面积的 80 并且导热膏没有明 显干涸痕迹 7 45 以上运行每升高 1 降额 2 降额后变频器运行要求温升未超过规定值 8 高温工作设备测试完成取出时 测试人员需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方可搬运设备避免烫 伤 9 当试验条件低于允许误差下限时 应从低于试验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 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完成预定的试验周期 中断期间试验条件没有超出允许误差范 围 中断时间应作为总试验持续时间的一部分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3 页 共 29 页 10 当试验条件高于允许误差上限时最好停止此试验 用新的试验样品重做 如果过试 验条件不会直接造成影响试验样品特性的损坏 或者此试验样品可以修复 则应从高于试 验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预定的试验周期 如果 以后试验中出现试验样品失效 则应认为此试验结果无效 11 其他注意事项参看 KMH 1000RL5 型可程式快速温变湿热箱操作指导书 7 4 湿热试验湿热试验 7 4 1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1 初始检测 在室温条件下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 包括 结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识等 并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2 条件试验 将试验样品放到试验箱中 根据表 6 湿热试验等级表设定样品所对应的测试等级 样品在规定环境应力下的保持时间应不小于所要求的测试时间 设备保持不上电运行状态 进入条件试验 在条件测试过程中需进行中间检测 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进行检查和测量 并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表 6 湿热试验等级定义表 测试阶段 条件试验等级 初样验证正样验证中试验证 高温温度 60 降额 5560 降额 5555 降额 50 试验湿度 RH 93 393 393 3 条件试验时间 Hr 242416 温度升降时间 Hr 0 50 50 5 湿度升降时间 Hr 111 恒 定 湿 热 温变速率 min 111 高温温度 60 降额 5560 降额 5555 降额 50 试验湿度 RH 93 393 393 3 保持时间 Hr 999 升降温时间 Hr 333 湿度升降时间 Hr 111 交 变 湿 热 测试循环数444 3 恢复 条件试验后 试验箱恢复到至 40 并保持湿度不变 在恢复之后按常规测试标准对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4 页 共 29 页 试验样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包括 结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 识等 并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7 4 2 试验结果判断试验结果判断 当样品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 则被认为不合格 结构和外观上出现损坏或变形 部分器件引脚氧化 样品上电测试异常 电流显示偏差超过 5 风扇声音或键盘显示异常 试验样品的单板 电容或其他位置有明显凝露 电性能指标的偏离超出了试验样品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允许值 7 4 3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样品最终检测完成之后 需要让样品在试验箱中恢复 1 2 个小时 恢复期间样品断电 2 样品恢复时间结束后需从试验箱中取出 并即刻进行 100KV 高压脉冲测试和耐压测 试 测试要求及测试等级安 安规测试规范 的要求选取 3 当频率由模拟量端子来设定时 输入输出模拟量值与显示值的偏差不得超过 5 4 当在高温下进行通信测试时 设备需要先在表 5 所示的温度等级下稳定 1 2 个小时再 通电 测试方法和数据按照对应通讯测试的要求进行填写 测试中不允许出现通讯中断和 其他异常情况 5 湿热试验条件试验阶段严禁打开试验箱 如因安全等特殊原因试验终止 打开试验箱 过程中测试人员亦应在试验箱门后位置用试验箱门作为遮挡避免热气烫伤 6 当试验条件低于允许误差下限时 应从低于试验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 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完成预定的试验周期 中断期间试验条件没有超出允许误差范 围 中断时间应作为总试验持续时间的一部分 7 当试验条件高于允许误差上限时最好停止此试验 用新的试验样品重做 如果过试验 条件不会直接造成影响试验样品特性的损坏 或者此试验样品可以修复 则应从高于试验 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预定的试验周期 如果以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5 页 共 29 页 后试验中出现试验样品失效 则应认为此试验结果无效 8 其他注意事项可参看 KMH 1000RL5 型可程式快速温变湿热箱操作指导书 7 5 温变试验温变试验 7 5 1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1 初始检测 在室温条件下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 包括 结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识等 并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2 条件试验 将试验样品放到试验箱中 根据表 7 温变试验等级表设定样品所对应的测试等级 样 品在规定环境应力下的测试循环数应不小于所要求的测试循环数 设备保持运行状态进入 条件试验 在条件测试过程中需进行中间检测 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进行检查和测量并填 写数据记录表格 表 7 温变试验等级定义表 测试阶段 条件试验等级 初样验证正样验证中试验证 试验温度上限 60 降额 5560 降额 5555 降额 50 试验温度下限 30 30 25 温度保持时间 Hr 111 温变速率 min 555 温 度 渐 变 测试循环数101010 试验温度上限 60 降额 5560 降额 5555 降额 50 试验温度下限 30 30 25 样品初始温区252525 暴露时间 min 454545 转换时间 min 222 温 度 冲 击 测试循环数888 3 恢复 条件试验后 设置试验箱恢复到常温正常环境 恢复时间要足以使样品温度稳定 在 恢复之后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包括 结 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识等 并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6 页 共 29 页 7 5 2 试验结果判断试验结果判断 当样品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 则被认为不合格 结构和外观上出现损坏 样品上电测试异常 试验样品的单板 电容或其他位置有明显凝露 电性能指标的偏离超出了试验样品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允许值 7 5 3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温变试验条件试验阶段必须在高温段结束 在低温段时若需要终止试验则必须升高温 后方可终止试验 非紧急情况 如安全或设备故障 不得在低温测试期间打开测试箱 2 试验样品在常温下温度稳定 1 2 个小时后需要进行短路测试 每相短路五次 填写相 应的数据表格 3 当频率由模拟量端子来设定时 输入输出模拟量值与显示值的偏差不得超过 5 4 当在高温下进行通信测试时 设备需要先在表 5 所示的温度等级下稳定 1 2 个小时再 通电 测试方法和数据按照对应通讯测试的要求进行填写 测试中不允许出现通讯中断和 其他异常情况 5 当试验条件低于允许误差下限时 应从低于试验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 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完成预定的试验周期 中断期间试验条件没有超出允许误差范 围 中断时间应作为总试验持续时间的一部分 6 当试验条件高于允许误差上限时最好停止此试验 用新的试验样品重做 如果过试验 条件不会直接造成影响试验样品特性的损坏 或者此试验样品可以修复 则应从高于试验 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预定的试验周期 如果以 后试验中出现试验样品失效 则应认为此试验结果无效 7 温度渐变试验注意事项可参看 KMH 1000RL5 型可程式快速温变湿热箱操作指导书 温度冲击试验注意事项参看 CS SST 480A 型三箱式冷热冲击实验箱操作指导书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7 页 共 29 页 7 6 低气压试验低气压试验 7 6 1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1 初始检测 在室温条件下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 包括 结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识等 2 条件试验 将试验样品放到试验箱中 根据表 8 低气压试验等级表设定样品所对应的测试等级 样品在规定环境应力下的保持时间应不小于所要求的测试时间 设备保持上电运行状态进 入条件试验 在条件测试过程中需进行中间检测 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进行检查和测量并 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表 8 低气压试验等级定义表 测试阶段 条件试验等级 初样验证正样验证中试验证 试验温度 35 235 235 2 试验气压值 kPa 61 561 561 5 气压变化率 kPa min 101010 近似海拔高度 m 400040004000 低 气 压 条件试验时间 Hr 242416 试验温度 25 25 20 温度变化率 min 111 试验气压值 kPa 555555 气压变化率 kPa min 101010 近似海拔高度 m 485048504850 低 温 低 气 压 条件试验时间 Hr 242416 试验温度 555550 温度变化率 min 111 试验气压值 kPa 555550 气压变化率 kPa min 101010 近似海拔高度 m 485048504850 高 温 低 气 压 条件试验时间 Hr 242416 3 恢复 条件试验后 设置试验箱恢复到常温正常环境 恢复时间要足以使样品温度稳定 在 恢复之后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包括 结 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识等 并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8 页 共 29 页 7 6 2 试验结果判断试验结果判断 当样品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 则被认为不合格 设备上电运行时出现故障或异常 结构和外观上出现损坏或变形 温升值超过热测试规范的要求 母线电容或其它器件出现损坏 电性能指标的偏离超出了试验样品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允许值 7 6 3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1km 以上每升高 1km 降额不大于 8 4km 处降额小于 75 4850m 处降额小于 65 2 在做低气压测试时 若条件允许 应尽量带载运行 并根据热测试规范的要求 在低 气压条件下降额运行的温升小于规定值 3 低气压试验一次只能测试一个散热试验样品 测试时必须让试验箱温度稳定之后才能 开始降低气压值 4 条件试验后 设置试验箱应恢复到常温常压方可打开试验箱 5 当试验条件低于允许误差下限时 应从低于试验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 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完成预定的试验周期 中断期间试验条件没有超出允许误差范 围 中断时间应作为总试验持续时间的一部分 6 当试验条件高于允许误差上限时最好停止此试验 用新的试验样品重做 如果过试验 条件不会直接造成影响试验样品特性的损坏 或者此试验样品可以修复 则应从高于试验 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预定的试验周期 如果以 后试验中出现试验样品失效 则应认为此试验结果无效 7 其他注意事项可参看 QTM VT1000L 型低气压高低温试验箱操作指导书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19 页 共 29 页 7 7 盐雾试验盐雾试验 7 7 1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1 初始检测 在室温条件下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 包括 结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识等 并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2 条件试验 将试验样品放到试验箱中 根据表 9 盐雾试验等级表设定样品所对应的测试等级 样 品在规定环境应力下的保持时间应不小于所要求的测试时间 表 9 盐雾试验等级定义表 测试阶段 条件试验等级 初样验证正样验证中试验证 喷雾温度 35 235 235 2 盐溶液浓度 质量 5 0 15 0 15 0 1 盐溶液 PH 值 35 6 5 7 26 5 7 26 5 7 2 持 续 盐 雾条件试验时间 Hr 727248 喷雾温度 35 235 235 2 盐溶液浓度 质量 5 0 15 0 15 0 1 盐溶液 PH 值 35 6 5 7 26 5 7 26 5 7 2 喷雾时间 Hr 222 湿热贮存温度 40 240 240 2 湿热贮存湿度 RH 93 293 293 2 湿热贮存时间 Hr 242416 交 变 盐 雾 测试循环数333 3 恢复 条件试验后 设置试验箱恢复到常温正常环境 为了除去水滴 可以用室温空气进行 短时吹风 但应注意避免水滴进入设备内部造成短路 恢复时间要足以使样品温度稳定 在恢复之后按常规测试标准对试验样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进行检查和测量 外观检查包括 结构与尺寸 颜色 铭牌与标识等 并填写数据记录表格 7 7 3 试验结果判断试验结果判断 当样品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 则被认为不合格 对于单板 器件的引脚生锈或发生断裂 三防漆剥落 单板上电后无法正常运行 实验室测试规范实验室测试规范 第 20 页 共 29 页 结构件或螺丝的镀层脱落 基板生锈以及其他异常 或防腐蚀等级在 6 级以下 试验样品出现某些变化 例如 某一部分被腐蚀 使其不能满足维修要求 试验样品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其他判据 7 7 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盐雾收集器不得被试验样品遮盖并避免来自各个方向的冷凝物进入收集器 2 如有需要条件试验结束后可以清洗样品 但是在清洗样品前需要拍照 如要清洗样品 则应在流动的自来水中清洗 5min 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漂洗 然后用手摇晃或用压缩气 体吹去水珠 在 55 2 的条件下干燥 1 小时 然后冷却 1 2 小时 清洗过程中用水的温 度不得超过 35 3 当试验条件低于允许误差下限时 应从低于试验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 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完成预定的试验周期 中断期间试验条件没有超出允许误差范 围 中断时间应作为总试验持续时间的一部分 4 当试验条件高于允许误差上限时最好停止此试验 用新的试验样品重做 如果过试验 条件不会直接造成影响试验样品特性的损坏 或者此试验样品可以修复 则应从高于试验 条件的点重新达到预先规定的试验条件 恢复试验 一直进行到预定的试验周期 如果以 后试验中出现试验样品失效 则应认为此试验结果无效 5 其他注意事项参看 QTM BS 90L 盐雾试验箱操作指导书 8 8 数据记录及报告格式数据记录及报告格式 测试过程中每个测试点要依据测试数据记录表格指定格式填写 记录完毕后应由测试 人员归档保存作为测试数据原始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