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颅骨上的孔洞.pdf_第1页
人颅骨上的孔洞.pdf_第2页
人颅骨上的孔洞.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4 卷第 6 期 2 0 0 1年 1 2月 遵义医学院学报 ACTA ACA DEM I A E M E DI CI NAE Z UNYI Vd 2 4 No 6 De c 2 0 0 1 人颅骨上的孔洞 管道 间隙及通过的结构与临床 张宏 薛黔 蒋彦军 遵义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贵州 遵义5 6 3 0 0 3 关 词 人 骨 孔觏 管道 结构 中田分类号 R抛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捆号 1 0 0 0 2 7 1 5 2 0 0 1 0 6 0 5 4 4 0 3 在解剖学教材中 就颅骨这一章节而言 骨上的 孔洞 管道较多 连通部位比较复杂 这些孔洞 管道 有的是位于某块骨 内 有的则是由相邻的几块骨所围 成 而孔洞中均有重要的结构出入 由于统编第四版 的系统解剖学教材对这些孔洞及其通过结构的描述 分散在各章节介绍 缺乏连贯性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 以及为临床医生在工作中提供参考 本文结合系统解 翻学统编第四版教材并参考有关文献对颅骨上的孔 洞 臂径 间隙及通过的结构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 描述 现按部位归纳如下 1 颅前窝 1 1 盲孔位于颅前窝的正中线上 该孔为上矢状 窦的起始部 在儿童对有连接矢状窦与鼻静脉的导血 管通过 成年人此血管多闭锁 1 2 筛孔位于鸡冠两旁的筛板上 有 2 0多个 此 孔有嗅丝和筛前血管 神经经过 在颅前窝骨折时如 损伤波及筛板 则可撕脱脑膜和嗅丝 从而造成嗅觉 功能障碍 脑脊液也可经骨折裂缝流入鼻腔 2 颅中窝 2 1 视神经营位于交叉前沟的两靖 此管连通眶 与颅中窝 管的上壁长约 0 9 2 c m 下壁长约 0 6 c m 神经管内走行的结构有眼动脉 视神经及包绕视神经 的硬脑膜 视神经管具有眶口和颅口 眶口的垂直径 为0 7 6 a n 宽径为 0 5 5 o n 颅口的垂直径为0 5 2 c m 宽径为 0 7 2 m 1 在枧神经管的上缘 下缘 内侧缘均 有眼外肌总腱环的附着 此腱环是眼外肌的起点附着 处 收稿日期 2 0 0 1 1 0 1 3 修回日期 2 0 0 1 1 2 1 1 作者简介 张宏 1 9 7 卜 男 贵州省毕节人 讲师 学士 研 究方向 应用解剖学 5 4 4 2 2 破裂孔位于颈动脉沟后端 卵圆孔后内侧 该 孔在活体时有软骨封闭 通过该孔的结构为咽升动脉 脑膜支和海绵窦的导静脉 破裂孔向后续于颈动脉管 内口 走行于颈动脉管中的颈内动脉穿过破裂孔的后 壁后走行于破裂孔的上方 此外 岩大神经与岩深神 经形成翼管神经并经破裂孔前壁入翼管 2 3 固孔在颅中窝底 蝶鞍两侧 由前内向后外 依次有圆孔 卵圆孔和棘孔 圆孔的平均直径约为 0 3 1 e ra 两侧不对称者占 1 3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 神经经此通过 圆孔为上颌神经阻滞的骨性标志 2 4 卵匝孔卵圆孔中有三叉神经的第三支下颌神 经 脑膜副动脉及连接海绵窦的导血管 有时还有岩 小神经经过 此孔绝大多数情况为卵圆形 但也有圆 形或近似于卵圆形 左右两侧孔的大小以直径在 0 3 0 4 c m为多 进行三叉神经节阻滞时 如此孔的宽 径愈小 则穿刺愈难 此外 此孔与蝶岩裂相通 占 2 其与棘孔相汇合的占0 9 1 8 格氏解剖 学记载在现代人群中则占0 7 1 0 4 卵圆孔 的这一变异在临床上施行三叉神经节阻滞术时应予 以注意 否则可能会出现针头经蝶岩裂而误入咽鼓管 或进入棘孔而伤及脑膜中动脉的危险 2 5 棘孔有脑膜中动脉及伴行的两条脑膜 中静脉 和分布到硬脑膜的棘孔神经通过 2 6 颈动脉管位于颞骨内 具有2 个口 即内口和 外口 管内有颈内动脉通过 2 7 蝶导血管孔于卵圆孔的前侧 有时可见 1 2 个小孔 称为蝶导血管孔 有血管通过 此孔见于少数 个体 3 颅后窝 3 1 枕骨大孔位于颅后窝的中央 该孔的形状以 卵圆形及葫芦形较多 长径约为 3 6 4 c r n 宽径约 为 3 0 2 c m 此孔 向下连于椎管 孔中有延髓的末端 椎 动脉 副神经脊髓根 脊髓前后动脉等结构通过 维普资讯 遵义医学院学报 2 4 卷 3 2 颈静脉孔位 于枕骨大孔的前外方 通常右侧 的孔径较左侧的为大 该孔有时被连于颈静脉间突与 内侧壁的纤维索分隔成 2 部或 3 部 出现率约占9 8 在有的个体则是形成骨桥并伸至内侧 将舌咽神经与 沿颈静脉孔内侧缘出颅的迷走神经 副神经隔开 如 骨桥增生还可导致其前方的舌咽神经受压引起舌咽 神经痛等症状 通常走行于孔内的结构 前部容纳岩 下窦及咽升动脉的脑膜支 中间部有舌咽神经 迷走 神经 副神经 后部有颈内静脉 枕动脉的脑膜支 此 外 迷走神经的脑膜支和舌咽神经的脑膜支也是经颈 静脉孔返回颅内去支配硬脑膜 由于舌咽神经 迷走 神经和副神经均通过颈静脉孔 因此 临床上在行舌 咽神经切断术时应注意检查 不要误伤 3 3 舌下神经管及开口 于枕骨大孔的前外缘上有 舌下神经管 内口 该 口是舌下神经出颅 的部位 同时 管内还有咽升动脉脑膜支 颈神经脑膜支和来自 基底 丛的导静脉 此管在有的个体还被骨小粱分隔成 2 个或 3 个管 形成二孔舌下神经管或三孔舌下神经 管 其 出现率前者为 1 1 4 后者为 7 1 枕骨大 孔附近骨折可伤及舌下神经及延髓 而 出现生命危 险 如骨折线通过颈静脉孔还可引起颅内出血及舌 咽神经 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损伤 由于颅后窝的骨质 较厚 骨折的发生率低于颅前窝 颅中窝 3 4内耳门在颢骨岩部后面近中央处 有向前开 口的内耳门 其形态以椭圆形较多 约占 7 7 其前 后径平均值为 0 8 o n 上下径平均值为 0 5 c m 供应 内耳的迷路动脉夹于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之闭进入 内耳道 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 有时可产生 动脉与神经之间相互压迫的症状 3 5 内耳道及 内耳道底上的结构 内耳道全长约 l e m 在内耳道底有一横嵴将其分为上 下不等太的 两部 横嵴上部前方是面神经管 此管经颞骨岩部到 茎乳孔 有面神经通过 后方是一小而凹的前庭上 区 其上有一些到椭圆囊和前 外侧半规管的神经孔 横嵴下部的前方为蜗区 其中为螺旋排列的小孔 称 螺旋孔列 环绕中央蜗管 下部后方为前庭下区 有 球囊神经的开口 最后下部是单孔 其中有到半规管 的神经 在临床上如颅中窝骨折波及内耳道时 前庭 神经可与面神经一起断裂 产生永久性的耳聋 3 6 前庭私管外口 和前庭水管位于内耳门后方的 小裂缝 称为前庭水管外口 是前庭水管的开口 后者 有内淋巴囊 内淋巴管 1 条小动脉和静脉通过 3 7 岩大神经管裂孔和岩小神经管裂孔为鼓室盖 前侧的两个小孔 其中内侧的较大 为岩大神经管裂 孔 有岩大神经穿过 外侧的孔较小 为岩小神经管裂 孔 有岩小神经通过 4 颅顶内面 在顶骨近矢状缝两侧约距人字点 3 5 e m处有顶 孔穿过 顶孔的出现率约占4 0 6 0 孔中有枕动 脉的脑膜支及注入上矢状窦的小导静脉通过 5 颅底外面 5 1 切牙孔位于腭中缝前方 此孔经切牙管连通 鼻腔 于切牙管中走行的有腭大血管和鼻腭神经的终 末支 切牙孔为临床进行鼻腭神经麻醉注射的部位 5 2 腭大孔位于骨腭近后缘的两懊 6 以第三磨牙 内侧的 占多数 孔 的平均直 径为 0 3 0 4 e m 小 于 0 3 c m者 占2 8 腭大孔中有腭大神经 和血管穿过 5 3 腭小孔腭大孔之后通常有 2 3 个腭小孔 有 腭小神经和血管通过 5 4 鼻后孔骨腭以上被鼻中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 鼻后孔 是呼吸系统的通道 其纵径平均为 2 5 9 e ra 横径为 1 4 3 e ra 5 5 外耳门 及外耳道在颧弓根部的后下方是外耳 门 外耳门向前内方的短管是外耳道 长约 2 5 c m 外 耳道向内借鼓膜与中耳鼓室分隔 5 6 髁管位枕骨髁的后方 管中有来 自乙状窦的 导静脉通过 髁管的出现率有种族的差异性 从现代 巴基斯坦人的 1 3 3 到秘鲁人的 7 0 也有性别 的 差异性 缅甸人男性 5 8 而女性只有 3 1 5 7 茎乳孔位茎突根部之后 乳突切迹的前端 它 是面神经经内耳门至面神经管最后出颅的地方 孔内 还有茎乳动脉通过 5 8 乳突孔位置多不恒定 以位 于乳突切迹后上 方的较多 贯穿颅骨内外 有 1 3个 其 出现率约为 7 8 3 在孔中有连接乙状窦的导静脉以及枕动脉 的 分支通过 6 颅骨侧面 6 1 颧颞孔位颢窝前壁颧骨后面上部 孔中有颧 神经的颧颢支和小动脉通过 6 2 翼腭窝及其交通位于颢下窝内侧的翼腭窝与 颅内及鼻腔 口腔 眶腔等都有着广泛的交通 此 窝向前经眶下裂与眶相通 在眶下裂中走行的结构有 上颁神经 向外侧经翼上领裂与颢下窝相通 通过 翼上颌裂的结构有上颁动脉和上颌神经 向内经蝶 腭孔通鼻腔 孔中有蝶腭动脉和来自 翼腭神经节的鼻 5 4 5 维普资讯 张宏等 人颅骨上的孔洞 管道 间隙及通过的结构与临床 后上内侧支通过 向后外由圆孔通至颅中窝 圆孔 中有上颌神经通过 向后内侧经翼管到达破裂孔 翼管内有来自于破裂孔前壁的翼管神经和动脉 向 下经腭大 小 管通 至 口腔 管 内有 腭大 腭小 血管穿 过 在临床上 尤其是在耳鼻咽喉科 咽部的病变 鼻 腔 上颁窦的病变常经翼骋窝向外扩展 目前在临床 上已开展经鼻内窥镜翼腭窝的手术 不过在此类手术 中应建立以圆孔为标志的安全范围 保持手术的范围 在圆孔的前方 眶下裂的下方进行 术中不要损伤经 过该处的颈 内动脉而导致致命性的出血 也不要误入 颅底而引起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7 颅骨前面 7 1 眶上孔 或眶上切迹 位于眶的上缘 中 内 l 3交点处 距中线约 2 5 c m 孔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 7 2 眶下裂在眶的外侧壁与下壁交界处后份 有 眶下裂向后通入颞下窝和翼腭窝 眶上裂平均长径为 2 0 8 c m 宽径为 0 7 1 c m 走行于眶下裂中的结构有 上领神经 眶下血管 颧神经和翼腭神经节分支 7 3 眶下沟 眶下管 眶下孔眶下裂的中部有前行 的眶下沟 沟向前延伸入眶下管 眶下管向下开口于 眶下孔 此孔距眶下缘的距离 男性平均为 0 8 9 c m 女性平均为 0 8 4 c m处 它基本上位于或靠近眶上切 迹的垂直部位 眶下神经和血管经此处出眶下管 眶 下孔为临床上旅行眶下神经阻滞的部位 7 4 巅眶孔位眶外侧壁 的中部 其为颧骨管的开 口 此管在骨质中分为两支 分别开口于颧颚孔和颧 面孔 颧骨管有时缺如 7 5 颊面孔位颧骨近眶外侧缘和下缘交界处 距 眶缘问的最短距离平均为 0 7 8 c m 颧面孔多为单个 有颧神经的颧面支及血管通过 7 6 眶上裂位于眶的外侧壁与上壁交界处的后 份 向后通入颅中窝 眶上裂的长径平均为 3 0 7 c r n 宽径为0 5 6 c r r l 在眶上裂中有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5 4 6 外展神经 眼神经分支和服静脉通过 由于动眼神 经 滑车神经 外展神经 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都经 眶上裂入眶 当眶上裂处发生病变 外伤 肿瘤 时 上 述结构可同时被累及 而引起 眶上裂综台症 7 7 鼻泪管在眶内侧壁的前下部经泪囊窝有鼻泪 管连通鼻腔和眶腔 此管开 口于下鼻道 泪液即由此 管进入鼻腔 鼻泪管的平均长度为 1 3 2 c m 7 8 梨状孔 鼻前孔 为鼻腔向前的开口 是呼吸 道的起始部 7 9 下颌孔位于下颌支内面的中央 此孔向下延 续为下颌管 后者贯穿于下颌支及下颌体并开口于颏 孔 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血管穿过该管 最后穿出颏 孔 在临床上旅行下牙槽神经阻滞时 可将药物注入 下颌舌骨沟 内 以便使麻醉剂浸入下颁孔 内 7 1 0 额孔位于下颌骨体上 下缘之间正对第二前 磨牙牙根 距正中线约 2 5 c m处 孔 口朝向外 上方 孔中有颏神经和血管出入 此孔是临床上对颏神经施 行阻滞术的部位 在颅骨上 除了前述的孔洞 管道之外 实际上还 有一些孔洞在本文 中未描述 因为这些小 的结构在教 科书中末提及 而且在临床工作中很少涉及 参考文献 1 于频 系统解剖学 M 第 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9 9 9 2 扬林 高英茂 格氏解剖学 M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