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患者的健康教育.doc_第1页
矽肺患者的健康教育.doc_第2页
矽肺患者的健康教育.doc_第3页
矽肺患者的健康教育.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矽肺患者的健康教育作者:于兴珊单位: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关键词】 矽肺健康教育临床资料 2005年3月2008年3月共收治矽肺患者129例,均为男性,年龄4280岁不等,平均年龄69岁。其中期矽肺89人,期35人,期5人。收治患者有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乏力等不同症状,而症状的多少往往与肺、支气管有无并发症有关。胸部X线片可见散在的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均匀一致,开始多分布于中、下肺野,继而波及全肺。可出现结节状的大片融合和双侧呈对称性翼状分布的条块状阴影,肺门蛋壳样钙化常见。 健康宣教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心理沟通,感情交流,有利于协调各种事宜,使病人适应就医环境,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因病情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易出孤独,焦虑心理,凡事依赖并易激怒难以配合治疗。入院后,医护实行首诊负责制。首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应的治疗环境,尽可能安排熟识的病友同室,仔细了解观察患者的病情,制定出详细的诊疗计划。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心理平衡,积极配合治疗,尽快促进机体的康复,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加强耐寒锻炼:由于长期患病,造成免疫功能减退,耐寒能力下降,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行耐寒锻炼能够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增强呼吸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一般情况下,建议患者从夏天开始锻炼,尽量延迟穿棉衣戴口罩的时间,但应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增加营养:对患者而言,每日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瘦肉、鱼类、鸡蛋、豆制品)应不少于1g/kg。饮食是低盐、低脂、清淡可口、易消化,老年人多半脂肪代谢紊乱,应限制动物性脂肪摄入量。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者应减少糖摄入量,多进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必要时给予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治疗。 合理应用抗生素:医生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正确引导病人以强身健体为主的康复治疗。 呼吸操:可延迟支气管闭塞时间,同时锻炼膈肌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缺氧状态,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方法是:病人端坐或直立,先深吸气后鼓腹提胸,然后缓慢呼气并收腹,胸廓自然下降,呼吸时间视病人耐受能力而定。如此反复,循序渐进,时间及次数以无疲老憋喘感为宜。 指导病人有效排痰及适度吸氧:对痰液过多、粘稠,咳嗽无力的患者,应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给病人讲解排痰的意义。告知病人如果痰液在肺内积聚过久,易加重感染,不易控制感染。对痰液过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在院每天吸氧不少于2次,每天2030分钟。 家庭护理:家庭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预后。家人在精神上安慰、体贴和鼓励病人,以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医生指导下经常调整用药方案,并监督病人按时服药等。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忌酒、避免吸入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防止受寒和感冒,脱离对呼吸系统有刺激和毒性损害的环境,症状也可得到一定缓解。 讨 论 矽肺是我国较为严重的职业病之一,病变造成进行性肺组织纤维化,为终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由于肺组织广泛纤维化,继而发生肺气肿、肺心病、肺癌。由于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矽肺病人的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致使其病情不断发展。 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的健康知识普遍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明显增强,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主动性增强。积极参与疾病的诊治和康复过程可减少本病的急性发作,及时控制症状,延缓疾病的进程,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及家属对医护的满意率大大提高。 健康教育是通过传播和教育的方法向社会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强化人们的健康意识,建立或改变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促进人们健康的事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务人员的责任从恢复健康转变到恢复保持人类健康,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从而起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有传染性、易复发及久治不愈等特点;患者服药种类多、剂量大,常有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住院肺结核病人多为急、危、重结核病和耐多药等的患者,有严重并发症、合并症、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不同程度的缺乏,对病情的不了解,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反应,如敏感多疑、紧张、恐惧、害羞、自卑、孤僻、焦虑、自责,甚至绝望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休养,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SAS、SD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干预后干预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提示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干预肺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能有效缓解并减轻心理障碍,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消除情绪障碍,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改变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