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森林长廊建设技术导则.doc_第1页
安徽省森林长廊建设技术导则.doc_第2页
安徽省森林长廊建设技术导则.doc_第3页
安徽省森林长廊建设技术导则.doc_第4页
安徽省森林长廊建设技术导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森林长廊建设技术导则安徽省林业厅二一二年十月安徽省森林长廊建设技术导则1 总则1.1为加强森林长廊建设管理,规范建设技术标准,提高建设成效,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制定本技术导则。1.2森林长廊建设范围为全省高速公路、铁路、公路国道路和省道,以及长江、淮河、新安江、怀洪新河等沿线和巢湖周边等。1.3森林长廊建设由当地政府组织实施,各级绿化委员负责牵头协调,实行部门绿化责任制,林业、交通、铁路、建设、水利等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推进。2 建设标准2.1森林长廊以乔木林带建设为主,单侧林带宽度应达到50米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应达到100米;建设长度达到2公里以上。2.2森林长廊建设坚持适地适树,提倡多树种造林,实行常绿与落叶混交,乔木与灌木、针叶与阔叶、观花与观叶和乔、灌、花相结合,充分考虑植物种在空间的配置,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同时注意季相变化和动观效果,提高建设档次和品位。2.3 森林长廊建设林带造林保存率应达到85%以上。3 规划设计3.1铁路森林长廊铁路护栏网内的绿化和护栏网外的林带建设同步推进,因地制宜。高速铁路临近护栏网要注意避免选用杨树及其它高大乔木,防止杨树高大树冠因灾倒覆,影响铁路运输安全。在绿化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铁运2008208号)的有关规定要求执行。3.2公路森林长廊3.2.1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森林长廊以防风防噪、绿化美化行车环境为主,其中护栏网内侧以灌木和花卉为主,护栏网以外应选择高大乔木树种。树种应常绿与落叶相互搭配,鼓励营造混交林。3.2.2 公路国道、省道公路国道、省道森林长廊应注重线路绿化与林带建设同步推进。山区路段林带建设应与两侧山场绿化相结合,尽量利用自然景观,做到自然景观与人工造景相得益彰,增加绿化效果。3.2.3其他道路城际交通要道、围城和绕城公路森林长廊宜宽则宽,充分发挥森林长廊的防噪、防尘作用,绿化设计应尽量采用乔、灌、花、草结合,提高景观效果,并体现当地特色。3.3河渠森林长廊河渠森林长廊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防风固堤,要充分利用河渠土地资源,林带建设应与林业产业有机结合。3.4建设森林长廊根据上级下达的年度计划,按照总体设计方案,于施工前一年第二季度在调查的基础编制绿色长廊建设设计方案。3.5森林长廊建设设计方案由调查设计单位或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编制。3.6森林长廊建设设计成果(1)森林长廊建设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技术依据、整地、造林模式、技术要点、树种、苗木、工时、经费预算以及实施措施等。(2)森林长廊建设设计表。主要包括:森林长廊建设设计调查表、登记表、经费预算表、设计表等。(3)森林长廊建设设计图(比例尺:110000)。4森林长廊造林4.1树种选择坚持造林地立地条件与树种的生物特性的一致性,做到适地适树。充分利用优良乡土树种,积极推广引进取得成效的优良树种。选择干形直,生长快,寿命长,抗性强,治尘、防噪声、防风沙、防雪效果好,对不良气候与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强,能长期稳定地发挥防护效益,树形美观,有观赏价值和美化作用的树种。4.2造林模式森林长廊建设提倡混交造林模式。营造混交林应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选择造林树种,确定合理的混交类型。4.3苗木4.3.1 按皖D/LY0284苗木标准,严格进行苗木分级,全部选用一级苗木造林。提倡采用大苗造林,但不提倡移植大树。4.3.2 苗木应有比较完整的根系;感染病害、遭受虫害或劈裂,主梢折断、根系过短等严重机械损伤,以及失水、干枯和霉烂的苗木,不得用于造林。4.3.3 苗木应随起苗、随分级、随造林。不能立即栽植的,应选背风阴向、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安全无害的地方进行假植。外地调运苗木从起苗、包装、运输、假植至栽植,整个过程都必须采取保湿措施。4.4造林技术4.4.1 整地整地方式要因地制宜,通常采用全面、带状、块状等方式。整地应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采用块状整地,按造林株行距定点挖穴,一般穴径5060cm,深度4050cm。速生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采用大块状整地,穴径和深度不少于80cm。4.4.2 栽植主要采用穴植法。栽植深度比苗木地径原土印深210cm。栽植时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层覆土,层层踏实,穴面覆层虚土。4.4.3栽植季节栽植季节以春季为主,尤以2月中旬至3月中旬最为适宜。4.4.4 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合理确定栽植密度,以林木能适时郁闭、幼树生长良好为标准。4.4.5抚育管理4.4.5.1 幼林抚育的方法分为全面、带状和块状。幼林抚育从造林当年起到幼林郁闭止,一般连续进行35年,第12年每年23次;第35年每年12次。抚育时要防止损伤根蔸和幼树。松土除草时间第一次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二次8月下旬至9月中旬。4.4.5.2造林后要落实人员管护,防止人畜破坏。造林成活率达不到标准的路段要及时进行补植补造。4.4.5.3要本着“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原则,及时做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林木正常生长。4.4.5.4要本着“安全、优美、合理”的原则,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点,采用截干、修枝等技术进行整形,避免树木倒伏或树冠折断,影响道路行车安全。5 检查验收以县林业部门为主,分别进行年度施工和工程竣工检查验收。省、市林业部门组织抽查。6 技术档案6.1技术档案是分析造林生产活动,评价绿色长廊建设成效,拟定措施的依据,以线路为单位建立绿色长廊技术档案。6.2技术档案主要内容设计文件、图表,整地方式和标准,造林树种、造林立地条件、造林方法、密度,种苗来源、规格和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情况,造林施工单位、权属、施工日期,施工的组织、管理、检查验收和成率检查情况,各工序用工量及投资等。6.3县、乡林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