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应用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教学计划(2009版).doc_第1页
针灸推拿应用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教学计划(2009版).doc_第2页
针灸推拿应用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教学计划(2009版).doc_第3页
针灸推拿应用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教学计划(2009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推拿应用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教学计划(2009版)学科类别:医学 开设学校:上海中医药大学1、 教学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针灸推拿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运用这些理论与技能解决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能力。2、 学分要求:60学分3、 修读要求:学有余力的2008级学生4、 招生人数:50人5、 开班时间:2009年秋季6、 上课时间:双休日7、 上课地点:零陵路530号一号楼四楼8、 收费标准:90元/学分9、 教学计划: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设学期3456781中医基础理论34832中医诊断学34833正常人体解剖学46444生理学2.5402.55中药学34836方剂学34837病理学2.5402.58经络腧穴学46449刺法灸法学348310推拿手法学348311推拿人体操作348312针灸治疗学3.5563.513针灸科实习44周414推拿治疗学3.5563.515中医骨伤科学464416中医内科学348317推拿科实习44周418毕业论文2219技能考试22合 计601088108.59.513.510.58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具体包括中医学导论、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三个板块。中医学导论主要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等基本知识。中医藏象学主要论述人的形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病因病机学介绍了中医研究和阐释人类疾病的起因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采用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孙广仁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和辨证两个方面。诊法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诊法是收集病人表现的症状和体征,为辨证提供客观依据。辨证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是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采用教材:中医诊断学 朱文锋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课程名称:正常人体解剖学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按照人体九大系统来讲授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器官组成、位置和重要的形态结构,了解本学科在相关专业的应用,为学习后期各门课程打下基础。采用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精编) 严振国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课程名称:生理学学时学分:2.5学分,40学时课程简介:人体生理学,简称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教育必修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功能、发生原理以及内、外环境因素对这些活动的影响。采用教材:生理学(精编) 张志雄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课程名称:中药学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中药学主要是研究中药的性能和临床应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达到:掌握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等基本理论;对中药的给药途径、用药时间、服药方法等有所了解;掌握或了解220种左右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功效、主治及配伍用法、护理要点;一般了解药材来源及炮制知识。采用教材:中药学 黄兆胜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课程名称:方剂学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科学,在中医专业中,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与临床各科紧密相连,起着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原则配伍而成,是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深入理解方剂的组方原理与配伍规律,培养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采用教材:方剂学 段富津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课程名称:病理学学时学分:2.5学分,40学时课程简介: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病理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研究和阐述疾病共同病变、及其发生的共同规律,属普通病理学;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器官主要疾病的具体病理变化及其规律,属于系统病理学,总论和各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采用教材:病理学 黄玉芳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教学内容分经络腧穴概论和经络腧穴各论两部分。经络腧穴概论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及其分布概况,腧穴的定位方法、分类、作用以及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经络腧穴各论主要讲述经脉的循行、病候及与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采用教材:经络腧穴学(二版) 沈雪勇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刺法灸法学是阐述针刺与艾灸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理论原则的一门学科。主要讲授刺法、灸法、拔罐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毫针刺法的操作;各类灸法及拔罐法的运用。介绍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等针具的刺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内经、难经及历代医著所论各类刺法,以及现代刺法灸法的应用(耳针法、头针法等)。采用教材:刺法灸法学 杨兆民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课程名称:推拿手法学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推拿手法学的内容、作用原理和研究方法等有所了解和认识;熟悉推拿手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推拿手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要求等。同时要求熟练掌握摆动运动、揉动运动、平面运动及振动运动类手法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采用教材:推拿手法学讲义(胶) 赵毅编 自编课程名称:推拿人体操作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推拿人体操作为推拿基础课与临床课的桥梁课程,主要讲授各种常用推拿手法在头面、腰背、颈项、肩与上肢等人体不同部位的具体变化应用和操作技巧,各种手法间的配合应用和衔接,以及推拿常规操作程序规范等;同时进一步强化手法的技能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各部位的操作规范,为进入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采用教材:推拿手法学讲义(胶) 赵毅编 自编课程名称:针灸治疗学学时学分:3.5学分,56学时课程简介:针灸治疗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病例讨论等,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针灸治疗的理、法、方、穴、术(即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急症能熟练地进行正确治疗。采用教材:针灸推拿治疗学 周文新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课程名称:推拿治疗学学时学分:3.5学分,56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推拿治疗疾病的方法,内容涉及内科、妇科、儿科、骨伤科和五官科等多个学科的中西医病证。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这些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正确处理。采用教材:针灸推拿治疗学 周文新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课程名称:中医骨伤科学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教学方法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以及本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为今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其中涉及中医内容占70%,西医内容占30%。练地进行正确处理。 采用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二版) 王和鸣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疾病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概要介绍了中医内科学的定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