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某某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说明说明书书 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 高位自卸汽车 学院名称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学学 号 号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20122012 年年 0606 月月 第 2 页 共 18 页 目目 录录 1 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3 3 1 11 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3 3 1 21 2 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 3 3 2 2 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 4 4 3 3 各工艺动作的配合及运动循环图各工艺动作的配合及运动循环图 11 11 4 4 各运动构件的尺寸计算各运动构件的尺寸计算 12 12 5 5 运动分析和运动仿真运动分析和运动仿真 14 14 6 6 设计小结设计小结 18 1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8 18 第 3 页 共 18 页 1 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1 11 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高位自卸汽车 1 21 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及原始数据 1 设计要求 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 最大升程 Smax见表 1 为方便卸货 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 其后移量 a 见表 1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 其最大后移量 amax不得超过 1 2a 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在车厢倾斜卸货时 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 卸货完毕 车厢恢复水平状态 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后厢门和车厢的相对位置见图 2 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 后厢门打开机 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结构尽量紧凑 简单 可靠 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2 原始数据 表 1 1 原始数据 方案号车厢尺寸 L W H L mm W mm H mm Smax mm A mm W kg L1 mm Hd mm A4000 2000 64018003805000300500 B3900 2000 64018503504800300500 C3900 1800 63019003204500280470 D3800 1800 63019503004200280470 E3700 1800 62020002804000250450 F3600 1800 61020502503900250450 第 4 页 共 18 页 2 2 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 2 12 1举升机构举升机构 2 1 1 设计要求 1 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 最大升程 Smax见表 1 2 为方便卸货 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 其后移量 a 见表 1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 其最大后移量 amax不得超过 1 2a 3 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2 1 2 设计方案 方案 1 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图 2 1 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如上图所示机构 CBEF 形成一平行四边形 杆 BC 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绕 C 轴转 动 从而完成车厢的举升和下降 优点 结构简单 易于加工 安装和维修 能够保证车厢在举升和下降过程中保持水平 稳定性好 液压油缸较小的推程能够完成车厢较大的上移量 缺点 车厢上移时 其后移量很大 为了保证车厢举升到最大高度时 其最大后移量不 超过设计要求 需将杆 BC EF 做得很长 甚至大大超过了车厢的长度 在工程实际 中不能实现 方案 2 L 型举升机构 图 2 2 L 型举升机构 第 5 页 共 18 页 工作原理 如上图所示车厢举升机构 L 形杆 BDE 一端与铰链 B 相联 铰链 B 通过竖直杆固 定在车架上 一端与车厢底部的铰链 E 相联 同时其上绞接一液压油缸 2 液压油缸 另一端与车厢底部的铰链相联 举升时 液压油缸 1 伸长 推动 L 形杆 BCD 绕铰链 B 逆时针转过角度 使 E 端上升 与此同时 液压缸 2 也联动工作 使车厢也转过角度 从而使车厢在上升 过程中保持水平 随着 BCD 杆的转动 E 点后移 同时带动车厢后移 当 E 点与 B 点等高时 后移 量达到最大 优点 该机构充分利用了车厢前面的空间 使车厢底部的机构变得简单 该机构克服了方案一中后移量过大的缺点 机构的尺寸也较小 缺点 该机构最大的缺点在于车厢全部重量均有 L 形杆 BCD 承担 由于 DE 很长 所以 BCD 受到很大的扭矩作用 这就对 L 形杆的强度提出很高要求 同时也限制了车 厢的装载量 液压缸 1 和液压缸 2 需要联动工作才能保证车厢的水平 使控制机构复杂 液压油缸的推程较大 方案 3 剪式举升机构 图 2 3 剪式举升机构 工作原理 如上图所示 该举升机构是由长度相等的两杆 AC 和 BD 彼此铰接于 E 点 AC 杆 的 A 端和与水平的活塞杆铰接 并可在滑槽内移动 BD 杆的 B 端与车厢底部为滑动 铰接 当活塞 F 右移时 车厢上升 同时向后移动 活塞 F 左移时 车厢下降 同时向 前移动 下面具体分析车厢的后移原理 第 6 页 共 18 页 设 AE BE a CE DE b 举升前 举升后 则有 1 CAB 2 CAB 上移量 sin sin 21 baS 后移量 b cos a 2acos cos 2acos 2211 baa 化简后得 cos b cos a 21 a 可见 后移量与 a b 的差值有关 故采用此种布置形式时 铰接点 E 不能为两杆的中 点 采用此种布置时 会使 CD 的距离较小 影响了车厢工作时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 车厢翻转卸货时 这种影响尤为显著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 可将 E 取为两杆的中点 同时 为了使车厢在上移时能够逐 渐后移 需要将 C 点换成滑动铰接 而 D 点换成固定铰接 如下图所示 图 2 4 剪式举升机构 最好用作图法将极限为之画出来 此时 由于 E 为两杆的中点 故在车厢上移过程中 A 与 D B 与 C 始终在一条 直线上 同时由于 A 点向后移动 故车厢上的 D 点也随之后移 于是整个车厢就向后 移动 设 AC BD 举升前 举升后 则有 l 1 CAB 2 CAB 上移量 sin sin 21 lS 后移量 cos cos 21 la 该举升机构的优点是 结构简单 紧凑 第 7 页 共 18 页 能够很好的协调车厢上移量与后移量之间的关系 满足工作要求 机构的受力情况较好 缺点 液压缸水平布置时 在举升初始阶段 传动角很小 不利于工作 根据以上缺点 可以将液压缸改为竖直布置的形式 如下图 图 2 5 将液压缸竖直布置后 可以很好地解决传动角过小的问题 但不难想象 这样布 置使液压缸的推程需要很大 不易实现 2 1 3 方案确定 为了解决以上矛盾 可以采用以下多级举升机构 图 2 5 多级举升机构 如上图所示 AD BC CF DE 为杆长相等的四杆 AD 与 BC CF 与 DE 铰接 与中点 G H A F 为滑动铰接 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以上方案液压缸推程要求很大的缺点 同时 由于原设计中安装液压缸 处空间变得较小 故将液压缸布置在机构的中间部位 2 2 2 翻转机构翻转机构 2 2 1 设计要求 1 利用连杆机构实现车厢的翻转 其安装空间不能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 2 结构尽量紧凑 可靠 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第 8 页 共 18 页 2 2 2 设计方案 翻转机构是自卸汽车的关键部分 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 为此 我们设计 了多种方案 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方案 1 单缸直推式 该机构示意图如下图 图 2 6 单缸直推式 该机构的优点是简单紧凑 采用单缸时 容易实现三面倾斜 另外 若油缸垂直 下置时 油缸的推力可全部作为车厢的举升力 因而所需的油缸功率较小 其缺点为该机构横向强度差 而且由于其油缸行程较大 方案 2 油缸前推连杆式 如下图所示 图 2 7 油缸前推连杆式 该机构的优点是横向刚度较好 举升时转动圆滑 三脚架推动车厢举升时 车厢 倾翻轴支架的水平反力比较小 车架底部的受力也比较均匀 其缺点是油缸在车厢翻转过程中摆动角度稍微大了一些 带来一定的不方便 方案 3 Z 字形举升机构 第 9 页 共 18 页 图 2 8 Z 字形举升机构 这个机构是有曲柄摇杆机构联想到的翻转机构 这个机构中油缸是提供动力的作 用 油缸的的行程变小 在油缸匀速推进时 车厢的翻转不匀速 可以方便卸货 2 2 3 方案确定 根据以上各种方案的优劣点 综合分析后 选用方案 3 2 3 3 后厢门打开机构后厢门打开机构 2 3 1 设计要求 1 在车厢倾斜卸货时 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 2 卸货完毕 车厢恢复水平状态 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3 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其中 后箱门和车厢的相对位置如下 2 3 2 设计方案选择 方案 1 控制开合式机构 第 10 页 共 18 页 图 2 9 控制开合式厢门打开机构 该机构通过控制杆控制厢门上面的铰实现厢门的开合 把控制杆和车厢翻转控制 机构恰当的联系在一起时 可以精确的实现翻转和厢门打开的联动控制 但是这个机 构的安装困难 这种结构或者类似结构安装在车厢侧面比较合适 杆在转动的同时还 要在移动副中进行滑动 所以 如果稍微有个地方润滑不好的话 就很有可能造成机 构的自锁 使得后车厢门不能正常的打开 方案 2 自开式厢门打开机构 图 2 10 自开式厢门打开机构 机构分析 因为厢门和车厢翻转的角度相同 所以厢门在打开和关闭的时候都处于竖直状态 因此考虑利用厢门的重力使之自由打开 在要卸货的时候打开锁住厢门的机构 厢门 可以随车厢的翻转自由打开 当卸货完毕的时候 在使用锁止机构把厢门锁死 实现 厢门可靠的关闭 该机构设计简单 容易想到 可以利用车厢底部空间 方便安装 但是车门的开闭是自由的 不能精确实现车门打开角度与翻转角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综合上面的分析 我们选取第二中方案作为最后的设计方案 第 11 页 共 18 页 3 3各工艺动作的配合及运动循环图各工艺动作的配合及运动循环图 3 13 1 举升机构举升机构 图 3 1 举升机构 3 23 2 翻转机构翻转机构 图 3 2 翻转机构 3 33 3 后厢门打开机构后厢门打开机构 第 12 页 共 18 页 图 3 3 后厢门打开机构 4 4 各运动构件的尺寸计算各运动构件的尺寸计算 4 14 1 方案选择方案选择 根据以上各机构方案设计与比较 最后确定各机构方案如下 4 1 1 举升机构 下面对该方案进行具体尺寸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 举升机构需要满足 车厢尺寸 L mm W mm H mm Smax mm A mm W kg L1 mm Hd mm 3900 1800 63019003204500280470 如图 3 1 设 AD BC CF DE 初始位置 到达最大升程时l 0 HAB 1 HAB 由几何关系可得 3 1 sin sin2 01 max l S 3 2 1 2a cos cos 10 l 为了使整个举升机构不超过车厢底部安装空间 需满足 3 3 Hd l 0 sin2 3 4 Ll 0 cos 取 联立 3 1 3 2 3 3 与 3 4 解得 450sin2 1 l 用 matlab 编程得到结果 其中程序为 syms x y l l x y solve 2 l sin y pi 180 sin x pi 180 1900 l cos x pi 180 cos y pi 180 1 2 320 2 l sin x pi 180 450 3 37 6 7 9 1936 10 l 第 13 页 共 18 页 图 3 4 举升机构简图 欲使液压杆受力最小 根据图示机构得到 当举升到最大高度时 液压杆应垂直 杆 CF 由图解法知 当举升到最大高度时 所以 CM DN 549 7 4 1 2 翻转机构 如图 3 2 所示 为使杆为了受力状态良好 D 点安排在车厢的重心附近 取 DE 1900 假设最大翻转角度为 60 当翻转到最大角度时 ABD 三点共线 为最佳 效果 且设此时 ABD 在垂直位置 则 AE DE 2 900 设水平时 AE 垂直距离为 450 设 AB x BD y 于是有 4 1 AEDE LLyx 60sin 4 2 2 2 2 2 2 Ly xLL ABADBD 且 4 3 BD L AB L AE L 其中 为 A E 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450 为0081 DE L AE L AE L BD L B D 之间的垂直距离 取为 150 为 A D 之间的水平距离 为 A B 之 AD L AB L 间的垂直距离 为 300 用 matlab 编程计算得到结果 其中 matlab 程序为 syms x y x y solve sqrt y 2 150 2 900 2 450 150 2 x 2 x y 1800 sin pi 3 450 eval x eval y 解得 x 1460 y 549 AB 1460 BD 549 DE 1800 第 14 页 共 18 页 根据图解计算 取 AC 400 AC 垂直距离为 300 则 AF 1000 4 24 2 整体布局整体布局 如上图所示 为了便于举升机构和翻转机构的安装 在车厢和车架之间增加一凹 形托板在凹形拖板的两侧安装举升机构 即在车厢两侧对称安装一对所选定的举升机 构 在凹形拖板的凹形槽内安装翻转机构 这样 举升机构和翻转机构互相独立 并 且可以并行利用车厢底部的空间 使结构紧凑 后厢门打开机构安装在车厢的两侧 4 34 3 机构总成机构总成 将以上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控竞聘课件
- 象棋残局杀法课件
- 2025版苗木种植与土壤改良技术研发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数字货币软件测试合同范本
- 2025版售楼部装饰施工与品牌授权合同
- 2025版蔬菜种植基地承包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社保业务系统开发与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家居建材导购员劳动合同规范
- 2025年度三个月期房地产中介短期劳动合同模板
- 2025版团购房产投资咨询服务合同
-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传感之古今未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 电压的测量课件
- 医美知识培训课件
- 私募股权投资协议样本
- 《炼铁高炉及其生产流程》课件
- 电气火灾消防安全教育
- 四川省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中职类语文试题及答案
- 木屑制粒机安全操作规程
-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及计划
- 社区书记文明城市创建表态发言范文(五篇)
- 检维修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