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蟒河导游词欢迎词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蟒河自然风景区旅游观光,我是蟒河景区的导游,我叫XX,大家叫我小X就好了,有缘给大家服务,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从现在开始呢,就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咱们美丽的蟒河,我们共同的家园。温馨提示小X在这里提醒大家,贵重物品一定要随身带好,以防丢失;由于景区的道路比较崎岖难走,要注意人身安全。我们要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由于景区不走回头路,请大家跟紧我的导游旗,在每个景点,我会给大家留足够的时间拍照留念。如果有落队的就请拨打我的电话( )。还有由于景区植物物种较多,其中有的植物具有毒性或比较珍贵,请大家不要随便触摸;有吸烟的朋友,在这里不好意思,有为大家准备的抽烟区,请您到抽烟区在抽烟。景区属于原生态景区,请大家要爱护一草一木,果皮纸屑不要随地乱扔,现在就请大家跟着小X往里走。景区概况现在我把景区给大家作个简单介绍:蟒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南部蟒河镇一带,距阳城县40公里,它四面环山,中为谷地。它北承太岳,东接太行,西依中条,南连王屋,地理位置特殊,居温带之南缘,亚热带之北界,1998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蟒河景区东起三盘山,西至砥柱山,南至河南省界,北达花园岭,全区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9公里,总面积55.7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45.74平方公里.是集人文、山水、动植物等景观于一体的著名旅游区。景区内地貌以深涧、峡谷、奇峰为主。海拔最高的指柱山1572.6米。河谷最低处拐庄为300米,平均海拔为8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180天。年降水量600900毫米。空气温和湿润,受气候影响不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千种生灵万种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素有“山西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称。目前景区有各种动物285种,其中鸟类214种,兽类43种,两栖爬行类28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黑鹳,金钱豹,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大鲵(娃娃鱼)。景区共有种子植物 88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无喙兰,国家二级保护的植物有:山白树,连香树,药用植物有:山萸,连翘,五味子,天麻等百余种。其中以山萸最多,药用价值极高,现在景区约有78万株,年产量约3050吨。质优色美,名列全国榜首,为蟒河地区的特产。因此蟒河又被称为“山萸之乡”,为我国四大山萸产地之一,因此这里的空气中含有各种中草药释放出来的气味。据专家讲,呼吸蟒河的空气,就像清洗皮肤一样清洗呼吸道。据统计,蟒河村内近百年没人得过癌症,呼吸道等疾病。蟒河的山水景观,有“奇”,“幽”,“秀”,“险”,四大特点。素有“黄土高原小桂林”的美称。蟒河的山层峦叠嶂,诸峰错列,有拔地而起的“望蟒孤峰”,有酷似天斧的“铡刀缝”,有振翅欲飞的“孔雀峰”,有形似莲花的“莲花峰”,雄视千古的“指柱山”,有中通一孔的“窟窿山”,连绵不绝的“三盘山”,“五指山”,“绿化亭”,还有“石人山”,“石斧山”等。蟒河之水洞中来,悬者为瀑,落者为潭,走者为湍,停者为泓。有清泉喷涌的“出水口”,有曲折回绕的“二龙戏珠”,有光洁如镜的“养心池”,还有“天龙瀑”,“神龟池”,“翡翠池”,“蟒湖”等。为黄土高原罕见的一处水景富集区。蟒河的洞幽深莫测,其中黑龙,黄龙,白龙三洞,被称为“幽洞三绝”。蟒河的峡谷曲径通幽,每一处每一景都有美丽的传说。目前,经蟒河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开发。使它集地质地貌,秀美山川,野生动植物等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特别是那数百万年形成的地表钙化景观,为我国东部唯一的钙化型峡谷风光。据中科院地质学家李永兵教授研究,有资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除了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还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人文传说。历史上舜渔获泽,汤王祈雨,穆王东巡,唐代杰出的诗人王维,李商隐都来过这里。黄龙庙黄龙庙,位于蟒河谷地中心,究竟始建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有碑文记载清朝就重修过三次。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担心自己的帝王能否长久。为此事,他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遍访天下老道、神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终于得到了一帖宝贵秘方:“洛阳城位于黄河边上,与太行山相邻,历朝历代之所以能在洛阳称帝,皆因他们的帝王以世袭制相传,靠的是邙山的脉气相助。今历年战乱,陛下又凭篡位称帝,与先帝命相相生相克,要想长久称帝,必须动用上乘法力到太行山驱赶龙气,以辅佐陛下。”得此真经后,王莽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重金聘用法术高手从太行山的屋脊五台山开始由北向南驱赶龙气。一日,龙气赶至离阳城50多华里的阳泉乡大壑处,一架皇龙山和一座皇龙庙拦住了去路,就象一堵透明的墙,他们试探了多次都没能通过,法力高手们眼看就快要到洛阳了,生怕前功尽弃,急忙绕道向东南方向行走。这天夜里,桑林乡乡令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白发、白眉、白胡子老者,手拄拐棍,面带笑容,亲口告诉他:“五天之内,太行山的龙气要从这里路过,请务必在必经之路上修昨庙院拦住龙气,万万不能被贼人赶走。”第二天一早,乡令想起昨晚的梦,回忆老者的话,认为太行山的龙气乃是太行山的精灵,山西人的福气,如被贼人利用,天下不尽遭殃?我享百姓福禄,岂敢怠慢,遂将庙址定于桑林到蟒河、洛阳的必经之路押水村,然后组织能工巧匠,昼夜施工,抢在五天前完工。第四天晚上,眼看工程就要结束了,就差几百个青瓦不能贺龙口,工匠们只好等待运瓦的,由于连续三天三夜不停地劳动,大伙实在是太累了,有的手里拿着工具就睡着了,有的抬着泥土倒下就睡,还有的爬在房顶上就睡着了,领工的乡令也因昼夜操劳坐在石头堆里瞅着了。就见天空“呼呼呼”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地下“轰隆、轰隆”象是岩石在相磨,地面上“沙沙沙”好象万千人马的脚步声,一股从未有过的气味浸袭着人们的心脾,只一会儿功夫,天地又恢复了宁静。忽然,头顶上一声炸雷般的吼声:“好个偷睡的乡令,如今龙气已过,你等因几片青瓦误了大事,可知罪现深重?” 乡令闻听此言,吓得浑身打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愣了半天,稍稍定下神来,劳累一下子跑得无踪无影了,细细想来,整整三天三夜的成绩前功尽弃,如今龙气虽过,但还没有离开我蟒河境界,现在唯一挽救的办法就是抢在龙气到达蟒河之前在蟒河重建一座庙,只有那里是必经之路上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想到这里,他立即率领工匠抄小路直奔蟒河村。生就是山里人,走几十里的山路根本不算事,不多时,他们就来到了蟒河村,连夜通知蟒河村民都来为拦住太行山龙气出把力,憨厚的蟒河村民听说要在村中建一座庙,目的是为了拦住龙气,纷纷积极支援,有的将自己辛辛苦苦打的石块贡献出来;有的将自己准备修房子的木料贡献出来;有的将自己烧的石灰挑来;有的将自己打的粮食拿来为工匠们做饭;还有的将工地急需用的,又从自己房子上拆将下来,搬到工地。这样,在蟒河村民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经过一夜之间的辛勤劳作,一座象样的庙终于横在了路上,太行山的龙气就这样被黄龙庙挡住了。王莽的皇位因为没有得到太行山脉气的辅佐,只过了几年就被刘秀夺去了,黄龙庙的奇传从此便传了下来。今天,大家乘车来到蟒河旅游观光时,一定能看到黄龙庙的,不过,大家进庙参观时,请不要忘了给修庙的先人们鞠个躬道声谢,因为是他们保住了太行山的脉气。绝兰碑在蟒河黄龙庙正殿的西边,竖着公元1811年的一块石碑,这就是绝兰碑。碑文记载:望蟒河地虽名河其实皆山焉山谷之中多兰草先世每于口口口时进献邑候亦献芹意也乃始而自献后则差微相沿既久为害难言今春本地牌头小甲据实呈禀我慈秦太老爷始知根苗尽绝钓谕宽免居民感戴宏恩因勒诸石。邑候秦太老爷宽免绝草碑望蟒河合社居民同勒嘉庆十五年三月谷旦 立清嘉庆六年,阳城县新来了一位知县,名叫唐维锡。此公一上任,就给阳城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横征暴敛,贪赃枉法,助纣为虐,百姓们对这新来的县官痛恨切齿、怨声载道。然而,物以类聚,鸟以群分,唐知县的恶行,恰好迎合了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他们为虎作伥,搅得阳城的百姓不得安宁。有一天,两个落第的秀才来到了县衙,告诉唐知县,城南四、五十里有个蟒河,蟒河山中有一种兰草,能治百病,要是老爷拿来献给皇上,何愁老爷你不步步高升?唐知县一听,正合心意,即令人前往蟒河传谕百姓:兰草开花季节,挖来送往京城。蟒河百姓的生活本来就凄苦,如今更是雪上加霜。花开花又谢,春去春又回,蟒河的老百姓因年年进京贡献兰草被闹得苦不堪言,而唐知县却因进献兰草有功而官运亨通,于嘉庆十一年升任知府。同年,秦维俊接任阳城知县。秦维俊,甘肃皋兰人,是当地一位出名的孝子。上任后,他看到本地的老百姓颠沛流离,衣无完布、食不果腹的生活,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自己的书房挂起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紧接着,便在阳城范围内惩治恶霸,减免租税,大力伸张正义,大力发展农牧业。老百姓的日子逐渐有了起色。有一天,秦知县处理完公务在书房就读,忽然听到县衙外人声鼎沸,差役高喊:“圣旨到!”秦知县闻听大吃一惊,心想阳城乃边远小城,圣上下旨,莫非有什么急事不成,急忙顶冠束带跪下接旨,才知是为了兰草的事,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下来。秦知县左右逢迎,好生送走公差,急急向人询问,才知蟒河的兰草年年上贡,今年已误了时日。次日天还不亮,他就带着书童秦安,前往蟒河察寻。山里的老百姓原本就过着清苦的生活,再加上连年的差征徭役,就更加贫穷,许多家庭由于挖兰草荒芜了田地,过着无衣无食,靠野菜充饥的日子。更有甚者,妻离子散,流落他乡逃荒要饭。看着受苦受难的百姓,秦知县心如刀绞。身为父母官,治下的子民如此贫穷,他深感到良心难安。而皇上老儿整日花天酒地,一再逼要兰草,长此以往,山民们如何活得下去?秦知县在蟒河住了几日,自拿银子,派蟒河百姓进京送兰草。想先稳住朝庭,再从长计议。返回县衙,秦知县的心情更加沉重,冥思苦想也没想出什么良策来,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面部明显消瘦了许多。这一天,秦维俊静座书房,口中喃喃自语:“兰草呀、兰草呀”,这时,书童秦安从门外进来,看见老爷心情不好,口中不时念到“兰草”,便问老爷:“兰草怎么了?”秦知县叹了口气说到:“皇上年年追要兰草,百姓无力进献,这可如何是好?”只见秦安笑到:“老爷,这有何难,您写份奏折,就说蟒河兰草连年挖掘,已经绝种了,这不就完了”。秦知县一听,心头一亮,是啊,我岂不写上奏折,就说兰草现已绝种。想到这里便叫书童拿来笔墨提笔就写,刚写了两行,不禁大吃一惊,我这岂不是犯下欺君之罪吗?欺君之罪将会祸及九族,这可如何是好。秦知县停笔后沉缓地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看看土墙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想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数子民,摸摸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一咬牙:“秦安,事已至此,别无它法,我身为知县,不能体恤民情,还算什么父母官,即便弃官丢命,又有何妨?我秦维俊上不负苍天,下对得住子民,我写奏折一道,为的是造福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问心无愧”.就这样,秦知县为了百姓的利益,冒着株连九族的危险,向皇帝写了蟒河兰草已绝的奏折。庆幸的是,皇帝就此免除了此项徭役。从此,蟒河的百姓总算彻底解除了进贡兰草的苦差,皆拍手称颂,自发地为这一清官秦太老爷立石记之,取名“绝兰碑”。猴山这个景点就是猴山了,这里分布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学名中华猕猴,在我们这里又叫蟒河灵猴。它们属于树栖动物,活动,迁居,嬉戏,取食,等大部分时间都在树上进行的,主要生存于海拔6501100米的林中。在山西有三个地方栖息着猕猴群,一个是陵川县,另一个在沁水的历山,再一个就是咱们蟒河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分布最北的地区。猕猴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体长4355厘米,尾长1524厘米.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于1112月发情,次年36月产仔,哺乳期为4个月,寿命可达30年。取食植物的花,果,枝,叶及树皮,也吃鸟卵和小型无脊椎动物。景区内有野生猕猴六群约1000余只。其中喂养的有两群,这些猕猴呢平常喜欢群居。每一群为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头领”,并有固定的活动范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大家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猴子的尾巴都是下垂的,唯独猴王的尾巴是上翘的。在猴子的世界里,王位不是世袭制,而是一年一届,任期一满,便重新选举,如果哪只猴子把平时下垂的尾巴翘起来,那意思就是我要竞选猴王了。届时,现任猴王必须接受它的公开挑战。两厢撕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伤痕累累的公猴,有的耳朵缺一块,有的脸上皮毛少一块,它们多是参加过争夺大战的勇士。其实,好猴王不能说是文韬武略,至少也是智勇双全,德高望重的。 群猴救药王 大家都知道药王孙思邈吧,我们蟒河的猕猴和药王孙思邈之间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孙思邈是唐代的一位民间神医,他从小胸怀远志,立志救死扶伤,精读医书药典。尤其对中草感兴趣,曾多次不辞劳苦到蟒河寻找草药,多少次为受伤的猕猴接骨喂药,与猕猴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给一位公主治好了怪病,皇帝颁旨封他为“药王”,并赠“孙药王”金匾一块。奸臣们心怀妒嫉,背着皇帝派人追杀他。药王荣归故里,缉拿恶讯随后传到,药王知是小人陷害,想暂避一时,他意想到了神秘莫测、曲径通幽的蟒河。于是,他带妻儿逃往蟒河。当他过了西山,指柱山,来到猴山时,实在走不动了,追兵也赶到了,突然听见树林中一阵响动,只见一群猴子拦在了官兵面前,有的搬石头,有的拦树叉,有的举起拳头,摆出决斗的阵势,官兵们没放猴群在眼里,骑马前冲,只听猴王长鸣一声,群猴一齐扑向官。有的抢鞭子,有的摘帽子,有的挖眼珠,官兵的马也遭此下场,没眼的马驮着主人掉下了万丈悬崖,其余的官兵见状,慌忙逃跑,药王也乘机逃进了山谷。第二天,剩余的官兵小心翼翼的在深沟里转了半天,找不到药王,只找到了他们首领的尸体,只好抬着尸体回去复命。从此,群猴救药王的故事就传下来了。石人山相传在成汤时期,这里人烟稀少,原来在析城山修炼了解几千年的黑、白、黄三条巨蟒,因触犯了天条,躲在这里。它们分别占据了三个山洞,由于被罚永世不得成龙。它们心存嫉恨,经常危害这里的乡民,乡民们死伤无数,纷纷背井离乡,流离在外。村西头石崖下住着一个叫石头的年轻小伙子,他身材魁梧,心地善良、足智多谋,一心想为百姓除害。这天,石头正冥思苦想,竟然两眼迷迷沉沉地睡去,梦中一位白胡子老人告诉他:“要想除巨蟒,只有到大尖山魔王洞找到镏金斧才行。”石头醒来后,知是仙人指点,高兴万分,当即动身前往大尖山魔王洞。历尽千难万险,石头终于战胜了魔王,得到了镏金斧。石头高举镏金斧,与巨蟒战到了一起,刹那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整整战斗了三天三夜。大蟒越战越慢,镏金斧越舞越急,最后巨蟒无路可逃,突然向旁边的崖壁撞去,一声巨响,崖壁上撞开了一个大洞,三蟒争先恐后地钻了进去,从此再也没有露面。在他们激战的地方,大小被拖出三条四、五十华里的深壕,三条巨蟒藏身之洞,淌出鲜红的血流,后溢清泉,人们就称这条河叫蟒河,沿沟的村子叫蟒河村。现在,蟒河的出水口就是当年被大蟒撞开的,而对面的石人山和石斧山则是石头和他留下的镏金斧.孔雀峰 大家回头看一下这个山峰,象不象孔雀开屏呢?蟒河的山峰有很都是这样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的山雕琢的千奇百怪,姿态万千。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孔雀东南飞时,途经莽山,正好口干舌燥,就飞落下来喝蟒河的水,由于蟒河的水甘甜爽口,蟒河的山美丽多姿,这只孔雀被这山水所迷,就不想再飞走了,这一留下来就是几千年,变成了如今的孔雀峰,爱美的孔雀为了和莽山比美,春夏秋冬总是用不同的颜色来打扮自己,炫耀自己。流银瀑布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景点呢,是一个季节性的瀑布,因为蟒河的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季节变化对水流有一定的影响。当夏季雨量充沛时,瀑布的水流量也是特别大,气势宏伟,但遗憾的是现在是旱季。只有在七、八月份降水量大的时候,才能目睹它的风采。但也不要扫兴,也许大家在其它地方看到的瀑布都是湍流不息的,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瀑布幕后的景象。根据石头上的苔藓、冲刷的情况,大家可以想到雨季来临时的那种壮观的场面。望蟒孤峰阳城县八景之一的“望蟒孤峰”,是蟒山的主峰,名叫棋盘山。据说此山原非此名,而叫孤老峰。那后来怎么叫棋盘山的呢?那是在很久以前,蟒山脚下,有个背山面水,风景雅丽的小山庄,庄上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后生名叫丁生。丁生天资聪明,勤劳勇敢,从小失去了母亲,只有他和父亲两人度日。父亲四十开外,是个不第秀才,常常教丁生勤耕苦读。丁生在耕读之余,酷爱奕棋对着,而且棋艺超群。有一天,阳光和煦,晴空爽朗。丁生扛着扁担,拿了斧头,上山砍柴。走进深邃迷离的峡谷,爬上迂回曲折的马道,是人们常来砍柴的地方。丁生挽衣别袖,举起利斧,圪哧圪哧砍起柴来。一会儿,砍了一大担,他放下斧头,坐在一块狼牙石上擦着汗水休息,一边仰望老峰:啊!悬崖峭壁,好似刀砍斧劈,巍然耸立,直冲九霄云天。正在欣赏之余,忽听峰顶有人说话,因峰高林密,听不真切。丁生想起村里老人们常说的“孤老峰冰天门,自古无人取攀登”,那究竟谁在峰顶上呢?他抱着一颗年轻好奇的心,决心登上去看个明白,便振了振胳膊,抖了抖精神,找寻石缝,扯拽树枝,向上攀登。他不顾汗流浃背,也不顾荆棘刺身,一股劲爬上了峰顶,定睛一看,这里野花烂漫,芳气袭人,丛草浓郁,娇柔逗趣,周围去雾缭绕,真是别有洞天。花草中有一块方方正正,平平光光,镌刻着棋盘的大石板,有两个道人屈膝盘坐在两边对奕。一个是童颜鹤发,身穿红袍,腰系丝条,手拿笆蕉扇,苦思冥想,目注棋局;一个是粉面凤眼,三绺长须,身着青衣,背插宝剑,聚精会神举子定步。丁生凑过去蹲在一旁观看,道人也不搭话。忽然,青衫道人大叫一声:“糟了!”原来是被红袍道人当头一将,把车一摆来了个铁门栓。丁生看得真切,急急喊了声:“死车救驾!”这可提醒了青衣道人,只见他用炮后车,吃掉对方当头炮,尔后包速进军,边炮沉底,二路炮紧跟,用重炮将死了对方。这时,两道人一齐站了起来,赞扬丁生说:“童子聪明绝顶,真乃神童也!”丁生欠身打揖说:“山村蠢子,冒昧师父了。请问师父尊号?”只见红袍道人抖了抖汗巾,青衣道人打了两个哈欠,飘然而去了。丁生眼巴巴望着两个道人消失在万里去彩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又回头来看看峰下,只见那山上茂密的树林和田野里的一片片庄稼,闪烁不定,一会儿嫩黄,一会儿翠绿,一阵儿嫣红他诧异极了。当丁生爬下孤老峰,到自己砍柴的地方去担柴,奇怪!扁担、斧头和柴都不见了。只有杂枝乱叶盖在地上。他找了一截树枝,到处乱刨、乱寻,终于在那厚厚的枝叶下面找到了斧头,但已锈的不成样子了,斧柄也沤完了。丁生着实吃了惊。他匆匆走回村庄,见到的年轻人一个也不认识,年岁大的,也似是而非的不敢相认。回到家里,只见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却不见自己的父亲。那老头抬起头来问:“小伙子,你打哪儿来?到这里干什么?”丁生说:“老大爷,我就是这家里的人,我叫丁生,你是谁?”丁生说罢,那老头子一怔,走过去扳柱他的面孔细细打量了一会说:“你真的是丁生儿吗?”“是的!”丁生仔细看了盾老人家的面容,才知道是他父亲,只不过苍老憔悴得多了,便着急地问:“你怎么活成了这样子了?”老人家流着辛酸的眼泪说:“生娃呀,你害得爹好苦啊!我还以为你不在人世了。你上山砍柴,一走几十年不回家,你怎忍心撇下爹爹?”丁生莫明其妙:“爹,我满共才走了一晌,还没吃午饭哩!”丁生回家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庄,全庄老小闹闹嚷嚷都来看奇。大伙都问丁生这么多年到哪去了?丁生把上山砍柴、攀登孤老峰和道人下棋等情形详细说了一遍,大伙儿半信半疑。丁生的父亲思索了一阵说:“诸位乡亲,这是天机奥秘,你们不明白,现在我解开了。孤老峰有仙气,是神仙常来常住的地方。那个穿红袍的手拿笆蕉扇,临走时抖了抖汗巾,一定是汉钟离;那个青衫道人背插宝剑,临走时打了两个哈欠,一定是吕洞宾。生儿看到峰下山林、田野的颜色闪烁不定,那一闪烁就是咱人世上一春秋啊!”接着他兴致勃勃地说:“古来曾流传着这样一首诗王子去求仙,丹程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生儿在峰顶和仙家呆了一小阵,咱们人间可就过了几十年了。丁生父亲一解释,人们悄然大悟。从此,人们就把孤老峰叫做棋盘山。仙人指路 (The celestial being shows the way)古时这里的植被比现在还多,并且还没有路,汤王祷雨的人马经过这里,找不到路了,大家正束手无策时,上天派来一个仙人,给汤王指路说:“你命人伐木铺路,由此可直至桑林”。从此为蟒河留下了仙人指路这个景点。In ancient times vegetation of here than even many now, and there is no way, king Tang pray forces of rain undergo here, can not find the way, when everybody is exactly at a loss what to do, Heaven sends a celestial being, show the way and say.养心池(饮马泉)大家看,这叫养心池,它的水深有6米。当年它还算是救了汤王一命,话说当年汤王祷雨时将自己作为祭品,投入火中,感动了上天,降下了大雨,但结果将自己皮肤和呼吸道烧伤了,那时他们的医术还不懂这些,当汤王回宫后,许多天都没有养好内伤,皮肤也只是结了疤,后来有人建议来蟒河养伤。蟒河的空气是非常好的,前面给大家讲到这里的空气里含有许多中草药释放出来的气味,呼吸蟒河的空气呢,对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有极好的疗效,没多长时间他的内伤便好了,汤王天天用养心池内的水沐浴,久而久之就长出了新皮肤,使汤王的身心好象是重生了一样,老百姓为了纪念汤王,就将这池水叫做“养心池”Everybody looks at this calls nourishing heart the pool, its water has fully 6 meters, It also can be regarded as and save king Tangs life that year, speaking that year, king Tang regarded oneself as sacrificial offerings while praying the rain,七彩清瀑(小黄果)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蟒河景点中的七彩清瀑。之所以给她这个美称,是因其在夏天特殊的阳光折射时,会在瀑布上出现一道美丽的小彩虹。当年汤王祷雨路过这里时,看见七色彩虹,认为是天降神光,庇佑大商,便在旁边用红色的朱砂写上了“七彩清瀑”四个大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雨水的冲刷,现在已看不到那四个字了,但故事却一代一代传了下来。瀑布宽十米左右,跌落六米上下,水落处汇成约一百平方米的水潭,名叫“碧水潭”。潭中那块如椅如床、可坐可卧的巨石名为“听涛石”。当年汤王就是在这上面休息,随后便去祷雨,结果真的感动了上天,祷雨成功。现在大家也可以坐坐汤王当年坐过的地方,闭目聆听,可闻瀑泻之声叮铃铃如珍珠落玉盘,娇滴滴似仙女展歌喉,使你如痴如醉,似神似仙。支腰崖大家看到在这山崖下边支着这么多的木棍,这个景点叫做支腰崖,它是有来历的。汤王的人马到这里时,宰相伊尹跌落下马,摔伤了腰,无法前行。这时从天上下来一位仙人,拿着一根木棍递给他说:“你把木棍支在这崖下”。伊尹遵从仙人之言,立竿见影,纵身上马而去。“支腰崖”从此得名到今。您不妨为您和您的亲人支上一根棍试试,也许它并不能治好您的腰病,但却代表着我们美好的祝福。同时会给我们一个人生启示:人活着要有骨气,不能奴颜婢膝,要挺直腰杆向前走,去迎接各种挑战。仙人桥 眼前就是仙人桥。它看似一般,但这座桥却与众不同。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完全是水中的钙化物,经过万年凝聚而成,所以价值连城。钙化是由从石灰岩中流出的蟒源泉水受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使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结果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发生沉淀。蟒河峡谷钙化景观是我国东部唯一一处。这样一座仙人桥要几千万年才能形成。而且现在以每百年10毫米的速度增长。翡翠潭当年汤王在桑林祈雨,咱们蟒河也得到了这一方水的滋润,水量大增,在此旋出一潭.有一日,汤王的一个妃子听说蟒河的山水风景不错,便来蟒河游玩,等走到此潭旁边,坐下休息,突然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头发蓬乱,满脸是汗,于是便撩水梳洗,一不小心将自己的翡翠项链撑断,翡翠落入潭底,将一潭水衬映的翠绿无比.从此此潭得名为翡翠潭.水帘洞 再往前走就是水帘洞。水帘洞1996年代表中国参加巴黎旅游产品灯箱展获得金奖。长期钙化沉积和苔藓堆积,使巨石钙化细流遍布其上,欲断不能,欲滴不尽。织成一道水帘,形成水帘洞。大家知道孙悟空的水帘洞吧,那在连云港的花果山,咱们这的可不是孙悟空的.当年王母娘娘的后花园里也有个水帘洞,后来孙悟空打闹天空,王母娘娘大怒之下一脚把她的水帘洞给踢了下来,刚好就落在了我们这里.大家看水帘洞旁边突出的一块石头,象不象一只抬头望天的乌龟?据传说它是咱蟒河当年的河神,这只乌龟心地善良,就是有点懒,从不去外面看情况,每年都将同样的水量放出,不管天旱天涝。有一年天下大雨,洪水泛滥,淹没了许多田野、村庄,而这只乌龟却仍然放水,导致村民那年颗粒无收。村民把这只乌龟告到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非常生气,就将乌龟撤职,派了一条蟒蛇来当河神。这条蟒蛇生性吝啬,爱好喝酒,不管天旱天涝,它都放出最少量的水。有一年,天大旱,而蟒蛇却呆在洞府里乘凉,乌龟急在心里。于是便和它的好朋友一只猴子商量。它让猴子偷来一坛美酒放在洞口,蟒蛇闻到了香气,便到洞口把酒坛拿到洞内,一口气便喝光了一整坛。蟒蛇大醉,乌龟趁机把河水放大,村民得救了。乌龟怕蟒蛇醒来,便等在洞口向路上的行人呼救。二龙戏珠二龙戏珠原来是坚硬的岩石,经过蟒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形成了两条沟渠。从而使河水在此一分为二,酷似双龙奔腾。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滴水穿石、以柔克刚的老子哲学思想。培养我们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萧照画廊其实我们这一段峡谷又叫萧照画廊,萧照是阳城县人,为我国宋代最杰出的山水画家,官任画院待招,曾受到皇帝的奖赏。现在北京故宫和台湾故宫博物院都收藏有他的作品。萧照青少年时代酷爱书画,经常在这一带写生,可以说是这里的灵山秀水滋养了他,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他的秋山红树图、山腰楼观图等很多精品,就是蟒河山水的艺术再现。近年来,全国各地书画、摄影界的名家、画院的师生纷纷慕名前来观光采风。因为蟒河本身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画廊。朋友们,请按动快门,打开镜头,支起画板,拍下这灵性的山水,录下这绝妙的丹青吧!蟒河源头蟒源之水洞中来,水清如碧玉,奔源似巨蟒,依山穿洞顺层行,终年不息,清澈又剔透,出水量达到0.30.8m3/s。蟒源出口上层地质为奥陶系,深灰色厚层状的白云岩。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经久不息受到地下水的作用,形成了含水丰富,但不均匀的特征。即使奥陶系中有泥质灰岩,但也同样具有透水性。其中奥陶系含水量最大。举个例子,它就像饮水机里的过滤器。但它可不是饮水机里的那几层,它是经过千层万层往下渗,之后受到中元古界石英砂岩寒武系岩夹岩和页岩的阻隔,从而使水不能继续往下渗。这样就保存了从奥陶系一层一层渗透下来的水。水流向低洼处流动。最终汇集成终年不停的蟒源。所以大家可想而知,从蟒源流出的水经过无数的过滤,水中含有许多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在这里我们可以免费品尝到原生态纯天然的矿泉水。蟒源的水随季节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古到今它却从没断过。二郎担山请问大家听说过二郎担山赶太阳的故事吗?当年他所担的两座山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两座山。这南北两座山的半山腰上的两个窟窿,就是二郎神当年用扁担戳的。这只是传说,要说真实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这半山腰的窟窿却帮过抗日军民的大忙。活动在树皮沟的工合游击队,曾经把武器秘密存放在北面半山腰这个窟窿里,万无一失。大家看,人就是从这个峭壁攀趴而上的,堵洞口的那几块石头伪装得多巧妙!双笋齐天大家再看前边小山崖顶上高耸齐天的两个石峰,形如竹笋,直指苍天,因而得名双笋齐天。相传这双笋峰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家竹农的儿子,因为分不清出生先后,所以给他俩起了一个名子叫“双笋”。双笋长大后,一样的英俊潇洒,相貌言行难分难辨。一次兄弟二人进深山砍柴与莲花仙子相遇,三人都暗暗埋下了爱情的种子。但莲花仙子深知一身难许二男,后来带着遗憾修炼成仙。这双笋兄弟一心恋着莲花仙子,终身不娶,来到这山头,历尽风雨,痴心不改地等着莲花仙子归来,最后变成了两座山峰。红豆相思 各位游客,请大家看,这一簇树即是生长在南国的树中瑰宝红豆杉,又名相思树。红豆杉属常绿大乔木,在地球上已生长了近250万年。全世界只有11种,我国5种,即东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中国红豆杉。红豆杉分布地域较窄,加之人为盗伐,如今已近濒危边缘。现在,全世界野生红豆杉仅有1000万株,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992年美国的食品药物管理局(FAD)批准紫杉醇为治疗晚期癌症药物以来,我国的野生红豆杉资源过度砍伐日益加重,野生红豆杉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各国为保护不多的红豆杉自然资源,已禁止一切砍伐。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但现在这里王维的诗被改了一个字:“多”变成了“勿”。在北国的蟒河能见到红豆杉已非常不易。希望大家一起来保护为数不多的红豆杉讲到红豆杉呢,就与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段爱情有关。传说风流倜傥的李商隐年轻时候,受到当权者的排挤打击,决定舍充仕途,一路游山玩水来到蟒河,不幸病倒,被蟒河一位美丽善良的村姑所救。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李商隐很快恢复了健康。应是天公作美,二人暗生情愫。李商隐身上带了颗红豆,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村姑名字也叫红豆。他感念蟒河山好水好人更好,临别时把贵重情物红豆赠给红豆姑娘,作为留念。红豆姑娘把红豆种子埋进地里,第二年,便在蟒河这个特殊的小环境里,衍生出南国珍贵的相思树红豆杉。朋友们,在红豆树下摄个影吧,祝大家一生婚姻美满,生活幸福。晾经台这就是晾经台,对面有千佛在诵经,自然就有千万本经书了,时间长了当然要拿出来晒晒,不然书就要发霉了,这么多经文在这里经过千年阳光晾晒,已经干透,一摞摞,一叠叠,十分整齐。其实这是蟒河特殊的地质结构,是经过4.75亿年形成,地质学叫它奥陶纪灰岩。千佛崖曾经有一位化斋的老和尚路过蟒河时,看到此山此景情不自禁的呤了这首诗:“天工生峭壁,佛光初影显。千佛藏其中,欲寻有缘人。”佛家讲究一个“缘”字,佛祖曾说:“人生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了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今天能相遇,说明我们之间有缘,但您来到千佛崖呢,就可以测测您是否与佛有缘?这就要看您的慧眼。如果您看到的佛像越多的话,那自然就是您的佛缘深?不多的话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多做善事,在生活中,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那自会增强您的佛缘。现在大家可以试试看您自己能看到多少尊佛?当然这只是个小小的游戏。神龟池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石池,中间的这块大石头酷似乌龟,现在的人们叫它“神龟池”,其实它以前叫“神鬼池”。说起来,还有一个很离奇的故事。据说,神鬼池内有一个恶鬼。在神鬼池旁边,一到傍晚,只要静静的等上十几分钟,就能听见池内有人说话,池内的人问:“每天上山砍柴累不累,找个替你砍吧?”若没有回答,就会问第二句话“走吧,现在就走!”旁边的人若搭腔,就会立即被拽入池中淹死。若池内的人开口说话之前,旁边有人说话,就什么也听不见。恶鬼怕火,当听到恶鬼说话时,点一支烟,同样也是什么也听不到了。据桑林村老书记讲,山西大旱期间,他去河南担粮,回时路过此地,曾亲耳听到过这两句话。此事至今仍是个谜。鹿回头大家往前看,前面的山,像不像美丽的仙鹿?这是鹿回头。关于鹿回头,曾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天宫有一只仙鹿到蟒河游览。遵照天宫规定,它必须在天亮之前回到天宫。蟒河这个地方景色太美了,在它回去的路上,仍不忘再回头望一眼蟒河秀美的风光,就在它回头的一瞬间,天已经亮了,它再也回不去了,永远的留在了蟒河的半山腰,又为蟒河风光添上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稀世胡同大家在这里休息几分钟。乘这个机会,我来介绍一个这条进出蟒河坡梯的原貌。请看上边,两面峭壁对峙,中间好似胡同,我们这里叫胡同是圪洞。以往,这里常渗出涧水,和黄土混合,就好象烂了的空柿子一样。所以当地人叫它稀柿圪洞,讹称成稀屎圪洞,其实应该说是世上罕见的稀世胡同。又因从北立门下到这里,要绕大小十八个弯,所以又叫稀屎圪洞十八盘。这里还有个民间故事,相传明万历年间,我县上庄王国光在朝先后官拜户部和吏部尚书,他是一位杰出的财政家。因支持张居正改革,遭保守势力打击,被万历皇帝派边远充军。王国光想回阳城老家。于是心生一计,故意在下边逢人便说:“把我贬到哪都不怕,我真怕把我贬回老家呀!您不知那是什么鬼地方?云蒙山日日雾照,鳌拜山赛过天高,芦苇河不知深浅,眯山虫,人来大,红嘴白牙会说话,稀屎圪洞八百里”。反对派得知这一信息说:“好啊,你怕回老家,就偏让你回老家”。于是立即奏请皇帝批准,把王国光贬回阳城老家。王国光如愿以偿。老鼠阶梯大家继续跟着小x走,看这一段坡梯有多陡,老百姓就叫它老鼠阶梯。这老鼠阶梯也是有个来历的,相传古时候,这山上有许多老鼠,体大如牛,经常成群结队到山下蟒河源头饮水,时间长了,就在这悬崖峭壁上爬出了一条只能鼠蹄攀登的陡坡。时过不久,这里的老鼠因在农历正月十九深夜,敲锣打鼓,娶亲结偶。惊动了玉皇大帝,当夜就派灵霄殿前的御猫下凡,把这里的老鼠全部吃掉。为感谢天恩,民间把每年正月十九定为“添仓节”,夜里拿一种用空柿子和玉米面蒸成的两头细中间粗的食品,焚香燃烛,供奉上天,祈求五谷丰登。蟒门大家注意,前边我们要跨“蟒门”了。请看左边那棵树象不象一条蟒蛇?它弯身横空与右边一树相搭,是不是构成一个门,所以当地人叫它“蟒门”。大家不要望蟒生畏,蟒河的蟒早也得道成仙,有灵性,有人性。跨过蟒门,财源滚滚;摸摸蟒身,百病除根;过了蟒门,一帆风顺。北立门现在我们开始下山,这里进入蟒河的“北立门”,为什么叫北立门呢?据清山西通志记载,“由此而下如入渊井”,意思是说从这里下山象垂直攀壁下井一样艰险。现在大家看到的坡梯,是1998年新修的,一共888个台阶。当年有几个小伙,只用半小时,一口气从坡底爬到坡顶。所以我们也叫它“好汉梯”。今天不求大家当好汉,只愿人人保平安。莲花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蟒河之中最为壮观的景点莲花峰,其海拔在1100米左右。八峰相簇,形似花辫,构成了一朵巧夺天工的玉莲花,玲珑剔透,含翠欲滴,敢与黄山莲花峰比美。羊肠古道我们脚下走的路叫羊肠古道,狭窄弯曲,高低迭落,古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这里,我们可以说:“蟒道险,险在半虚空”。大家小心看看前边的万丈深谷,我们现在象不象吊在半天空呢?四不象大家看那半山腰上蹲着的石头象什么?( )那叫四不象,大家知道当年姜子牙手持神鞭,骑坐四不象,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大功告成后,姜子牙路过蟒河,想到当年汤王为天下苍生祈雨,感觉愧对商汤,于是大叫一声:“姜子牙对不起你呀!”说罢将自己的坐骑留在这里,自己扬长而去。我们现在常说的“对不起”,就是来源于这里。旱瀑游客朋友请回头看一下,那一条无水瀑布,叫树皮沟瀑布,上下落差50多米。有水季节,瀑如天降,气势磅礴,吼声如雷,十分壮观;无水季节,瀑迹尚存,一览无遗。以往大家多看的是水瀑,今天不妨也领略一下旱瀑的风采。树皮沟阳城县志有着“汤王祷雨桑林”的明确记载。府底大庙石柱上有着汤王祷雨的颂词:“获泽久旱三灾夺走粮财命;桑林祷雨六事挽回地天心。”民间流传着汤王祷雨的故事。汤王祷雨的故事就发生在对面的小山庄,这里叫作树皮沟。相传距今3700多年前,商汤开国,天旱七年,赤野千里,颗粒无收。汤王体抚民情,亲驾桑林祷雨,把自己用绳捆来当作祭品,当时他命士兵伐木代烛,并要求把树皮剥去,以示赤身虔诚。导致这里积压了许多树皮,后来一些百姓到此安家落户,便取名叫“树皮沟”。1941年以宋庆龄倡导的国际工合事务所名义组建的“工合游击队”在这里成立,带领周边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所以它还是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附 录兰 草:即泽兰,是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的茎叶,味苦,功能是活血,去淤,主治跌打损伤等症,曾是宫廷进贡的贡品。(现在只有蟒河驴王山顶一处可见)山茱萸:俗称“山萸”。蟒河是全国四大茱萸产地之一。有茱萸7-8万株,年产山萸30-50吨,且质优色美,最大的一棵“山萸王”高达10米,树围2米多。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现代医学研究:它可以养精益肾,健脾补脑,强肝利胆的疗效。大 鲵:又叫娃娃鱼,二级保护动物,两栖类爬行动物。由于四肢像人手,叫声像小孩的哭声而得名。关于娃娃鱼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娃娃鱼是殷商忠良比干之后。商纣时,纣王听信苏妲姬的谗言,挖比干的心为其食用,又将比干诛灭九族,几位忠臣将比干曾孙乔装改扮,连夜外逃。当逃至指柱山下时,都累极了,便停下来休息,这时追兵赶到,几位老臣便将比干曾孙藏在大石下,追兵找不到比干的后人,便严刑烤打众人。时间一长,从石头下传来哭声,追兵掀起石头,看到的是黑褐难看的鱼儿。几个老臣看见,虽觉奇怪又不敢声张,而为保全忠良之后而高兴。从此,娃娃鱼就在蟒河定居繁衍,直至如今。阳 城: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之处,南临中原。全县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辖10镇、7乡、1个办事处、501个村。古代以获泽命名,是因为境内有一个深山大泽获泽,周围是一片苍莽的原始森林。古书墨子中有“舜渔于获泽”,穆天子传中有“王休于获泽”的记载。两千年前,置获泽为县。一千五百年前,县城迁到现址。唐天宝元年(1200年前)改县名为阳城。旧县城西北隆起,东西长而南北窄,形似凤凰,故有“凤凰城”之称。汤王祷雨:商汤乃一代明君,在消灭了作恶多端的夏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朝以后,在政治上广泛采纳意见,吸取以往的经验,接受过去的教训,在经济上大力发展农牧业,一切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体恤百姓,须应民心,不几年,国家兴旺发达,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汤帝二十四年,天下大旱,赤野千里,五谷不收。一连数月,天上没有飘过一丝云儿,火红的烈日把大地烤得裂出道道口儿,纵横交错,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么盼望老天爷能施舍甘霖。汤王是个贤德有道的君主,爱民如子,当他看到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