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体一、判断压强变化1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其压强(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2如图,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则()(A)h、l均变大(B)h、l均变小(C)h变大l变小(D)h变小l变大3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 )。A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压强不变时,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D质量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150V/m3t/O120ab4如图所示是a、b两部分气体的等压图象,由图示条件可知,当t0时的气体a的体积与气体b的体积之比Va:Vb是 ;若恰好等于,则当ta=tb时, pa p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如图甲,玻璃管竖直放置时,管内气体的压强为p甲,并将一段h厘米长的汞柱压在玻璃管顶部(对顶部有压力)。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图乙放置时,玻璃管内气体的压强为p乙,如图丙放置时,玻璃管内气体的压强为p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乙h,p丙h B、p乙h,p丙h C、p乙h,p丙h D、p乙h,p丙h6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中间有一段水银柱将,两端封有空气,水平放置时,空气柱体积之比为VA:VB2:3,温度为27,将A端气体加热使温度升高,B端气体冷却使温度降低,结果使得两端气体体积相等。则B端气体压强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为_。7在一个量筒内放入大半筒水,里面放入一个倒置的小瓶,小瓶内留有大约一半水,使瓶底能刚好浮出水面,再用橡皮薄膜把量筒口密封,如图所示。当用力挤压橡皮膜且观察到小瓶下沉到底的现象,在小瓶下沉的过程中( )(A)小瓶内气体体积增大 (B)小瓶内气体压强减小(C)小瓶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D)小瓶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二、判断体积变化P(atm)T(K)ABCD0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图示A状态开始,经历了B、C,最后到D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温度升高,体积不变(B)BC压强不变,体积变大 (C)CD压强变小,体积变大(D)B点的温度最高,C点的体积最大2(2010 上海高考 第17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da四个过程。其中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cd垂直于ab且与水平轴平行,da和bc平行。则气体体积在()(A)ab过程中不断增加 (B)bc过程中保持不变(C)cd过程中不断增加 (D)da过程中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t图,图线BA的延长线与t轴的交点为-173。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 )A一定减小B一定不变C一定增大D无法判断如何变化4如图所示,U型管的A端封有气体,B端也有一小段气体,现用一条小铁丝插至B端气体,轻轻抽动,使B端上下两部分水银柱相连接,设外界温度不变,则A端气柱的( )A体积减小B体积不变C压强增大D压强减小5如图所示,三根粗细一样、上端开口的玻璃管,中间有一段水银柱封住一段空气柱。如果V1=V2V3,h1h2=h3,三者原先温度相同,后来又升高相同温度,则管中水银柱向上移动情况是( )A、丙管最多 B、乙管和丙管最多 C、甲管与乙管最多 D、三管上升一样多6如图所示,两个直立的气缸由管道连通。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a、b用钢性杆固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地移动。缸内及管中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大气压强不变。现令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升高一点,则系统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时,则( )A活塞向下移动一点,缸内气体压强不变B活塞向下移动一点,缸内气体压强增大C活塞向上移动一点,缸内气体压强减小 D活塞的位置没有改变,缸内气体压强增大三、判断温度变化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变化顺序由abcd,图中坐标轴上的符号p指气体压强,V指气体体积,ab线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cd线段与p轴垂直,da线段与1/V轴垂直。气体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A)b到c的过程是温度降低 (B)c到d的过程是等压膨胀的过程(C)d到a的过程温度升高 (D)a到b的过程温度保持不变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此过程可以用pV图上的直线ABC来表示,如图所示,在A、B、C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TA_TC、TB_T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如图所示,A、B两点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两条等温线上的两个状态点,这两个点各自与原点、V轴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SA、SB,则( )ASASB CSASB D无法判断4(2011 上海高考 第8题)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则( )(A) (B) TIII TII TI (C) (D) 5(2008 上海高考 第9题)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I到状态II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四、判断液柱移动1、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段长h的水银柱,将管内气体分为A和B两部分。已知初始温度都相同,后又升高相同温度,问管内水银柱将如何移动?【解析】由假设法所得 对A气体: 对B气体: 由初始状态:,而相同所以,对液柱h,初温状态下是平衡的,升高温度后,增加了向下的力和向上的力,在截面积S相同情况下,显见,液柱最终向上移动。2如图是一个圆筒形容器的横剖面图。A 、B两气缸内充有理想气体,C 、D是真空。活塞C不漏气且摩擦不计,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B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初温相同) ,则活塞将( ) A、静止不动 B、向左移动C、向右移动 D、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四根相同、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管内有汞柱,开口向下,管内封有一部分空气, , , , ,若四管气温都下降,则汞柱上升最高的是哪一根?贡柱上升最低的是哪一根?ab4如图,两个水平相对放置的气缸由管道相通,轻质活塞a、b用钢性轻杆固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地移动,两活塞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缸内及管中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大气压强不变。现令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升高一点,系统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时( )A活塞向左移动了一点,缸内气体压强不变B活塞向右移动了一点,缸内气体压强增大C活塞向左移动了一点,缸内气体压强增大D活塞的位置没有改变,缸内气体压强增大5如图,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U型玻璃管内,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能使h变大的原因是()(A)环境温度升高 (B)大气压强升高(C)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 (D)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6如图为竖直放置的上细下粗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B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DVA、DVB,压强变化量为DpA、DpB,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为DFA、DFB,则()(A)水银柱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B)DVADVB(C)DpADpB(D)DFADFB7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A)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D)若环境温度升高,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AB8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的固定圆柱形气缸,气缸内被A、B两活塞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之间用硬杆相连(硬杆的粗细可忽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可无摩擦地滑动而不漏气。现缸内气体温度为600K,活塞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若缸内气体温度稍有下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活塞将向右移动 B活塞将向左移动C缸内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都将发生变化D缸内气体将作等体积变化,活塞不发生移动五、分子力1(2010 上海高考 第14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则(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2、右图为两分子系统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3如图,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的是()(A)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 (B)钢绳不易被拉断(C)水不容易被压缩 (D)空气容易被压缩5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 )(A)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 (B)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C)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D)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六、油膜实验1(2008 上海高考 第1B题)体积为V的油滴,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滴的分子直径约为_。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油的摩尔质量为M,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_。2(2011 上海高考 第27题)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改正其中的错误: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一滴溶液的体积为,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3、(2011 全国 22)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试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盆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的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2)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4、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gmol-1,密度=0.895103kgm-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A=6.021023mol-1.球的体积V与直径D的关系为,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5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已知一滴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配制的油酸溶液中,纯油酸与溶液体积之比为1500,1 mL溶液油酸是250滴,那么一滴溶液的体积是_ mL,所以一滴溶液中纯油酸体积为_ cm3.若实验中测得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所给数据填写出空白处的数值,并与公认的油酸分子长度值L01.121010 m做比较,判断此实验是否符合数量级的要求.次数S/cm2L/cmL的平均值1533249335636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_(1)用酒精稀释油酸来配置油酸酒精溶液,油酸和溶液的比是1200.(2)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的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和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反复试验三次,最后取平均滴数则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1V/N.(3)将水倒入塑料浅盘,水深约1 cm2 cm,或达盘深的一半即可(4)将石膏粉(或痱子粉)均匀的撒在水面上,目的为了便于看清油膜(5)用注射器(或滴管)吸取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并在浅盘中央水面上方1 cm内,滴一滴稀释的油酸溶液(6)将有机玻璃迅速盖在浅盘上,并用水彩笔在有机玻璃板上描绘出油酸薄膜的轮廓图(7)将有机玻璃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8)根据dV1/S即可计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9)清理好有机玻璃及浅盘,使表面没有油酸残留,将仪器整理好、归位(10)处理实验数据,填好记录表7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 cm.(1)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2)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七、压强与体积关系实验1在“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1)气体的体积可直接从注射器上读出,气体的压强是用_传感器通过计算机系统得到的。(2)下列各项要求中,属于本实验必须要做到的是( )(多选)A在等温条件下操作B注射器的密封性良好C弄清所封闭气体的质量D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必须用国际单位(3)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发现各组同学计算的气体压强P与体积V的乘积值不完全相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封闭气体的_不同。2(2010 上海高考 第28题)用DIS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间位置,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连接;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用V-1/p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图线。(1)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和_。(3)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如图所示的V-1/p图线不过原点,则代表_。3为了测量大米的密度,某同学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取适量的大米,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然后将大米装入注射器内;(B)缓慢推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活塞所在位置的刻度V1,通过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从计算机上读取此时气体的压强p1;次数物理量12p/105Pa 1.601.78V/105m31.371.27(C)重复步骤(B),记录活塞在另一位置的刻度V2和读取相应的气体的压强p2;(D)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大米的密度。(1)本实验根据_定律设计的。(2)如果测得这些大米的质量为6.46103kg,则大米的密度为_kg/m3。(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决定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此实验步骤(C)改为_,且通过绘制V-_的图像,从所得直线和纵轴的交点可直接读取大米的体积。八、判断内能变化1(2009 上海高考 第2题)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A)温度和体积(B)体积和压强(C)温度和压强(D)压强和温度2、下列情况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火炉将水壶中的水煮开 B、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发热C、压缩气体放气后温度降低 D、用砂轮磨刀,刀具会变热3下列过程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水在炉子上被烧热 B、气体因被压缩而升温 C、气体受热膨胀 D、太阳照射湖水升温4下列关于温度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的势能和动能的总和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部分子的动能都增加C、一个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大,它的温度就越高D、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可以不变5关于铁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球静止时,铁球的动能为零、分子的平均动能也为零B、使铁球加速运动铁球的动能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增加C、铁球被举高,重力势能增加,分子势能和铁球的内能都增加D、上述三个过程铁球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势能、铁球的内能都不变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2.5104J,气体对外界做功1.0104J,则该理想气体的 ( )A温度降低,密度增大 B温度降低,密度减小C温度升高,密度增大 D温度升高,密度减小7如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8给旱区送水的消防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放水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间势能,则胎内气体()(A)从外界吸热 (B)对外界做负功 (C)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D)内能增加9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 )A内能增大,放出热量 B 内能减小,吸收热量C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 D 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10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后,体积由V1增大为V2。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选增“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_。九、计算压强1、如图,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有两段被汞柱封闭的空气柱A和B,大气压强为p0,试分析空气柱A和B的压强。【解析】空气柱B与大气之间被汞柱h2、h3分隔,但两段汞柱高度不等,表明空气柱B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不等,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有 得 空气柱A与空气柱B之间被汞柱h1分隔,有 得 2(2010 上海高考 第22题)如图,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截面积为5103m2.一定质量的气体被质量为2.0kg的光滑活塞封闭在气缸内,其压强为_Pa(大气压强取1.01105Pa,g取10m/s2)。若从初温27C开始加热气体,使活塞离气缸底部的高度由0.50m缓慢地变为0.51m。则此时气体的温度为_C。3(2009 上海)如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B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右管内气体柱长为39cm,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之间气体柱长为40cm。先将口B封闭,再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设整个过程温度不变,稳定后右管内水银面比中管内水银面高2cm,求: (1)稳定后右管内的气体压强p;(2)左管A端插入水银槽的深度h。(大气压强p076cmHg)h1ABh2h3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 )(A)p0g(h1h2h3)(B)p0g(h1h3)(C)p0g(h1h3h2)(D)p0g(h1h2)5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圆筒形容器竖直倒挂在天花板上,活塞A下表面是水平的,上表面是倾斜的,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活塞的质量为M,不计一切摩擦,若大气压强为p0。则被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强p等于( )h1hh2A、 B、 C、 D、6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折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管有一段高为h1的水银柱,右管有一段高为h2的水银柱,中间一段水银柱将管内空气分为两段,三段水银柱均静止,则中间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为( )(A)h1h2 (B)(C) (D)h1h2 7、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右端开口,左端封闭,管内水银将一部分空气封闭在管中,开口朝上竖直放置时,被封闭的空气柱长24 cm,两边水银面高度差为15 cm,若大气压强为750 mmHg柱高,问再向开口端倒入长为460 mmHg柱时,封闭端空气柱的长度将是多大?(1 mmHg133.322 Pa)8如图所示,粗细不同的两段玻璃管连在一起,粗管上端封闭,细管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两段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之比是2 : 1. 粗管长3 cm,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2 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5 cm。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上移。(大气压强75cmHg)求:(1)若要使管内水银面恰在粗细两管交接处,此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2)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45 cm,玻璃管应上移的距离多少?9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0 cm。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大气压强相当于75cmHg)求:(1)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此时管内气柱的长度;(2)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5 cm,玻璃管又应如何移动多少距离?10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薄壁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在装有水银的水银槽内,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水银槽的截面积上下相同,是玻璃管截面积的5倍开始时管内空气柱长度为6 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50 cm.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上移(管口未离开槽中水银),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成60 cm.(大气压强相当于75 cmHg)求:(1)此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2)水银槽内水银面下降的高度11、物理学家帕平发明了高压锅,高压锅与普通锅不同,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体镶嵌旋紧,加上锅盖与锅体之间有橡皮制的密封圈,所以锅盖与锅体之间不会漏气,在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上面再套上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把限压阀顶起来,这时蒸气就从排气孔向外排出由于高压锅内的压强大,温度高,食物容易煮烂若已知排气孔的直径为0.3 cm,外界大气压为1.0105 Pa,温度为20,要使高压锅内的温度达到120,则限压阀的质量应为多少?(g取10 m/s2)12如图所示的气缸是由横截面积不等的两段圆柱形竖直管道A和B相互连结而成,A的截面积Sa=40cm2,B的截面积Sb=20cm2,其中用光滑不漏气的活塞a和b封闭着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a的质量ma=8kg,活塞b的质量mb=4kg,两活塞用一段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最初活塞a位于管道A的下端,此时,气体的温度为-23,细绳恰好伸直但无张力,然后对气缸缓慢加热,使气体温度升高,已知大气压强p0=105Pa,求:(1)温度上升到多高时,两活塞开始上升?(2)温度上升到多高时,活塞b才能上升到管道B的上端?(g取10m/s2)?13如图所示,一定量气体放在体积为V0的容器中,室温为T0300K有一光滑导热活塞 C(不占体积)将容器分成A、B两室,B室的体积是A室的两倍,A室容器上连接有一U形管(U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两边水银柱高度差为76cm,右室容器中连接有一阀门K,可与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等于76cm汞柱)求:(1)将阀门K打开后,A室的体积变成多少?(2)打开阀门K后将容器内的气体从300 K分别加热到400 K和540 K,U形管内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各为多少?14如图所示是一个油气田构造示意图。A处有一个废井管,横截面积为S,高为h,下端有一段质量为m的岩芯封住井管,设原来井中B处油气压强为p0(与外界相同),温度为t,在地热作用下,B处温度突然升高,(设B处油气质量不变),岩芯在高压作用下向上喷射,岩芯射出的最大高度离进管口A为H,岩芯在井管中运动时受管壁对其的阻力大小等于重力,忽略井管的体积,则(1)岩芯喷射时,井中油气压强至少为多大?(2)岩芯喷射时,B处的温度至少为多大?15(2011 上海高考 第30题)如图,绝热气缸A与导热气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两气缸内装有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开始时体积均为、温度均为。缓慢加热A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1.2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气缸A中气体的体积和温度。16(2010 上海高考 第33题)如图,一质量不计,可上下移动的活塞将圆筒分为上下两室,两室中分别封有理想气体。筒的侧壁为绝缘体,上底N、下底M及活塞D均为导体并按图连接,活塞面积S2cm2。在电键K断开时,两室中气体压强均为p0240Pa,ND间距l11mm,DM间距l23mm。将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左端B,闭合电键后,活塞D与下底M分别带有等量导种电荷,并各自产生匀强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活塞D发生移动。稳定后,ND间距l13mm,DM间距l21mm,活塞D所带电量的绝对值qe0SE(式中E为D与M所带电荷产生的合场强,常量e08.851012C2/Nm2)。求:(1)两室中气体的压强(设活塞移动前后气体温度保持不变);(2)活塞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3)M所带电荷产生的场强大小EM和电源电压U;(4)使滑片P缓慢由B向A滑动,活塞如何运动,说明理由。综合应用1、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光滑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截面积为40 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和一形状不规则的固体A封闭在汽缸内在汽缸内距缸底60 cm处设有a、b两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向上滑动开始时活塞搁在a、b上,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0(p01.0105 Pa为大气压强),温度为300 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当温度为330 K时,活塞恰好离开a、b;当温度为360 K时,活塞上升了4 cm.g取10 m/s2求:(1)活塞的质量; (2)物体A的体积2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kg,横截面积50cm2,厚度1cm,气缸全长21cm,气缸质量20kg,大气压强为1105Pa,当温度为7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cm,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时,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10m/s2求:(1)气柱多长?(2)当温度多高时,活塞刚好接触平台?(3)当温度多高时,缸筒刚好对地面无压力。(活塞摩擦不计)。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管封闭,d管开口,b、c管连接处有一关闭的阀门K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各液面间高度差是h3h1h2,且h32 h2现将阀门K打开,则会出现的情况是( )Ah1、h2和h3均为零 Bh1减小,h2和h3均为零 Ch1增大,h2和h3均为零 Dh1增大,h3为零,h2不为零4开尔文建立了热力学温标,他依据的实验事实是( )(A)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压强与摄氏温度成线性关系(B)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不变,体积与与摄氏温度成线性关系(C)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与体积成反比(D)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不变,体积与温度成正比5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利辛县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测评模拟英语试题(无答案)
- 风电场安全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金坛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附中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沈阳市大东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离婚房产分割协议书及子女抚养及财产分配协议
- 社区网格员通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MC侧围外板成形工艺方案
- 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实践指南1
- 医院卫生院安全生产领导责任清单
- GA/T 1972-2021法医物证检验术语
-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
- 油气、集输、注水站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 YS/T 261-2011锂辉石精矿
- 国学《弟子规》 课件
- 新款h2夜视移动电源
-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