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壮 教育研究方法文.docx_第1页
李秀壮 教育研究方法文.docx_第2页
李秀壮 教育研究方法文.docx_第3页
李秀壮 教育研究方法文.docx_第4页
李秀壮 教育研究方法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二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大学生学术科研骨干的旨趣研究及培养大学生科研骨干的几点建议 课程名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姓 名 李秀壮 学号 10200201022011 专 业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年 级 2012 院 、 所 生命科学学院 年 月 日 2012年12月25日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指 标评价内容评价等级(分值)得分ABCD选 题选题是否新颖;是否有意义;是否与本门课程相关。20-1615-1110-65-0论 证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结构是否严谨;研究方法是否得当;论证是否充分。20-1615-1110-65-0文 献文献资料是否翔实;是否具有代表性。20-1615-1110-65-0规 范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体例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学术道德规范。20-1615-1110-65-0能 力是否运用了本门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是否体现了科学研究能力。20-1615-1110-65-0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总分: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大学生学术科研骨干的旨趣研究及培养大学生科研骨干的几点建议(吉林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李秀壮130024)【摘 要】大学生科研骨干的培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地位逐渐升高。本文通过利用调查问卷、个案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调查大学生科研现状和特点,归纳出大学生学术科研骨干的旨趣具有性格外向、兴趣爱好广泛、综合素质好、选题紧靠导师项目、心理品质好等特点。通过对大学生科研骨干旨趣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科研骨干要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树立正确的科研动机、加强学生心理关注,弥补学生性格劣势、健全管理机制,树立优秀学生典型等方面做好工作。【关键词】大学生 学术科研骨干 旨趣类型 培养建议一、 大学生学术科研骨干旨趣调查问卷分析(一) 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本课题采用自己编写的问卷:“大学生学术科研骨干旨趣调查问卷”。在文献阅读和综述以及访谈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大学生学术科研骨干旨趣调查问卷”的主要维度,包括:被调查学生基本情况、大学生科研活动参与程度情况调查、大学生科研活动形式和层次调查、大学生科研活动参与动因调查、大学生科研骨干兴趣、个性调查、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心理品质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初步确立了问卷题目,经过项目组讨论以及征求专家老师意见最终形成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体被试对象作答部分,包括被试对象的基本信息、科研参与层次情况、科研参与的动因、科研参与的期望、参与科研学生心理品质调查等;第二部分为参与过院级以上科研项目负责人填写部分,包括大学生科研骨干兴趣及性格特点调查、大学生科研骨干科研选题特点调查、大学生科研骨干思维倾向性调查。2. 被试的选择D大学为东北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S学院为D校理科院系。测试样本为D大学S学院500名学生,其中男生100人,女生400人。采用分层抽样测试,包含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每个年级各125人。3. 测试程序问卷类型为笔纸自陈式,发放问卷共500份,回收问卷486份,回收率97.3%,其中有效问卷460份,有效回收率92%。对问卷回收后进行数据统计,并借助SPSS15.5系统进行了分析。4. 测试结果与分析1) 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形式为调查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形式,设置了题目:“请问你是以何种形式参与科研活动的?”统计的问题选项和结果及百分比见表1所示。表1 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形式(N=460)参与形式n%教师主持项目的一部分或子课题30065.2个人主持立项00同学主持自主立项团队30.6其他形式51.1未参加过立项15233.1合计460100表1结果显示:D大学S学院所有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学生占受调总人数66.9%,未参加过科研活动学生占受调总人数33.1%,显示出D大学S学院总体参加科研活动学生比例较高。另外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在参加科研活动中,绝大部分学生(97.4%)是参加了教师主持项目的部分或子课题,自主立项比例偏小。2)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层次为调查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层次,设置了题目:“请问你参加的科研立项等级如何?”统计的问题选项和结果及百分比见表2所示。表2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层次(n=308)项目等级n%国家级3611.7校级13945.1院级13343.2其它00合计308100表2结果显示:受调查学生立项等级主要集中在学校(45.1%)和学院(43.2)立项两级,国家级相对于其它2级的较少(11.7),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我们得知,国家级项目均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而校、院两级均为学校和学院组织的科研立项。其他的立项层次和形式为0,反映出了学生主要还是在学校、学院的组织下进行科研活动,自主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不强。3) 大学生科研活动参与动因为调查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层次,设置了题目:“请问你参加的科研立项的目的是什么?”统计的问题选项和结果及百分比见表3所示。表3 大学生科研活动参与动因(n=308)参与原因n%兴趣驱使9831.8保研、工作增加筹码10634.4发展人脉51.6发表论文6621.6增强实践能力82.6别人做了我不能比别人差237.2合计308100表3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动因分别为保研、工作增加筹码(34.4%)、兴趣趋势(31.8%)和发表论文(21.6%)。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是带有较强的功利性,部分学生甚至仍然处于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的动机当中。4) 大学生科研内容的选择为调查大学生科研内容的选择情况,我们设置了题目:“请问你参与的课题内容是什么?”仅有2.2%的参与科研学生研究内容为“教法类课题”,其它97.8%学生均为“自然科学类”题目。虽然考虑到S学院为理科学院这一前提,但是作为师范大学的学生,明显在社会科学类尤其是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偏少。5) 大学生科研骨干的兴趣、个性调查为调查大学生科研骨干的兴趣特点,我们针对参加国家级项目的组长和组员以及院级以上项目的组长(n=98),单独设置了子问卷“请依据平时下列事项占用你时间的比例或者你对该事项的喜欢程度选择相应选项。”统计的问题选项和结果及百分比见表4所示。表4 大学生科研骨干的兴趣特点(n=98)占用时间或喜欢程度很多(很喜欢)较多(较喜欢)一般较少(较不喜欢)很少(不喜欢)回答情况n%n%n%n%n%学习3434.74242.92020.422.000做实验3636.73838.82121.433.100阅读文献或专业相关信息2828.63030.63434.766.100学生工作2323.53131.61919.488.21717.3体育运动1414.31818.42626.53434.766.1游戏、上网或其它娱乐88.21414.32929.63333.71414.3阅读文学作品或科普读物1616.32424.52828.61414.31616.3表4结果显示:大学生科研骨干用了较多时间来学习、做实验、阅读文献或者专业相关的知识,而用在体育运动、游戏、娱乐和阅读文学作品上时间较少(或喜欢程度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科研骨干做学生工作的比例仍然占较大比例(较多以上55.1%),说明大学生科研骨干在专心学业和科研的基础上,在学生工作上也有较大的投入,在其他方面有较为均衡涉猎。6) 参与科研大学生心理品质调查为调查参与可言大学生心理品质情况,我们设置了题目:“请问在实验失败后,你会有强烈的挫败感么?”和“请问如果你长期坚持的项目任务繁重,一直没有结果,你会继续坚持下去么?”并分为科研骨干和其它参与成员测试。第一题科研骨干和其他参与成员选择“否”的比例分别为93.9%(6/98)和90.1%(326/362)。第二题选择“否”的比例分别为89.8%(88/98)和79.8%(289/362)。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参与科研后有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参与科研的持久性良好;学生科研骨干在参与科研持久性上要明显好于其他参与学生。(三) 小结1. D大学S学院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比例较高,但学生自主研究较少,绝大部分为是参加了教师主持项目的部分或子课题。在内容选择上,自然科学类项目占绝大多数,社科类项目极少。立项层次集中在学院和学校级项目,国家级项目比例较小。立项途径和形式单一,自主立项意识不强。2. 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动因较为普遍为为保研、工作增加筹码、兴趣驱使和发表论文。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带较强功利性。3. 大学生科研骨干兴趣广泛,除专业学习、实验和阅读专业相关文献外,从事学生工作所占时间比例较大,注意全面发展。4. 大部分学生在参与科研有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参与科研的持久性良好;学生科研骨干在参与科研持久性上要明显好于其他参与学生。二、 大学生学术科研骨干个案分析 案例一1. 基本情况:L同学,男,S学院2004级非师范专业学生。2. 取得科研成绩:本科期间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项目组获第十届 “挑战杯”竞赛一等奖、个人获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 研究项目类别:L所在课题组项目为校级自然科学类项目,是指导教师课题下子课题。4. 兴趣爱好和其他经历:L爱好广泛,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特长突出,为学院篮球队主力;组织能力出众,为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英语良好,曾获得校“英语十佳”第一名, 属外向型性格,擅交际,意志坚定,在科研和生活其他方面不畏困难和失败,对其研究项目兴趣浓厚,责任心强。案例二1.基本情况: N同学,女,S学院2006级非师范专业学生。2. 取得科研成绩:本科期间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项目组在第十一届 “挑战杯”竞赛中获三等奖、承担首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一项,任组长。3. 研究项目类别:N同学所在课题组项目为国家级自然科学类项目,是指导教师课题下子课题。4. 兴趣爱好和其他经历:N爱好较为广泛,学生工作经历丰富。成绩优秀,多次获得校长奖学金;在美术和设计方面兴趣浓厚,担任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长;性格开朗,属外向型,热爱自己研究的项目和所在实验室,科研刻苦努力,责任心强。三、 大学生学术科研骨干旨趣的总结分析通过对上述第二、三部分的总结,项目组将大学生学术科研骨干的旨趣总结分析如下:(一) 性格特点:通过问卷和访谈我们发现,大学生科研骨干性格多为外向型,意志坚定,心理品质好,责任感强,善于沟通。这有利于他们与人合作在机会来临时,他们能够及时把握,勇于承担重任,从而成为团队中的领导者,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带领团队继续研究。(二) 兴趣爱好特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的大学生科研骨干,对于科研兴趣浓厚,在国家级项目组长和组员的调查中,科研活动的内因兴趣爱好均为第一位。不容忽视的是他们的其他兴趣爱好也很广泛,有自己的特长。值得关注的是他们把团队化科研当作基础认识,大都担任过院级以上学生干部,由于毕竟精力有限,一般任副职。这使得他们在团队中能够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带领整个团队进行研究。(三) 科研特点:在实验室选择方面,科研骨干会选择以往本科生取得成绩较多实验室或年轻教师实验室。原因在于前者能够获得高年级指导较多,实验室条件较为优越,后者比较受指导教师重视,可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选题方面,所有校级以上项目均为教师项目一部分或子项目,原因是这样可以获得更多高年级学生和指导教师的支持,容易取得成绩。在访谈中我们还发现,实验室的传统对于学生的选择影响较大,在上文中个案研究的2名学生均出自同一个实验室,该实验室在连续3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四、 大学生学术科研骨干培养的几点建议近些年来,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研究倍受关注。安徽师大姚本先老师在分析了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之后指出: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知识学习的深化,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2】但是由于本科生尚不成熟和学校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在大学生科研骨干的培养中难免存在问题,本课题组结合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一) 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科研动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在学生科研中存在动机不正确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功利性强,缺乏对科研的热爱,把科研当成“敲门砖”、“垫脚石”。针对这种现象,建议高校注意做好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良好的科研德行,高尚的科研精神,是高水平科研人才所必需的硬性条件。【3】这需要学校发挥党团组织思想教育优势,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同时,应弱化学生科研在保研、评优等活动中的权重,减少学生功利思想的产生。(二)加强学生心理关注,弥补学生性格劣势通过对学生科研骨干的旨趣分析我们发现,在科研上取得较突出成绩的学生,性格多为外向型,内向型学生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在学生工作中,建议辅导员加强对学生心理关注,使性格偏内向学生也能勇于主动与人交流、承担责任。这需要学校加强创新交流平台的建设,构筑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的桥梁。【4】在学生工作中,要多给内向的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培养特长,增强组织能力,在可能的范围内弥补学生性格上的劣势。(三)健全管理机制,树立优秀学生典型访谈中我们发现,朋辈间的交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科研热情,同时有利于互相学习。因此,学校需要设立组织与管理大学生科研的专门机构、建立大学生科研活动机制、学生科研成果交流、发布平台,【5】实现朋辈间的充分交流学习。在学生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要注意树立优秀科研学生典型,形成学校、学院的传统,增加学生的信心、自豪感、归属感和使命感。让学生的科研目标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