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课程申报表 申请学校 同济大学 是否部属是否已获市级精品课程 获奖年度 课 程 名 称 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土建类 课程负责人 吴承照 申报日期 2007年5月 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吴承照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11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教授电 话65977060学 位博士职 务教师传 真65977060所在院系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E-通信地址(邮编)上海四平路1239号(200092)研究方向风景区理论与信息技术,风景游憩学,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1-2教学情况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1.1风景游憩学, 理论课,周学时2, 4届, 学生人数1001.2旅游经济学, 理论课,周学时2, 4届, 学生人数1001.3专业英语(下), 理论课,周学时2, 5届, 学生人数1251.4旅游规划概论, 理论课,周学时2, 3届, 学生人数701.5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实践课,周学时8, 5届, 学生人数140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2.1教学实习:自96年以来先后带领8届学生开展冠豸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仙岛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崂山西麓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崂山西麓风景恢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西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调查、天仙河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上海淀山湖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教学实习活动,共30人。2.2课程设计: 96级、97级、98级冠豸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99级池州市齐山白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00级安徽马鞍山市江心洲总体规划,01级天仙河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02级济南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共150人2.3毕业设计:96级崂山西麓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97级微山县环城水系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98级崂山西麓风景恢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99级寿县山水城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00级天仙河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01级嵩山风景区边缘地带控制性详细规划,02级紫篷山风景区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共24人。2.4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参与吴长福教授主持的校级重点教改项目教学思想的传承,负责一项子课题风景园林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研究2005-20062.5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1)PRT学科发展的国际动态与中国的对接,旅游学刊,2005.12(2)加强风景园林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中国园林,2006.32.6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2003获韩国龙教育奖二等奖1-3学术研究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1.1基于风景园林的户外游憩理论关键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召力50478102),2005.1-2005.12,项目负责人1.2 乃古石林景区规划设计,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2006.42007.3,项目负责人1.3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济南市人民政府委托,2005.7-2007.3,项目负责人1.4崂山西麓风景恢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阳区人民政府委托,2002.9-2004.6,项目负责人1.5嵩山风景名胜区山麓地带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登封市人民政府,2005.10-2006.6,项目负责人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2.1以街旁绿地为载体再生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城市规划学刊,2006.32.2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的类型与特征,中国园林,2005.32.3风景游赏规划研究,规划师,2005.52.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图解,中国园林,2003.62.5景观资源评价的比较研究,旅游科学,2005.3以上论文均为第一作者3已出版著作3.1专著,城市旅游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ISBN7-112-07398-73.2主编,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9,ISBN7-5608-3141-93.3主译,国家公园游憩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3.4参编,景观与景园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3.5专著,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次印刷, 2000年第二次印刷,2001年第三次印刷ISBN7-112-02025-5/TU.15403.6编著,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青岛出版社,1998年第一次印刷,2002年第二次印刷,ISBN7-5436-1624-6/G.7304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4.1人的需要与人居环境现代城市游憩系统理论建构,1997年第五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CARDS杯)三等奖4.2现代城市旅游规划技术体系,1998上海科技论坛论文三等奖4.3丽江城市发展概念规划,2003年度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4.4新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度上海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4.5天仙河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5年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李瑞冬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11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讲师电 话65975393学 位硕士职 务教师传 真65980604所在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E-mailL通信地址(邮编)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研究方向景观与旅游规划,景观工程2-2教学情况1讲授课程:景观工程,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5届,80人/届;总人数400人2实践性教学:旅游区规划2,8学时/周,22-24人/届,6届,140人旅游区规划3,8学时/周, 22-24人/届,6届,140人3教学论文:“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教学体系与方法探研”,规划师,李瑞冬、吴承照,第1作者,2004年第1期;4教学表彰/奖励:2003、2004年度同济大学优质教学教师,晋升一级工资奖励2-3学术研究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秦皇岛西部新区发展可行性研究秦皇岛市规划局2001.3-2001.10主要负责人与研究者山东蓬莱滨海标志性地段规划设计蓬莱市规划局2002.10-2002.12第一负责人桂林市临桂分区规划临桂建设局2003.10-2004.12主要规划设计人员诸城市河东片区城市设计诸城市规划局2004.12-2005.3第一负责人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旅游区规划设计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05.6-2005.8第一负责人2学术论文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历史 现代 未来北戴河休闲绿化广场创作实践规划师12001.6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教学体系与方法探研规划师12004.1世外桃源 太湖驿站苏州三山岛旅游区规划设计理想空间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12005.9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景观学专业课程教育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12005.10不在盆景中造盆景园林12005.113学术著作3.1城市公园设计,孟刚、李岚、李瑞冬、魏枢编著,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2005年9月第2版,同济大学出版社。3.2200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科学与旅游系毕业设计作品选,李瑞冬主编,2004年6月第1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32004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科学与旅游系毕业设计作品选,李瑞冬主编,2005年6月第1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学术研究表彰/奖励获奖项目名称获奖级别授予单位署名次序获奖时间全国大学生“棕榈杯”园林设计大赛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2名中国风景园林协会1、2(指导教师)2000年秦皇岛西部新区发展可行性研究研究奖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2001年度江苏淮安天山小区规划设计三等奖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2001年度广西来宾市城北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等奖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2002年度山东蓬莱滨海标志性地段规划设计三等奖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002年度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刘颂性别女出生年月1968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副教授电 话65983043学 位博士职 务教师传 真65983044所在院系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E-通信地址(邮编)上海四平路1239号研究方向遥感与GIS2-2教学情况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数据库及其应用 专业必修 4/2 5 150英语口语 专业必修 4/2 5 165专业英语 专业必修 2 5 140旅游地理 专业必修 2 5 120遥感与GIS概论 专业必修 3 5 120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风景区认知实习 64人毕业设计 20人3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旅游规划类课程与GIS技术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研究 同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042006,课题负责人同济大学校级优质课程建设“遥感技术与GIS概论”,20052006,课题负责人4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999-2000年度 同济大学李国豪奖教金一等奖2000-2001年度 同济大学奖教金三等奖2002-2003年度 韩国龙奖教金二等奖2-3学术研究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1.1风景旅游规划AVC评价体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112),承担一项子课题,2006.1-2008.121.2风景旅游资源时空筹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9-2001),承担一项子课题 1.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遥感信息快速提取与评价技术研究(同济大学工科发展基金2002),项目负责1.4无锡市城市绿地遥感调查研究(2003),项目负责 1.5宁波市江北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系统规划与优化配置综合分析研究(宁波市重大建设科技攻关项目2002-2003),主要研究人员之一.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2.1上海大观园旅游形象的重塑与再生,上海城市规划,2005 No.22.2基于遥感影像的三维地形景观模拟技术初探,系统仿真技术,2005vol1(2)2.3构筑无锡市城市生态走廊网络-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中国城市林业 2004.No.52.4应用RS、GIS辅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六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2004.10 2.5杨浦区游憩空间系统开发初探,上海城市规划,2004 No.1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严国泰性别男出生年月1953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教授电 话65983044学 位博士职 务教师传 真65983044所在院系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E-mailY通信地址(邮编)上海四平路1239号研究方向景观资源与旅游规划2-2教学情况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1.1风景资源学 专业基础课 3;已连续7届计180人;1.2景观生态学 专业基础课 2;5届,100人;1.3毕业设计 20012005,23人;2教学研究课题游憩项目策划与旅游吸引物发展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同济大学教务处,20012003,项目负责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2.1教学实习:自96年以来先后带领8届学生开展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上海市南汇滨海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东平森林公园改造规划、河南省商丘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安徽省泾县宣纸故里旅游规划、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文化遗址保护与旅游规划等教学实习活动,共30人。2.3毕业设计:96级承德皇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97级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98级浙江龙游石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99级承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00级河北省兴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02级沈阳市旅游规划,共24人3所获奖项: 第二届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教育奖励基金教师一等奖。2-3学术研究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1.1沈阳市旅游发展规划,沈阳市人民政府, 2006.4-2007.12,项目负责1.2围场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围场县人民政府,2000.6-2001.5,项目负责1.3苏州古城旅游发展规划,苏州市人民政府,20005.8-2006.4,项目负责1.4五大连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五大连池管委会,20003.7-2004.9,项目负责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2.1名城旅游发展创新理念的辨证思维,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五期2.2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规划系统方法,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六期2.3历史名城资源合理利用与旅游发展,城市规划,2003年第四期2.4新时期旅游区规划理念研究,规划师,2004年第二期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3.1海南省旅游发展战略与风景区域规划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2商丘古城旅游规划 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年度三等奖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李文敏性别女出生年月1955年12月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副教授电 话65983044学 位学士职 务教师传 真65983043所在院系建筑学院景观学系E-通信地址(邮编)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景观学系(200092)研究方向植物与生态2-2教学情况1讲授的主要课程1.1园林植物与应用,专业基础课,周学时2,其中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从95级 02级,学生人数约720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00级02级本科,学生人数约90人;合计学生总人数约810人。1.2植物与种植设计原理,旅游管理的专业基础课,周学时3,旅游管理本科专业,96级99级,学生人数120人。1.3植物与艺术设计,全校本科学生公选课,周学时2,从2003年起至现在,学生总人数约350人。1.4植物造景与配置,继续教育学院成人进修班专业基础课,周学时3,从2002年起至现在,学生总人数约410人。1.5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实习,学生总人数1340人。2教学相关论文2.11999年,在同济高教研究第4期杂志上(季刊),发表题为“面向城市新园林的思考”的教改文章;2.21999年12月,在“21世纪亚太地区国际风景园林教学研讨会”上,发表题为“21世纪植物景观设计”的发言,并刊登在该会议的论文集上。3获得的教学表彰1997年,获“汇丽奖教奖”三等奖,由同济大学颁发2003年,获“教学奉献奖”,由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颁发2-3学术研究1学术研究课题1.1河南省新郑市绿地系统规划,横向课题,新郑市政府委托,2002-2003年完成,本人是项目负责人;1.2微山湖旅游规划,横向课题,微山县政府委托,2003年完成,本人负责绿地景观规划设计。1.3上海市松江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纵向课题,松江区政府委托、2002-2003年完成,本人负责自然生态环境部分;1.4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纵向课题,苏州市政府委托,2004年完成,本人负责城乡绿化、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三部分;1.5吴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纵向课题,吴江市政府委托、2004-2005年完成,本人负责城乡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旅游四部分2主要学术论文2.1生态环境保育对策研究,中国园林2004/072.2构筑居住环境绿色空间”中国园林1999/06(优秀论文二等奖,由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颂发)2.3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森林植物景观与评价,中国园林1999/062.4镶嵌模拟自然群落,城市导报2000/102.5庭园设计,园林2000/092.6植物景观评价研究,风景科学1995/02(被林业部作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和中国森林等级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 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吴承照男1964.11教授景观规划设计组长 主讲教师李瑞冬男1973.11讲师景观规划设计主讲教师,基础设施讲座刘颂女19689副教授遥感GIS3S在总规中的应用讲座严国泰男1953.教授景观资源资源调查与评价讲座李文敏女1955.12副教授植物与生态生态分析与保育规划讲座王云才男1967.10副教授生态旅游社会经济专题讲座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学历结构:李瑞冬硕士学位,在职博士生,李文敏本科,其他4位均具有博士学位年龄结构:吴承照42岁,李瑞冬32岁,严国泰54岁,李文敏51岁,刘颂36岁,王云才39岁学缘结构: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人,农学士学位1人,吴承照、严国泰在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刘颂在华东师大获博士学位,王云才在中科院地理所获博士学位师资配置:2位主讲老师,4位专题讲座老师,22-25位学生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1教学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针对总体规划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不断探索有效的综合方法,确定以真题假做互动式教学的形式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教学研究成果:2004年规划师杂志第1期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研究,2005年在旅游学刊教育专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PRT学科发展的国际动态与中国的对接,2006年建筑城规学院教学思想研讨会发表论文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教学思想与方法研究。2006年在中国园林第3期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加强风景园林学科基础理论研究。3解决的问题:明确了总体规划教学实践方法与多学科知识融合贯通的方法,使每个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1注重教师的梯队培养,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2建立互相听课制度,明确任务分组指导、合组讨论3成效明显,可以独立承担教学指导任务。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风景区总体规划是同济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从冯纪忠先生对景源与生活场域理论的论述到丁文魁先生风景科学与风景旅游区概念的提出,同济风景区总规研究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作为一门特色优势实践课程已经有20多年历史。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专业调整,曾经中断一段时间,但研究始终没有停止。作为本系本科生教学阶段最为综合的课程,风景区总体规划是同济多年来在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中一直坚持的教学科目。2000年,本系招收的首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本课程,分别由旅游区总体规划、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三个题目组成,设计课题均采用真实的课题,以真题假作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日期课题名称特点备注2000年浙江临安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真题假做2000年福建冠豸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真题假做2000年陕西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真题假做2001年四川崇州鸡冠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真题真做2001年福建冠豸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真题假做2002年安徽池州齐山白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真题真做2002年甘肃漳县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真题真做西部援助项目2003年苏州东山镇三山岛风景区总体规划真题假做福建冠豸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真题假做2004年安徽马鞍山市江心洲总体规划真题真做2005年苏州东山镇三山岛风景区总体规划真题假做2005年安徽天仙河风景区总体规划真题假做2006年济南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真题假做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作为中国最早在建筑类院校开办景观学专业院校之一的同济大学,强调大学教育应该塑造学生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与人格(Personality )的三者统一,即称为素质教育的“KAP”模式。根据该培养模式,本课程作为一门本专业最为综合、最为复杂的课程,是对本专业本科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回顾、总结和应用,是本专业本科教育最为重要的一环。通过该课程设计,在学习国内外相关总体规划的发展及最新成果,分析不同类型总体规划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题加深对规划的科学性、应变性和控制性的理解,认识总体规划对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各类区域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以及师生间、同学间合作、沟通、集体攻关的协作能力,从而达到“KAP”的培养目标。对于总体规划,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时代感、使命感比较强,在教学中规划设计思想的贯彻非常重要,以先进的设计思想来统领多变的现实,不同的设计题目设计思想有所不同,但基本涵盖以下几个部分: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发展一体化融贯的方法、市场导向、经济基础、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风景区总体规划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同时需要综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对于以建筑学为基础的本科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而总体规划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能够适应、胜任进而超越这一挑战,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不同类型的选题可以开展不同内容的讲座,前提是针对性要强,学了就能用。开展讲座者要求对各类专题有一定研究,邀请校内外与总体规划有关的各专业方向的学者主讲,不是任课教师包办一切。每一个专题讲座之后学生都要结合课程题目开展针对性的规划实践。教学以启发为主,强调学以致用,强调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既要学习、掌握风景区规划的有关规范,又要不拘泥于规范,强调规划的问题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引导,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类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要善于从理论上帮助学生理解总规方法的理论背景,要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同行在解决这类问题上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在总规教学过程中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者、执行者,总体规划引路人,教师不应成为总体规划的制定者,学生也不应成为总体规划的复制者、模仿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风景区总规教学既要求学生了解、掌握传统的规划方法,又要学生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鼓励创新,鼓励质疑,教师要善于发现思想火花,及时引导提升。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实践性、动态性等特点,针对不同的选题需用不同的方法以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其意义已超越了教学本身,是对学生能力的全面的训练包括社会调查能力、总体规划的技能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陈述能力、融会贯通能力、灵活机动能力,既要遵守规范,又不死守教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协调配合,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计划的整体进程。总体规划教学中,把这些抽象的思想全部落实到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中,使每个学生都领悟到理论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化的途径,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对总体规划的流程与方法技术有全面的掌握,规划表述能力、制图能力、文字能力有很大提高。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内容学时安排小计理论课时习题课时制图及调查课时1规划方法讲授24242专题研究与现状调查分析32323总体布局与专项规划68684文本、说明书编写12125成果制作446学习总结报告44 总计404100144教学进度与课程内容安排周次进度要求备注(讲解内容)1课题概况(布置题目、明确任务)规划总论2现场调查、搜集资料,了解现实情况现场踏勘3现场调查、搜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现场踏勘及现状评价4划定范围、确定规模、现状分析与现状图制作性质与结构5现状图交流分区制6规划方案构思生态保护规划7规划方案构思,小组交流,确定规划区性质、功能及级别,进行景区划分环境容量及游憩策划8规划方案构思,小组交流,确定游人规模、容量,制定保护规划综合平衡规划9规划方案确定10规划方案大组交流讨论中期考核11查阅资料、进入专项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及基础设施规划12专项规划用地规划13专项规划协调、交流经济评估及近期建设规划14专项规划协调、交流经营与管理规划15文本及说明书编写文本、说明书写法16图纸成果制作利用CAD,Photoshop,GIS等软件进行成果制作17图纸成果制作及学习报告撰写18集体成果汇报注:每周均有计分检查,小组和大族交流会邀请不同专业背景之教师、校外专家、课题所在地管理人员等参与讨论。旅游区规划与设计课程-总体规划教学内容(20062007第一学期2002级)1教学目的掌握风景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与技能2教学要求2.1 态度认真、积极思考、敢于创新2.2 学习国内外相关总体规划的发展及最新成果2.3 分析不同类型总体规划的共性与个性2.4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具体课题加深对规划的科学性、应变性和控制性的理解,真正认识总体规划对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的重大意义。2.5 自觉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2.6 善于合作、积极沟通、集体攻关。3规划内容3.1 调查研究(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2) 风景资源评价(3) 现状图编制3.2 方案制定(1) 性质、战略与目标(2) 分区、结构与布局(3) 容量、人口及生态(4) 规划总图编制3.3 专项规划(1) 保护培育规划(2) 风景游赏规划(3) 典型景观规划(4) 游览设施规划(5) 基础工程规划(6) 居民社会系统调控规划(7)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8)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9) 分期发展规划与近期建设投资估算(10) 专项规划图编制3.4 规划成果与深度4规划方法4.1 规划阶段与审批程序4.2 具体方法4.2.1 调查方法三调查(景源、市场、社会经济现状):表格化、问卷设计方法4.2.2 分析方法分类、分等、图表化、问题发现与提出、编制要素分析图4.2.3 定位方法资源特色定位市场定位形象定位4.2.4 性质确定方法文字简炼、特色、内涵、功能4.2.5 战略与目标确定方法定性描述定量指标4.2.6 分区方法风景区边界确定方法景区划分方法功能分区方法4.2.7 指标预测方法人数与收入床位数与服务人员数效益指标投资估算4.2.8 游憩容量计算方法4.2.9 游憩项目策划方法4.2.10 游线组织方法4.2.11 保护培育规划方法4.2.12 社会系统调控方法4.2.13 基础设施规划方法4.2.14 土地利用协调方法4.2.15 经济结构调整方法5规划成果要求5.1 阶段性专项报告5.1.1 景源调查分析5.1.2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5.1.3 社会经济现状分析5.1.4 历史文化分析5.1.5 市场调查分析5.1.6 问题分析5.1.7 现状分析图(1-7张)i 区位分析图i 景源分布图i 景源评价图i 社会经济现状图(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工农业结构、居民点分布)i 道路交通现状图i 地形分析图i 土地利用现状图5.2 规划方案策划报告5.2.1 资源特色、市场与形象定位5.2.2 性质与目标的确定5.2.3 景区划分5.2.4 功能区划分5.2.5 游憩项目策划与旅游发展战略5.2.6 游憩容量计算5.2.7 开发策划图(4-6张)i 景区划分图i 功能区划分图i 服务中心体系布局图i 道路系统布局图i 总体布局图i 总体结构图5.3 专项规划5.3.1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3.2 风景游赏规划: 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3.3 游览设施规划: 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3.4 保护培育规划: 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3.5 电力电讯规划: 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3.6 防灾规划: 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3.7 给排水规划: 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3.8 居民社会系统调控规划: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3.9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3.10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3.11 分期发展规划: 指标计算、文字说明、规划图5.4 规划文本、说明书、图纸与基础资料汇编文 本:以法规条文方式直接叙述规划主要内容的规定性要求。说 明 书: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和目标、解释和说明规划内容。图 纸:图名、图例、风玫瑰、规划期限、规划日期、规划单位与资质图签编号。资料汇编:调查图表、专题研究报告、统计资料、文件。5.5 学习总结报告结合文献阅读,完成一篇有关总体规划理论、方法、制图等方面的学习体会,字数不少于3000字。注:教学小组内每一学生需独立完成以上要求中的5.2、5.5项成果,5.1、5.3、5.4项成果可全组合作完成,成绩由独立完成及合作完成的成果综合而定。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课程组织形式如下框架图:现场调查多学科专家点评现状分析方案协调(综合协调)方案确定教学总结方案策划专项规划规划文件及成果制作教师指导由如下几种方式组成:1)一对一指导针对课题及每位同学在课程设计中承担的任务,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和指导。2)集中讲解指导在课题布置、专项规划等任务布置之前,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集中讲解,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课程设计不同阶段内容的基本要求、特征以及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3)小组讨论交流在课程之中不定期进行小组和大组交流,由指导教师主持,每位同学对自己的规划设计内容进行陈述,并邀请不同专业背景之教师、校外专家、课题所在地管理人员等参与讨论,讲解和剖析同学课程设计内容的优点和不足,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指导。4)网上教学指导利用网络平台,突破目前专业课程设计受时间(每周12次)与空间(专业教室)的限制,拓展空间,在互联网上营造出虚拟的教学场所,形成本课程教学的另一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在系网站上建立班级课程设计平台,由班干部和综合组的同学负责管理,收集其他同学的成果进行汇总,并定时统计和发布信息。每天定时或不定时进行师生交流,教师从中及时了解班级在课程设计方面的举措和动向,并给与指导。该方式克服了大五学生由于考研、找工作等而导致的人员分散的困难,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的作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4-2-4考核内容与方法在总体规划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全过程各项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和目的,制定分项考核的方法。考核内容及评分比例表分项比例()得分现场调研与分析5阶段性专项报告10方案策划报告与方案制定30专项规划21规划成果制作9学习报告5平时计分检查、学习纪律和态度、课堂陈述能力等10总计1004-2-5创新与特点(1)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信息集成互动式教学、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启发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索多种形式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总体规划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采取多学科专题讲座与规划实践相结合的模块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立足于国家规范又不拘泥于国家规范的问题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一方面认真学习有关总体规划的国家规范,另一方面针对现实问题探索规范没有考虑到或不完善的内容,例如市场导向与资源导向相结合的规划方法、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对总体布局与专项规划的指导作用、规划分区制度的创新、主要指标计算方法的探索等,走出一条学规范而不教条的创新教学之路。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真实题目,形成由现场调查、方案制定、讨论交流、教学总结等组成的全过程教学流程,为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复杂性创造真实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网络的强大功能,针对景观学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形成了由专业课程交流、讲座讨论、课题讨论、班级平台、专题平台、案例分析等组成的与本课程设计相关的网络教学板块,以此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教学程序的有序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材使用与建设:本课程以实践为基础,一方面要求学生全面准确理解、掌握国家有关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创新,学规范而不迷信规范,本课程教材一是规范,二是自编教材风景区总体规划原理与实务,也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参考文献:(1)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2003(3)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4)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2003(5)李国强,贾建中,风景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吴承照等主译,国家公园游憩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7)吴承照主编,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9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保护学生敢于怀疑、否定的精神,积极引导学生有效使用各类资料。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国外国家公园规划与经营管理情况开展专题研究,编写专题研究报告。实践性教学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评论日常生活环境,把课堂规划实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规划就在我们身边。太湖三山岛教学实习基地简介:设置目的: 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富有创新精神的规划设计人才,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景观规划设计与旅游规划专业课程中的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提供综合实践的基地与空间。针对课程: 本实践创新基地主要针对的设计课程包括场地规划与建筑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建筑工程、旅游区规划设计等。教学形式: 分为实地调查和专题研究两部分内容。实地调查由教师带队进行实地考查;以座谈、访谈等方式对风景区规划与管理现状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与社会实践创新基地管理部门进行访谈和对话,了解具体情况。专题研究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课题报告、阅读资料、小组讨论、专题研究、案例分析等,分析实践基地发展规划各层面的优缺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其今后发展规划与管理提出具体的建议与意见。基地组成: 创新基地由认识调查区、专题研讨区、现场教学区等所组成。 认识调查区:范围涵盖整个风景区,包括风景游赏区、旅游接待区、管理办公区及居民社会区等 专题研究区:针对风景区规划设计的不同专题而建立的专题研究工作室。 现场教学区:针对风景区规划设计的不同专题而选择的教学现场,包括资源教学现场、接待设施 教学现场、市场调研教学现场、管理与经营教学现场、后勤保障教学现场等。教学特色: 倡导师生走出校园,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网络教学环境:积极探索运用多媒体进行网上教学,逐步完善网上教学互动。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偿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总结起来以下几种方法比较有效:1慎重选题 专题讲座面向学生的总体规划教学实践,选题是能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第一步,题目的真实性、代表性、典型性是教学选题的第一原则,真题真做和真题假做,各有利弊。真题真做,具有真实性,学生从现场考查到规划设计全方面参与,是一次学习与实践的实战机会。但由于真题要面向甲方,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在教学进程和规划思路上,易受甲方要求的影响。真题假做,教师心中有数,可以结合专题讲座,针对性地讨论问题,控制教学进程,但学生由于缺少现场调查这一环节,对题目所在地情况缺乏感性认识,缺少社会调查训练。 风景区总体规划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同时需要综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对于以建筑学为基础的本科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而总体规划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能够适应、胜任进而超越这一挑战,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不同类型的选题可以开展不同内容的讲座,前提是针对性要强,学了就能用。开展讲座者要求对各类专题有一定研究,邀请校内外与总体规划有关的各专业方向的学者主讲,不是任课教师包办一切。每一个专题讲座之后学生都要结合课程题目开展针对性的规划实践。2自由讨论 妙在引导总体规划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综合性、多学科性,总体规划教学采取的策略是模拟多学科组,要求每个学生承担一个专题研究和一个专项规划,自由讨论,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是做好规划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善于从学生讨论中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观点,把握关键问题,引导讨论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凝聚力的重要一步。从教学实践来看,有三种情况:一是松散型,学生难以自发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范本:财产分割与债务承担协议
- 班组长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妇科产科护士妇科产房护理技能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徽州美术绘画课件
- 村妇女主任培训
- 辅警思想政治课课件
- 农业银行2025铁岭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建设银行2025眉山市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题库
- 建设银行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广西地区
- 2025年3D打印的个性化药物制剂
- 技工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 氨站培训课件
- 护理神经内科个案:一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个案护理
- DB42T 1049-2015 房产测绘技术规程
- 【课件】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热机模型(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 婚宴酒店开业活动方案
- 2024年成都新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盆底重建术并发症
- 新解读《HJ 694 - 2014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新解读
- 2025至2030中国挠性覆铜板FCCL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报告
- 【苏州】2024年江苏苏州昆山市人民检察院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编外工作人员7人笔试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