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且学且行 且行且思90学时语文培训个人总结2012年1月15日至今,参加了由秀洲区90学时小学语文的培训班,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历时三个多月。一路上,我学习着,实践着,思索着,并快乐着。一. 理论学习阶段1集中学习聆听讲座与报告。理论学习,屈指算来,先先后后,断断续续,共计5天。那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报告,那一次次理论结合实例的讲座,给了我莫大的精神享受。还清楚地记得,市教育研究院的陶李刚老师与我们一起探讨教育的真谛。陶老师以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例子,把他的教育理念渗透其中,让我们有种春风拂面的感觉,从中明白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教育就是爱他,帮助他,成全他。谢国良老师的优化过程设计与理答建议,让我们的阅读教学课从优化解读、优化导入、优化初读等角度去思考,去设计,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让人印象至深的是平湖研训中心的王爱民老师,他的讲座深入解读教材,有效实施教学,语言质朴、亲切、自然,给人以“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让我们明白要把握教材,就要从课程标准入手去整体把握,从文本研读入手去深刻把握,让我们学到了文本研读的一般方法和文本解读的九个关注点,受益匪浅。金剑辉老师的小学作文有效性研究,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有效性。何方芳老师让我们清楚阅读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刘晶老师引领着我们一起明确年段目标,实施有效教学。聆听着,思考着,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有效性”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时时刻刻都讲求“有效”。2分散学习读语文课如何是好有感。有效的语文课要怎么讲,该教给学生那些知识,采用哪些方法传授给他们?怎么教语文才能真正有效?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拿到王晓春老师的语文课如何是好后,我希望从中寻找答案,语文课到底怎么上。 从书中读到:“语文味”,搞不清什么味。我们先来分析程少堂老师的观点,他主张语文课要讲出“语文味”,此论在语文界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提出“语文味”的口号,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中小学这么多学科,为什么别的学科没有提出“味”的问题?您听说过“数学味”“物理味”“化学味”“历史味”“品德味”“体育味”“音乐味”“美术味”这样的口号吗?我没听说过。这是不是说明其他学科的教师水平低、科研意识差,提不出有深度的概念呢?恐怕不是这样。愚以为合理的解释恐怕是:人家不认为有此必要。也就是说,人家都清楚自己的专业是什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什么“味”,无须多此一举。语文课之所以提出“语文味”,正是搞不清自己的专业、搞不清自己是谁、搞不清自己味道的表现。打个比方说,平常人不会轻易问“我是谁”,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是谁,只有那些因为某种原因失去记忆的人,才会问“我是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提出“活出我自己的味道来”,那一定是他尚未找到自我。所以,“语文味”的口号虽然由程老师提出,却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它表明我们的语文学科确实迷乱了,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语文不是别的,它就是一门科目。有的事情他不能做,比如伦理家的工作,作家的工作,语言学家的工作,甚至社会风气的好坏,这些也轮不上语文老师来负责。那么该做什么? 语文的核心职责就是教授“语文知识”,这个概念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知识不一样。平时多是静态的字词句段篇章或者文学常识等等,而这里所指的多是动态的策略和技能,诸如“懂得文章有详略主次,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能从不同角度合乎逻辑的叙述事情”“根据对象的变化变换说话的内容和形式”那么这些真正的“语文知识”才是我们该去努力的方向。 可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实在很少。主要教材语文书,仅此而已。阅读能力差,自然影响到了写作。不管学生日后从事什么工作,写作多是其一生成功的基础。而阅读和写作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希望我的学生,一定明白语文学习的意义,考试时,千万别因为过分追求考分而忘了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更不要不把语文当回事,那样会后患无穷的。 我非常认同王老师的观点,那就是: 语文就是培养专门听说读写的能力的一门课程,虽然它还有传承文化的功能,就像英语课堂还有介绍西方民俗、制度、风情的功能一样的,这就是语文的真正目标,语文课就要有语文课的专业性,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道,语文不是大杂烩,语文老师要有语文老师的专业尊严。二实践学习阶段1实践阶段。按谢老师的分配,我们三年级实践内容为她是我的朋友。三年级共有9位成员,需要5位老师上课,我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3月16日,接到上课任务。3月22 日,是正式上课的日子。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教材又难以把握,我前后共磨课2次。第一次,是上到第10自然段,重点研究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的神情、动作,感悟其内心活动。但试教下来,发现时间根本不够。初读环节半生不熟,细读也不到家,结果两头空。这与我们本次培训活动所提倡的“关注发展,落实语言习得”是不相吻合的。而后,我彻底地推翻了初稿,舍去了献血过程这一板块的教学,把重点转移到课文的初读上。我试图在课堂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血的读音,词不离句。在试教时,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血”这个多音字的读音把握是一大难点。孩子都习惯性把血误读成“雪”。为了更正孩子们这种错误的读法,通过多音字组词的方式呈现给孩子。孩子们借助于拼音能正确地读准这些词语,但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孩子们又开始犯糊涂,“xie”与“xue”又分辨不清。为了进一步强化孩子这些词语的读音,我把这些句子再呈现,再读,再巩固。(2)一组词语: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和一个词语:迫在眉睫这一组词语,要读准它们,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上我先请了几个孩子读,首先确保读准。与此同时,我注意到了中间的“咽”是多音字,三个读音,随机性地组词,并作简单地讲解,让孩子们对于这个多音字的读音有初步地辨别能力。而后,孩子们通过找这四个词的相同之处,初步理解这四个词。而要想进一步理解,还需要细读课文。“迫在眉睫”一词,关注教给孩子们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文中的泡泡提醒,初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与此同时,还教给孩子们通过理解每个字的意思来理解词语这种基本的方法。(3)关注语言表达形式:研究人物动作与内心活动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为了让孩子感悟阮恒在献血前内心的害怕,矛盾。从研究“颤抖”着手,感悟阮恒的害怕。让孩子们补白:阮恒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展开想象,体悟当时阮恒内心的矛盾。为了让孩子们能习得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安排了拓展说话练习。最后,通过结合板书,教给孩子读书方法:通过研究人物的动作,可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以此结束课堂。总体而言,我所关注的三个方面,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能得以落实。这当然与基地学校阳光小学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是密不可分的。值得反思的是,“迫在眉睫”一词的教学不够到位。在教学时,主要是以教给孩子理解词语方法为根本目的,而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所忽视。在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时候,当孩子们理解到“输血迫在眉睫”的时候,追问“为什么输血迫在眉睫?”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用上“因为所以”说话。这样,一方面孩子们关注了课文内容前后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2、学习阶段。3月22日,在阳光小学听了两节四年级的触摸春天。3月28日,在王江泾实验学校听了三节她是我的朋友和一节触摸春天。同是她是我的朋友,三位执教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了以下方面:(1)课文的初读,把读准多音字“血”作为初读课文的重点。(2)新词“迫在眉睫”的理解,理解字面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将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到深处。(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方面去引导孩子。(4)通过研究人物动作和表情,读懂人物心里。在献血前,“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质能利用橡胶密封材料-洞察及研究
- 农业旅游文化体验-洞察及研究
- 中小学课后服务参与申请书范文
- 合规经营之社会企业承诺书5篇
- 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教学方案
- 人才激励与团队建设活动方案
- 保证按时交付工期个人及团队承诺函9篇
- 数据分析报告制作工具含案例展示区
- 企业文化建设推广活动方案示例集
- 校园里的团结故事15篇
- 钙敏感受体调控内源性H2S抑制糖尿病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
- GEOGEBRA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新世纪福音战士课件
- 超材料(metamaterials)教学讲解课件
- 《毕业设计指导》课件
- 秸秆综合利用课件
- 医院重点部位安全保卫制度
- Q∕SY 1835-2015 危险场所在用防爆电气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 Q∕SY 1287-2010 地质导向钻井系统
- 家具厂首件检验记录表
- 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