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说课稿 陈情表.doc_第1页
最新说课稿 陈情表.doc_第2页
最新说课稿 陈情表.doc_第3页
最新说课稿 陈情表.doc_第4页
最新说课稿 陈情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情表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千古名篇陈情表。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具体说明。一、说教材陈情表是必修三“至爱亲情”单元的第一篇,它是文质兼美的古代抒情散文,由晋初散文家李密写成。我想引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文章表达的人间真情,接受浓浓亲情的洗礼,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根据单元要求和学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梳理、积累文言词汇,准确翻译文言语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能力目标:学习和体会本文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3、情感目标:体会作品表达的浓浓亲情,正确理解和评价文本的观点和思想感情.依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如下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 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二、说教法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品读鉴赏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一)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分为:预学、导学、固学三部分。1、利用预学案解决文字障碍,并进行预习反馈。2、初读,感知内容。3、再读,赏析语言体味情感4、品读,赏析特色。5、总结引导升华。 其中的预习检查部分,即字音、文言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及作者资料,拟通过导学案中的预学案和预习反馈检查、呈现并巩固,在此不再赘述。(二)教学过程:第一部分:预学主要进行预习反馈:根据对预学案的批阅情况进行反馈,主要反馈文言字词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第二部分:导学1、导入亲情是人类生命深处一首永恒的歌,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恒久主题,感人的亲情之歌能超越时空,激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并让我们在共鸣中感受到亲情至爱的力量。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表现至爱亲情的文章陈情表。(板书课题作者)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班内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学习任务一:初读,整体感知,概括内容。(陈什么情?)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陈情表中陈情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思考后,用简明、准确、完整的语言概括,组内交流完善,并选出代表班内交流。)(多媒体出示参考答案:陈述了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艰难处境,申述自己不能应诏赴任的苦衷。)这是一个整体感知文本的过程,抓住了这些内容,学生也就理清 了文章的脉络。 学习任务二:再读,赏析语言,体味情感。(解决“怎么陈情”的问题)。这个环节重点赏析语言,体味情感。让学生再读文本,带着“作者是怎样陈情的”这个问题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方法导引】1、找出文中体现作者与祖母相依为命的句子,反复品读,感受文字背后祖孙二人的艰难处境,同时体味语言的张力。以下面这段文字为例,我会引导学生品味思考: (课文第一段)这段话用极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幼年的不幸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艰难处境。这是作者写出来的;可是透过文字,我们能联想想象到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学生思考交流后,请三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黑板板书,教师在学生理解总结的基础上补充总结:“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落笔酸楚,基调悲凉:幼年失怙,六个月就失去了父亲,四岁的幼儿正需母亲呵护的时候,却再也寻不见母亲的身影,孤苦可悲,形单影只,何等的凄惨辛酸!“九岁不行“,身体先天严重不足,祖母“夙婴疾病”“躬亲抚养”,无远亲近友可依靠,真是惨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试想年老体弱的祖母撑起这个家的艰辛,面对一个孤苦无依又如此体弱多病的孙子,她求告无门的艰难与为了孙子的苦苦坚持,我们能想象到她的瘦弱的身影、艰难的步履、凄怆的神情和看着孤苦病弱的孙子时的担忧怜悯“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俩相依为命,情深意厚。字字哀痛,声声落泪。4、学习任务三:品读,赏析特色,深入探究。(解决“为什么这么陈情“的问题)文学史上,以获得“高难度”的险助而又收“高效率”奇功的,首推李密的陈情表。“抗君命”、“逆圣旨”,李密是为“辞不赴命”而上书的。让学生再读课文,结合导学案中的背景介绍,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陈情。【方法导引】再读文本,深入思考作者除了从亲情入手打动晋武帝,还从哪些方面陈情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要求: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梳理归纳,到黑板上展示。教师补充归纳:本文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李密是亡国旧臣,惹恼晋武帝,会被株连九族。先以祖孙相依为命的亲情凄切婉转的表明心意,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再以“报国恩”“徇私情”的两难和朝廷以“孝”治国以及自己为官追求等,打消皇帝疑虑,最终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解决方案,以情动人,构思缜密。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凄恻动人。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感情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至爱亲情的力量。第三部分:固学探究思考题:李密在应诏赴任和奉养祖母的两难之选择了后者。对于他的选择,我们该怎样看待?写作平台:古人云:“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结合陈情表中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写一段话谈谈阅读感受。示例:亲情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它常始于相依为命,而终于倾力报恩。陈情表,便是最典型地体现了这种伟大的、深刻的感情。友情是燃烧孤独的心灵之灯,亲情更能给人长久的抚慰和想念。从降生到离去,从婴儿到老人,亲情始终伴着你,它是你一生永远无法摆脱的情感。四、说板书设计板书以简洁实用为原则, 我这节课,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简洁的文字,从思考“情”之内涵出发,引导学生赏析本文以”情”感人的思想魅力,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通过诵读来品味陈情恳切、流畅自然的语言风格。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力图用“三读”、“三问”贯穿课堂,来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 附:板书设计 陈情表李密动之以情“抗君命”“逆圣旨” 凄恻动帝心 晓之以理动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