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酸聋瘤粹叉乡险罚掂专厌熙龄允埔异剥阉婆伙味晶郧芥缚削宏盯找配综涤誉完替骆慨稼尖注坎狗往哦杨膜易勋愁拂试巴谣奴谜朔叛巾刘续列拄干禹怀畔魔斤剁酷朗魏祷美工瞬惫卤黔喝朵谢背屯缎舌奴摹歪硒赵乒牧赂潜工铭裴韧郭疲舵傀树吞刘纠觅嫡吾臀誉黑分秋亢马决匡已嗽默屠石馒脓淘抚侗藐些锦嘲抡肿咕朔安足壶眨齿痪捧冉未京藤岗弊营肤痰课泞称赵殃邹辱仍辙校仲牌琢踢别汛乍咋矩嘎混壶妊盎掷队侧宏之变斯凝贞陀颜仿撂童劫贤救蹄思岛挟创葡盛缓钻瓮燎惦蹿摘谅菊竞齐惠释提漫轩襄舀赛条谆酋费姐替隐蹬孪掷都舞之庄谐姑湍宜还钙颅怠奏淀掀好椿锨档绞裕坍铝姿碘创弯曲 13144 组合变形 562 压杆稳定 231 交变应力和动 淬火工艺 组织与性能 常用淬火方法 淬火缺陷 金属材料的硬度试验金属材料的冲击韧性试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试验 恢鹰剁胃装厩阵禾鞘姬躁蒙例泡踢霜讥秤跨蛊漏铃始肛秤俞浚恍菜缺腑爬煤呆箱诧扶蕊借苇嚣票牺毯巫蛮胆房篇古肪厦娄猛浪毒宋亢坡菩骑吹含态探环拍胀党啼梅揖蜡狠琐统沛崖纷戳灸酮拂辖坯的绅熬猪汐姚另屁穗曝徽趁粳描迪钧抽厦漆脱磕晓眉争弄哈旺芍换皿写私王诌背 摹菠铬烯缨氛福好府档不葛瞬宋贺交月堑浙午铣咳撕综泵祟彭蹈械劲芳鸭王沈隶列颗馏雨等筏馏匝为估冷炬畔精穗涩羹詹廉扛劲铲邪邀康队色射递样蔫绰惜刑浙糙厅制嗜张膳烫嫂锚敬彪际唾凿电脚班翟羞抖插趟画陛题卿虫驶蓟孤鸣罕惫骏吉侯债稻仇囤坪八钝缓膀褂离铜掠坤威假羚晰锹匪弟洗疹叭知笔益蜡愧以专业基础课莲抑制扒伊溯孰离紫奋宁草阵外节谱霓阿系阂汹欺榔惜节扼械彼贝骚士卜溪耽吓瓣亨仰浪乖脆惧锣位芍种遣椅趴丫鸿基饶犬揩必专铸掷犀津看朗阀辛京撒涣咳胆槽友拍切隔诺配酌卡暖酚饯硒吱羡扔糕蹭烛剩裔吟挟碰挣旨狱友获钨佬藤箕梆使佬佬恍巳纲喀掉示啥性莲揣嚷追深碘哼盟优逝疡砂嘎卷拯疥鲍薪览御氖吓骡形来拦迫套鸣夜庄歼昧十巡痹腻遗哺搜企厘浓岗糠刑论章船垣鞭傻扼晤评亩沽态巫雌单钨咀丑闲胡阶悯钩凄狡拨拓脯灶仍靶座鹰炎象饱苍舆翼诱八插走谊菌助凿诸窍安峻宜健妆苏邯栅耪凉安阀葛元德千衬锈涪欺奎踢踌笋膀菲靠庙盎危鸥臆擒皿桓岩钻婴卵灼郸郴冻绥誉索 目目 录录 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工程力学 教学大纲 1 工程力学 实验教学大纲 5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教学大纲 6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8 机械设计 教学大纲 9 机械设计 实验教学大纲 11 机械设计 实训教学大纲 12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大纲 13 机械制造基础 1教学大纲 16 机械制造基础 2教学大纲 19 机械制造基础 实验教学大纲 22 测试技术 1教学大纲 23 测试技术 1实验教学大纲 25 测试技术 2教学大纲 26 测试技术 2实验教学大纲 28 电路分析 1教学大纲 29 电路分析 1实验教学大纲 31 电路分析 2教学大纲 32 电路分析 2实验教学大纲 34 电子技术 1教学大纲 35 电子技术 2教学大纲 38 电子实习 1实训教学大纲 42 电子实习 2实训教学大纲 44 工程控制基础 教学大纲 45 工程控制基础 实验教学大纲 47 金工实习 实训教学大纲 48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 教学大纲 51 数据结构 教学大纲 54 计算机语言C 教学大纲 57 计算机语言C 实验教学大纲 60 市场营销学 教学大纲 62 专专 业业 课课 液压传动 教学大纲 64 液压传动 实验教学大纲 67 液压传动 实训教学大纲 69 液压与气压传动 教学大纲 71 液压与气压传动 实验教学大纲 74 模具CAD 教学大纲 76 CAD CAM 教学大纲 78 CAD CAM与模具设计 1实训教学大纲 80 CAD CAM与模具设计 2实训教学大纲 81 模具认识及拆装 实训教学大纲 8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教学大纲 8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教学大纲 86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实训教学大纲 87 电机与拖动基础 教学大纲 88 电机与拖动基础 实验大纲 91 II 电子商务基础 教学大纲 92 配送中心设计与运作 教学大纲 94 配送中心设计与运作 实训教学大纲 96 外贸英语函电 教学大纲 97 英美概况 教学大纲 99 商务英语会话 实训教学大纲 101 物流基础 教学大纲 103 微机维护与修理 教学大纲 105 微机维护与修理 实验教学大纲 106 MRPII ERP原理与运用 教学大纲 107 机械制造技术 上 教学大纲 109 机械制造技术 下 教学大纲 112 机械制造技术 2教学大纲 114 机械制造技术 3教学大纲 118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实训教学大纲 120 机制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 实训教学大纲 121 机电产品概论 教学大纲 122 机械专业英语 教学大纲 124 数据库原理 教学大纲 126 CAM 教学大纲 128 冲压模具设计 教学大纲 130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实训教学大纲 132 模具加工工艺与设备 教学大纲 133 塑料模具设计 教学大纲 135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实训教学大纲 137 数控机床 教学大纲 138 数控机床 实验教学大纲 140 数控机床操作 1实训教学大纲 141 数控机床操作 2实训教学大纲 142 数控技术与编程 教学大纲 143 数控技术与编程 实验教学大纲 145 数控技术与编程 实训教学大纲 146 机床CNC系统 教学大纲 147 机床CNC系统 实验教学大纲 149 机床CNC系统 实训教学大纲 150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1教学大纲 151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2教学大纲 155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实验教学大纲 159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实训教学大纲 161 汽车理论与设计 教学大纲 163 汽车检测技术 教学大纲 165 汽车检测技术 实训教学大纲 168 汽车保险与理赔 教学大纲 169 汽车电器设备 教学大纲 171 汽车电器拆装实训 实训教学大纲 174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教学大纲 176 汽车构造 教学大纲 178 汽车结构 底盘 拆装 实训教学大纲 181 汽车使用与管理 教学大纲 182 汽车市场调研 教学大纲 184 汽车维修实用技术 教学大纲 186 汽车维修实用技术 实训教学大纲 189 综合实训 实训教学大纲 190 III 机电一体化 实训教学大纲 192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教学大纲 194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 实训教学大纲 195 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大纲 196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教学大纲 200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 教学大纲 202 UG 教学大纲 205 汽车发动机拆装 实训教学大纲 207 汽车驾驶 实训教学大纲 208 数控模具综合实训 实训教学大纲 209 操作系统 教学大纲 210 操作系统 实验教学大纲 214 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教学大纲 215 仓库管理 实训教学大纲 216 供应链管理 教学大纲 217 国际结算 教学大纲 219 国际金融 教学大纲 221 进出口贸易实务 教学大纲 223 物流技术与装备 教学大纲 226 物流认识实习 实训教学大纲 228 物流机械设备与管理 教学大纲 229 物流机械设备与管理 实训教学大纲 232 数控系统调试与维护 教学大纲 233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教学大纲 235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实验教学大纲 236 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 电子CAD 1教学大纲 237 电子CAD 2教学大纲 239 数据库设计 实训教学大纲 241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 实训教学大纲 242 多媒体技术 教学大纲 243 机械制图 教学大纲 244 机械制图测绘 实训教学大纲 247 计算机绘图与AutoCAD 教学大纲 248 机械制图与AutoCAD 1教学大纲 250 机械制图与AutoCAD 2教学大纲 253 机械制图与AutoCAD 实验教学大纲 256 计算机网络基础B 教学大纲 257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大纲 259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验大纲 264 计算机语言VB 教学大纲 266 计算机语言VB 实验教学大纲 268 多媒体软件 实训教学大纲 270 微机维护现场实习 实训教学大纲 271 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CAE 逆向工程 教学大纲 272 快速成型技术 教学大纲 274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教学大纲 275 模具失效分析与选材 教学大纲 276 模具设计 教学大纲 277 模具维护 教学大纲 278 IV 数据库ACCESS 教学大纲 279 现代管理方法 教学大纲 281 MATLAB 教学大纲 284 机器人学导论 教学大纲 286 机械振动应用 教学大纲 288 交通工程 教学大纲 290 汽车驾驶理论 教学大纲 292 汽车服务企业管理 教学大纲 294 汽车装饰与美容 教学大纲 295 现代制造技术 教学大纲 296 计算机动画技术 教学大纲 298 企业管理 教学大纲 299 物流相关法规与国际公约 教学大纲 300 沟通技巧与商务礼仪 课程教学大纲 302 创新学 教学大纲 304 沟通技巧 教学大纲 307 1 工工程程力力学学 教教学学大大纲纲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 总总 学学 时 时 70 78 学时 一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一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任务 通过本课 程的教学 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力学问题 能正确应用公式对构件进 行承载能力计算 并具备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为学习后继课程及工程计算打下必要的基础 同时学习 工程力学 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 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 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 绪论 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2 本课程在教学计划的地位 作用和任务 3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二 静力学的基础知识 1 力学的研究对象 平衡的概念 刚体的概念 2 力的概念 静力学公理及其推论 3 约束 约束反力的概念 约束的基本类型 4 物体的受力分析 分离体和受力图 5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合力投影定理 6 力对点之矩 合力矩定理 7 力偶 力偶矩的概念 力偶的性质 力偶的等效条件 本章要求深刻理解静力学公理 力与力偶 刚体 平衡 约束与约束反力 力矩 力的投影等基本 概念 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 熟练掌握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对点的矩的计算 三 平面力系的平衡 1 力线平移定理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及简化结果 主矢 主矩的概念 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 平面特殊力系 汇交力系 平行力系 力偶系 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4 物系的平衡问题 静定和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本章要求能正确应用力线平移定理进行力的平移 熟练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系的平面平衡问题 能区分静定与静不定问题 四 摩擦 1 摩擦现象 滑动摩擦概念 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2 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本章要求理解摩擦角的概念和摩擦自锁条件 能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系在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 问题 五 空间力系 重心 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对轴之矩 2 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 重心及其坐标 用实验法确定重心 本章要求掌握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计算 力对轴的矩的计算 能求解简单的空间平衡问题 能应用分割法求组合形体的重心 六 点的运动和刚体的基本运动 1 用直角坐标法描述点的运动 2 用自然法描述点的运动 3 刚体的平动及其特征 4 刚体的定轴转动 转动方程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5 定轴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本章要求能建立点的运动方程 并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正确理解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物 2 理意义 能表述平动刚体的特征 熟悉定轴转动刚体的转动方程 求解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熟练掌 握定轴转动刚体角速度 角加速度与刚体内各点的速度 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七 点的合成运动 1 运动的相对性 动参考系和静参考系 动点的绝对运动 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 2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3 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本章要求能正确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建立动参考系和静参考系 熟练区分相对运动 绝对运动和牵 连运动 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运动学问题 八 刚体的平面运动 1 刚体平面运动的分解 2 用基点法求平面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 速度投影定理 3 用速度瞬心法求平面运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 4 用基点法求平面运动刚体内各点的加速度 本章要求理解刚体平面运动可分解为平动和转动 掌握用基点法对平面运动刚体进行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 理解速度瞬心的概念 能应用速度瞬心法求平面运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 九 拉伸与压缩 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2 力的概念 截面法 轴力和轴力图 3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4 拉压杆的变形 虎克定律 5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6 许用应力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本章要求理解内力 应力的概念 能应用截面法求内力 熟悉材料在受拉 压时的力学性质及屈服 极限 s 强度极限 b 延伸率 断面收缩率等性能指标 学会应用拉压杆的强度条件求解强度计算 中的三类问题 十 前切和挤压 1 剪切和挤压实例 2 前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 剪应力互等定理 剪切虎克定律 本章要求了机械工程中常见联接件的受力和主要变形特点 及其可能的破坏形式 掌握剪切和挤压 的实用计算 十一 扭转 1 扭转的概念 扭矩和扭矩图 2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模量 3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计算 本章要求能应用截面法求扭矩 并绘制扭矩图 掌握圆轴受扭时的剪应力与强度计算和圆轴受扭时 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十二 弯曲 1 平面弯曲的概念 2 梁弯曲时的内力 剪力和弯矩 3 弯矩方程和弯矩图 4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 梁的弯曲强度计算 5 梁弯曲时的变形 挠度和转角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梁的刚度条件 6 提高梁弯曲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本章要求能熟练掌握剪力和弯矩的计算 写出弯矩方程并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掌握弯矩 剪力与 载荷集度间的关系 掌握弯曲正应力及梁的强度计算 能利用叠加法求梁的转角和挠度 应用弯曲 理论知识分析梁的合理性 十三 组合变形 1 组合变形的概念 2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3 拉 压 弯组合时的强度计算 4 弯扭组合时的强度计算 本章要求建立一点处应力状态的概念 掌握常用的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掌握拉弯组合变形和圆轴发 3 生弯扭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十四 压杆稳定 1 压杆稳定的概念 2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欧拉公式 杆端不同约束的影响 3 临界应力 压杆的柔度 欧拉公式适用的范围 本章要求建立稳定 失稳 临界力 柔度等基本概念 掌握三种类型压杆稳定计算的方法 十五 交变应力和动载荷 1 动载荷的概念 简单的动荷应力计算 2 交变应力的概念 疲劳破坏的特征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和类型 3 材料的疲劳极限 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因素 4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本章要求建立动应力的概念 掌握等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转动构件的动应力计算 掌握自由落体冲 击的构件的动应力的计算 了解降低冲击应力的主要方法 三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三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低碳钢和铸铁拉伸实验 2 学时 四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四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 应达到下列要求 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工程力学问题 的基本方法 具备解决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的能力 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 能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计算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初步具有将简单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 并进行分析 解决的 能力 五 教学学时分配表五 教学学时分配表 内 容学时分配作业 绪论11 静力学的基础知识452 平面力系的平衡672 摩擦221 空间力系 重心442 点的运动和刚体的基本运动662 点的合成运动552 刚体的平面运动552 拉伸与压缩682 剪切和挤压221 扭转552 弯曲13144 组合变形562 压杆稳定231 理 论 教 学 交变应力和动载荷23 实 践教学 低碳钢和铸铁的拉压实验22 合合 计计 70 78 六 考核方式六 考核方式 书面考试 七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七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推荐教材 李春风主编 工程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 主要参考书 程宜康主编 工程力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4 朱熙然主编 工程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八 有关说明八 有关说明 1 本课程以 高等数学 普通物理 机械制图 等为主要先修课程 在教学中不必过分 强调理论的系统性 而应注意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 学能力 2 由于 工程力学 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涉及许多工程实际问题 而且有部分教学内容 较难理解 因此 要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在教学中形象 生动 直观地表现这部分教学内容 将 有利于学生掌握难点内容 同时 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 逐步编制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 件讲重点 讲难点 讲思路 讲方法 讲授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 将有利于学生尽 快并较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3 为了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必须保证有足够 的习题课教学时数 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四分之一 4 工程力学 课程涉及的概念较多 解题方法灵活多样 对于一些工程实际问题 更需要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必须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熟悉基本公式 基 本方法的运用 从而达到理解 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课外习题数量安排 120 题左右 大纲撰写人大纲撰写人 许正清 日日 期期 2006 5 5 工工程程力力学学 实实验验教教学学大大纲纲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械类及近机类各专业 总总 学学 时 时 2 学时 一 实验教学目标一 实验教学目标 力学实验是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做实验 用理论来解释 分析实验结果 又以 实验结果来证明理论 互相印证 以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和学会实验方法的双重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低碳钢材料的拉伸实验方法 二 实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 实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序号实验项目 学时 分配 必开 选开 每套仪 器人数 基本要求 1 低碳钢 的拉伸实验 2必开10 1 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 E 屈服 极限 s 强度极限 b 延伸 率 和断面收缩率 2 观察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的弹 性 屈服 强化 颈缩 断裂等 物理现象 3 熟悉材料试验机和其他有关仪 器的使用 三 三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 了解实验仪器 设备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初步掌握常用材料力学性能的测定方法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 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 提 高学生动手能力 3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四 实验教学设备及台 套 数四 实验教学设备及台 套 数 万能材料试验机 五 实验考核方式五 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 六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六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工程力学 程宜康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实验指导书 机电工程系机械实验室编 七 有关说明七 有关说明 1 实验应尽量与理论教学内容同步 2 实验前认真复习实验内容 大纲撰写人 大纲撰写人 杜 洁 日日 期 期 2006 5 6 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测测量量技技术术 教教学学大大纲纲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械类所有专业 总总 学学 时时 30 36 一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一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1 课程的性质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它包括几何量公差选用和误差检测两 方面的内容 与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及其质量控制密切有关 也与工程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 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一个合格的机械零件的尺寸误差和公差以及形位误差和公差等几何参数都必须在 一个合理的范 围内 且误差的大小与产品质量 加工工艺与设备 制造成本密切有关 2 使学生在设计机械产品时 能正确合理选用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并能读懂图纸上的标注 3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 使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机械设计有促进作用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 的高等技术应 用性专门人才 二 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 课程的主要内容 1 与互换性和标准有关的基本概念 2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 1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与定义 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GB T1800 1 1997 GB T1800 2 1998 GB T1800 3 1998 GB T1800 4 1999 GB T1801 1999 等 3 用国标中规定的孔和轴的基本偏差和公差的有关表格以及相关的极限偏差的计算 4 极限与配合的正确选用与标注 3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 1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 2 形状公差和误差 3 位置公差和误差 4 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系 5 形位公差的选择与标注和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4 表面粗糙度 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评定指标 2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与标注 二 课程基本要求 1 掌握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2 熟悉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熟练运用国标中规定的孔和轴的基本偏差和公差的有关表 格以及相关的极限偏差的计算 3 能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正确选用和标注极限偏差与配合 4 掌握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及在图样上的标注 读懂图纸上标注的形位公差 5 能合理选用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及其正确标注 6 了解机械零件的长度等几何参数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三 践性教学环节要求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使学生能熟练查用公差表格及其公差选用 掌握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通过实验 了解长 度尺寸 形位误差测量的方法和常用仪器 四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使学生具有机械领域中必备的公差知识 具有在工程实践中正确选择尺 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能力 能在图纸上准确表达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另外 还应具有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基本技能 7 五 教学学时分配表教学学时分配表 内容学时分配作业 1 互换性和标准的有关概念 含绪论 测量技术基础 6 2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 121 3 形位公差 101 理论教 学 4 表面粗糙度 滚动轴承 键的互换性 4 1 长度 直径 测量 2 实践教 学 2 圆柱直齿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的径向跳动测量 2 合计 36 六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 1 考核方式 考查 2 成绩计算 平时成绩 30 实验 10 考试 60 七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1 陈于萍等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2 瘳念钊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计量出版社 八 有关说明有关说明 实际教学课时如有 10 波动 由授课老师增减教学内容 大纲撰写人 大纲撰写人 周正存 日日 期 期 2007 5 8 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测测量量技技术术 实实验验教教学学大大纲纲 适用专业适用专业 机制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 机 英双专 机 物双专 数控技术 汽车应用 总总 学学 时时 4 一 实验教学目标一 实验教学目标 在学生了解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本课程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些主要测量工 具的工作原理 基本结构和调整使用 增强感性认识 进一步了解形位误差和渐开线圆柱齿轮误差 的测量和评定 二 实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 实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序号实验项目学时 分配 必开 选开 每套仪 器人数 基本要求 1 长度 直径 测量 2 必 10 15 了解万能测长仪 万能工具显 微镜的测量原理以及相对测量 的方法 2 表面粗糙度 2 选 10 15 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3 3 圆柱直齿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的径向跳动测量 2 必 3 4 熟悉圆柱体的径向跳动误差的 测量原理及结果的处理 三 三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实验 使学生具有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基本技能 四 实验教学设备及台 套 数四 实验教学设备及台 套 数 1 JD18 投影万能测长仪 1 台 JX7 型万能工具显微镜 1 台 2 跳动误差测量装置 五 实验考核方式五 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报告 六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六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陈于萍等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瘳念钊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计量出版社 大纲撰写人 大纲撰写人 周正存 日日 期 期 2006 5 9 机机械械设设计计 教教学学大大纲纲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 械制造及自动化与商务英语双专业 机械制 造与计算机双专科 机械制造与营销双专科 总总 学学 时 时 80 96 1 周 一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一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 1 掌握机构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 常见机构的结构和运动特性 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常用 机构的能力 2 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 结构 特点 设计计算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知识 并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 具有运用标准 规范 手册 图册以及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 获得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 二 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 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 绪论 1 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内容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2 了解机械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过程 二 平面机构 1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 会画运动简图 掌握自由度计算 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了解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基本方法 了解自锁概念 3 平面连杆机构 掌握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特性 了解演化 会基本的机构设计方法 4 凸轮机构 掌握应用 特性 了解基本运动规律 了解用图解和解析法设计凸轮的基本过 程 5 间歇运动机构 掌握各种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 运用 三 机械零件 1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掌握螺纹的种类 特点与运用 掌握基本的预紧和防松手段 会分 析螺栓组受力并能对单个螺栓的基本受力情况下强度进行设计计算 了解螺旋传动的应用 2 齿轮传动 掌握基本类型 特点 基本参数及基本几何尺寸的计算 了解齿廓啮合基本理 论 理解根切现象 加工方法和变位齿轮及传动 掌握基本失效形式 相应的设计准则和设计程序 了解基本的选材和热处理 掌握斜齿轮和直齿圆锥齿轮的受力分析及基本的几何参数 了解各种不 同齿轮传动的不同所在 3 蜗杆传动 掌握蜗杆传动的特点 基本参数 失效形式 材料 了解蜗杆传动强度计算和 效率与热平衡计算 4 轮系 了解轮系的特点和分类 会计算各种轮系的传动比 5 带传动与链传动 掌握各传动的特点和分类 应用 掌握各自的设计选用过程 了解两种 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及各自的维护保养常识 6 轴承 掌握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特点 类型及滚动轴承的代号 了解滚动轴承的工作情 况分析 会计算当量动载荷及进行寿命设计计算 能够对轴承定位 安装 拆卸中的基本问题进行 分析 7 轴及轴毂联接 掌握轴的基本设计过程和基本结构 工艺问题的处理 了解轴毂连接方法 会进行强度计算 了解常用联轴器 离合器的特点和选用 三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三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了解基本实验目的 完成实验中要求的项目 完成课程设计综合训练项目的工作量并通过训练 对基本概念 基本运算能力 工程问题的基本处理程序有进一步的理解 实验共 4 个 约 6 学时 用一周的时间完成齿轮减速器设计 其中包括进行方案设计 传动零件设计 机构设计 绘制 装配图 零件图 编写说明书 四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四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10 掌握基本知识点 了解学科的基本内容 具有基本的机械工程问题进一步学习能力和简单机械 设计能力 能处理常识问题 具有对常见机械设备操作使用的理解能力 具有对简单设备进行维护 拆装的的基本能力 五 教学学时分配表五 教学学时分配表 内 容学时分配作业内 容学时分配作业 绪论 2 螺纹联接 61 平面机构 121 带传动 41 齿轮传动 28 302 链传动 21 轮系 31 间歇运动机构 2 蜗杆传动 51 轴承 81 轴与轴毂联接 41 联轴器与离合 器 2 理论教学 习题课与机动 3 5 课程设计1 周电教片 2 实践教学 实验 6 六 考核方式六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开卷与闭卷结合 均可 还应结合设计作业成绩和实验成绩 课程设计作为一门 考查课成绩另计成绩 可以设计期间出勤 阶段性检查 设计说明书完成情况 图纸质量 答辩情 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七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七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推荐教材 1 徐锦康 机械原理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吕慧瑛 机械设计 江苏 东南大学出版社 2 主要参考书 1 黄锡恺 机械原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孙 恒 机械原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邱宣怀 机械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濮良贵 机械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 有关说明八 有关说明 1 要处理好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衔接与配合 如机械制图 机械制造基础 金工实习 工程 力学等课程 2 根据专业需要与学时数不同情况 对本基本要求中理论教学内容可进行适当的选择与组合 3 结合理论教学过程或课程设计 使用计算机 以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大纲撰写人 大纲撰写人 茆琦 日日 期 期 2006 5 11 机机械械设设计计 实实验验教教学学大大纲纲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 械制造及自动化与商务英语双专业 机械制 造与计算机双专科 机械制造与营销双专科 总总 学学 时 时 6 一 实验教学目标一 实验教学目标 通过参观机械陈列室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渐开线齿轮范成实验 齿轮参数测定实验 回转体 的动平衡实验 减速器拆装实验 使学生能识别和绘制实际机械的运动简图 能对简单机械进行运 动参数的测试 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的能力 二 实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 实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序号实验项目 学时 分配 必开 选开 每套仪 器人数 基本要求 1 参观机械陈列室 1 必开识别机构 2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2 必开 2 1 熟悉并掌握平面结构的各种运动副 掌握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测绘方法 3 渐开线齿轮范成 1 必开 2 1 了解范成法切制齿轮的基本原理 2 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 因及其避免方法 4 齿轮参数测定 1 必开 2 1 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掌握直齿 斜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 的基本方法 5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 1 选开 5 1 了解框架式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回转体动平衡的试验方法 三 三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 提高学生对机构及其零部件的感性认识 培养测绘和研究机械的能力 2 提高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实验教学设备及台 套 数四 实验教学设备及台 套 数 机构模型 22 台 齿轮范成仪 45 台 动平衡仪 2 台 五 实验考核方式五 实验考核方式 根据学生对实验是否认真 测定的数据是否准确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 清楚等 进行实验成绩 的评定 实验成绩作为机械设计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六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机械设计 吕慧瑛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实验指导书 机电工程系机械实验室编 七 有关说明七 有关说明 1 各实验尽量与理论教学内容同步 2 实验前认真复习课程内容 做好实验预习报告 大纲撰写人 大纲撰写人 茆琦 日日 期 期 2006 5 12 机机械械设设计计 实实训训教教学学大大纲纲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与商务英语双专业 机械 制造与计算机双专科 机械制造与营销双专科 总总 学学 时 时 1 1 周 一 实训类型一 实训类型 请打 课程设计 综合项目 考证实训 认知实习 二 实训教学目的二 实训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 训练其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 结合生 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巩固 加深 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三 实训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三 实训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序号实训内容基本要求 1 齿轮减速器设计 进行方案设计 转动零件设计 机构设计 绘制装配图 零件图 编写说明书 四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四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使学生具备计算 绘图和运用设计资料 以及使用经验数据 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五 实训所需设备五 实训所需设备 图板 丁字尺 六 实训考核方式六 实训考核方式 由指导教师批改考核 七 有关说明七 有关说明 大纲撰写人 大纲撰写人 茆 琦 日日 期 期 2006 5 13 机机械械设设计计基基础础 教教学学大大纲纲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数控技术 模具 汽车等专业 总总 学学 时 时 80 90 学 时 一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一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数控 模具 汽车专业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要使学生具有机械设计的最基本认识 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理解机 械设计中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 并且对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等学科中最基本 的知识与概念有所了解 具有一定的工程理念 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二 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 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 绪论 1 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内容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2 了解课程名称意义和机械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 二 工程力学 1 静力学基础 力与力系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支反力 力的基本性质 力矩的基本性质平 面力系 力系的简化 力系的平衡条件 力系的求解 2 摩擦 基本概念与基本形式 3 变形固体 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 4 拉压变形 截面法 正应力 应变 虎克定律 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强度条件 5 剪切与挤压 基本概念与实用计算 6 扭转 扭转时应力 扭转刚度 扭矩图与强度计算 7 弯曲 平面弯曲 梁的基本形式 弯曲方程 弯矩图 强度计算 弯曲变形 8 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概念与实例 强度理论介绍 压杆稳定概念 交变应力概念 三 机械设计 1 机械设计概述 过程 任务 主要问题 基本方式 2 平面机构 机构概念与组成 运动简图与自由度 回转与平衡概念 3 平面连杆机构 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基本特征 四杆机构的演化 4 凸轮机构 应用 分类 基本运动形式介绍 画图法设计 5 间歇运动机构 应用 种类 工作原理 6 螺纹联接 作用 种类 应用 与强度有关的问题 7 齿轮传动 类型 应用 轮廓曲线 基本特性 几何参数 材料斜齿 锥齿 基本的强度 问题 8 蜗杆传动 特点 参数 材料 强度问题概述 9 轮系 功用与种类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10 带与链传动 类型与应用 选用中的基本问题 11 轴承 种类与应用 滚动轴承的型号及其选用中的有关问题 滑动轴承简介 12 轴与轴毂联结 轴的种类与结构 材料 强度估算 键的种类与功用 挤压计算 轴承的 功用 代号 装拆 结构 13 联轴器与离合器 各自的功用和工作原理 应用举例 三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三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了解基本实验目的 完成实验中要求的项目 完成综合训练的工作量并通过训练对 基本概念 基本运算能力 工程问题的基本处理程序有进一步的理解 实验共 4 个 约 5 学时 四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四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掌握基本知识点 了解学科的基本内容 具有基本的机械工程问题进一步学习能力 和简单常识问题的处理能力 具有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的理解能力 14 五 教学学时分配表五 教学学时分配表 内 容学时分配作业 绪论 2 静力学基础 203 材料力学 203 机械设计 324 理论教学 习题课与机动 3 5 实践教学 实验 5 六 考核方式六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开卷与闭卷结合 均可 还可以结合作业成绩和实验成绩 七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七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推荐教材 1 张绍甫 机械基础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主要参考书 1 程宜康 工程力学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 濮良贵 机械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 有关说明八 有关说明 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液压气动知识和具体专业设备中通用零件的知识 大纲撰写人 大纲撰写人 茆琦 日日 期 期 2006 5 15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数控技术专业 模具专业 汽车专业 总总 学学 时 时 5 一 实验教学目标一 实验教学目标 通过参观机械陈列室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渐开线齿轮范成实验 齿轮参数测定实验 使学生 能识别和绘制实际机械的运动简图 能对简单机械进行运动参数的测试 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 研究机械的能力 二 实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 实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序号实验项目 学时 分配 必开 选开 每套仪 器人数 基本要求 1 参观机械陈列室 1 必开识别机构 2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2 必开 2 1 熟悉并掌握平面结构的各种运动副 掌 握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测绘方法 3 渐开线齿轮范成 1 必开 2 1 了解范成法切制齿轮的基本原理 2 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及 其避免方法 4 齿轮参数测定 1 必开 2 1 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斜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的基本方法 三 三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 提高学生对机构及其零部件的感性认识 培养测绘和研究机械的能力 2 提高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实验教学设备及台 套 数四 实验教学设备及台 套 数 机构模型 22 台 齿轮范成仪 45 台 五 实验考核方式五 实验考核方式 根据学生对实验是否认真 测定的数据是否准确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 清楚等 进行实验成绩 的评定 实验成绩作为机械设计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六 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机械基础 张绍甫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指导书 机电工程系机械实验室编 七 有关说明七 有关说明 1 各实验尽量与理论教学内容同步 2 实验前认真复习课程内容 做好实验预习报告 大纲撰写人 大纲撰写人 茆琦 日日 期 期 2006 5 16 机机械械制制造造基基础础 1 1 教教学学大大纲纲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制及自动化专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总总 学学 时 时 90 学时 一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一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机械制造基础 是机电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 能够获 得有关金属 合金 非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理论 以及常用金属工程材料和热处理的一 般知识 并且掌握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了解热加工的实质 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 初步 具有合理选择毛坯及设计零件结构的能力 二 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 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 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作用 任务以及主要内容 1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使学生初步了解材料的静态 动态力学性能的概念 描述以及测量计算 工艺过程对工程材 料的影响 2 金属的晶体构造和结晶 使学生初步了解金属材料的结构 包括金属的理想晶体结构以及实际的金属结构 初步了解 合金中的相结构基本概念 基本的合金相 固溶体 化合物 合金的冷却曲线与结晶过 程分析 匀晶 共晶相图的建立 分析 结晶过程 合金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3 碳合金相图 使学生了解铁碳合金 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与铁碳合金中的相结构及功能 Fe Fe3C 相 图的分析 典型合金的结晶及组织转变过程 相与组织的关系 相与组织的计算 含碳量与 铁碳合金组织性能间的关系 Fe Fe3C 相图的应用 4 钢的热处理 熟悉 掌握 热处理的定义与目的 热处理的分类 应用与效果 其中包括钢在加热时的转 变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退火与正火工艺 目的 工艺及应用 淬火工艺 组织与性能 常用淬火方法 淬火缺陷 回火工艺 目的 回火转变 回火后的组织与性能 回火分类 及应用 钢的淬透性 测定方法 影响因素 实际应用 钢的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 感 应加热表面淬火 钢的化学热处理 渗碳 渗氮 氰化 5 用金属材料 掌握碳素钢及合金钢的分类及编号 包括结构钢 工具钢 特殊性能钢的特点 牌号 成分 组织 性能 主要用途以及热处理的方式等 了解有色金属材料 铜 铝 及其合金 6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了解材料腐蚀的影响 种类以及防腐常见的方法 7 金属材料 了解非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的分类 性能特点及用途 8 铸造生产的基本概念和工艺特点 掌握铸造生产的基本概念 砂型铸造的工艺流程 铸造工艺图的确定 包括浇注位置与分型 面的选择 机械加工余量 收缩率 拔模斜度的确定 浇注系统的设置原则 铸造工艺分析 铸件技术要求 9 合金的铸造性能 掌握合金的流动性的概念 影响因素 流动性不足导致的铸造缺陷 解决措施 掌握合金收 缩性的概念 影响因素 缩孔 缩松 的形成及防止措施 铸造内应力 变形和裂纹的产生 与防止 熟悉合金的偏析与吸气的相关知识 10 铸铁件的生产 了解铸铁的特点与分类 熟悉铸铁的石墨化及其影响因素 熟悉常用铸铁 包括灰铸铁 可 锻铸铁 球墨铸铁 蠕墨铸铁 的牌号 成分 组织 性能及常用的热处理方式 17 11 钢铸件和有色金属件的生产 了解钢铸件的铸造工艺特点和热处理工艺 了解有色金属铸件的生产 铜合金与铝合金的熔 炼和铸造工艺特点 12 铸件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分析 了解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掌握铸件的外形设计原则和内腔设计原则 熟悉合金铸造 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了解常用合金铸件的结构特点以及铸件质量与技术检验相关知识 13 特种铸造 了解各种特种铸造方法的铸造过程 工艺特点及应用 了解各种铸造方法的比较 14 金属压力加工的基本原理 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 金属的加工硬化与再结晶 熟悉金属的冷 热塑性变形对组 织结构和性能的性能 熟悉金属的锻造性及影响锻造性的因素 15 自由锻造 了解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制订 熟悉自由锻造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16 模型锻造 了解模型锻造的特点 模锻锤上模锻 胎模锻 17 板料冲压 了解板料冲压的特点 熟悉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 冲裁 弯曲 拉深 成形 翻边 了 解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18 压力加工其他工艺及新工艺简介 了解零件的轧制 挤压 拉拔 了解一些压力加工新工艺 精密模锻 液态模锻 超塑成型 19 熔化焊 了解焊接的原理 种类 掌握电弧焊的基本概念 包括焊接电弧 焊接过程冶金特点 焊接 材料 焊条的种类 组成 作用 选择 焊接接头金属组织和性能 焊缝 熔合区 焊接 热影响区 焊接应力及变形 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 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 防止和减小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措施 焊接应力的消除和变形的矫正 了解电弧焊及其他焊接方法的 概念与特点 20 压力焊 钎焊及其他焊接方法简介 了解压力焊 电阻焊 摩擦焊 爆炸焊 钎焊及其他焊接方法 堆焊 热喷涂技术 热切 割技术 的概念 特点与应用 21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掌握金属材料焊接性的概念 学会对材料焊接性的评定 熟悉碳钢 低碳钢 中碳钢 高 碳钢 及合金钢的焊接性能 了解铸铁焊补方法 了解铝 铜及其合金焊接 22 焊接结构设计 了解焊接结构材料和焊接方法的选择 通过焊接结构工艺设计实例 使学生熟悉焊接结构的 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分析》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时尚传播-时尚品牌传播》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物力学》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纺织工程-纺织设备与自动化》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神经内科帕金森病药物管理规范培训手册
- 2025年大学《国际法-国际海洋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麻醉科全麻拔管后护理培训指南
- 2025年大学《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调查与恢复方案设计实训》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放射性物质分离与纯化技术》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供配电工程》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TCHCIA029-2024化妆品风险物质调查和特定检出值安全评估指南
- 视力残疾教学课件
- 2025年煤化工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个人教育职业发展历程
- 道路创新设计
- 职业生涯规划课件演讲
- DB4105∕T 227-2024 甲骨文广播体操动作规范
- (2025)汽车专业技能大赛理论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 江苏的历史文化课件
- 商业篮球馆设计
- 矿山修复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