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巩固教 三.doc_第1页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巩固教 三.doc_第2页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巩固教 三.doc_第3页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巩固教 三.doc_第4页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巩固教 三.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招教考试(中学教育基础知识)巩固卷(三)一、选择题1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D ) 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2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D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B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4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 )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5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D )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C )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7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D ) 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D长期性 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D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0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C)。A斯金纳B杜威C布鲁纳D加涅11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A根舍因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科夫1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B)。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C范例教学的理论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13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D)。 A申比寥夫等合著的教育学 B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C叶希波夫冈察洛夫著的教育学D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C)。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梅依曼D洛克15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D)。 A梅依曼B拉伊C凯洛夫D勒温16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环境意识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A. B. C. D. 17、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 A )几部分。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二、名词解释1.心理模型:指相互关联的言语或表象的命题集合,是人们作出推论和预测的深层知识基础。2.结构性知识:乔纳森划分的学习类型之一,指习得概念或命题的多样性而又相互关联的网络。 3.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4.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三、简答题1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2. 影响信息保持的因素有哪些?(1)识记材料的性质(2)识记材料的数量(3)学习程度(4)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3. 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答:(1)气质与性格的联系:有些性格特征在各种气质类型的人身上都可能形成;气质可以影响某些性格特征形成发展的速度,性格特征也会影响人的气质类型的改变。(2)气质与性格的差异:定义的差异;形成与影响的差异;稳定性与可塑性的差异;社会评价的差异。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 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3、当前新课程改革有个热门词汇: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相对无效教学、返效教学而言的,请对有效教学作理念与策略论述。有效教学的理念: 答:“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有效教学的策略:(1)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制定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2)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3)教学评价策略。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分为学生成就的评价和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评价=/考试、测验。五、材料分析题案例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