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9戊戌变法1酝酿中的变革课件人民版.ppt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9戊戌变法1酝酿中的变革课件人民版.ppt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9戊戌变法1酝酿中的变革课件人民版.ppt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9戊戌变法1酝酿中的变革课件人民版.ppt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9戊戌变法1酝酿中的变革课件人民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酝酿中的变革 1 课程标准 1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 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2 学习要点 1 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2 了解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3 知道 公车上书 的基本活动与影响 一 二 三 一 大势所趋1 变革旧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1 经济上 从19世纪下半叶起 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开始向电气时代过渡 2 政治上 英国的议会改革使更多的民众获得了选举权和参政权 19世纪中期开始的英美等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2 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 马关条约 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2 中日甲午战争后 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 二 三 3 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 原因 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中 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 实业救国 的呼声 19世纪末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2 影响 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一 二 三 二 新思想的演进1 维新思想形成的背景 1 旧的探索失败 林则徐 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 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2 早期维新思想的先导作用 以冯桂芬 王韬 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想家 提出吸收西方国家进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的要求 其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也没有付诸实践 但对后来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3 社会形势的需要 19世纪末 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 二 三 2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 康有为 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变法主张 在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中 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深度点拨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核心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在宣传变法的过程中 为减少变法的阻力 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说明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深刻 但也反映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阶级特点 这使得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一 二 三 2 梁启超 曾任 时务报 主笔 发表 变法通议 等文章 反对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官僚制度 主张变法图存 提出 以群术治群 为核心的 民权论 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3 严复 创办 国闻报 翻译了英国人赫胥黎的 天演论 及亚当 斯密的 原富 等著作 把西方进化论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 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康有为称赞他为 中国西学第一人 一 二 三 3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1 内容 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 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2 实质 是一场维新与守旧 变法与反变法的争论 是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3 影响 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 解放了思想 为下一步的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应如何认识这场论战的实质 提示 核心内容是要不要变革旧制度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 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在近代第一次正面的交锋 一 二 三 三 公车上书1 开端 公车上书 1 背景 1895年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2 概况 康有为起草请愿书 上书都察院 要求拒和 迁都 练兵 变法 3 影响 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逐步从理论上的宣传发展为实际的行动 一 二 三 2 发展 1 多次上书皇帝 公车上书 后 康有为又多次上书 使光绪帝感到不变法无以救国 并试图通过变法有所作为 2 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 中外纪闻 成立强学会 在其影响下 时务学堂 南学会等纷纷建立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发展 1898年 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以 保国 保种 保教 为口号的保国会 保浙会 保滇会 保川会等相继成立 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 问题1 问题2 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1 从国际上看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 发展资本主义 改革旧制度已是大势所趋 2 从中国国内环境来看 中日甲午战争后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的要求 这是戊戌变法的社会基础 19世纪末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经济基础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阶级基础 19世纪末 以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已经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发出了变法维新的呼声 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 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戊戌变法期间 湖南 湘报 发表了 醒世歌 若把地球来参详 中国并不在中央 地球本是浑圆物 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 提倡维新变法B 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 宣传科学救国D 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解析 19世纪末 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新的变化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西方 摒弃天朝观念 材料中 中国并不在中央 就是要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答案 D 问题1 问题2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是什么 1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以儒家思想为武器 以孔子为旗号 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 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问题1 问题2 2 成因 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 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 都长期受着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支配 压在他们头上的是一整套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正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进入近代以来 旧的一套思想体系已不能应付新局面 国家的危亡 时代的苦难 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 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去寻求真理 但是 封建主义的经典不允许他们 离经叛道 资产阶级又不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于是 康有为不得不披起孔圣人的外衣 举起 托古改制 的大旗 问题1 问题2 例题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 左氏春秋 中的义法 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 他说 余年十二 读 左氏春秋 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康有为在 新学伪经考 中认为 刘歆阐释 左氏春秋 是 以其非博之学 欲夺孔子之经 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 布衣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叶德辉认为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 作 伪经考 其貌似孔也 其心则夷也 1 根据材料 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观点的异同之处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叶德辉观点的认识 问题1 问题2 解析 第 1 问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者的主张基本相似 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