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报复心理的浅析.doc_第1页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doc_第2页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doc_第3页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doc_第4页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同志们:前几天,我们大家都学习了一个通报,11月9日凌晨4时许,某军区装甲团四名战士利用在弹药库站岗执勤之机,从库区利用品库内盗取子弹数百发,并携带执勤用95式步枪逃离营区,在逃窜途中遭遇布控的警察拦截,他们竟然向警察开枪射击,警察在鸣枪示警、喊话无效的情况下,将三人击毙,一人抓获。这次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后期相关单位关于此次事件的检查报告上从干部事业心责任心、管兵带兵能力和规章制度不落实以及机关工作作风不端正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但是这四名战士的心理问题也应该纳入我们思考的范畴之内,到底是什么心理才会促使他们做出这种疯狂的举动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就是一种典型的报复心理,报复他人,报复领导,报复单位,报复社会。那么什么是报复心理呢?一、什么是报复心理。所谓报复心理,是对抗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心理学把它定义为一种故意地回击或冒犯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或不敬的心理倾向。报复心理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消极性,即从性质上看,无论是这种心理的本身,还是即将产生的后果,都是不良的;二是潜伏性,企图报复何人,采取何种方式,一般是不可告人的;三是目的性,报复的对象很明确,达到的结果也很清楚;四是综合性,即不良的嫉妒心理、猜疑心理及虚荣心理等,都可以引发或加重报复心理。二、报复心理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过报复心理,但大多数的人能够通过冷静的分析,理智的思考而没有演变为报复行为。而有的人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不能控制自己,以致出现了报复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表面上好像是出了一口气,实际上在伤害了别人的同时,自己遭受更大的伤害。(一)报复心态是走向犯罪深渊的根源。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人的行为都是由意识所支配的,意识的产生是人类深思熟律的升华所在。报复心理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常常会失去理智,导致犯罪,下场是极其可悲的。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运用违法手段报复他人,将使你的仇人占两次便宜。一次是他冒犯你时,两次是你因为报复他而被惩罚时。尽管培根所说的报复行为与我们所说的报复行为有所不同,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以违法行为实施报复者必然自食其果。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同志之间也难免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小摩擦,如有的伤了自己的面子,让自己下不了台,有的当众给了自己难堪,有的对自己有成见等等。对此,应以自己的宽宏大度促使别人反躬自省。如果“针尖对麦芒”反而会把事态扩大,激化矛盾。这里有一个惨痛的真实事例:武警某部看守所战士王某,因李某接岗晚了五分钟而怀恨在心,第二天王某故意拖延时间不接李某的岗,在交接岗时王某还因验枪问题故意为难李某,两人因此发生争执,王某在争执中占了下风,对李某的报复心更加强烈,又过了一天,王某怀揣一把刀子,接岗时又故意找茬,两人再次发生冲突,王某掏出刀子进行威胁,李走时扬言:“只要我不死,一定饶不了你”。这时王某杀机顿起,扣动了手中的扳机,李应声倒在血泊中。王某也因此被判处死刑。同志们,两条年轻的生命就因报复心理而葬送了。血的教训再次告诉我们,报复心理要不得,它既害人又害己。(二)报复心态是影响人身心健康的根源。许多人以为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就是健康,其实不然。一个人不仅需要健康的肌体,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尽管身体健康却人格很不健全,无所作为,而有些人虽然生理残疾或身患绝症,但由于心理的坚强和乐观,做出了超人的贡献。人是一个身心健康不可分离的整体,对与一个健康的个体来讲,也应该同时兼顾这方面。心理是人类行为的主宰,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导致健康的行为,才能拥有一个幸福,充满人性的人生。人的生命才能出绚丽的光彩。而报复性心理恰恰是健康心理的敌人,在报复的意念趋势下,人的心灵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严重危害了人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影响到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导致一个人的毁灭。 三、产生报复心理的原因。存有报复心理的人,往往带有狂热性,翻阅一些失足士兵的档案,不难发现,有的只是出于“出口气”、“发发恨”,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使自己瞬间由一个平常人突然变成囚犯,下场是极可悲的,教训也是极为惨痛和深刻的。报复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人欲望强,自控能力差。这部分人追求名利的思想严重,表现欲强,往往不切实际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当在入党、提干、学技术、考军校等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认为个人前途无望。此时他们的自我调控低下,又不善于或者不愿意调节自己的需要层次,转向现实,任凭个人欲望毫无节制地发展,并逐渐把责任和情绪推向他人。前面案例中四名战士盗窃枪弹出逃竟然想到社会上“过幸福自由的日子”,主犯杨某平日花钱大手大脚,爱吃吃喝喝,欠债达四万零五百八十元。(二)心胸狭窄,不能正确接收批评。往往因为同志间一句话,一个玩笑,一件小事,觉得损害了自己面子和利益,或是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自己感到不顺心、不如意,于是就对领导和同志存有成见,产生报复心理。在遭到上级领导。朋友。及家人亲属的善意批评。指出不足时,就认为是某人和他“过不去”;产生报复心态并实施报复手段。比如杨某在部队正课时间在炊事班聚众喝酒被师检查组发现后,团领导对其进行了处理,杨某对团处理一起喝酒的干部轻处理自己重十分不满,遂破罐子破摔,产生了盗枪到社会上闯荡和“整个事”报复领导的恶念。(三)性格不健全,遇事爱冲动有的人性格孤僻、粗野、暴躁、疑虑、狭隘、轻佻,这些都是个人性格不够健全的表现。这种人一旦与他人发生矛盾,就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控制,“见火就着”不想后果,不计得失,实施报复。辽宁省军区被装修理所专业军士赵某去其姑妈家祝寿。前例中张、林、李三人都是列兵,均为初中文化,认知能力差、行为盲从。其中林和李成长于单亲家庭,性格偏执,不适应部队紧张艰苦的部队生活,都曾流露出厌倦情绪。这些性格上的原因是发生这次恶性事件的重要因素。(四)面对挫折时,行为不理智当遇到个人、家庭利益遭到不法侵害或婚姻、恋爱方面出现波折时,不能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而采取“以牙还牙”这种不理智的方式进行报复,结果是两败俱伤。94年16集团军46师有一名战士在绥中的女友同他“拜拜”后,产生报复心,在连队偷出冲锋枪一只,子弹数百发,实施报复,杀死数人后被警方击毙。四、如何控制和消除报复心理。(一)心胸开阔,避免报复心理产生常言道:化干戈为玉帛者是机智坦荡的人,化仇恨为友情是胸怀博大的人。忍受一时的羞辱,能使你终身获益。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王朝的西汉大将韩信,年轻时有个“胯下之辱”的故事。一天,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敢不敢在我身上扎两刀?如果不敢,那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听罢,非常生气,心想我韩信一身武艺还怕你一个小小无赖不成?正待发作,但转念一想,我为什么要跟一个屠夫一般见识呢?于是一咬牙,从屠夫胯下爬了过去。后来,韩信当上了大将军,他不但没有因“胯下之辱”而杀这个屠夫,反而给了他一些钱,委派他一个职务,使其深受感动。这个屠夫后来成了舍命保卫韩信的忠实卫士。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同志之间也难免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小磨擦,如果有的伤了自己的面子,让自己下不了台,有的当众给自己难堪,有的对自己有成见,等等。对此,应以自己的宽宏大度促使别人反躬自省。如果“针尖对麦芒”反而会把事态扩大,甚至激化矛盾。(二)学会自我调节,淡化报复心理当遭受欺侮,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愤怒之情会油然而生,甚至怒火中烧。这时,我们可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加以淡化、转移。如:暂时离开一下你看不顺眼的人或环境,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转而从事一些自己最开心的活动帮助转移注意。也可以找知心朋友倾诉、请教,以宣泄心理压力,看看对方的真正动机,弄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是客观存在的还是自己主观臆造或有人从中制造的,并站到对方的位置设身处地地替对方起起,看人家有没有道理,是不是事出有因,是出于何因;想想自己如此报复是否值得,有没有不妥之处。经过冷静、理智的反思与调节,可能你心中的火会不知不觉地熄了一大半,甚至烟消云散。(三)进行冷处理,避免过火的报复行为如果经过上述两个环节,你仍然怒不可遏,觉得非报复一下不足以解你心头之恨。这时。一定要先用理智驾驭住冲动的感情,冷静的思考自己打算进行的行为将可能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充分意识到它将给他人及自己的伤害,克制过火行为。如,某部有个战士,当他带着给恋人买的礼物回家的当天,万没想到昔日的恋人正在与一位小伙子举行婚礼。多少义愤、多少痛苦涌上他的心头,他真想冲进去,砸它个稀巴烂。但是,这个战士转而一想:“我这样做能得到爱情吗?得到的将是更大的痛苦与惩罚。”他告诫自己处理问题要理智,经过全面的思考,觉得弊大于利,太不值得,就放弃报复的念头。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克制了感情和行为的冲动,取出了礼物,权当贺礼送给了昔日的恋人,失去了爱情却赢得了友情。另外,报复的方式是多样的,有野蛮的暴力报复,也有文明的精神惩罚。如对人家的冷淡、鄙视,语言的羞辱都可以达到让对方遭受精神痛苦的效果。同时还可用自我升华的方法来实现报复的目的。如,有人曾着辱过你的无能,而你转而发奋向上,在学识事业上超过对方。那时,让对方自己去体会自惭形秽、难以自容之感觉,这样既可达到同样的目的,也促进了自己的进步。因此,在报复方式的选择上宜慎之又慎,避免暴力或语言的攻击,最好通过自我发奋或教育对方,让对方自我实施惩罚。(四)优化自己的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军人也不例外。虽然说性格本身没有什么道德性,但不同的性格对个人的行为及心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性格脆弱、暴躁、疑虑、孤僻、狭隘、粗鲁的人,当受到挫折或与人发生矛盾时就易产生报复心理,做出非理智的事情来。因此,优化自己的性格非常重要。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受后天环境所影响的,优化性格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自我修养,一些杰出人物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强化自我修养意识,制定自我修养计划,注意点滴养成,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自己的优良性格。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富兰克林年轻时就下定决心“克服一切坏的自然倾向、习惯或伙伴的引诱”。为此他给自己制定了包括13项内容的性格修养计划:节制、静默、守秩序、果断、节俭、勤勉、真诚、公平、稳健、整洁、宁静、坚贞和谦逊。为了监督自己的性格修养,他把这些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划了7行空格,每晚自省。如果犯了某种过失,就在相应的空格里记上一个黑点,他希望通过常年累月的自我反省能够完全消灭这些代表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